登陆注册
2117700000049

第49章 短篇小说 八宝印泥(王雄)(2)

起初,清秘阁由周嬷嬷的儿子经营,他奔往江南办货,回京同六部衙门交往,承办朝廷中央行政机关的用纸、办公用的文房四宝和八宝印泥。京城人家发了财大都置房产、办作坊。周家也不例外,先将自己的住宅买下,逐渐将住宅所在小巷的房产全部买下,于是小巷名为周家胡同,至今。

可到了清末年间,随着那位掌握配方的老匠人暴病而亡,八宝印泥的制作失传了。自此,清秘阁只得卖八宝印泥的存货。这时清秘阁又一连遇上了几起买卖官司,四处请人为之讼诉。那时,京城还不时兴律师,称讼师为“刀笔吏”,而干刀笔吏者甚少,无处可请。清秘阁东家之一的周二爷,人称周二麻子,口齿、文笔都不行,写呈字,过堂打官司,更没有谱儿。周二爷认识京纸铺的一个伙计,这人能言善辩,还爱“抬杠”,抬起杠来谁也说不过他。周二爷看中了他,请他帮助打官司。

此人名叫张文静,乃河北张各庄人,宣统年间来京。他幼年熟读《四书》《五经》,写一手好毛笔字,乃商人中略有文采之辈。果然,张文静帮周二爷打赢了官司。清末年间,张文静执掌清秘阁经理后,尽管他十分能干,终究时运不佳,生意日落西山。张文静千方百计想恢复了八宝印泥的制作,可一直不得要法,几乎愁白了头。

王云升与清秘阁张文静的公子张若如是发小,两家同住一条街上。由于小孩间的亲密,两家大人也少不了一些走动。王云升爱读书,嘴甜,长得也乖巧,成天张伯长张伯短地叫,很受张文静喜爱。清秘阁的后院是不让外人进的,因为那里藏着制作八宝印泥的许多秘密,尽管这些秘密早已成了永恒,可规矩还是留下了。清秘阁后院有间屋子里堆放了不少古旧书,王云升一钻进去,便如饥似渴一般。张文静从不防着他,任其到后院里乱窜。清秘阁的后院有位名叫老丫子的工匠,满肚子的古话。闲时,他就饶有兴致地给两孩子讲故事,讲鬼神,讲妖魔,但讲得最多的还是清秘阁的辉煌与衰败。有几次,王云升发现张伯也站在一旁听老丫子讲故事,听着听着眼圈就红了。

于是,懂事的王云升渐渐熟知了清秘阁的历史、八宝印泥的故事,还有张伯父的苦恼。这天,王云升在清秘阁后院书屋里偶然从一本古书上读到了“八宝”二字的条目,立刻联想到了八宝印泥,想必有融会贯通之意,再看书上写出的八种原料,珍珠、红宝石、红珊瑚、朱砂、朱膘、冰片、麝香、赤金叶,也都是印泥之用料,不禁喜出望外。

当日,王云升悄悄买回八宝配料,将自己关在屋里,一种一种地轮着试,由于他弄不清楚这八种原料之间的配料比例,混合成一堆的各种原料硬是不成形,一塌糊涂。王云升便找到张伯问,张文静听后哈哈大笑:“真是孩子气。”

王云升并不气馁,而是暗暗发誓:一定要破译八宝印泥之谜。

终于有一天,清秘阁卖完了库存,关闭了。张文静将清秘阁的房产转让给了姓席的新主儿,席老板将店铺更名为韫宝斋,专门经营古钱。张文静拖家带口回到了河北乡下。不久,琉璃厂闹匪,张文静因此躲过了一劫。继而,王槐久因受匪患之惊吓跳水身亡,少东家王云升告别琉璃厂,举家南迁而去。

从此,张王两家南北相隔。

6

李半尺手中的那盒八宝印泥,令王云升思念不已。

王云升终于明白,制作出八宝印泥,必须要有八宝印泥的实物作参照。可惜太晚了,清秘阁连同它的八宝印泥陈货早已寿终正寝,要找八宝印泥实物谈何容易?唯有李半尺能解其难。这些年,王云升为从李半尺手中求得那盒八宝印泥,可谓用尽了心机。无奈李半尺戒心太重,与王云升交往很有分寸。李半尺乃裱画匠出身,但善学肯钻,熟读《画史会要》,不仅练就了一双火眼金晴,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李半尺一副儒者风度,只是性子高傲,一脸不容人之气。

大约是王云升回襄阳两年后的一天,李半尺突然犯了案。起因是李半尺从窜货市场上买了一古笔筒,此物为小偷从京城所偷,官府传他对案。这古笔筒乃元代官窑闪绿瓷,名叫“钴蓝釉”,上有“枢府”二字,其笔筒颜色特别,观之若深渊之绿水,望之似三月之麦浪。李半尺乃襄阳城的头面之人,被官府传讯,脸面何处?李半尺选择了舍财免灾之举,让人将古物送到官府。谁料,李半尺的大度之举反而让官府倍加生疑,更是不依不饶,硬说李半尺与盗贼有染,将其关押,强令交出其他赃物,事到如此,李半尺已是欲哭无泪。

王云升闻之,设想了多条营救计策,可效果不佳,无奈之际,他想到了能言巧辩的张文静,请他出山也许有法。于是,王云升连夜出门,赶往河北乡下张各庄。

这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王云升来到张家时,只见张老太太正用一尺见圆的瓷盘子喂鸡。老太太眼不好使,闻见有生人来,说道:“这鸡盘子,我是从来不洗也不换,盘里的鸡食不断,夏天盘里的鸡食也不馊呢。”

王云升说:“您这盘子是个宝物呢。”

这时,张文静闻声走了出来,对老太太说:“你又在瞎说什么?”

王云升叫了声:“张伯。”

张文静一愣,盯着王云升看了好一会,终于认了出来:“这不是小云子么?”

张文静告诉他,这盘子的神奇之处在于此乃南宋官窑闪绿瓷,无论盛什么食品,都具有保鲜之功效。

王云升一愣:“这盘也是南宋官窑闪绿瓷?”

张文静问:“你见过?”

王云升便道出李半尺一案,同时也将李半尺收藏有半块八宝印泥之事说了出来,并请求设法救之。

张文静问:“那古笔筒上有字否?”

王云升答:“有‘枢府’二字。”

张文静微微点了点头,说:“李先生有救了。”

原来,由于南宋官窑闪绿瓷名气之大,元灭南宋后,一些私窑纷纷袭南宋旧制,烧制闪绿瓷。由于害怕官府追查,只得在瓷器上加印“枢府”二字,以示区别。

张文静认定,李半尺所得古笔筒乃元代私窑瓷,这类瓷存世颇多,决不能与南宋的官窑瓷相提并论,不足以量刑。王云升赶回襄阳以此为据,为李半尺讨公道,大获全胜。

李半尺对王云升的感激之情自然不言而喻。李半尺乃义重泰山之人,让家人安排酒菜与王云升一醉方休,当场拿出那盒八宝印泥一分为二,赠与一半。

两人终成知己。

7

有了李半尺赠送的那盒八宝印泥,王云升心底踏实了许多。他每日必然要多次拿出那八宝印泥,百看不厌,企图破译印泥中的全部奥秘。

转眼秋去冬来。这日,王云升紧闭房门,仍在苦思冥想那八宝印泥之事,听得邮差上门。原来是好友张若如来信,相约王云升于京城会面。王欣喜不已,即日起程。

王云升来京后方知,张若如这次回京是受父亲之托处理原清秘阁家产的未尽事宜。眼下的韫宝斋,店铺外貌依旧,只是厅内原有的一些字画不见了,柜里架上摆满了绿锈生坑的古钱。两人见物思故,心情复杂。

原清秘阁的后院仍为张家所有,后院的书房、客房还保持着原样。张公子这次要将这后院处理掉,请来王云升,是想让他挑些古旧书,以表心意。一连多日,两人足不出户,叫来酒菜,开怀畅饮,忆当年情谊,不禁泪水涟涟,每日直至深夜。

就在辞别的前一天,张公子有事外出,王云升独自闲转来到琉璃厂观音阁。观音阁本乃清静之地,眼下民不聊生,观音阁倒成了贫苦人的避难地。观音阁大门前台阶上,有一蓬头垢面老人正低着头在旧纸堆里翻找着什么,突然,他从纸堆里找出一幅破字画,仔细瞧了瞧,嘴里念着:“这印痕乃八宝印泥。”此话恰巧让王云升听见,他眼前一亮,立即躬身求教。老人一脸木然,说道:“给我大烟抽,快给我大烟抽!”

王云升赶紧将老人请到巷头的大烟馆,让老人饱抽了一顿。老人立刻精神起来,他眼直直地盯着王云升,猛地站起来:“你、你不就是鸿文斋的少东家么?”

王云升一怔:“你是?”

“少东家,你真的不认识我啦?我是清秘阁的老丫子呀!”

王云升认出来,老者正是原清秘阁后院的工匠老丫子,不由激动万分。王云升知道老丫子因偷盖了一次八宝印泥被张文静赶出了清秘阁,没想到老人竟然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老丫子说:“少东家又回琉璃厂来啦?”

王云升说明来意,便将自己多年试制八宝印泥未果之苦恼说了出来。

老丫子没头没脑地说了句:“那后院里有啊。”说罢,突然站起身来,“让你破费啦。”

一眨眼,老丫子就不见了。

那后院里有什么?清秘阁的后院里唯有一堆破砖瓦而已,王云升百思不得其解。

当晚,王云升辗转反侧,不得入睡,只得起身独自走出门来。冬夜寒重,月亮突然被一块云遮住了,好久才露出头来。风中,竹叶沙沙,单调而凄清。他盯着院角的那堆破砖烂瓦发愣。良久,他发现砖瓦堆上有些玻璃瓶,便随手挑了个葫芦状的瓶子拿进屋,准备夜里小解之用。

次日一早,王云升拎起装满尿液的葫芦瓶正要出门扔掉,猛然发现这是一个装配料的瓶子。他倒掉尿液,急忙返回屋里,只见瓶外贴有配料标签。标签上注明了“八宝印泥”的制作工艺方法以及配料比例。王云升不由精神大振,仔细阅读,全身很快燥热起来。他不由解开衣扣,一股寒风破门而入,他猛地打了一个寒噤。

8

回到襄阳后,王云升即刻依照瓶子上注明的工艺要求进行制作。先将八种原料分别放入玛瑙乳钵里研磨,研成细粉状,按配方比例,一种一种过戥子称准,放在小瓷缸里。再往瓷缸里注入蓖麻油,撒入艾绒,然后用手工使劲摔打。

接下来的日子,王云升不是关门捶打印泥,就是开门翻晒印坯。循环反复若干次后,印泥便有了韧性和黏性,王云升便将其密封在了一个坛子里,每三个月倒坛一次,倒坛三次为一个过程,为的是使原料充分融合。

三三得九,经过三次倒坛后,终于盼到了坛中之物的成色之日。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王云升喜滋滋地叫来店铺的工匠和伙计,太太芸珍和女儿花枝挤在坛前,屏住气眼巴巴地盯着王云升打开坛口的封泥。王云升再次洗净手,一气揭开了坛盖,原想是香气扑鼻,没想竟然涌出了一股臭气。

王云升好似掉进了冰窟窿里,顿时失去了知觉。

无奈之际,王云升找到李半尺请教,李半尺皱着眉头闻了闻那坛臭糊糊,一语破的:“此蓖麻油非陈油,岂有不臭之理?”

王云升恍然大悟。自古印泥贵在陈油,印泥的等级是以掺入陈油的年限和重量而分,年限久的蓖麻陈油掺入的越多,则其等级越高。然而,陈油又是如何取得?可惜玻璃瓶并无记载。

这天大早,他想出门散散心,恰巧有一老道士上门,双手合十,口念:“望施主慈悲。”

王云升问:“师傅有事么?”

老道士从褡裢里拎出一瓶灯油,轻声说道:“贫僧来自武当山上,南岩修殿,特下山化缘,望施主大发慈悲,多少不论,都是功德。”

王云升两眼死死地盯着道士手中那油瓶,问道:“瓶中为何物?”

老道士说:“贡台灯油。”

王云升急问:“为何如此清亮?”

老道士答:“烈日暴晒可得。”

王云升赶紧请道士进屋,当即施舍五块大洋,详细问之。

原来,为求贡台之净洁,武当山寺院里所用灯油均由襄阳信徒为之暴晒炼治。应王云升请求,道士将王云升带到了一位信徒家,让信徒演示了其制作过程:先将蓖麻油熬熟装入瓶内,用纱布封瓶口后插入高粱秸皮儿,作为出气口,再用铅铁将瓶口盖紧防止洒掉。信徒说:“蓖麻油瓶经过在日光下暴晒,瓶内油中的水分就会通过出气口向外蒸发,随着油的浓度逐渐增加,油色也就变得透明起来。”

送走老道士,王云升突然醒悟到:这老道士好像专门为传授陈油制法而来,仔细回想,这老道士还特别眼熟。他猛然想到了当年铺里的摹仿匠齐仁悦,越想越像。王云升认定此老道士正是齐仁悦无疑。

据说,齐仁悦被王云升赶出鸿文斋后,与师兄刘某开了一间誉宝斋字画铺,生意还说得过去。不久热河行宫被盗,官府从誉宝斋抄出了热河行宫的被盗古画,齐仁悦与师兄一道吃了官司。随后,齐仁悦就从琉璃厂消失了。

王云升揣着疑团专程上了一趟武当山。他找到道长打听,有没有一位来自京城的出家人?道长说,武当僧生四海为家,不知也。王云升心诚,在武当山上一连住了多日,满山转悠,可惜一直没能遇到那位老道士。

王云升终得上等陈油。

9

民国十四年秋,王云升终于试制出珍贵的八宝印泥。

八宝印泥破译后,忠厚诚实的王云升首先想到要将此秘方还于张家。

这时的张文静已年过八十,变得老态龙钟起来。其子张若如已去了美国,他与老伴安度着乡村晚年。

王云升来到河北的张各庄,兴奋地告诉张伯父:“八宝印泥的秘方破解了。”

张文静十分木然,连连摇头:“瞎说呢。”

王云升说:“是真的,不信您瞧瞧。”说着,拿出八宝印泥样品让张文静鉴定。张文静先用鼻子闻了闻,又用手指拭了拭,然后将印泥加盖在宣纸上用火烧。

张文静盯着火光,一动不动。突然,他欣喜若狂地大喊起来:“太好啦,咱清秘阁有救啦!”说罢,身子一阵抽搐,硬硬地倒在地上。

张各庄离保定一百余里地,待将张文静老人弄到保定医院时,老人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经诊断,张文静因为过于激动引起突发性脑溢血。由于脑机能遭到严重破坏,张文静成了植物人。

事与愿违,王云升只得将秘方带回。

同类推荐
  • 醉侠传

    醉侠传

    张三本名张长桢,生于清末,早年靠保镖护院为生,名噪大江南北。晚年看破红尘,息影家园。因他嗜酒成性,整天迷蒙着一双醉眼,又在家排行第三,人称“醉鬼张三”。故事以“小辫梁”大闹马家堡为引笔,张三为救小辫梁,夜探紫禁城找尹福出面相助。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张三巧救于谦祠堂里众多被关押的妇女。为救天坛里的更多受难女子,张三又闯入中南海挟持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逼使他下令释放天坛里的被扼女子。八国联军退后,张三为钦差大臣王金亭护镖到西藏颁诏,后又到杭州铲除污吏,精武馆遇霍元甲,大明湖辨真假刘鹗,深州府鏖杀,夫子庙论扇,普陀山救人,悬念迭出。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案记实录

    案记实录

    本书是一本典型的社会系推理小说,吴昂是春江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在本市的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而使得同行纪林的嫉妒。纪林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先拉拢吴昂,取得吴昂的信赖,继而使用狠毒的手段,杀死吴昂。在侦破此案中,干警梁平卧底吴昂的公司,了解内情,掌握了纪林的动态,在极短的时间内破了这宗错综迷离的疑案。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是歌德据自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描绘了维特的爱情悲剧,抒发出一代青年的苦闷。小说面世后,即风行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拿破仑戎马倥偬之际,身边亦带着这本小书。两百余年来,维特的命运感动了一代代青年。
  • 菲洛·万斯探案集3

    菲洛·万斯探案集3

    《菲洛·万斯探案集》收录了范·达因第一部推理小说《班森杀人事件》和《金丝雀杀人事件》(部分),班森在家中被人枪杀,业余侦探菲洛·万斯应纽约郡总检察官马克汉的邀请前去破案。侦查破案期间,万斯以他惊人的心理分析,推断出凶手的性别、身高及其性格,排除部分嫌疑人,识破凶手不在场证明的破绽,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热门推荐
  • 超级大圣之悟空传奇

    超级大圣之悟空传奇

    《齐天无上》主角也会孙悟空,创世签约,大纲完整,必定完本,请大家搜因果就可以找到了!
  • 我不愿用别人的心爱你

    我不愿用别人的心爱你

    看一代女子楚雪儿如何为爱痴迷,癫狂进入世界一流名校为爱依然矜持
  • 霸道校草是未婚夫

    霸道校草是未婚夫

    如果爱不是擦肩而过,又何必记忆深刻。他的话像一个魔咒他的话又像一个魔法他,腹黑冰冷他,温柔体贴她呢?
  • 至尊指环王

    至尊指环王

    在现实的世界里,什么才是王道?想赚钱就赚钱,想升级就升级,想打怪就打怪,想美女就有美女……这,才是人生……
  • 大明无情剑

    大明无情剑

    大明中叶江湖不在平静消失多年的无情剑重新出世引出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江湖悬案
  • 兵王隐于市

    兵王隐于市

    富家千金穷追不舍,高官女儿死缠烂打,白领丽人芳心明许……一个个投怀送抱,非他不嫁,这些美女太疯狂?他,只不过是一个流浪汉,不怎么帅、却有点坏……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医惹情牵:总裁的亲密爱人

    医惹情牵:总裁的亲密爱人

    为了躲避叔叔的虐恋,她闯进他房间,还不小心将男人吻了嘴、压了身。逃跑时被那个霸道的男人抓回来:“女人你必须对我负责!”她想逃无门,本以为是一场契约,可是每晚压在她身上不知餍足的男人是什么鬼。女人被折腾的腰肢乱颤,捶床抗议:“我们明明说好契约夫妻的!”“是,白天的契约,晚上的夫妻。"
  • 重生之明星天王

    重生之明星天王

    重生十年前,从主播开始。唱唱歌,写写小说,有空再演演戏,前世没有实现的明星梦,就在这一世实现。ps:存在即合理。如果本书有任何你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你要相信,他们就是合理的!!!
  • 迷踪寻案

    迷踪寻案

    若干年前,有人到过一个叫迷魂山的地方,这是一带隐秘的领域,充满了传奇和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过呢,但凡到过这个地方的人,都不会遭致什么好运,有的重病缠身,有的半身瘫痪,也有的死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种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