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是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尝试
熟知马化腾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玩也是一种生产力。”从玩中找到乐趣,把玩的心态和现实结合起来,不仅是马化腾发展事业的原则,也是他开发聊天软件的一个宗旨。
马化腾说:“发现自己的兴趣、渴望、理想,专注地去发挥自己最擅长的那个部分,以研究的心态去尝试,就是有梦想有行动力的创业者,在哪儿都能创造和贡献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重点倡导的创业精神。”
马化腾算是互联网界“大佬”里比较低调的一位。很早以前马化腾便是一个典型的“IT宅男”,对互联网兴趣极大,充满了热忱,创作过几款热销软件。在腾讯公司成立后,可以看得出来马化腾是真的爱“QQ”。马化腾也说:“QQ不是工作,是兴趣。”
腾讯成立初期,以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为主。1999年2月,出于兴趣爱好,马化腾顶着其他股东反对的压力,执意开发OICQ。当时马化腾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OICQ开始并不好做,于是马化腾真的回去做了程序员——开发炒股软件。
在腾讯成立初期,马化腾回忆说:“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计算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面对资金困境,工作人员的薪水都成为问题,于是朋友们劝马化腾卖掉这款聊天工具。由于几次谈判中双方就一些实质性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最终马化腾决定留下这个“孩子”自己养大。于是他四处筹钱,筹到钱后,马化腾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服务器,解决了小企鹅的生存危机。之后马化腾把热忱和兴趣扑到了QQ上面。QQ当时并没有直接为马化腾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甚至想靠QQ顺手牵羊捞点“外快”都很难。可是,马化腾并没有多想,潜心研究,不断地完善QQ的不足。谁也没有想到,马化腾不经意间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改变了中国人沟通的方式,甚至有许多年轻人可以不用微博,不用E-mail,可是万万不能没有QQ。《福布斯》指出,QQ改变了中国人的交流方式,意义很重大。
马化腾拥有令人敬畏的商业本能,这就是:把兴趣转化为商机的能力,把技术推向市场的能力,或者更直白地说是把兴趣、技术变成金钱与财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财商的关键要素。
在互联网时代,行业的发展趋势固然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看你自己有什么兴趣,有什么独特的发现。把自己的兴趣跟这个行业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找到新的切入点,才更有机会成功。很多时候,虽然大家看到的是同样的开头,但是聪明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结尾。
科技公司Ractiv创始人薛来,作为90后出色的创始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小名人。当问及他在获得荣誉之后的感受时,他说,不希望被人“另眼相看”,自己只是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表示还是会将精力集中于研究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软件编程这方面。
薛来16岁时,他和伙伴以“启发多触式界面数据传输”技术赢得了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对于喜欢埋头做科研的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去大平台专心科研自己喜欢的东西。之后在上海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一年,他和同伴抱着手工制作的产品touch+,来到了美国找投资公司,成功地筹集到钱以后便开始了公司的运营。在看似冲动的创业选择背后,薛来用一周工作100个小时的疯狂方式为自己做事。“已经写了20万行代码,不过还没完,争取这周末就把驱动做出来。”薛来对记者说,“我总是喜欢自己埋头做事,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跟同事沟通协作。”
薛来的成功何尝不能说是“玩”出来的,喜欢钻研的心态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机会。兴趣是一个人的动力所在,更是一个企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而创业者的兴趣更在于让每个人都喜欢上自己开发的东西。
有人说,面对没有兴趣的事情,也许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许能够得到200%的效果。若要最大化你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就要找你真的爱做的事情。兴趣驱动的工作会带给你工作的渴望、意志、专注、自信、正面态度,然后逐步走向成功。
2.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排除万难也要做好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马化腾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用‘鹦鹉螺’代表公司的创新观念。初生时沉在海底的鹦鹉螺,生长过程中通过增添螺仓数量,这样螺仓中才可以填充更多的气体,得以浮出海面。我们以这样的生物特征和螺旋造型,象征不盲目,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螺旋式发展的创新观。”
中国BT模式鼻祖严介和说:“我做了20年企业,20年的辛苦加20年的思索,20年的实践加20年的创造,我用旅游的心态在踉踉跄跄中大步流星地一路走到了今天。”
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往往不遵循苦尽甘来的法则,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一个企业中存在的困难也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鲁莽做事,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一定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的。
偶然的一次机会,马化腾接触了ICQ,当时就被ICQ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觉得ICQ能够在电脑上提供即时信息功能,于是马化腾就想搞一个适合中国人的ICQ,认定了自己将来要干的事情后,便开始了非常艰难的创业历程。据他回忆:“随着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最惨的时候公司账上只有1万多元,我想了很多办法并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如果当时没有坚持保住QQ这个‘复制品’,我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打工仔,而腾讯公司也随时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危机。成功总是不会来得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因工作劳累曾做过两次腰椎手术,手术后都是坚持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但他仍然充满激情,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
在困难和坎坷面前,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把每一次的困难和坎坷,都看作是对我们的意志和激情的一次最好的磨砺和考验。我们不但不能怕困难,反而要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培育激情。激情使我们保持清醒,使我们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它不断推动我们去做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事情。
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的顶峰。
一时的激情我们从来不缺,执着地坚持十年如一日的激情却是不可多得的,也正是创业者、企业家需要的东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认为: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值钱的,而激情不能受到伤害。
被誉为“蛋糕达人的张家驹的成功正是在于坚持对自己创业的一份激情。对于“85后”的张家驹来说,和众多年轻的创业者一样,在创业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蛋糕店难以为继的时候,他也曾想过放弃,可当时的张家驹对自己说:“成功是什么,就是坚持不了了,再坚持一下。”最终突破创业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坚持了下来。
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张家驹一边在“微营销”上狠下功夫,一边潜心学习,努力研制味道更好、造型更具创意的彩虹蛋糕。不仅如此,他还培养了一支由11名“80后”和“90后”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共同创业。随着产品关注度不断提升,网络蛋糕店销售业绩一路飙升。
创业之初,面对困难,要以永不服输,绝不低头的拼搏精神,排除万难。不怕一切困难的吃苦精神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李嘉诚说:“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
遇到困难,也许会让人心力交瘁、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在困难面前很多人选择退缩,其实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不可估量的,我们既然可以忍受困难挫折,就一定可以战胜艰难险阻,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满怀激情地去做,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3.腾讯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一切
在2014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马化腾在致业界合作伙伴的公开信中提到:“互联网将更多连接用户的需求。微信、QQ都是在做连接器,在人、设备、服务之间形成智能的连接。腾讯做的是最低层,往上要让传统行业自己去搭建应用,这个是腾讯做不了的。各行各业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威力,腾讯的使命仍然是成为互联网连接器,连接一切。”
互联网的“连接器”不好做,但是做成了非常厉害。你想,就像一条水管给许多人输送水源,上面有许许多多水龙头,一个水龙头坏了很可能就被迅速地换上一个,或者用邻居家的水龙头也可以,没人会太在意,但是水管不能坏掉,这就是做连接的重要性。
腾讯就要做这个“水管”,从PC到人,从手机到人,从PC到手机,把新闻、游戏、社交等统统连接起来,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都有一个企鹅标志,最终把人们的生活串联起来。当然,“水管”这个比喻并不恰当,马化腾要做的是一个“平台”,来接入各种互联网生活,而连接的首要前提就是“开放”。
开放平台成为腾讯的核心思路。腾讯将流量、用户资源等开放给第三方,而把自己变成一个第三方的基础服务平台,针对的是“第三方”。“这种模式在微信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以公众账号为例,腾讯更多是从平台的角度思考问题,再由中小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腾讯COO任宇昕表示:“腾讯扮演的是未来物联网世界的助推器,未来软件、硬件、线下服务,大家可以遵循统一的协议、应用标准,把接口面向开放平台打开,让应用自发创造新的体验。”
腾讯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如今腾讯产品达300多款,覆盖通信、社交、金融、安全、新闻、购物、游戏等诸多领域,使用户真正体验到应用带来的便捷,感知到腾讯的链接无处不在。腾讯提供的产品几乎可以满足一个中国网民的所有网络使用需求,当然仅仅在业务上连接是不够的,马化腾要做的是真正地连接于无形之中。
马化腾说过这样的话,“未来互联网会像水和电一样融入人们的生活”。现代生活里的人们很难想象没有水、没有电的日子,若是哪天夜里停水、停电恐怕会让人非常难受。对于腾讯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互联网中的“水和电”,通过这种方式将互联网的一切壁障打通,在未来互联网尚未真正全部连接起来时,腾讯亲自为我们假设连接通道,当互联网真正连接起人们的生活时,我们会发现已经离不开腾讯了。
曾有记者问马化腾:“在你看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马化腾回答说:“互联网把人、物、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智能的、无处不在的网络。”马化腾在《通向互联网的7个路标》中,把“连接一切”放在了第1个坐标。他说:“近两年,手机成为人的一个电子器官的延伸,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有摄像头、有感应器,而且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了。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我们也看到在未来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
就像马化腾认为的那样,连接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互联网+”很像带来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电能,如果我们错失“互联网+”使用,就会像第二次产业革命时代拒绝使用电能一样。今天,在“互联网+”的起跑线面前,不但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而且各行各业各地乃至整个国家,都需要把握难得的机遇窗口。
当然,马化腾也谈到过“连接一切”的风险,因为腾讯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的确,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连接提高了效率,但也会让企业更加脆弱,这是一个需要每一位企业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互联网会让虚拟空间的攻击更加容易发生,甚至很可能对互联网企业构成致命打击。连接的增加也带来了人们对侵犯隐私的担忧,如何让企业规范地利用用户资料,不加以滥用,是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马化腾依旧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在最后说道:“互联网会像电的发明一样,彻底改变世界,不断地增加这个世界的连接,不断去中心化,把世界变得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