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信是爆发力的源泉
一个自信的人,不管在任何困难下,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自信是一块伟大的奠基石,信心都能创造奇迹,在所有的困难与挫折面前,只要你还相信自己,还保留着自信,所有的困难都是纸老虎,所有的挫折终将会化成灰烬。
卡耐基金言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增加。
如果一个人自己心里认定会失败,那他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困难,也就很难获得成功。
19世纪英国诗人济慈,幼时父母双亡。他一生贫困,身染痨病,26岁就去世了。济慈一生虽然潦倒不堪,却从来没有向困难屈服过。他在少年时代读到斯宾塞的《仙后》之后,就说自己也注定要成为诗人。有一次,他对大家说:“我想总有一天,我可以跻身于英国诗人之列。”
就这样,济慈一生都致力于这个伟大的目标,并最终成为英国著名的诗人。
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战胜挫折、追求成功离不开自信的心态。
自信心是引导人们走向胜利的保障。一般来说,自信心充足者的适应能力就高,反之,则适应能力较低。很多人之所以终生默默无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自信。
当自信心融合在思想中时,一个人便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促使人更快成功。也就是说,自信心对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缺乏自信心的人将一事无成。
情绪管理箴言
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取得的成绩会完全不同。事实就是如此,一个自信的人,他不管在任何困难下,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自信是一块伟大的奠基石,信心都能创造奇迹,在所有的困难与挫折面前,只要你还相信自己,还保留着自信,所有的困难都是纸老虎,所有的挫折终将会化成灰烬。
)第二节 绕开自卑,给自己勇气
卡耐基金言
宇宙永远没有止境,我们也永远无法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自己能够控制住今后的所有问题。
永远记得,我们还有许多时间来一步步地实现理想与追求。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在甲板上欣赏着广阔的大海,心情无比激动。他看见旁边有一对夫妇,穿得光鲜亮丽,在那里拍照。
年轻走近和他们打招呼,对方也冲他点了点头。年轻人问:“你们是哪儿的人?”女士瞥了他一眼,说:“我们在北京、上海都有房子”。
年轻人愣了一下,微笑着问:“我是说,你们是哪的人?”
女士神气十足地说:“我们在国外也有公寓。”
年轻人轻轻地笑笑,转身走了。
初读这个故事觉得有趣,这对夫妇俨然把财富、地位看成了他人无法触及到的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也只是他们自己认定的而已。其实这样夸耀的根源,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极度自卑,或许他们曾经被生活所迫,所以当拥有财富的时候,才会用这些东西加盖在自卑感之上。实际上,自卑还在那里,只是他们被优越感蒙住了双眼而已。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感到不满意,或是觉得自己周围的环境有待改进。而当人们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无力扭转此时的处境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如今,自卑情结已经被多种学派的心理学家们使用在各自的领域之中。
没有人能长期地生活在自卑感之中,而当人们想要改善自己眼前的环境时,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充满勇气,因为这是扭转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勇气,人们能够缓解自己的紧张状态,从而脱离自卑这种感觉。但是时间久了,人们看到周围的环境仍没有发生变化,必然会有些气馁,他们也许不再认为保持勇气可以逃出自卑情结的束缚。
但是接下来又能如何呢?人们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屈从于自卑感,只是想找更多的方法来超越自卑。于是,人们就找到了一种麻木自己的东西——优越感。但这样做是最无用的,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内心。他们强迫自己用优越感来麻痹思想,欺骗自己“即使努力也只能获得部分成功”,他们不再为生活作出任何规划,优越感只对他们的表象产生作用,而他本身的自卑感还在那里,盘旋不去。
有优越感的人,喜欢炫耀自己的优势,不管这优势是不是他们欺骗自己得来的,他们都要与他人炫耀。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就会去一个能力强的人群中,欺骗自己说:“我也是个强者!”因为他们喜欢把别人踩在脚下,这样就能显示出自己的优越,遮掩起心中的自卑。而“一山更比一山高”,他们一旦遇见比自己地位更高、更有能力的人时,又会变得萎靡不振,陷入到更深的自卑之中,从而强迫自己去追寻更高层次的优越感。
自卑感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长期潜伏的暗流,所以争取优越感必然会与自卑感同时存在,但优越感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解决自卑,而是让人们陶醉在虚幻的优越感之中。虚幻的永远是无用的,我们必须学会欣赏生活的艺术——一种超越自卑更真实的方法。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幅最美的风景画,画面中的景象值得每个人深深地回味与思考。优越感没有边界,但我们可以为优越感设定一个边界,即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转化成为生活奋斗的热情,也是一种动态的趋向,却不是茫茫大海中的一个静止浮标。当我们的优越感一旦被具体化后,在处理自卑感的时候就不会再出错误。
情绪管理箴言
每次当你产生自卑感的时候,不妨试着让自己充满勇气,从内心告诉自己“我具有战胜一切的力量”或者“再坚持一下,我能行”。这短短的发自内心的话,将让你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踏上通往卓越的旅程。
)第三节 别让嫉妒心伤害到我们
卡耐基金言
生物的进化没有终止,一直在持续地进行,而嫉妒也随着人类的进化一直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生来就具有某些伟大品质的人的最可靠标志是生来就没有嫉妒。那些成功的人,他们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中,没有闲暇的时间去嫉妒别人,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事业上,这样才能一心一意地创造奇迹;而常常嫉妒别人的人,总是不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到自己的生活中,因而他们常常会失败,一事无成。他们总是对别人的学识、穿衣戴帽、行为举止过多地关注,一旦发现了与旁人的差异,就会大惊小怪地议论纷纷:他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原来也不过如此……”
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但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一点。他们总是被深深的自卑感压住了内心,当看到别人优秀时,这种自卑感就会越来越强,逐渐扭曲了心灵。自卑与嫉妒互相作用,自卑感导致了嫉妒心的产生,而嫉妒心的逐渐扩张,又反作用于自卑。
因此,当一个人习惯于嫉妒他人时,他并不是恨对方如何优秀,而是恨自己为何低人一等,恨自己为何如此卑微。正因为自身的这种卑微感,才让他们觉得对方太过于耀眼,从而让自己的嫉妒之火肆意蔓延。
因为有嫉妒心,才让我们注意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较量”,尤其在工作中。当看到同事在某方面超过自己,或是得到了老板赏识的时候,有些人就会“眼红”。这个时候,切不可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企图把别人拉下马。因为每个人的成绩都是靠自己的辛苦拼搏而来,如果想要超越对方,就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赢得这场比赛。如果赢不了别人,习惯于嫉妒的人往往都会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明明自身也很优秀,他们却常常对自己视而不见。因此,当嫉妒心理萌发时,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箴言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与其说是别人的成功妨碍了你,倒不如说是你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偏离,从生活轨道上滑落而自毁前程。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每个人又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比,自然会经常觉得抬不起头来。
)第四节 不要在失去的痛苦中迷失自我
卡耐基金言
其实,失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希望和快乐也因此而失去。
面对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剔除棱角,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要沉浸在悲伤的痛苦中。
有一位住在深山里的农民,一天意外地从外地来的商贩那获得一种不起眼的种子。据商贩讲,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叫做“苹果”的水果的种子,只要将其种在土壤里,两年以后,就能长成苹果树,结出数不清的果实,拿到集市上,可以卖好多钱。
欣喜之余,农民急忙地将苹果种子小心收好,但脑海里随即涌现出一个问题:既然苹果这么值钱、这么好,会不会被别人偷走呢?于是,他特意选择了一块荒僻的山野来种植这种颇为珍贵的果树。
经过近两年的辛苦耕作,浇水施肥,小小的种子终于长成了茁壮的果树,并且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位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因为缺乏种子的缘故,果树的数量还比较少,但结出的果实也肯定可以让自己过上好一点儿的生活。
可是,农民并未能如愿。那一片红灿灿的果实,竟然被外来的飞鸟和野兽吃了个精光,只剩下满地的果核。想到这几年的辛苦劳作和热切期望,他不禁伤心欲绝,大哭起来。他的财富梦就这样破灭了。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的生活仍然艰苦,只能苦苦支撑,一天一天地熬日子。
几年后,当他偶然再次来到原先那片种了果树的山野,却发现他面前出现了一大片茂盛的苹果林,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
原来,这一大片苹果林都是他自己种的。几年前,当那些飞鸟和野兽在吃完苹果后,就将果核吐在了旁边,果核里的种子慢慢发芽生长,经过几年的生长,终于长成了一片更加茂盛的苹果林。
老农意外地失去了苹果,几年后却换来一大片苹果林。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获得。生活中,一扇门如果关上了,必定有另一扇窗为你打开。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东西。关键是要有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你的失去。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如,不小心丢失了刚发的工资,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了,相处了好几年的恋人分手而去,等等。这些大多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情绪一直处于低落中,有时甚至因此而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好心态面对失去,没有从情绪上承认失去,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过去,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未来。人们安慰丢东西的人时常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其实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失去的自行车懊悔,不如考虑怎样才能再买一辆新的;与其为恋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去赢得新的爱情。
失去的时候许多人通常会难过不已,往往越是这样越是关上了通向未来的门,打开的只是那扇能够看到过去的窗户,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未来的美好,而是过去的伤痛。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有人说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或高高在上的权力,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你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也失去了眼前奋斗的目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失去许多,但是,你同样也会收获很多。
每个人都曾失去过,有的人总是向别人反复说他失去的东西有多么好、有多么珍贵。有些人却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他们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后,不是一味地伤感,而是主动寻找新的工作。他们相信,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失去后还可以重新拥有。在失去不可避免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空怀惆怅,让自己陷入悲伤的情绪中,而是多思考一下,从失去中获取所得,从悲伤、痛苦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第五节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卡耐基金言
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茫然不知自己还有缺点。因为人们容易陷入自我陶醉、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状态。
一个喜欢标榜自己的人,往往会失去朋友,因为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自我表扬的人在一起。
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差距。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弟子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出身富贵的学生,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片广阔的田地。
当他吹嘘的时候,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一张地图说:“麻烦你指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说。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找出一小块来,但和亚细亚相比,实在是太微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一个小点说。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指给我看,你家那块广阔的田地在哪里呢?”
学生满头大汗地找,他家的田地在地图上连一丝影子也没有。他很尴尬地回答道:“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卡耐基曾援引西方哲学家卡莱尔的话:“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茫然不知自己还有缺点。”因为人们容易陷入自我陶醉、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卡耐基认为这种状态会遭到多数人的排斥,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在我们的心里,最应摒弃的就是这种自傲的态度,而以谦虚代之。人只有保持谦虚,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才可能有相互学习的机会,才可能坦诚地与他人交换意见。
谦虚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差距。永不自满不断前进可以使人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谨慎做事;而骄傲自大,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主观武断,轻者使工作受到损失,重者会使事业半途而废。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和伟大的宇宙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以一颗谦卑的心面对一切时,才是一种真正高尚的情操。苏格拉底的这个学生有着很强的自负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去看人待事,盲目自大,却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这种自负心理,就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或者地位,失去自知之明。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自负心理呢?
1.认识上的原因
自负者缩小了自己的短处,夸大了自己的长处。自负者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
2.情感上的原因
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生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人看不起,于是摆出看不起这些人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情绪管理箴言
过度自负对我们的人生有极大的负面作用,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卡耐基曾经讲过:“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夸耀自己和自我表扬并不会为我们赢得好机会。因为一个喜欢标榜自己的人,往往会失去朋友,因为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自我表扬的人在一起;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别人不但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更严重的是你的品德和灵魂也会遭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