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000000026

第26章 爱上学习说不休:积极鼓励厌学的孩子“试试看”(3)

放暑假的时候,家长督促孩子做作业总是要让孩子先做比较难的,把自己会做的、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做。可是这样一开始就给孩子一种挫败感,那么孩子又怎么会喜欢学习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开始的几天,只让孩子做他擅长而且喜欢的科目。最初的成就感,会减少孩子对于接下来要学习比较困难的,而且自己又不喜欢的科目的抵触情绪。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许多经验表明,一开始进行得比较愉快,那么后面也会很顺利。反之,如果最初受到阻碍,之后要想走上正轨就要大费周折。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2)集中精力学习一门,让孩子体会到得满分的喜悦

人们都有同样的心理,一种体验带来的心情会感染到以后做事的情绪,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泛化”。孩子如果有一门擅长的科目,那么这种自信心也会“泛化”到其他科目上。可见,成功的体验对于治疗孩子的厌学症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丢开其他科目,只集中精力主攻一门,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果孩子在这一门功课上取得进步,得了100分的话,那么孩子的喜悦心情一定会波及到其他科目上,因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这样就可以通过突破一点来影响全局。

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明白,“我在这门课上用功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那么如果我在其他科目上也这样用功的话,一定也会有进步的。”能够让孩子自己想通这个道理,是这个办法最大的优点。

(3)让孩子三天不看动画片,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无论做什么,要坚持三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要坚持三天,好像谁都能做到。

所以,找一些孩子最喜欢的东西,比如漫画,让他三天都不碰。只要能够坚持下来三天,就要鼓励他,“看看,只要努力就能做得到呀。”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地建立起自信心。而这种自信也会影响到学习,成为他们喜欢学习的一个开端。

8、让孩子在考试前做点擅长的事,增强成功的信心

在考试之前,心急火燎地学习是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的,还不如先暂时停下复习,做点儿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找回自己的信心,消除紧张和心浮气躁。

面对考试,有些孩子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的心理,并且越复习越失去自信。对此,家长必须予以正确地教育和引导。

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过这样的体会,本来复习得挺全面,但是考期越是临近,信心就越是不足,总感到实力不够,还有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甚至对自己原来最拿手的科目也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埋头苦读,复习起来没完没了,感觉这也不行,那也不会,心急如焚地看着这课,想着那课,学着这一科,惦记着另一科,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心不在焉地看下去,又怎么能把知识清楚、牢固地掌握住呢?所以有些家长为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就告诉孩子说:“你越是担心,越说明你复习得已经不错了。出去放松放松吧,回来再学效果会更好些。”

的确,先暂时停下复习,做点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可以树立自己的信心。

有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说过,他在平常的时候拼命学习,尽管如此,考试前仍然觉得有好多知识还不懂,为了不让自己在考前紧张,他总是先把注意力转移到他感兴趣的事物上去。凭着自己高超的棋艺,找同学杀上一盘,杀得同学落花流水,心里就轻松多了。有时候帮着成绩差一些的同学解答几道他们眼里的难题,看着同学羡慕的表情,心里就不再那样紧张、那样心浮气躁了,从而平心静气、专心致志地去学那些还不懂的知识,记住一点是一点。就是这种平时紧张、考前放松的学习方法,使这位学子参加考试,总能将自己的所学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最后,轻松地迈入了清华校园。

按照上述的例子,家长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来帮助孩子实现心中的理想。假如孩子擅长唱歌,可以带着孩子去卡拉OK厅唱一首他最拿手的歌曲,听听歌声为他赢来的掌声和喝彩声;假如孩子擅长踢足球,可以让他到绿茵场上一展身手,当盘带过人,一脚精彩的射门把足球送入对方的球门内时,心中的感觉一定十分美妙;假如孩子擅长写作,就可以让他选取校园中的一景、一物,写一篇纪实报道或通讯,投到学校演播室,当听到播音员用那优美的嗓音将他的稿件播出时,心中一定无比自豪;假如他擅长画画,可以让他从所有的作品中选出一张最满意的,放在学生园地的展窗上展览一番,当看到许多同学在他的画前驻足欣赏、啧啧称赞时,一丝自豪感就会涌上心头;如果他长得漂亮,富有活力,也不妨穿上新潮的衣服到商场里逛一逛,看看自己的“回头率”如何。

做以上的任何一种事情,都可以使孩子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在放松的状态下复习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人往往都是这样的:当对一件事产生了强烈的自信时,那么对于其他的事物也必然能产生自信。这叫“自信的转移原则”。考试中也有这种现象,有一科目成绩十分出色,再参加其余的考试也会精神抖擞。

让孩子理解这一原则,做完全不同的事的时候,可先从最擅长的事情做起,然后借这件事树立信心,再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这属于一种意识的循环,“擅长某件事”,“能做好这件事,其他的事也能做好”,“一定可以做到”,逐渐地对做每件事都会产生自信。

教孩子在考试前利用自己的特长来带动学习的情绪,可以发挥孩子一定的潜能,从而可以考取比较理想的成绩,这是个很好的方法,试一试就能知道它有多奇妙了。

9、让孩子和同学共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让孩子和比自己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可以获得经验;和比自己差的同学在一起,可以树立信心;和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可以加深理解。

当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如果和其他人在一起,即使别人没有向他传递任何信息,他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刺激和压力。有的孩子说:“不知怎么回事,我一个人在家里学习时,总是漫不经心,学不下去,做作业也是做得很慢,还常常出错,可在学校和同学家里,我就会做得很快,正确率也高。”

为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和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这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因为孩子一个人独自在屋里看书学习,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和同学一起看书时就不易产生这种倦怠感。这种厌倦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的饱和”。若分析其原因,单纯而重复的作业恐怕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因素。的确,一个人学习很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疲倦,使学习效率减低。所以,最好的读书方式是和同学一起研读,一来可以增强气氛,再者可以互相切磋,共同解决学业上的问题。

那么让孩子和什么样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可以提高成绩呢?确切地说,这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只能看其需要什么了。和比自己好的同学在一起,可以获得经验;和比自己差的同学在一起,可以树立信心;和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可以加深理解。在通常情况下,让孩子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一起学习,由于彼此能力相当,问题的深度也大致一样,经过探讨,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加深记忆,彼此的学习效率都可能得到较大地提高。

10、让孩子保持自己最舒适的姿势学习,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用自己最舒适的姿势看书,或经常变换姿势,不断给脑部以新的刺激,能使思维更加敏捷,学习效果会更好,而且没有疲惫感,极容易进入一种忘我的学习境地。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拥有良好的读书效果。常常认为孩子端坐在书桌前是对学习最好的投入。其实并非如此,家长不必苛求孩子读书时的姿态,须知,在学习中保持最舒适的姿势,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每个人集中精神做事时,都有属于自己的姿势:有的蹲着;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趴着;有的靠着墙;有的嘴里叼着笔……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据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看书的时候喜欢把腿搁在桌子上,因为他发现,这种舒适的姿势能使他集中精神。林肯的这种姿势的确有些不雅观,但他却认为这很自然、很轻松,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无独有偶,同样也做过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在白宫内放置一把摇椅。医生之所以提出此建议,是因为肯尼迪家族世世代代相传,均喜欢坐在摇椅上来思考问题。摇椅上的运动能够使血液循环加快、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为此,坐摇椅能使人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也许是受到总统的影响,在美国的许多学校里,学生上课时,态度十分随便,姿势也不固定。你每走进一间教室,都可以看到躺着的同学、站着的同学……什么样的都有。所有学生都一致反映,以自己认为最舒适的姿势来听课,才可以完全接受;而学校也为他们大开绿灯,就连图书馆的设备也都是以学生感到舒适的方案来设计的。

每个位置下面都配备了垫脚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自由自在地活动腿脚了。学生舒服了,读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有个大个子男生,在上自习课时,不管老师在与不在,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站起来,但他的眼睛却没有离开书本,有时甚至是边写字边缓慢地站起来。起初,老师和同学都很奇怪,以为他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呢!老师提醒过他好几次,都不见效。他站着看书时十分认真,连叫他都听不见。原来,他站着学习的效果十分理想。老师知道此事后,破例让他可以随意站着听课。

科学实验证明:长时间保持着一种姿势,血液循环的形态一旦固定,整个身体部位的节奏也会定型。如果经常改变姿势,动动手腕和脚腕、扭扭头、晃晃腰,这样除了可以消除疲劳之外,还可增进活力。同时,经常变换姿势,会不断给脑部以新的刺激,使思维更加敏捷,学习效果会更好。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生活技能

    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生活技能

    如果雏鹰没有学会展翅,便无法翱翔于苍穹;如果幼狮没有学会远足,便无法驰骋于原野;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掌控我们的未来,成就自我,就从16个生活技能开始吧! 本书共分为6篇,16章,分别阐述了16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技能,娓娓道来,抛砖引玉。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 等待绽放

    等待绽放

    本书是一本给儿子写的书,也是给天下的母亲写的书。全书分为七辑:一只新剥开的笋、刹那烟火、流星雨、破茧成蝶、多梦的季节、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无处不飞花。
  •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世界性的难题。哈佛大学用它独特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成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上哈佛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用哈佛教育的精髓去管理孩子,去成就孩子的未来!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一位学者指出:没有什么比把儿子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一步步引上发展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和杰出更为辉煌的事业了。是的,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悉心教育下,儿子能够走向成功,成就精彩未来。但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做指引,教育往往陷入误区,结果事与愿违。《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这本书正是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建议与方法。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启发,让您的男孩早日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热门推荐
  • 鹤山笔录

    鹤山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氏梵志经

    黑氏梵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Tale of Three Lions

    A Tale of Three L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似流年

    青春似流年

    两个都是富豪,他本是一座“冰山”,令人不能靠近。可是,因为她的出现让“冰山”融化。在这一路上他们的感情磕磕绊绊,让他们成为人生的伴侣。但是这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 农民人身赔偿法律案例精讲

    农民人身赔偿法律案例精讲

    《农民人身赔偿法律案例精讲》以侵犯人身权案例为主,选取了三十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侵权案例,包括法院审判案例和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典型调解案例。本书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向读者尤其是农民朋友介绍了有关处理人身权侵权纠纷的法律知识。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等内容,但由于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纠纷都是人身权中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侵权纠纷,恰恰这也是人身权中最基本、最基础、最重要的权利内容,因此本书着重讲解的是人身权保护中的生命健康权保护问题,并重点介绍了侵权责任的追究和责任承担问题,希望对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民朋友正确处理人身权侵权纠纷,维护自己合法权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法界宗莲花章

    法界宗莲花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是一种宁静、淡泊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贪婪、燥热、钻营、喧嚣都无法再困扰你,你的生存质量也被极大提高了。而然,达到了这个境界也还不够,我们希望你能以此为基准再次突破,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零分贝理念适用生存的方方面面,从事业到爱情,从处世到心灵,让你想不明白、琢磨不透的一切,其实零分贝理念中找到解答。零分贝,一种由低到高的伸展,一种对平庸的突破。读过此书,我们希望你能对自己有个全新的认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让这本书成为你的人生驿站吧!片刻的休整后,你将获得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