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00000046

第46章 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1)

职务晋升是对公务员最大的激励,职务晋升制度在激励机制居于关键地位。将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确立为公务员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之一,这是职务晋升制度方面最大的突破。吸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新成果,是《公务员法》的立法思想之一。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期制、任职试用期、部分职务的聘任制以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都属于1993年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相比于其他改革成果来说,对是否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写进《公务员法》,是否将其与传统的委任制一道确立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还有一些保留意见。持保留意见的观点认为,尽管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有很强的生命力,但这两项制度还不成熟,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如公开选拔出来的干部表面上“好看”,而实际上“不好用”的问题比较普遍,现实中表现好、中、差的比例基本上各占三成。认为竞争上岗只是机构改革中解决人员分流难题的有效工具,不是常规职务晋升的形式。

在《公务员法》中确立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作为公务员职务晋升方式的法律地位,属于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当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公务员职务晋升方式的基本形式,或必将成为主流形式,或最终将取代委任制。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与委任制是一个在较长时间内多轨并存的职务晋升方式。

《公务员法》中还不宜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所有职务晋升中所占比例以及发展速度。本章重点分析将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作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的必要性。

(第一节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公开选拔,就是根据领导职位的条件要求,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检测手段,筛选出领导人员的制度。所谓竞争上岗是指对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职位在机关或系统内部通过公开报名、统一考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任用领导职务的制度。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在适应范围、竞争程度、选拔程序上有所不同。两者都引入了考试这一环节,具有“凡升必考”的色彩;两者都具有一定公开性,试图遏制因封闭、垄断带来的用人腐败;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都在引入竞争机制,试图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类性质的制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与传统的委任制晋升方式相比,属于“制度间的选择”。

一、公开选拔

(一)孕育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孕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10月,重庆市公用局根据市出租汽车公司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公开登报在重庆市内全民所有制职工中招聘经理、副经理和技术业务干部,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这一尝试可以看作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开始孕育。虽然这时还没有提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这一概念,但是具备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雏形。一是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二是通过不同于传统的干部考察方式即业务考核的方式检测人才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发展,到1985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形式正式产生。这一时期,宁波、深圳、广州、西安等地先后开展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尝试,但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并被公认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产生的标志是1985年浙江省宁波市公开选拔局级领导干部。1985年7月至9月,宁波市对计委主任、物价局长、林业局长等五个局级领导职位通过报纸、电台公布选拔条件,荐贤举才,鼓励和提倡自荐,并引入笔试、面试等人事测评新方法对人选进行综合考察,公开选拔局级领导干部。共有171各人选被推荐和自荐参与竞争,通过笔试共有32名优秀者进入面试,最后共选拔出局级领导干部13名。之所以把这次选拔活动作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产生的标志,一是因为在这次选拔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公开选拔这一概念;二是把笔试、面试的考核形式综合引入了干部的选拔活动中并作为重要的必经程序,基本具备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雏形。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孕育、产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对传统的以委任制为主体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

(二)探索

吉林省从1988年开始,采取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1984、1985年,宁波、深圳、广州、西安等地为解决对外开放、经济建设与人才紧缺的矛盾,开始采用组织推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选拔处、科级领导干部。吉林省受到这种方式的启发,并借鉴这一做法,于1988年开始采取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

1992年5月,吉林省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1992年度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副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通知》,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副地厅级领导干部。1988年至1992期间,先后4次公开选拔了38名副地厅级领导干部。所选拔出来的38名领导干部,原来未进入组织部门视野之内的有9名,占23.6%。

(三)推广

1992年,中央有关部门转发了吉林省《关于采取“一推双考”的方式公开选拔副地厅级领导干部情况的报告》,要求各地各部门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干部选拔方法。此后,许多省市开展了公开选拔工作。

1993年5月,吉林省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公开推荐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公开推荐优秀中青年干部,并提出要与“一推双考”结合起来,使“一推双考”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在这次活动中,全省共推荐出优秀中青年干部19680名,从中确定了1000名地厅级后备干部,选拔出20名副地厅级领导干部。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议对这一改革措施予以肯定;指出:“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使其不断完善”。1995年,吉林省有关部门对“一推双考”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吉林省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的暂行办法》下发各地。这一规范性文件对全省各地开展“一推双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省委组织部对“一推双考”办法进行了推广,将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在省直机关开展了以“一推双考”为主要形式的处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选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到处级领导岗位;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各市州采取“一推双考”办法选拔领导干部,并委派专人到开展这一工作的地方进行指导和协调。1996年10月,吉林省有关部门再一次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公开推荐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的通知》,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推荐优秀中青年干部。同年,中央有关部门以文件转发了《吉林省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暂行办法》,使这项工作在全国进一步开展。

1997年6月,吉林省有关部门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了《关于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有关情况及建议》,对1993年以来,吉林省“一推双考”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对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工作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了全面汇报。199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长会议上,对公开选拔工作了进一步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要逐步扩大公开选拔的范围,增加群众参与程度。今后,在党政职能部门出现空缺,或新增职位,或机构和人员调整的时候,应尽可能采用这种办法选人。”(四)规范1999年3月,中央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规范。

2000年中共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对公开选拔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7月至2003年上半年,全国通过公开选拔产生的县处级以上领导人员(党政领导干部)1.4万余名,其中地厅级323名,县处级4.1万名。公开选拔的职位发生较大变化,许多地方公开选拔党政部门的重要领导职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人选、后备干部、女干部等;选拔范围逐步扩大,一些地方面向新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公开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03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公开选拔进入了规范推进的新阶段。

二、竞争上岗

(一)酝酿、探索

1994年以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在1993年机构改革及推行和参照试行公务员制度入轨阶段的人员过渡工作中,积极在机关内部试行竞争上岗,效果良好,此后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国务院部门从1998年机构改革开始,有30多个部委局的近2000个职位实行竞争上岗。竞争上岗制度受到了广大公务员和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推广

1998年7月,中组部、人事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并召开了全国竞争上岗工作会议,对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工作做了部署,1999年年底,中组部、人事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作好人员定岗分流工作会议的通知》,进一步要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积极稳妥地在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职位,原则上都应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人选。竞争上岗应该说是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重任催化的结果。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工作要求是,国务院的在京公务员精简一半;2000年的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除海南、宁夏、重庆外,各省区市政府机关编制精简的比例平均为46.9%,除海南、宁夏、重庆外,各级党委机关编制精简的比例平均为20%。运用传统办法进行人员的定岗分流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竞争上岗成为机构改革中化解矛盾的工具。

200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提倡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任职人选”。2002年7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从此,机关上岗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最突出的一个案例是,2003年3月10日,蓝田在全国首家推出所有政府组成人员领导岗位竞争上岗。

蓝田在全国首家推出所有政府组成人员领导岗位竞争上岗2003年蓝田县之所以通过竞争上岗来选拔所有的政府组成人员,就是因为他们看到,“竞争上岗管用”,“竞争上岗能推动经济的发展”。1998年首开部分政府组成人员竞争上岗的先河,结果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为一个农业科技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这是蓝田县通过竞争上岗来选拔全部政府组成人员的最初原动力。

蓝田县通过竞争上岗在选拔县政府组成人员时的基本程序如下:

1.民主审查资格参与竞争的55人报名后,领导小组一边确定方案的原则、条件、资格、资格审查,一边到报名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比较称职、不称职。同时将竞争上岗人员各自简历、竞争岗位、工作实绩等情况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贴,并通过电视台连播3天。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值班,开通电话热线,随时接待群众。办公室将群众的反映的情况再拿到有关部门去审核。最初的一关“过滤了”11人,44人参加笔试。

2.笔试(25分)

由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进行。试题由西安市考试中心负责命题并组织阅卷。主要测试竞争者的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哲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业务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判断题、选择题、简述题、分析题、写作题5个类型。试题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如其中一个试题为分析题:“西安市平原地区的平坟工作卓有成效,但也有人说平原地区的工作不能一刀切,并且建议对偏远地区耕地上的公坟,可以由村民集资种成树林,把坟头保留下来。您怎样评价这个建议?”考试者的普遍感受是,如果没有成熟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没有对党的农村政策的准确把握,靠死记硬背是很难答好的。

3.演讲答辩(25分)

主要测试竞争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仪表气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等。

此阶段进行的三天时间里,连续进行了4场,参与者达3000多人次。演讲答辩过程中,省市领导、专家、教授及蓝田县委、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共计12人担任考官,竞争人员当众汇报自己的工作实绩、并做任职演讲。演讲结束后,现场抽取问题,并进行答辩,并回答村民代表现场提出的问题。在群众的监督下,考官当场打分与亮分。

4.考察考核(50分)

主要对竞争者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工作实绩。考核考察中分民主评分和考察评分。并采取了分层民主测评,权重赋分,工作实绩量化评价的方法。县级领导、县级离退休领导、县人大常委、政府常委对竞争者的评分、县级部门(含市管单位)全体领导和乡镇党政正职领导、竞争者所在单位(对本单位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对参加上岗竞争人员的民主评分各占10分。德、能、勤、绩、廉的四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1.5:1.5:1.5:4:1.5。组织考察占10分,主要通过个别谈话、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在综合分析考察的基础上给予分数。五项相加,就是最后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考察考核评分。根据统计,具体参与民主评分达1586人,参与谈话达700余人。

期)

案例来源:《中国改革》(农村版),第13页,2003年8月号(总223(三)规范针对各地各部门在竞争上岗实际操作做法不规范,随意增减程序等比较普遍的问题,中央办公厅于2004年3月颁发了《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对竞争上岗必须经过的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决定等程序以及每个程序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9年至2002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机关共有35.3万个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2002年竞争上岗人数占到了同年晋升人数的59.8%。自2000年7至2003年上半年,通过竞争上岗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的有4万余名,其中地厅级323名,县处级4.1万名。

同类推荐
  • 律师告诉你

    律师告诉你

    本书由两篇组成,法律咨询篇包括:婚姻家庭、合同、物权、继承、民事侵权等有关方面的问题;案例篇包括民事、刑事方面的有关问题。
  • 宋朝法律史论

    宋朝法律史论

    《宋朝法律史论》收录了篇关于宋朝法律史的论文,其中包括:“论宋朝法律文化特征”、“论宋代的讼学”、“宋代立法简论”等。
  • 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

    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

    本书不是进行学术讨论,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回溯推理”未作介绍。在作者看来,强调侦查假设没有必要再强调“回溯推理”,回溯推理只是对假设形成路径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在作者看来,侦查假设与侦查回溯的共同存在难免给读者带来疑惑。这是一本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讲述死人会说话的刑事侦察案例奇书。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侦查、侦查逻辑学、侦查的历史、侦查逻辑的现状、侦查逻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三章介绍了当代最新的鉴识技术以及依靠鉴识成功破案的典型案例,还向读者介绍了现场搜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学术界对观察有影响的理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 有保无险:社会保险政策法规解读

    有保无险:社会保险政策法规解读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提供基本经济保障的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综观当代世界,凡是追求社会公平并想获得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国家,必定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凡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备的国家,通常都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反之,凡是不重视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障制度残缺的国家,通常也是社会矛盾相对尖锐、社会排斥与社会对抗相对严重的国家。
热门推荐
  • 屠魔猎神

    屠魔猎神

    创意、发明、灵感,相继而来的还有战争,背叛,屠杀,阴谋...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造就了这样一群人的崛起!看他们如何在战场上霸道横行,如何解放一个个被攻占的地方!如何撕裂黑暗让曙光再现!又如何上天入地,屠魔猎神!
  • 穿成端妃这杯具

    穿成端妃这杯具

    方皇后:端妃那个小贱人,居然又是一脸疲惫的样子来请安,她这是想向我示威吗?王宁嫔:端妃当这后宫之中只有她受宠吗,哼,做什么成天被陛下疼爱的样子!曹洛莹:冤枉啊,你们每天晚上瞪大眼睛一宿一宿的不睡觉试试,王宁嫔我也是在救你的命好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穿越女凭借自己的王八之气刷嘉靖boss宠爱结果把自己给坑惨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国荣耀

    大国荣耀

    大明风华十年,这个被前辈穿越者重新振兴了的大明王朝已经来到了和原先历史不同的道路。不过,已经成为了世界领袖的第一大国,开始面临不少后起之秀的挑战。大国的荣耀岌岌可危,英吉利、高卢、花旗国、露西亚这几个新兴国家纷纷对于老牌帝国大明非常不满,想要重新划分世界。当铁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他面对这个纷乱局势,他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作为一名军人,要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维护我们华夏大国荣耀。大国的荣耀,要用我们军人的生命和热血来维护,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文战争模式为信息化战争)
  •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22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关键时期,拥有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成功学家指出:22岁以后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你曾经的心态,造就了现在的你;你现在的心态,将造就一个未来的你。本书内容丰富,全面阐述了22岁以后的年轻人在初涉社会应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相信本书会成为你成功处世的好帮手。
  • 失足穿越:相公皆妖娆

    失足穿越:相公皆妖娆

    当都市屌丝女青年穿越异世成为天下第一女王爷会遇上什么?美男子?财宝?天才宝贝?no,是无穷尽的追杀!追杀也就算了,怎么又凭空多出来了个夫君?这老皇帝又是几个意思,要把七皇子赐给自己?天下第一富商?妙手神医?哦,寡人有疾,寡人头痛。…………………………………………有人说:“肖淡淡,若你想为王,我愿手捧玉玺,永世为臣。”有人说:“肖淡淡,你到底有没有心?”原来,曾有人愿意用整个江山来换她一笑。
  • 画天凰:狂凤倾天

    画天凰:狂凤倾天

    她本是国家顶级催眠大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尊贵的女子,竟等了一个男人十二年。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句“有缘无份”。一朝穿越,她成了废后的女儿,晓日王朝的废公主。凤凰泥盘,风云变测,一夜之间,昔日废材灵力秒现满格。“你为什么不爱我?”徐徐升起的骄阳底下,她满脸泪痕朝他哭喊着。他顿了顿,冷情一笑,说道:“没有为什么,只是不爱罢了。”而后,她头戴一顶龙之冠,无情地将利剑插进他的胸口,居高临下地望着他:“这一次,是你配不上我!”【女主为龙王之女,牵扯二十七世催泪真情。你见过魔兽变帅锅一枚滴唛,你见过神侣般的师徒之恋唛,此文满足你一切脑部。此脑残作者名唤安桀。】
  • 月食之平行世界

    月食之平行世界

    你选择向右或是向左,世界便派生出两个,一个时空里的你向右,另一个时空的你向左,你们互不相交、永不相见。直到……
  • 星辰之梦七曜回归

    星辰之梦七曜回归

    这是魔法,神器,仙术与战技并存的世界。友情,诺言,杀戮,七曜脉的暴动,一个又一个阴谋。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恳请投票支持,各位看完之后,请顺手给几张推荐票。谢谢PS:这一卷仅仅只是序幕,应对有人看不懂的问题,以后会针对的解释。
  • 冷世王妃

    冷世王妃

    特工苏寒月因机缘穿越到相府四小姐身上,又丑又笨,遭受欺负,遭人退婚,世人嘲讽,看她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