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春迟,五月方开二月花。到了端阳前后,芍药开、牡丹放,姹紫嫣红,就是那醉人的夏桂(俗称沙枣)也开始四叶飘香了。此际,乡间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竞相进城,而城中居民则到乡间去踏青。
宁夏民风淳厚古朴,长期以来保存着一种端阳节“叼(音同凿蚤佗燥,意同抢)香包”的习俗。“叼”为宁夏方言,意同“抢”。端阳这天,青年男女穿戴一新,纷纷向公园、果园中拥去。那些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其右襟腋窝下的纽襻上还特意系上一个香包。香包大约寸许,多以颜色艳丽的绸缎为面料,制成桃、石榴、八宝等形状,上绣花鸟虫鱼、万事如意等图案,里面装着从中药铺购来的香料,或自采的艾蒿。香包之下再缀以丝线制成的小穗,甚是精致。姑娘们顾盼笑语间,其所配香包会突然被有意的男青年叼去。姑娘们不但不恼,反以香包最先被叼为荣。貌丑姑娘的香包,很少有人去叼,那她只好悻悻而归了。这种习俗,在那男女社交不公开的时代还不失为男女交往的一个机会,有的香包真的就成了男女青年结合的定情之物。
香包,又叫香囊,为古代配饰之一种,称为“容臭”(读如秀)。在《礼记·内则》篇中,就有“男女未冠笄者……皆配容臭”的记载。《晋书·谢安传》载:“(谢)玄少好配紫罗香囊,(叔)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配香包之俗很古老,只不知这种“叼”法始于何时。
“叼香包”是端阳节男女交往的一种形式,而秧歌、舞狮、钱鞭、高跷又是春节和重大庆典举行时用以增加欢乐气氛的群众性游艺节目,它们统称为“社火”。
恩和镇曹桥村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叫做隋唐秧歌,是从古典宫廷舞蹈演化而来的古老的舞蹈形式,旧时称“跑大场”,每逢节日、庙会、堂会、秧歌队都会应邀前往,为活动表演助兴。隋唐秧歌队既能同社火队一起活动,也能单独表演,既能奔赴那些香烟缭绕的庙会,又能为一些大户人家、钱庄、店铺拜年“说喜”(行话叫“撂条子”,即应时观景即兴演唱,说吉祥话)。“说喜”一般都有班头承担。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记载了中宁县曹桥村老艺人李兴成(1920~2006年)的一段介绍,书中的李兴成说,隋唐秧歌在曹桥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他已故的师傅李贞曾说,相传隋唐秧歌在唐武德二年(619年)由长安传到中宁县曹桥村,一直由本村人表演,未传他乡。到现在,本地还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隋朝末年,奸臣当道,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唐王李渊及一些有志之士密议谋反。不料消息走漏,朝廷下令捉拿。情况万分紧急,一位谋士建议唐王一行十人扮作秧歌队逃出了京城。后唐王成就了大业,便把这次出逃的情形编进秧歌表演,从此流传于民间,称隋唐秧歌。
还有一则传说,说唐“安史之乱”期间,太子李亨从长安逃出,一路劳累路过鸣沙,住在龙华台。鸣沙当时是一座县城,这里风光宜人,民风淳朴,便决定在此休整半月。虽说这里物产丰富,一日三餐茶酒不断,菜不重样,太子总觉得日子单调烦闷,时光难耐,为了解除太子烦闷,随从者打问当地有无歌舞为太子伴驾助兴。当地遂调秧歌队到龙华台为太子表演,受到太子赞扬,故称隋唐秧歌。
隋唐秧歌表演需十五人,十人表演,五人演奏打击器乐。
表演队由六男四女组队,一男扮唐王,右手持虎撑,左手擎万民伞;一男扮大臣,双手各执拨浪鼓和响铃,四男扮武将,四女扮侍女。秧歌队的班头由扮演唐王的人承担,他是整场演出的总指挥。扮唐王者身穿龙袍,左手持万民伞,右手持虎撑,虎撑用铜和铁制作,成圆形为空心,里面装上小石子,一摇哗哗作响,一来用来指挥,二为防身,也可说是防身武器,因旧时社火经常会发生打架。
耍的套路主要是四门斗地、五盏灯、八卦阵、十字穿花、羊盘肠、双梅花等。
秧歌队白天演秧歌拜年,夜晚还经常唱一些折子戏,如《刘海戏金蝉》《别窑》《花子闹窑》《打面缸》等。因此秧歌队的人必须吹、拉、弹、唱样样皆会。
隋唐秧歌中,武士多做“赞步云手”“扑步拍地”;侍女多做“踏步半蹲”;唐王、大臣做“对举”“单举”。这些动作被用在每一队形的固定位置,即各角色到规定位置后同做各自动作,故整个舞蹈既有很强的规律性,又有错落有致的活泼感,使观者目不暇接。武士的动作要求干净利落,侍女要轻巧妩媚,唐王和大臣们则需飘逸沉稳,这些动作颇有传统戏剧中舞蹈动作的韵味。
相传周武王时代,周王制定的国家舞乐“太平乐”里有“五方狮子舞”,用来镇山,后来由于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一些寺院庙宇雕塑文殊菩萨座骑孔雀神狮,受其影响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舞狮习俗。清朝末年,有一个四川民间舞狮队来到中宁舞于城乡。他们走后,刘庙拳师吴进玉、李如童、李佐新等人,用纸浆和胶泥拍成狮头,用布做成狮皮,麻做成狮毛,仿其舞法,糅以拳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至今,在中宁仍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中宁的狮子到处有、刘庙的狮子头一名”,刘庙狮子在民间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刘庙舞狮的最大特点是将舞狮和国术拳路糅合在一起,成为狮子套拳,舞狮先要制作狮头,一般先用泥做成模形,然后拍上纸浆,等干后,里外再用布糊好,用颜料画成狮头,然后用绿毛线层层钉在3.5米长的白布上,最后将狮子头和狮子皮连在一起,头部披红挂绿,拴上铃铛,一摇哗哗作响,可增添狮子的威武雄壮的气势。
刘庙舞狮艺术是中宁众多民间社火中瑰丽的奇葩,扎根民间吸取了民间文化的精华,表演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是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在民间广泛传承,大人、小孩都能表演几套,成为杞乡民众文化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刘庙舞狮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一位名闻遐迩的拳师指点,他叫吴进玉。
吴进玉(1894-1961年),号雁明,中宁县东华乡刘庙村人。幼时,跟孙家河滩吴尚明、马营李连江习武。不数年,即尽得其传。
等到年岁稍大时,他带着技艺四处游学,外出求师。有一年,他到达宁夏豫旺县(今同心)大洪沟,进一车马店投宿。适遇店房上有一泥水匠正在抹烟囱。见吴进玉下着灯笼裤,腰扎宽带,知为武术界人士,于是将一泥丸抖手向吴掷来,不偏不斜,正中脑门。吴进玉怒火中烧,飞身上房,向泥水匠扑去,泥水匠不慌不忙,飞起一脚,将吴扫下房来。
晚上,吴进玉窝着一肚子火,与同房一个店客说起此事,店客大惊道:“你怎么敢和他交手!他是陇南武术高手,我的师傅。今天亏你不曾执意逞强。否则,惹他性起,岂不坏事!”问其姓氏,那店客说他师傅姓王。吴求为引见。于是由店客介绍,吴进玉拜王为师,并随其去陇南,潜心习武三年,精通了大洪拳、小洪拳、八俊刀、地蹬刀、八卦枪、燕青锤等多种拳械。
王师傅去世后,吴进玉又到北京,拜王铁腿为师,继学三年。三年间,他学会了醉棍、六合枪、神蛇鞭、点穴术等技艺。出师后到天津镖局做镖师,受人嫉妒和排挤。于是,吴愤然返回西北,在固原县设馆,收徒授艺。
1935年,吴进玉向平凉一姓王的劣绅讨取久欠不还的300块银元,王陡起歹意,一面约吴亲自到平凉取钱,一面在其必经之地埋伏强人,欲置吴于死地。吴进玉骑马走到南沙窝滩时,四个强人各持兵器突然向他扑来。吴进玉从马上往下一跳,顺手撕下棉袍前襟,挽成一团向当先扑来的人打去。这一手就是当年在大洪沟王师傅用泥团打他的招数。但当年师傅只是与他戏耍,并无伤他之意。如今在生死关头,这一团棉布就有了伤人的威力。那人猝不及防,竟被棉团打倒在地,吴进玉进步夺过他的单刀,和另外几个人搏斗,只几招就打伤两人。又一人手持长枪向他前胸刺来,吴进玉右手用刀拨枪,左手捉住他的腰带,轻轻一提,将其人抛出一丈之外。四个强人见势头不妙,跪地求饶。吴进玉问明原因,知为王某指使,撕下棉袍让他们包好伤口,责其传话王某,限其在十日内将欠款送来。从此,“单刀吴雁明”名震陇东。
1937年,吴进玉回到故乡东华,以所创古拳授徒为乐,并辅导刘庙狮子队提高技艺,为民取乐。逢年过节,舞于城乡各地,甚得家乡父老欢心。1961年病逝家中,时年67岁。
黄羊钱鞭起源于明朝时期游牧民族的牧羊鞭舞。据传,当时有一家境贫穷的少年呼娃,以给当地牧主放羊为生,因他生性伶俐,所放牧的羊个个膘肥体壮,过年的时候经常得到牧主的赏钱。呼娃常年生活在山上,有钱没处花,就将赏钱拴在牧羊鞭上,前后左右甩动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很让呼娃满足。时间一长,鞭子快慢不同的响声不仅解除了呼娃放羊时的单调枯躁,也成了羊群左右移动或跑或站的信号。牧主也常让呼娃打这种鞭为自己取乐。呼娃本想用这种方式自娱自乐,追求幸福,没想到模仿、追随、赞赏他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这种钱鞭舞被流传下来。
1948年,外地人刘明为逃避国民党抓兵跟随父亲刘万众来到了黄羊湾,把父亲教给自己的独特鞭法与当地的钱鞭舞相结合,使钱鞭舞更加流行。翌年,在云南当兵的刘恒(刘明之兄)来到了黄羊湾,看到刘明玩的单鞭舞动作单一,响声不大,于是改为双鞭舞,一直流传至今。
黄羊钱鞭的基本动作有三种,可单人舞也可集体舞,集体舞时通过变换不同的队形完成多种套路。
近几年,在诸多民间文化艺人的不断努力下,黄羊钱鞭又融合多种传统民族舞蹈的精华动作和现代舞的扭摆动作,套路不断推陈出新,有龙门阵、一字长蛇阵、二龙戏珠、剪梅花、四季发财、五福临门等十几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当地群众自觉参与黄羊钱鞭舞的热情越来越高,参与人数也逐年递增。
近年来,黄羊钱鞭先后应邀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第十三届西部商品交易会、中国宁夏民间艺术游暨吴忠市第一届社火大赛、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十一届运动会、中国宁夏历届枸杞节和西砂瓜节等大型庆典活动的开幕式表演,多次受到区、市、县、乡的奖励,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2008年,中宁三中将这一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引进校园。
新桥高跷源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新桥一带习武之风大兴,武术发展很快,此时高跷这一民间表演艺术也得以发展。民国时期,马鸿逵部队驻中宁工兵营聘请山东籍艺人宁庭盛,给士兵教高跷表演技巧,恰巧新桥村民黄占奎在该工兵营当兵,曾参加过高跷表演,后成为宁庭盛的得意门生。中宁解放后,黄占奎组织本村高跷队,多次邀请宁庭盛亲临指导,并将自己在部队所学与新桥传统高跷绝技老龙拉纤、叠罗汉(搭人梯)和上桌子(12张)等高难度表演技巧相融合,创新了新桥高跷表演艺术形式和内容,表现了北方汉子粗犷雄健、勇于拼搏、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新桥高跷队在众多高跷表演队中独占鳌头,大受欢迎。
新桥高跷表演人物一般很传统,有老渔翁、鱼姑娘、白娘子、青娘子、许官人、李彦贵卖水、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文生、武生、麻老婆子、傻小子,后来又加上工农商学兵、汉满蒙回藏等。众多人物形象丰富了表演内容,更为观众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