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5900000025

第25章 张灵甫与“中心开花”

我们终于来到了鲁南一片不起眼的小山中。

沂蒙山风光秀丽,沂蒙山小调也曾传唱大江南北。我们说到的这片小山,属于蒙山山系,但又独立于蒙山,面积不大,海拔才五百多米,多为石头山,它位于蒙阴县东南,蒙山东北,称芦山。沂蒙一带,顶平坡陡的山往往称崮,据说沂蒙有七十二名崮。芦山之中也有一崮,原本是与其它七十一崮一样默默无闻,风景谈不上秀丽,山势算不上雄伟,文化底蕴根本没有,应该称不上风景区的,但是1947年5月中旬的一场战役改变了它的命运,使它在七十二崮中排名第一。这个崮的名字有点来头,传说北宋年间,杨六郞的部下大将孟良曾屯兵于此,从那时起,这个小小的石头山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孟良崮!

孟良崮与芦山大顶、大崮顶鼎足而立,又与雕窝等其它高地相依,构成了连绵起伏的小山群。

在孟良崮南麓,有一个叫做垛庄的村镇,原本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镇子,它位于临蒙(临沂至蒙阴)公路上,从垛庄沿公路往西北步行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另外一个村镇,叫做界牌。而从垛庄沿公路往反方向东南走大约三倍于界牌的距离,则能到一个叫做青驼寺的地方。现在有205国道贯通,从蒙阴坐大巴到临沂,可以经过这些村镇,如果在垛庄下车,则就可以去国家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孟良崮景区观光游览了。

今天,提起孟良崮,很少有人把它与小说中红脸使大斧背火葫芦的孟良联系在一起,而大部分人不自觉地把孟良崮与另外一个人联系在一起。

那个人就是张灵甫。

张灵甫,1903年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民家庭里,是家里的老二,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整个家由父亲一人支撑,勉强度日。没有了慈母的管教,父亲又忙于生计,小时候的张灵甫便整日和一群野孩子玩耍打群架,农村的孩子除了这个,倒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由于张灵甫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大,所以常常欺负别人家的孩子,别的孩子欺负不了他。所以,从小张灵甫就有了一种很强势的性格。

作为农村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今天如此,百年前的中国如此,千年前的中国亦如此。农村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往往选出一个聪明学习好的供读,其余孩子则下地干活,今天则外出打工。张灵甫有幸是被选中的那个(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张灵甫很聪明又很用功,父亲与伯父两家合力供他上学读书,张灵甫从私塾读到了高小,又读到了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张灵甫写了一手好字,连当时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看了都连连称奇。

师范毕业后,张灵甫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简单枯燥的教书生活束缚不住那颗躁动的心,张灵甫不顾父亲反对,放弃了教书这个稳定职业,去北京报考了北大历史系,一考即中。张灵甫喜欢历史,谈起历史名人,兴趣盎然如数家珍,一向沉默寡言的他此时也会谈笑风生。

在北大读书不到一年,张灵甫就遇到了问题,经济问题,他父亲不给他寄钱了,而且写信劝他回家,给家里减轻负担。张灵甫在北京看到那些学生整日空喊口号,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深感百无一用是书生,便听从了父亲建议,放弃学业回到家乡。

不久,张灵甫决定投军,大概在北大就萌生了此念头。在河南开封,投军的张灵甫遇见了亦师亦友的于右任,于右任推荐他报考黄埔。张灵甫遂南下考上了黄埔第四期。

张灵甫人长得帅,有照片为证;个子高,一米八七;有才气,能写一手好字;学历高,文北大武黄埔。这样的人,放在今天,绝对是男神级别的人物。

黄埔毕业后,张灵甫一直在第一军第一师任职,跟随胡宗南剿共。如果这样下去,张灵甫只会荒废在西北,或者葬送在胡团长手里。1935年冬天,张灵甫身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他把第二任老婆吴海兰枪杀了!

为什么张灵甫枪杀妻子,众说纷纭,有说吴海兰有外遇的,有说吴海兰偷文件的,有说吴海兰通共的……可能事实很简单,就是夫妻吵架,张灵甫是很强势很暴躁的性格,加上两人回乡途经张灵甫母亲坟前,以往两人都要祭拜,这次吴海兰赌气不下车祭拜,张灵甫更加愤怒,回到老家当晚,两人再次大吵,最终张灵甫抑制不住怒火,拔枪打死妻子。

这样,张灵甫进入了中国著名的模范监狱——南京老虎桥监狱(阿杜也曾在这里蹲过)。

抗战爆发前,张灵甫被释放出狱,回到了西安。张灵甫写信给老上级胡宗南,希望回到部队,但那封信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张灵甫是何等孤傲的人,低三下四去求人是绝不做的,当然也绝不会写第二封信。

天无绝人之路,很快张灵甫得到一个消息,驻扎汉中的一支部队正在招兵,这支部队的长官名叫王耀武,曾在第一师任过职,两人有过几面之交。落魄之际的张灵甫怀着忐忑心情写了一封信给这位不太熟悉的上级。张灵甫不知道,这封信改变了他的一生,有时命运的改变只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发生了。张灵甫写信的这个人是他后半生的伯乐,他的后半生都与这个人的赏识与提携有关系。

很快王耀武回了信,并且附带来了一张委任状。由于暂时没有实缺,王耀武暂时给了张灵甫一个师上校参谋的职位。

当兵打仗是张灵甫所热爱的,大概只有战场才能让张灵甫的热血沸腾。张灵甫没有挑三拣四,立刻投奔了王耀武,在王耀武的51师当了一个高级参谋。

不久抗战爆发,51师与另外一个58师合并。

张灵甫就这样和一支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51师与58师合并的部队,当时只是给了一个很靠后的普通番号。但是这支临时拼建的部队凭借连续不断取得的骄人战绩,终于让这个普通的番号有了不普通的含义,日军称他是“支那第一恐怖军”。

张灵甫当年所在的第一军不配叫第一军,这支部队才是真正的国军第一军。

这支部队就是第七十四军,1946年整编后,称整编第74师。

国军的五大主力,只要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分别是新1军、新6军、18军、第5军以及74军。后来国军整编,军改师,18军成了整编11师,74军成了整编74师。整编74师则是五大王牌中的王牌。

51师前身为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曾击溃方志敏的红十军团,俘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陶,击毙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为******所赞赏。58师前身是鲁军,张宗昌的部队,后由浙江保安团补充而成,35年由俞济时任师长。

37年9月1日,74军正式成立,军长俞济时,51师师长王耀武,58师师长冯圣法。刚刚组建的74军连建军典礼都没举行,就拉上了抗日前线,加入了中日正在残酷搏杀的淞沪战场。51师参加了著名的罗店绞肉机战役,虽伤亡过半,但对日第一战便出了名,多家报纸报道了51师官兵的英勇作战。

淞沪会战结束不久,74军接着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在兰封会战中,桂永清部擅自撤退,丢失兰封,74军配合71军重新夺回了兰封城,重创日军第2师团,受到薛岳高度评价。

不久之后的武汉会战,74军在薛岳指挥下,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其中张古山制高点的争夺尤为重要,王耀武率51师在张古山血战五天五夜,反复与日军争夺阵地,时为51师153旅旅长的张灵甫自告奋勇,率四百余敢死队员,从后山披荆斩棘一路攀爬,飞夺张古山高地,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反扑,张灵甫身中七处弹片,死战不退,一直坚持到日军撤退。田汉以此为剧本写成的《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出现,从此中国人知道了有个抗日英雄叫做张灵甫。

58师在此次战役中,面对日军的疯狂突围,寸土不让,激战两天,全师仅幸存500余人。

38年11月,74军扩编,加入了一个57师,师长先为施中诚,后由余程万接任。

39年6月,王耀武升为74军军长,******钦点74军为应急部队。王耀武治军有方,赏罚分明,74军在王耀武带领下,转战于华中四大战区,有时行程达千里以上,但74军军容严整,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鲜有逃兵,而且在王耀武治理下,军官很少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41年3月,王耀武率74军参加上高会战,在云头山、白茅山与中路日军遭遇,展开激战,74军先后七次与日军展开白刃肉搏。日军在前进无望的情况下开始后撤,74军率先发起全线反击,此战共歼灭日军一万六千余。战后报告写74军道:“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一日之内,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罗卓英评价74军“战斗力坚强”。74军荣获国民革命军最高荣誉“飞虎旗”,74军被誉为“抗日铁军”。

43年11月,74军57师8000余人坚守常德46天,最后仅余程万率百余人突围,张恨水根据常德战役写出一部《虎贲万岁》的小说。

44年1月,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司令,军长由施中诚接任。45年4月,74军参加了王耀武指挥的雪峰山战役,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近三万人。74军第二次荣获“飞虎旗”。

抗日胜利后,74军调入南京,担任南京守备,成为“御林军”。

74军在八年抗战中,转战大江南北,参加了中日大部分的会战,战功卓著,从一个临时拼建的部队生生打成了一支王牌主力。

什么叫“王牌主力”?那就是顶得上、守得住、打得狠,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哪里有困难去哪儿,别人不行他行,待遇最好,条件最优,工资最高,大街上遇着,斜着眼,说一句“老子74军的”,能吓人一哆嗦。

74军形成了一种精神,敢打敢拼,但也狂妄自大。这种精神渗透在74军每一名官兵的骨子里。克劳塞维茨说过,一支部队的精神是在困难和战争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了这种精神,无论主帅和人员怎样变换,这种精神都可以延续三到五代。

同样是当兵,甚至同样是中央军,74军的士兵就会瞧不起别的部队士兵,这也可以称之为自豪感。别的部队士兵在街上遇见74军的,当然要羡慕加恭维:“哎呀,王牌主力的,了不起啊。”心里肯定不痛快,“有什么了不起,同样是当兵,凭什么你们拿双饷!”这样,74军打了胜仗,被认为理所当然,一旦74军出了事,别的部队肯定看笑话。74军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打仗很卖力。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张灵甫一直在74军作战。在南昌会战中,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衣抱着机枪冲出战壕扫射,右腿中枪竟毫不知觉。战后送入医院,因内地医疗水平有限,张灵甫又死活不答应锯腿,所以要转入香港治疗,张灵甫付不起医药费,还是王耀武向老蒋申请,张灵甫这才享受到公费医疗。但在香港,张灵甫偶尔看见了一则战争中军人不宜出国养伤的消息,便不顾医生反对,立刻离开了香港,返回到74军,因此右腿落下毛病,走路一瘸一拐,背后人讥笑他为“瘸子将军”。也就是背后说说,张灵甫的凶悍众人皆知,一逢打仗,张灵甫就变得冷血变得疯狂,如同闻到血腥味的豹子。

1946年3月,74军整编为师,张灵甫接替了施中诚,担任了整编74师师长一职。

张灵甫为人豪爽,从不在意钱财,发了薪水经常拿出来给弟兄们添菜吃,平日与官兵同甘共苦,很受官兵爱戴。张灵甫在南京还经常找王耀武借钱,王耀武拍着张灵甫的肩膀笑着说:“灵甫啊,都是做军长的人了,自己总该有点基础了吧!”张灵甫死后,妻子王玉龄生活一度困苦,后来孤儿寡母移居美国,王玉龄在航空公司工作了二十余年。

张灵甫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最讨厌与其他师长、军长吃吃喝喝,很少与他们打交道,出去打仗如同获得自由一般。张灵甫看不起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又不与同僚沆瀣一气吃喝嫖赌,再加上他的强势与火爆脾气,周围肯定不会有几个朋友的。全面内战爆发后,张灵甫奉命率部进攻华东解放区,临行前王玉龄帮助他收拾衣服行李,张灵甫为终于摆脱了这些无穷无尽的应酬感到轻松和愉快。

张灵甫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一面是疯狂、冷血、强势,一面是内向、寡言、孤僻,两种性格汇聚到了他一人身上。

张灵甫的悲剧,一半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另一半的原因是这个社会造成的。

1947年5月,张灵甫,率领着这支王牌主力整编74师,来到了鲁南这一片小山,孟良崮。

莱芜战役之后,薛岳免职,郑州绥署与徐州绥署撤销,成立了徐州总司令部,由顾祝同来担任总司令。为执行老蒋的重点进攻,徐州司令部调集了二十四个整编师四十五万大军大举围攻山东解放区,除了以二十万部队进行守备外,其余二十五万组成三个机动兵团,汤恩伯、王敬久、欧震分别担任一二三兵团司令。每个兵团配上了一个主力来打头阵,张灵甫的整74师配备在了第一兵团。

三个兵团作战方向不同,其中最强大的也是主要担负作战任务的,是汤恩伯的一兵团。一兵团除了张灵甫的整74师外,还有李天霞的整83师、黄百韬的整25师、李振的整65师、李良荣的整28师,还有桂系的第七军和整48师。

三个兵团借鉴陕北胡团长的小米碾子战法,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一时间,陈毅粟裕根本寻找不到战机。

整个四月和五月初,华东野战军与国军三个兵团在鲁南大山里转圈圈,陈毅称之为“耍龙灯”。虽然领导很乐观,但苦了底下当兵的,说怪话的开始泛滥,部队编了一个顺口溜,说“陈司令的电报哒哒哒,小兵们的脚板啪啪啪”。陈毅粟裕也很着急,几次的主动出击,试图有所斩获,但国军迅速撤出或者迅速集中,令华野无功而返。三个兵团攻击华野,华野又溜走了。双方是你动我一下、我唾你一口唾沫,一直没有真正面对面决战的机会。

粟裕是心急如焚,这样耗下去是不行的,他给中央发报,打算以两个纵队南下鲁南,以一个纵队回到苏北,扰乱敌后方。粟裕询问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转战于陕北大山,不忘安慰粟裕几句,让粟裕一定要保持极大忍耐,不要着急,可以放开正面,北攻昌潍(昌乐、潍县),相机歼敌。

收到毛主席电报后,粟裕这才打消了之前的想法,率领主力北移,让出一部分地盘,而命令新泰西侧的王必成南下,隐蔽在鲁南,必要时可出奇制胜。这是粟裕下的一着妙棋!下围棋有一个伏子的说法,看似不经意间在对手后面下了一子,到了后面却能起到大作用。

很快粟裕接到了汤恩伯兵团继续前进、往坦埠进攻的情报,而华野指挥部就在坦埠。

汤恩伯的具体部署也送到了粟裕手中:

汤恩伯兵团以张灵甫的整74师为中心,以实现中央突破,以黄百韬的整25师掩护74师左翼,以整83师掩护74师右翼,以李振的整65师掩护整25师的左翼,以第七军和整48师掩护整83师的右翼。简单来说,汤恩伯的部署就是从西往东依次是整65师、整25师、整74师、整83师、第七军和整48师。

粟裕原先打算打右翼的第七军和整48师,不过粟裕的顾虑很大,这两支部队是桂军,桂军作战相当顽强,陈毅说过,打起仗来桂军连伙夫都拿着扁担往上冲,陈毅吃第七军的亏那叫一个刻骨铭心。真打起来,有可能双方会死缠烂打,陷于不利境地。打援也不现实,中央军很可能不救,继续进攻坦埠,因为上次打泰安,守泰安的是川军,没有一支部队来援。

当整编74师经过垛庄,经孟良崮西麓向坦埠附近的华野九纵进攻时,粟裕改变了主意,不打桂军了,打74师!

粟裕与陈毅合计,首先,张灵甫这家伙自视甚高,和周围的将领合不来,尤其与李天霞,两人矛盾很深,一旦将他围起来,周围的国军救援不会太积极;其次,虽然张灵甫是块难啃的骨头,只要调集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他还是有可能的,只要吃掉了这块硬骨头,那基本上就能改变目前的相持局面,而且能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士气、精神,强烈地打击对方的作战意志;第三点,整74师是重装部队,山区作战不能发挥长项,在山地里行军,74师的几十门大炮简直成了累赘,用车牵引用骡马拉都是相当费劲,而且补给缁重跟不上,张灵甫自己都抱怨:“在平原作战,陈毅二三十万人来打我,我也不怕,现在呢,是水牛上石头山,有人和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那我就死给他们看!”。

所以,粟裕下定决心打整74师,危险与战机并存,失败与胜利相依。

陈毅把帽子一拍,说:不走了,打!

这一改变,令许多纵队领导感到惊诧,不过那个时候的将领,一听打硬仗都是很有劲头的,这些将领们惊诧之后,很快兴奋起来,毕竟打张灵甫,那是相当激动人心的。

粟裕的安排是,以一、四、六、八、九五个纵队围歼张灵甫,这五个纵队司令分别是叶飞、陶勇、王必成、王建安、许世友。六纵从鲁南迅速北上,抢占垛庄,断张灵甫归路,一纵在整74师与整25师之间插过去,八纵在整74师与整83师之间插过去,四纵和九纵在正面死命阻击住74师。以二、三、七、十共四个纵队阻援,四个纵队司令也不妨说明,分别是韦国清、何以祥、成钧、宋时轮。特种兵部队待命,民兵与地方武装发动起来,破坏交通线,袭扰敌军。

粟裕严格遵守了《孙子兵法》的“十则围之”。

张灵甫与整编74师面对的兵力是他们的十倍。张灵甫一个整编师师长,待遇要比兵团司令李仙洲高了一档。

张灵甫当然不知道粟裕把目标转移到了他的身上,更不知道他将处于何等危险的境地,他还在一心一意贯彻兵团司令部下达给他的任务——攻占坦埠!

在越过孟良崮、渡过汶河之后,张灵甫明显感觉到了华野强烈的阻击。张灵甫面前有两倍于他的兵力,但张灵甫并不惧怕,依然攻击前进,与华野四纵、九纵打起了残酷的拉锯战。

最让张灵甫担心的是他的侧翼,在74师左右两翼五公里各有一个整编师,左边是黄百韬,从历次作战看,黄百韬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不久之前,张灵甫还特别向汤恩伯要求,与黄百韬编成一个纵队,听从黄百韬指挥,而不与李天霞编在一个纵队听从李天霞的差遣。张灵甫担心的恰恰就是右翼以及右翼的这个李天霞。

李天霞何许人也?张李两人为何有矛盾呢?

李天霞,黄埔三期生,与王耀武是同期同学,一直跟随王耀武作战,逐渐成长为补一旅的一名团长。补一旅扩编为51师时,李天霞担任了51师副师长兼153旅旅长。此时张灵甫投奔王耀武,在51师当了一名参谋。也就是说,李天霞当副师长时,张灵甫才是一个端茶倒水接电话的参谋。俗话说,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又有俗话说,瞎参谋烂干事……张灵甫干不干端茶倒水的活另说,但李天霞此时是没有把张灵甫放在眼里的。

抗战爆发,张灵甫在李天霞手下当了一名团长。由于张灵甫作战勇猛,受到王耀武赏识,很快升到了153旅副旅长。38年中旬,李天霞外调到29军当师长,张灵甫接手了李天霞兼任的旅长职务。39年王耀武荣升74军军长时,李天霞接手了51师,再次成为张灵甫的上级。41年张灵甫以代理58师师长的身份参加了上高会战,同年原师长廖龄奇被老蒋枪毙后,张灵甫正式担任了58师师长,终于与李天霞平起平坐了。

功是功过是过,李天霞在抗日战场也是有着赫赫战功的,但张灵甫升的太快,他李天霞升的太慢,看着自己的下属与自己平起平坐,而且张灵甫这小子又傲气凌人,难免心里不痛快。李天霞背后称张灵甫是“张飞”,当然是有贬义的意思,张飞什么性格众人皆知,可见张灵甫确实是勇猛过人啊。

李天霞在作战中的表现不如张灵甫,生活作风问题又相当严重,这些都让王耀武感到不爽。43年,王耀武升李天霞为74军副军长,明里升暗里降,剥夺了李天霞在74军的指挥权。44年王耀武升职,推荐了同僚现任100军军长的施中诚接任了自己的军长职务,李天霞则被踢到了100军接了施中诚的班,从此李天霞与74军无缘了。据说在这次人事调动中,作为基层意见,张灵甫也不同意李天霞担任74军军长。

李天霞到100军后,心怀不满,心怀不满的结果就是更加放纵自己,生活作风问题日益严重,在部队里开上了舞厅,打仗不忘跳舞,而且与多名女文工队员发生不正当关系。最令人发指的一件事是,李天霞看上一名文工队员,可这个队员与李天霞手下一个团长相好。抢情人没有琼瑶剧那么复杂,李天霞动作很麻利,找了个理由把那团长枪毙了,然后把这位美女搞到了手。这还不算完,李天霞玩够这个红颜薄命的女子后,竟然丧天良把她给活埋了!李天霞除了原配外,后三位老婆,全是部队文工队员出身。李天霞在国军中还算个能打仗的,能打仗的都这个熊样,其他贪官污吏得堕落到何等地步!

李天霞调离74军后,副军长一职由张灵甫接任。

46年3月,施中诚离职,74军军长出缺。李天霞想步施中诚后尘,从100军军长接74军军长,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张灵甫。李天霞走老乡时任淞沪警备司令钱大钧的关系,满以为74军军长一职非他莫属。但当老蒋询问前两任领导俞济时和王耀武的意见时,两人一致推荐张灵甫。

74军整编为师,师长委任状上写的是“张灵甫”三字,而非李天霞。

可见升官求职,跑关系走门路是一方面,得到直接领导的肯定也是相当重要的。

李天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跑关系花了多少钱,恐怕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这笔账,李天霞当然不会算在自己头上,理所当然算在张灵甫的头上。

张灵甫再次与李天霞平起平坐,或者说高出了一点点。张灵甫谦虚也就罢了,他那强势性格以及鹤立鸡群的清高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更何况,张灵甫本也瞧不上李天霞。

张灵甫有一百个理由不信任李天霞,李天霞有一千个理由恨死了张灵甫。

5月13日上午,张灵甫通过不断地攻击,距离华野指挥部所在地坦埠仅仅七公里了,他此时认为第二日肯定能够占领坦埠。

就在当晚,形势发生了变化。

华野一纵突然向整25师进攻,黄百韬以为自己成为华野主攻对象,慌忙向西收缩,一纵穿插成功,隔断了25师与74师的联系。李天霞更离谱,当发现有部队从83师与74师之间穿插时,不管张灵甫要求的保证右翼安全,而是转向撤离,很快与74师拉开了难以弥合的距离,而且不管不顾地后撤,一直撤到原始的出发点青驼寺。他李天霞撤退的距离是黄百韬撤退距离的三倍以上。

张灵甫感觉到了危险,他正前方有****两个纵队,左侧右侧均出现了****大部队,他只有放弃现有阵地后撤。14日上午,整74师各旅交替回渡汶河。

孟良崮南麓的垛庄成为了战役的关键点。

王必成12日接到命令,两日内急行军120公里,14日赶到垛庄,当夜即发起进攻,歼灭防守垛庄的74师一个团,于15日拂晓占领了垛庄,切断了张灵甫的归路,打消了张灵甫回到垛庄的念头。王必成这一颗伏子让整个棋局活了。六纵与穿插来的一纵、八纵打通联系,五个纵队最终完成了对张灵甫的合围。

对于张灵甫来说,现在的情况要么突围,要么固守。

张灵甫没有选择突围。他命令丢掉美式榴弹炮以及重装备,部队上山,固守等待来援。

张灵甫认为,凭他的整74师,固守三天不成问题。张灵甫打算借此吸引住****主力,正好能创造决战的机会。这不是两个月来苦苦寻找的战机吗?

他选择上的山,正是孟良崮。

原本没有任何牵连的人和山,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意识到这是围歼华东****的大好时机,当即签发了一则作战命令:今已得知灵甫之七十四师被围孟良崮,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都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国军寻找了一个歼****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现令七十四师灵甫部坚守阵地,吸引****主力,再调十个师之兵力,增援七十四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决战一场。

徐州陆总立即将此命令转发张灵甫,同时命令新泰的整11师、蒙阴的整65师、桃墟的整25师、青驼寺的整83师、河阳的第七军和整48师、莱芜的第五军、鲁南的整64师、整20师、整9师全力向孟良崮靠拢,以孟良崮为中心展开决战,实现“中心开花”!

如同一个巨大的风暴,在鲁南山区形成,张灵甫率领他的整74师处于风暴中心,在他四周聚集了三十余万****。在三十万****外围,又有二十余万国军精锐向这里靠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错,层层叠叠。

成败只在一瞬间!

血战,绝对的血战!

华野在15日下午发起总攻,五个纵队不分昼夜,不分南北,从四面八方向孟良崮展开轮番攻击,高呼着口号的华野官兵一波又一波向石头山上攻击,在山间沟壑填满了一层又一层的尸体,甚至于堵住了74师的射击孔,后面的官兵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往上冲。

孟良崮是石头山,不能挖掘工事,74师官兵隐蔽在岩石后,使用轻重火力,交叉扫射。华野调集了所有的火炮向孟良崮轰击,把这座石头山炸得碎石纷飞,无数头戴钢盔的国军官兵还没见到敌人,就被山呼海啸般的炸弹炸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山上没有水,枪管打红了,泼马尿;人渴了,喝自己的尿。74师不断组织反冲锋,与冲上山的解放军迎面相撞,展开白刃肉搏。

一边红了眼往上冲,一边红了眼往下打。

山,染成了红色;太阳,也染成了红色。

厮杀声,惨叫声,久久回荡在这一片起伏的群山里。

这种壮观然而惨烈的画面,此时应该配上音乐,火炮声、爆炸声、冲杀声、怒喊声、子弹穿梭声、刺刀碰撞声全沉没在音乐里,只留下光与火的画面。

在外围的国军援军进展异常缓慢,有的将领竟毫不知耻地向张灵甫求援。

李天霞是怎么做的呢?

李天霞仅仅向孟良崮方向派出一个连,携带着电台冒充一个旅!

这样的救援顶个屁用!还不如不来!来了只让人糟心!

后来上面严令增援,李天霞无动于衷,李天霞的部下们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苦谏,李天霞为了照顾部下的情绪,这才派出一个团,并且临行前暗示这位团长,一旦形势不利立刻撤回。这位团长名叫罗文浪,曾在74军当过作战科长,他没有听李天霞的,他率这一个团杀进重围,进入芦山,最后与74师一同覆没。

16日上午******亲自下达措辞极为严厉的增援令,但是对增援依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只有黄百韬,他命令部队全力进攻,一直打到了界牌,与张灵甫之间仅仅剩下一个山头,但是他很难再往前一步。

粟裕向阻援部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阻住敌军!粟裕又向攻击的五个纵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孟良崮!

孟良崮的血战从15日下午打到了16日下午,从未间歇。

孟良崮的上空密布了浓浓的雨云。

张灵甫依然没有看见援军,他想起了十天前写给******的信:“职师进克蒙阴后,匪乘我立足未稳,大部集结,期殄我于主力分散之时。幸我占取山地,集结迅速,未为所乘。惟进剿以来,职每感作战成效,难满人意。目睹岁月蹉跎,坐视奸匪长大,不能积极予以彻底性打击。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能进退飘忽,来去自如,我则一进一退,俱多牵制。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窃以若不急谋改善,将不足以言剿匪也。职秉性直憨,故敢以肤浅之愚,披沥上陈,伏乞俯赐训示。”张灵甫在指挥部所在的山洞里已经清晰地听到解放军的冲杀声和那一句喊遍孟良崮的口号:“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张灵甫报以冷笑。

张灵甫命令参谋处长刘立梓用冲锋枪打死自己,刘立梓不肯,张灵甫声色俱厉,再次命令他动手……

当解放军官兵冲入洞内,发现张灵甫已经死于洞中,同时躺在血泊中的还有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副旅长明灿、团长周义安、参谋处长刘立梓等人,均系张灵甫亲信。

师长死了,整编74师在孟良崮覆没,在这种情况下,不像辽西会战中的新1军和新6军,74师竟然还有7000余人在芦山与雕窝间的山谷静静待命,不跑也不乱。要不是粟裕感觉数目不对,这些部队就会被忽略从而逃脱。

这个驰骋抗日战场的“抗日铁军”最终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

抛开什么成见,这支部队的纪律和他的每一名官兵都令我感到震撼。我为这支部队感到可惜,同时为整个国军感到可悲。

解放军找人指认张灵甫时,在场的国军官兵无不痛哭流涕;解放军花了400大洋买来棺材掩埋时,被俘的将校数名跪拜哭送,泣不成声。

几个月后,一位拿着张灵甫亲笔信的参谋跑到南京,见到张灵甫的妻子王玉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说道:“在孟良崮,我们打到最后,没办法了,友军根本不来,张师长知道撑不住了,发电报给总统,最后……”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余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绝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部属与人民,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5月16日,孟良崮。”

不起眼却被永远载入史册的孟良崮上,硝烟逐渐散去,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安静。解放军战士不慌不忙打扫着战场,细心掩埋了74军官兵的尸体。

解放军战士们编了一首打油诗,边打扫战场边轻声吟唱,这声音远远的传来:

“如今战场孟良崮,

七十四师埋枯骨……”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同类推荐
  • 马踏天下

    马踏天下

    他,只不过是一个想发点小财的青年,命运,竟然让他成为了大将军。他,只不过想在乱世中活下去,命运,却让他成为鞭挞天下的大英雄。传言中,他有三头六臂,勇不可挡,但是,他其实只是个平凡人,有爱,有恨,还有凡人的小贪婪。为了自己想守护的,让这个平凡人以一人之躯,挡万夫之阻,杀人无算,呵斥王侯,鞭挞天下。这是一条孤独的路,多年以后,他不光没有了敌人,也没有了朋友,只是孤独的守护着这片天地,执着的维护着他心中所认为的公平正义。
  • 一战定天下

    一战定天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个属于热血男儿的成长历程。从一个狂傲不羁的少年到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从一个军校毕业生到一代战神的历程,属于我们心中的卫国传奇,正式开始。
  • 逆战之正义力量

    逆战之正义力量

    我也信奉宗教,教义第一条也是仅有的一条:为人民服务!我是天龙特警铁战,面对丧心病狂的邪教L博士的浴血军团,虽万人吾往矣!只因为,我相信,正义力量从不惧怕敌众我寡,正义的力量从不畏惧万千数量的恶徒!这个城市有我们天龙特警队,保卫一座城市,守护一方安宁!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背景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背景篇)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 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风起云涌太平洋

    风起云涌太平洋

    美国在泛亚太地区主动布局,软硬实力双重出击,期望稳住自身阵脚,享有增长份额,保持领先优势,并且以此配合其在全球的未来布局;面对美国的来势汹汹,中国不能只满足做制造和出口大国,必须全方位提升自己,争取比西方做得更好更出色,即使目前在一些方面尚需借鉴西方,但根本目的必须志在超越。《风起云涌太平洋:中美争锋新浪潮》以时事为背景依托,着眼于整体和策略层面对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进行论述,采取新颖的切入角度和路径,目的在激发中国人的创想和前瞻思维。
热门推荐
  • 狐后

    狐后

    天降狐后,风云动。夺狐后者,得天下。她,刚穿越就差点被几个禽兽侮辱,幸好有一位绝色男子及时相救。什么?她是狐后?身后美男追成群,可她却甘愿放弃狐后的身份、放弃一切,只为他。
  • 大神,你家影后掉了

    大神,你家影后掉了

    三次元里,姜宁暖是一线大腕,俗称当红炸子鸡;顾行止是商界新秀,洁身自好,无数女星想要攀附而上,却被拒之门外。二次元里,她是文触大大,却是他的头号迷妹,他是神隐已久的cv大大,高冷自持。当两者身份重合……顾行止:你喜欢我?姜宁暖:……顾行止:你若是后悔当年踹了我,我可以再给你一个机会。姜宁暖:……都说红尘十丈,冷暖自知。但你有没有遇见这么一个人,你爱他如生命,可以跨越日月山河,只等他提一盏灯来,照亮眼前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寿亲养老新书

    寿亲养老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怒坑异界

    怒坑异界

    这是一个坑爹得世界,没错,不是你坑,就是我坑。你敢笑傲天下,哥就敢傲视群雄你敢无上境界,哥就敢无情逆袭你说你是异界主宰,你侧起耳朵听好了哥就是,坑神
  • 关公崇拜溯源(全集)

    关公崇拜溯源(全集)

    本书即秉此宗旨,取法乎上。文学研究过去涉及这一课题,主要是从三国戏曲小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以民间叙事角度,从传说入手探其流变。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反映出近现代关羽传说的形态,而不能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 “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才是更富于挑战性的课题。
  • 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

    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

    用清净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净;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入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佛学中有不胜枚举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或让人警醒,或给人以启迪。《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从觉悟、放下、欲望、改变、行善、平常心、随缘等七个方面,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常感悟佛学中的智慧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人生的大智慧。《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由刘艺绫编著。
  • 等你转身说爱我

    等你转身说爱我

    简凉溦盼着那个总是擦肩而过的人能够转过身来,可是,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么
  • 幻灭梦境之正邪大作战

    幻灭梦境之正邪大作战

    正邪两派大家族一直存在于天地之间。邪派势力渐渐增长,两派之间的战争将再一次开始。正派的公主拥有着制造“幻梦之境”的能力,却失散在了平凡人的世界。于是,正派的人开始寻找公主,而就在此时,邪派的人也在寻找公主。在找寻过程中,邪派王子爱上正派公主,注定悲剧的爱情,究竟应该怎样抉择?
  • 大道位

    大道位

    “扬天”是龙,终要翱翔九天,看扬天如何他的变强之路。终成“大道位”尽在《大道位》。
  • 女人的幸福密码(MBook随身读)

    女人的幸福密码(MBook随身读)

    《女人的幸福密码》共分6个篇章,从个人成熟、婚恋生活、心态、经营职场、品味生活、内在修养等方方面面来揭示聪明女人的活法,全面而细致地讲述了做个聪明女人需要怎样的心态、修养等,以取得幸福婚姻和职场成功,帮助女性朋友们学习怎样做个聪明女人,打造婚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资本,做生活的成功者和主人。《女人的幸福密码》由蓝渊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