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7800000088

第88章 第七编 阴阳家智慧(7)

玉皇大帝在宋代经历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过程。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因为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并不很光彩,所以想为自己涂脂抹粉,鼓吹君权神授,把自己说成是玉皇大帝的儿子,为自己夺取政权制造舆论,玉皇大帝的形象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到了宋真宗的时候,为了掩饰与北方少数民族征战失败的耻辱,在王钦若等人的唆使下,宋真宗装神弄鬼,伪造符命,把民间信仰的玉皇正式钦定为国家的奉礼对象。到了宋徽宗,则干脆把玉皇与昊天合为一体,上尊号为昊天玉皇上帝。到了北宋末期,国家、道教、民间三方面的信仰正式合流,玉皇大帝也就正式诞生了。

但近古以来人们对玉帝的认识并不是来源于关于玉皇大帝的经典和国家颁发的什么文件,而是主要受小说中描绘的有关玉皇大帝的形象的影响,这些小说主要是《西游记》、《南游记》以及《北游记》等。在这些小说中,玉帝的形象一般是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身穿九章法袍,有的还手持玉统。

由于玉帝是道教的尊神,所以在全国各地许多道观中都有玉皇大帝的塑像,还有专门为他修建的庙观,如玉皇庙、玉皇观、玉皇阁等等。不仅道教教徒对玉皇大帝祭祀,普通百姓也有对他进行祭祀的习惯。

寿星

寿星古有二义,一指天空的某一区域,其范围相当于二十八宿中角、亢二宿;一指属于西宫的南极老人星,因其位于列宿之首,故名寿。秦汉时期的寿星实际上是指南极老人星,在民间传说中主要掌国家、个人寿命长短。

自古以来,寿星就是受人欢迎的神,并能流传至今而不衰。但今天的寿星实际上已经很少有神的色彩,神的味道十分淡薄,人味极浓,他常常被人们挂在墙上、立在案头,其模样既十分可爱,又逗人发笑。他身量不高,弯背弓腰,一手拄着龙头拐,一手托仙桃,慈眉善目,笑逐颜开,白须飘逸过腰,脑袋极大,脑门特别突出,十分醒目。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不是什么神,而是一位慈祥和善的长者,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寿星又叫南极老人、南极仙翁。南极仙翁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明代的《白蛇传》弹词,以及后来流传更广的《盗灵芝》(根据《白蛇传》改编)中就有南极仙翁的形象,并且是正义、慈祥、和善的化身。在其他许多戏曲故事中也都有南极仙翁出现。

文曲星、武曲星

对于非常有才华的文人和非常勇武的武将,中国民间在称赞他们时历来有文曲星下凡、武曲星转世之说,如在著名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的丈人就说中举的士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等等。这是民间传说中两个主管人世间功名的星神。

文曲星就是指文昌星,武曲星不是指一定的星座,而是相对于文曲星推衍出来的。这两个神没有固定的祭祀仪式和特别的供奉场所,主要在民间传说和小说戏曲中存在。

北斗

北斗在民间传说中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发展过程,后来逐渐变成主管人间祸福的神,主要领人间命籍,掌诸人间生辰,传说只要尊奉本命辰之星,就可获得神佑。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北斗七星在季节变化上和方向标志上的重要意义,对它的尊崇很可能起源于初民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北斗在其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先后有几种传说,如东汉时把它当做黄帝,元明时期道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编造出紫光夫人一胎生九子,七幼子则为北斗七星的说法。

城隍

这是一尊在中国民间被广泛信仰的神,全国各地几乎到处都有城隍庙。他是著名的土地神。

其实,城隍最初是水神。由于古代的战争要靠高墙和深池来防御,“隍”的意思就是水池、水渠,城隍便成了守护水渠、防卫城池的神了。

唐代对城隍进行了封爵,五代时又陆续加封为王,但当时还仅仅限于少数地区,中唐以后,对城隍的尊崇已经十分普遍了,至宋代则几乎天下府州县城皆立庙供奉,再往后它就成为国家的守护大神了。由于城隍神信仰在民间影响扩大,像对其他诸神一样,道教也把他纳入了自己的神谱体系之中,以为它能翦恶除凶、护国安邦,能旱时降雨、涝时放晴,并能保护一方。

明太祖朱元璋极力利用民间信仰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城隍神大加提倡。从明代以后,崇拜城隍蔚然成风,在民间主要是在城隍庙里进行祈雨免涝以及各种免灾求福的活动,有的地方也搞大规模的游神活动,有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土地

即民间所说的土地神,是一个在民间被广泛信仰的神,其影响不亚于城隍。甚至可以说,凡有人烟处,都敬土地神。

土地神的产生主要起源于原始宗教对土地的崇拜,与社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汉代以后,社神逐渐消失了,土地神便取而代之,但那些对社神进行祭祀的仪式却保留下来。“社之所祭,乃邦国乡原之土神也”。后来,自然崇拜的性质已消失,就像任何其他神一样,他转化为具备多种社会职能的人格化的地区守护神。

在汉代,由于当时特定的以宗族乡里为信仰祭祀团体的习惯,人们对土地的信仰也是一种聚合本地区、本宗族力量的特殊的组织形式。土地信仰的盛行是在宋代,当时无论城乡、住宅、园林、寺庙、山岳都有自己的土地神,并且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地域划分标准。

另外应该提到的是,土地神有“地方特色”,各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习惯,尤其在少数民族中,这种不同就更加明显了。与对城隍的信仰一样,由于这一信仰非常广泛,所以也在民间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迷信色彩。

太岁

太岁的来源已经说不太清楚了,有人说它是十二辰之神,有人说它就是月神,有人认为它就是岁星(即木星),或者说它是四时寒暑之星。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位凶神,俗语有云:“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其实,太岁这种凶神的观念的产生,很有可能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系。人们认为太岁每年所行经的方位与动土兴造、迁徙、嫁娶的禁忌有关。这种迷信在民间流行,尤其是说如果在太岁所行的方位动土,就会挖到太岁的化身,从而遭到不可避免的惩罚。

门神

这也是一个为民间广泛信仰的神。著名的歌剧《白毛女》中有这样一段唱词:“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每逢过年的时候,许多家庭都会在大门上贴一张画,画上的人物一手持剑,一手抓妖怪,形象十分猛恶。据说贴上此种图像则家中可以不受鬼的搅扰,这就是所谓的门神。

据唐朝《逸史》所载,说是唐明皇由于身体不适,白天梦见了一个戴着破帽、穿着蓝袍,相貌凶恶的大鬼在宫中捉小鬼吃。他自称是终南地方的进士钟馗,因考举落第,所以触阶而死。后来便来到了宫中,专门守卫皇帝,捉小鬼吃。唐明皇醒来以后,就下诏让当时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将他的像画出,以便纪念他的功劳,这就是后世钟馗捉鬼的缘来。民间为了趋吉避凶,就把他的像挂在门上,不让邪祟进入家门。

灶神

也称灶君,至今是在民间被广泛信仰的神。《淮南子》、《古周礼》、《说文》等古书以古代神话中的炎帝、祝融等为灶神,可见灶神的起源是很早的。近代也有称之为南方火帝君的。

灶神的起源之所以很早,可能因为它和土地、井、门户、道路等一样,与人们的饮食起居密切相关,所以早就成为自然崇拜的一项内容。唐以来民间又称之为炊王,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户户都供奉。但是这种信仰的源流也是比较复杂的。从有关的资料来看,从汉代起,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灶神信仰是相当流行的。

据说,灶神是主管和记录厨事的神,因为每家都一定要有一个做饭用的锅灶,所以每家也就必然住着一个灶神。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传说,据说灶神会在阴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每一家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不论善恶,他都要据实汇报。但中国人相信神也是像人一样有私心杂念的,是可以通过贿赂和讨好来改变他的做法的,于是,人们为了让他为自己向玉皇大帝说好话,便在每年他要赴天宫的时候祭祀他。

财神

财神的传说有很多种,最著名的要数赵公明了。关于他的传说起源也很早。魏晋南北朝时期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说上帝差三将军到人间杀人,赵公明即其中之一。

在魏晋至南北朝时,赵公明在道教中并不是什么财神,实际上是冥神、瘟神一类,所以隋唐以后,又把他当做五瘟神之一。但到了明小说《封神演义》中则变成一尊财神爷了。近代奉他为财神,应该是始于此时。

张天师

张天师,即东汉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道教徒称之为张道陵。

东汉出现的早期道教起初分为两支,一支是曾被后来的张角兄弟利用来组织黄巾起义的太平道,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瓦解了;一支为丰县人张陵在蜀郡所创的五斗米道,以后历世相传,成为道教的正宗,张陵也就被推崇为道教的祖师,得到神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张陵已经被尊为天师了,并且越来越玄,说他是白日升天的仙人。金元以来,道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北方出现全真道,张陵的地位也就越发高了。天师之号,乃道教自封。

龙王

龙王本应归于动物神,但在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地与动物脱离开来,成为主宰人间的神,其数量也越来越多,几乎占据了江、河、湖、海之神的地盘。

它的演变过程很清晰,《云麓漫钞》曰:“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意思是说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水神是只有河伯而没有龙王的,但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只有龙王而没有河伯了。看来,龙王是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神。龙本是中国古人自己幻想出来的动物神,后来逐渐成为民族的象征性的崇拜物,因而它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相当的地位,后来成为象征祥瑞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每当有龙出现,就是最大的吉兆或是真命天子出现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具有降雨的神性,如《山海经》中的应龙和烛龙。到了后来,龙能化身为天子,又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神虽有种种神性,却并无守土之责。唐宋以后,道教吸取龙王信仰,称有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把龙王分到了各个海域和河流湖泊,并赋予了它主宰降雨的神力,于是中国到处都有龙王庙,其数量和影响力与城隍庙、土地庙不相上下,而其在民间似乎主要是在旱灾时祈雨所用。

阎王

也称阎罗王、魔王,是佛教之地狱王,经过了中国民间和道教的改造以后,它变成了中国民间最知名的阴司之王、地狱的主宰。

阎罗乃古梵语的音译,其原来的意思为古印度神话中之阴间主宰。后来根据佛教的地狱轮回说,人们把他封为地狱王。他不仅主宰地狱世界,而且与人世的吉凶祸福也多有关系,尤其能主宰人寿数的长短,因此,人们对他始终怀有敬畏和恐惧的态度。

关圣帝君

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在中国历史上实有其人。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关羽的。关羽死后被封为王,后来被奉为帝,到了清朝,则晋升到了圣的最高点。他之所以被层层加封,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历代统治者要提倡其忠,而普通的百姓则仰慕其义。

自魏迄唐,他在民间影响不是很大;自宋以后,他平步青云。北宋末年,始封为公;元乃封王;明初复为侯;至明中叶及清代,则为关圣帝君。民间对他可谓既十分普遍地崇拜又真诚地尊重,甚至使他成为人神之首,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更有意思的是,民间各行各业莫不对其顶礼膜拜,并争相把他聘请为自己的行业神。

八仙

与其他神灵不同的是,八仙是一群十分受人们欢迎的群体。现在人们熟知的道教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的故事传说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历史过程,到了元代的戏曲中才汇拢到一起,人选也不是一下就定好的,元代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就没有何仙姑,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没有张果老、何仙姑。直到明代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才确定了八仙的名次。

同类推荐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对《道德经》的解读既尽力合于原文之文体,又不囿于原文之句法而因文害义,力求抓住其精神实质而予以解读之。根据笔者研究,《道德经》原文在章序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存在“道”、“德”含混的实际情况(是否由于流传错简不得而知),故对原章序进行了重新排序,使其思想内容更具逻辑性、连贯性和区别性。
  • 读易经有学问

    读易经有学问

    “易”就是变易、变革,《易经》提倡变革,并指争人们去应对变革、引领变革《易经》上说:“改命,吉。”这就是让人们勇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易”就是容易、简单,《易经》将一切还原为简单,指导人们用简易手段获取胜利。《易经》上说“匪夷所思”,就是说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化解。“易”就是交易、交换,《易经》指出:没有失去就没有拥有,我们必须学会交换。《易经》上说:“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是说只要我们善于动用天地四方(即“六位”)的资源,就可换取成功的自由境界。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霸道少爷恋上腹黑小姐

    王俊凯之霸道少爷恋上腹黑小姐

    一个霸道少爷从不在女人身上用情但是再一次误打误撞中注定了两人的一生“哈哈,既然这样明天就结婚,哈哈亲家公你们觉得怎么样”“好好好,好啊”两个人的命运会怎样是好是坏,是幸或不幸
  • 尼伯龙根之东瀛传

    尼伯龙根之东瀛传

    在无尽的悲伤降临前,我们给自己准备了太多的伤感。无论过多久,一睁眼好像还是躺在那栋灰旧的教学楼顶,只不过做了一个漫长而真实的梦。只不过梦中的女孩死了。世界自有它的原则,其实你还是很卑微。
  • 舞动元素

    舞动元素

    白家,世家都是木系的元素师。可第546代宗主,白玉羽,的儿子——白暮,是火系元素师,所以被家族视为异类。于是白暮14岁时离开就白家,开启了他的旅程……….
  • 活该

    活该

    如果我们的梦想曾经追过,请别告诉我,你不在爱了
  • 别听他胡扯

    别听他胡扯

    大学报道第一天,我竟被当做毒枭捉拿归案?等等!我只是个进入三流大学的学渣啊!故事到此结束了么?不,精彩才刚刚开始。
  • 邪魅冷少:老婆,我错了

    邪魅冷少:老婆,我错了

    “是!我是从一开始就喜欢你没错,但是这不是让你践踏我的理由!”伊然瞪圆了眼睛,毫不示弱地看着男人,因为身高的弱势,她不得不脑袋上仰45度角来与那个邪魅的男子对视。“可你的喜欢一点也不值钱不是吗?呵呵呵呵~”苏沐成轻蔑地勾了勾嘴角。眼泪已经在伊然的眼睛里打着转,心里想:打掉就打掉啊,你都不在乎,我在乎什么。
  • 妖怪制造者

    妖怪制造者

    这是一个召唤师的世界,魔兽,刀兵,神鬼,甚至神迹,只有想不到,没有召唤不到。不过杜遥并不满足于此,因为他还是一个妖怪制造者。
  • 神极天域

    神极天域

    命轮倒转,一切重头,逍遥神侯赵寒重生少年时,得稀世珍宝灵武源,持上古神兵,夺尽天地之造化,坐拥珍宝无数,以傲世之姿,鏖战各路高手,碾压四方强者!怒则风云惨变,笑则我自癫狂,叱咤风云,威震八方,征战这无尽天域!
  • 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放开女鬼,让我来

    放开女鬼,让我来

    因为一件内衣被女鬼缠身;女生宿舍楼下卖黄瓜被女鬼穿裆;酒吧当男服务生被女鬼调戏……面对女鬼我只能说,让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