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700000008

第8章 援建篇(7)

这个饱尝了洪涝之苦的少年,从小酷爱读书,20岁从家乡出发,云游天下。先后来到泾水、渭水河畔。他看它们是如何进入黄河而后泾渭分明的;然后来到汾阳、郢都查看水情。当这个异乡少年在郢都(今江陵一带)适逢当地举行游泳比赛,他不仅参加了这场比赛,而且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人们常常把一个人背运的时候比作“生不逢时”,但少年李冰是“生逢其时”的,此时观众席上一个叫田贵的秦人发现了他。第二年他们一同来到秦国。

公元前251年,李冰出任蜀郡守,当时只有30岁的他,当上了相当于现如今的四川省省长,开始入蜀。

我没有看到更多的李冰从政上的文献,只知道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成为惠泽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水利专家。就因为他,清清的岷江水从松潘草原一路走来,经宝瓶口仿佛一个野外的猛虎走进了牢笼,开始浇灌1370万亩土地,从此都江堰成了天府之源。四川成了天府之国。

我想,李冰肯定没有想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了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沃土上的稻谷将大半用以充做军粮;包括后来的刘备、诸葛亮。

都江堰原名“灌县”,不知道灌县的由来是不是源于“李冰”,但我肯定地说,都江堰市的由来一定是源于李冰的。

据一些学者讲,治水工程,其实是李冰一人所为,他根本没有儿子。

那长期以来,人们为什么都认为是李冰父子修建的这一工程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孟老夫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一句原本只为“舜帝”开脱之词,造就了李冰的这个儿子。当然,宏伟的都江堰工程是李冰把更多的人聚到一起共同完成的。四川这个地方把有恩于人的人称为“尊者”,所以便有了“二郎庙”。但我仍认为四川这个地方也肯定会有一些不太干净的人,或者为小人的人。当然“二王庙”仍然是人们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们的一个好场所。

30.震源映秀

2009年6月1日,一个晴朗的日子。

因外出采购图书,我同战友万强,葛启龙途径汶川县映秀镇,悼念5·12大地震中遇难的英灵们。

我们来到5·12一周年设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垮塌的教学楼前,在搭起的祭祀台上,只见黄、白色的菊花仍摆放在那里,尽管大部分花朵已经凋谢,但它们仍散发出浓浓的幽香。祭台正中斜放着巨石雕刻的残钟,时针永远停留在14时28分,标志着一年前那个惊天动地、吞噬了数万灵魂的时刻。祭台的左侧是一幅巨大的花岗岩雕塑,记录着灾难发生后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史诗般的纪念铭,右侧是漩口中学的残垣断壁。我们在祭台前,向遇难同胞三鞠躬,以表示深深的哀悼。

映秀是从成都经都江堰西环线进入九寨沟的必经之路,地震发生时,巨大的落石掩埋了这段公路,经过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疏通了这条生命通道,使得映秀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了较好的救援。映秀坐落在江水汹涌的岷江两岸,四周的高山需仰头上望。如今从都江堰到汶川的高速公路已修到映秀。高速公路还在往前修建,一直要通到九寨沟。出收费站到映秀镇,经过一个巨大的弯道和数十个隧道,最长的隧道四千多米。

映秀有个叫渔子溪的山坡,如今是一大片坟地,当地群众管此叫万人墓。站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地震发生后流传甚广的一则短信“活着真好,莫在于钱多钱少,汶川的震波,分不清你是乞丐还是富豪;活着真好,莫计较权大权小,汶川的楼板,不认识你头顶着几尺官帽;活着真好,莫为身外之物、世态炎凉烦恼,汶川的废墟,掩埋了多少豪情壮志、俗世纷扰;活着真好,请记住汶川的分分秒秒,幸存的生命,再次演绎了爱的伟大、情的崇高。”想起了一五九医院40名医疗队员的朝夕相处;想起了73个日日夜夜的奋力营救;想起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名:平武、南坝、响岩、檬子树、垭头坪;想起了所有亲历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珍惜生命,活着真好!

在映秀群众的引导下,我们来到地震发生源—北纬31度,东经103度的交汇处。映秀镇牛圈沟的莲花心。

从映秀镇到莲花心要走一段长长的简易山路,带我们上山的是一位妇女,这名妇女告诉我,她家有四口人,丈夫在县城蹬三轮,女儿在镇里读初中,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地里干活,只有八岁的儿子在家,儿子连同房子一起被泥石流埋了,连尸体也没有找到。我问当时为什么不挖出来?她说,埋得那么深怎么挖?她告诉我们,地震后,对口援建汶川县映秀镇的广东省东莞市把她女儿接到东莞读技校了,东莞免去了孩子的全部学杂费和食宿费。为此,她丈夫也到那边打工去了,现在只留下她一人在家。我说,等你女儿毕业了,东莞会给她安排工作,你将来也过去和丈夫一道打打工,就在东莞安个家,那边也会照顾你们的,她说,我不会去。我问为什么,她说,我儿子还在这里,我一走,他就没有亲人了。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母爱是崇高的,更是伟大的。这话说得让人心酸。这位妇女现在所做的事,是给外来人带路做向导,进山看地震源。她特意说明,不找人家要钱,如客人给也收,给多少算多少。我想,爬趟山也真不容易,凡是让她带路的人,对灾区人民都不会太吝啬吧!

从山下到震源要经过一个有几家农户搭建的木架房。在一户木架房旁边有一个大帐篷,设有茶水摊,边上立了一个“茶水免费”的牌子,我问这家主人,你哪来的钱让客人免费喝茶?主人告诉我,水是山上的,柴是山上的,茶是自家园子的,帐篷是国家发的,都不用花钱,我只需出点力把水烧开。是啊!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善良的人们。

震源中心点喷射出的岩石,黑黑的。散落在四周,好像块块煤矸石,被喷出时爆裂的刃口,依旧很新鲜很锋利。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地震的无情造就了九寨沟的风光;造就了如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这样一个个或火山口或堰塞湖的人间天堂。映秀,会不会成为明天的旅游胜地呢?

31.永远的北川

北川,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边缘处,西邻茂县,东接江油,北通平武,南靠安县。与峰峦叠嶂的岷山山脉相连,是四川盆地进入青藏高原的天然台阶。

北川,夏、商时期属梁地;周代,属冉部落境城;汉代属汶山郡,县名广柔。北周时,在汶山郡设北川、交川两县;唐贞观年间更名为石泉县;民国三年复改北川县;2003年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川,曾是羌族在岷山东麓的重要据点,与山西麓的茂县、松潘同为氐羌活动的中心羌部。“禹生于西羌”之说屡现于先秦史籍,虽汶川也有刳儿坪,但名气远不及北川。民国元年黄炎培在考察过北川和汶川的两处刳儿坪后写道:“禹王明德古今传,那计汶川和北川”,是因为禹的名气太大了,难免留下多处遗址,但相传禹生于“石纽”之说,在羌乡及各类记载中流传甚广。在北川县禹里乡,有汉代杨雄所书“石纽”,因两片巨石纽结而得名。到沟口有千古诗仙李白所书“禹穴”胜迹,沟内还有“禹母灶”、“洗儿池”等遗迹沟,内有一种带铁的石头呈红色,传为禹诞生时,母血所染,四周的羌、汉民常取回家中供奉。故北川有“大禹故里”之称。

2003年,北川县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四面环山,风光旖旎。发源于松潘县桦子岭的湔江,南流约40公里由片口进入北川县境,再向东与青片河汇合,经由曲山镇汇入涪江。北川人茶余饭后,在湔江两岸留下无数幸福的脚印。郁郁葱葱的山林下,湔江环绕着3.5平方公里的县城蜿蜒而去。北川幅员2863.18平方公里,人口30万,有羌、藏、回、汉、彝、壮、土家、黎等民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大地震发生了。在短短的80秒的时间内,大地痉挛,山崩地裂,从天而降的巨石无情地砸向大地;漫天而起的尘土遮蔽了烈日与长空。顷刻间,一条长500公里,宽70公里规模巨大的裂隙,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低部切过,这就是龙门山断裂带。它又一次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饱尝了大地震的灾难。一个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和村庄满目疮痍,废墟片片。北川,这个刚刚成立5周年的羌族自治县在整个汶川大地震中是伤亡中心,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为悼念这次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为铭记大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人类研究认识地震规律,2008年5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老县城被列入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将永远存留。

地震博物馆将见证地震灾难与抗震史实。同时,更是对人类生命的思考和尊重,对亡者的追思和哀悼,对生者的安慰和宽容,对现在的把握和感悟,对未来的努力和憧憬,以此,让人们懂得珍惜。

震后,北川县的政区调整收编原安县永安镇、安昌镇及黄土镇6个行政村。新北川县城选址位于安昌镇以东2公里,全县辖3个镇17个乡。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视察北川时,亲自为新县城命名为“永昌镇”,蕴涵“永远昌盛”之意。

2009年5月12日,全国侨联恢复重建北川中学的奠基仪式的礼炮声,拉开了一座新北川的建设序幕。

32.板房与兵

板房,一个听起来有点土的名字。第一次听说板房这个词是在电视报道中,它在汶川大地震救灾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它不但不土,而且还很美—灾区人民的家。

当再次投入汶川灾区后,救灾部队也住进了板房,我对板房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更特殊的感情。这里采撷点“小花朵”来反映反映这些在灾区住板房官兵的工作和生活,也为我的灾区生活留下点记忆。

幸福路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西方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真正理解这些话,是在北川援建的日子里。

擂鼓八一中学的施工现场是没有路的,但是,在擂鼓的每一天,我们又必须在没有路的施工现场走上无数次。

起初,我们这些援建人员,暂居在老乡的临时房。清晨,当小鸟唱起欢快的歌的时候,我和战友刘相海、万强、王光宇、张学锋、李占臣、李刚、赵俊国就要“走在大路上”,到指挥部的板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最早走的是一条只有3米宽的水泥路。说是水泥路,其实“水泥”也不过百米长,其他都是用碎石铺成的。听老乡说,这条路是擂鼓镇通往擂鼓中学的一条旧路。就这样,我们走了不到20天,就被挖掘机挖掉了。因为,这条路的位置将是擂鼓八一中学的运动场。

接下来,我们行进在另一条由施工的碎石刚刚铺成的路上,这条晴天扬尘几十米,雨天时常拔不出胶鞋的路,本来是施工队进出现场,卡车运送物资的简易路。但就是这样一条路,仅仅“存活”了26天,再一次被擂鼓八一中学教学楼的地基所取代。

再后来,是一条沿着擂鼓八一中学泄洪沟进出的路。这条仅仅存活了7天的路又一次成了学生公寓的化粪池。

短短6个月时间,一条条旧路被“毁”,一条条新路被“踩”,我们这些“开路人”,不但没有烦恼,而且还增添了很多喜悦。因为八一中学的校园开始由黛青透蓝的紫藤,红白相映的蔷薇,娇艳多姿的月季装扮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漫步在刚刚落成的校区内的一条条新路上,路边那硕大的观音树,婀娜的龙爪槐,成片的绿色植被和盛开的花朵,犹如一个个身装“迷彩”的士兵,仿佛正为孩子们遮着荫、挡着雨。徜徉在这崭新的条条大路上,环视着校园内一座座赏心悦目的建筑,心中顿时有了一些别样的欣喜—羌族少年们,这里是你们新的春天,这里有更温暖的阳光,放飞梦想吧,孩子们,通向幸福的路就在这里。

一时,心中突然萌生出一首老歌《双脚踏上幸福路》。

落雨

四川多雨,而北川山区的雨又十分喜欢晚上光顾。

一连数日,绵绵细雨如同四川的汉子们一样,没有丝毫倦意,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不紧不慢地下着。

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益处的。但多雨,对于施工往往会带来麻烦,对于板房,就更加难耐。不知何时,被子已经长出了许多白色的斑点,如同一个个胚胎。“该死的天气。”住在板房一层的四期士官邰锡宏嘟囔了一句。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晴天,一大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官兵们亲手种植的蔬菜上面挂满了露珠,好似一个个刚刚从池塘中嬉戏过的孩子,甩一下头上的水珠,向人们展示出孩提的好动与顽皮。板房早已被落雨冲刷得一干二净,院子内,正对大门的樱花树正绽放着花蕊。官兵们纷纷打开窗户,抱出被子,一来给太阳“亲吻”板房让出空间,二来是让久违了阳光的“霉气被子”来个“真情告白”。

指挥部的板房,坐落在擂鼓镇北侧的山脚下,紧挨它的是由济南市援建而成的1号路和3号路。顺3号路直行数百米是通往盖头山顶的一条水泥路,尽管因地震,这条路多处出现了坑坑洼洼,但雨后的这条路更显出几分宁静来。我深爱着这条路,它给予我激情和豁达。因为,这是一条5·12地震发生时,从北川经擂鼓到绵阳开展生死大营救的唯一的一条生命通道。每每行进在这条大路上,我甚至呼喊着奔跑着。经过一处处弯道,走上山顶,俯瞰远处,苦、累、烦恼早已找不到踪影,只有一股暖流在胸中奔涌,它激励我不断前进!

擂鼓的山是美的,灿烂的阳光照亮了这片曾经的废墟,也照亮了山脚下的板房区。

天,渐渐地热了起来,我脱掉身上的迷彩,沿着通往山下的路向工地走去。

菜园子张进

咋看到这个题目,或许你还以为是上了水泊梁山。

哎,别急!你如果真能够来北川看一看,也许会觉得,它还真毫不逊色于水泊梁山中张青的那个菜园子。

这是我们援建擂鼓八一中学工程指挥部的官兵们自己建起来的菜园子。

提起指挥部的菜园子,还得从去年说起:

话说2008年10月,指挥部前期的12名官兵搬进了现在的板房。刚刚建好的板房,尽管极大地改善了过去帐篷的工作、生活条件,但院子里不仅杂草丛生,而且到处是一块块坑坑洼洼的石头地。因为指挥部的位置,建在擂鼓镇西北侧的最高处,地震前这里曾是一大片石头组成的小土丘。

看着满园石头,计划材料处处长张进带领官兵们,拔掉院子里丛生的杂草,搬走院子里碍脚的石头。然后,拉回了一车车新土,把一个“破落”的院子开出了一片“新土地”。官兵们在院子的另一侧用地砖铺成了停车场兼羽毛球场,还在靠近板房的一侧种上了高低不一的树木。

每逢休息时间,张进和官兵们就用从乡亲们那里借来的工具,除草、施肥、浇水,精心打理着这块“责任田”。

一开始,官兵们靠一些传统经验,不是水浇得太多,就是苗栽得太浅。为了能让官兵们吃上新鲜蔬菜,张进从老乡那里买种子,学技术,然后再在“责任田”里做“试验”。由于肯下工夫,技艺提高很快,于是,大家在他指导和操作下,一茬茬带着泥土芳香的“绿色食品”上了官兵们的餐桌。

同类推荐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智慧札记(社会探索卷)

    智慧札记(社会探索卷)

    思想是人的最高智慧,是来自生命的感悟、生活的体验和思维的结晶。《智慧札记》分3卷,对古今中外的随笔佳作进行了精选,共388篇,所有文章均出自名家之手。
  •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几年的漂来漂去,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不被听到的呐喊和絮絮叨叨的彷徨,也描绘了很多个年轻人没有勇气也无法到达的远方。城市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可就算我们的生活再小,也要努力去捍卫。即使曾脆弱、无助、绝望、动摇,我们也不该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总是该保留点傻气活起来才有滋味,做梦都没法撒开欢儿大笑,哪还敢在沙滩裸跑?年轻一回,总得尽点兴。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热门推荐
  • tfboys说好的幸福呢

    tfboys说好的幸福呢

    对于王源为什么要走,我终于知道了,那天,他在她睡着时说了一句,放心,你的梦我帮你追。
  • 末日之盖亚机甲

    末日之盖亚机甲

    某只无情神祗被自家父神坑去了一个满是动漫人物乱入(咦?)的末日世界变成了一个机器人(咦?),在那里发生了一系列这样那样这样那样的事情,本书主角性别多变,不喜勿喷。盖亚:默默手刀,不喜误入。
  • 首席霸爱:合法追妻365夜

    首席霸爱:合法追妻365夜

    他是天煜集团的总裁,俊美多金却冷若冰霜。她是N集团董事长的独生女,活泼刁钻又毒舌。原本亳无交集又性格迥异的两人,却偏偏纠缠不清,只因他突然绑架了她。她以为自己爱的是别人,以为他只是把她当成前妻的替身。于是她对自己的“心上人”各种追逐,他则在一旁各种破坏。她问:“你这样累不累啊?”他很认真地回答:“跟你在一起,我永远不累。”她:“……”(Q群:320166735欢迎大家加入!入群申请信息注明书名即可。)
  • 符帝巅峰

    符帝巅峰

    他游离在正邪之间,最爱的人离他而去,陪伴他的只有肩上的那只怪猫,不,确切的说,那不是猫......他因资质平庸,以符入道,修四星宿经,吞天地十二符文,走符道巅峰,有一天他驻足停下,发现已站在高山之巅,茫茫没有敌手……无尽鬼域的幽冥鬼将,极寒之地的冰晶凤凰,女娲神境的净瓶女娲,地底世界的瘟疫老鼠,这是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
  • 重生之巫毒神话

    重生之巫毒神话

    跳跃在亡灵上的舞蹈。行走于黑暗之中的巫师。刘潇面对背叛,爱情,绝望的时候选择了死亡。但是天不亡他,老天给了他重生的机会。刘潇带着前世亡灵巫王的记忆回到了12年前神话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运筹帷幄,善用人才。在这个神话世界中,刘潇怎么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现实的仇恨,虚拟的成就,刘潇如何处理。最后巫皇的传说,会不会是刘潇的传说呢?
  • 宝贝我一直都很爱你

    宝贝我一直都很爱你

    为什么,你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只不过是一个随手被丢弃的人而已呵呵,是么,我倒要看看了
  • 人生的体味(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人生的体味(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蒋捷听雨,听出了人世沧桑,世事变迁,让人唏嘘感叹。人生的体味最是悠长,短短几十年间,身世飘零,离合悲欢,几经辗转。历来写人生体味的作品都最能打动人,时代虽然在变,但人的命运却逃不开沧桑变化。人生的体味在文学中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 百年仙途

    百年仙途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命降诅的少年,誓要与天争命……年少不惧修行路纵横三界援伊人三魂残缺当立誓百年成仙逆天命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失魂引

    失魂引

    年轻气盛的富家公子管宁一日携书童囊儿游山,却在山上的四明山庄看到了尸横遍野的惨状,又无意中直面凶手,囊儿为保护管宁惨遭毒手。收集死者遗物下山时,遇到记忆全失的白衣人西门一白,又遇到黄山翠袖门下少女凌影,两人在争气斗嘴中暗生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