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37100000038

第38章 “忧患”意识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众所周知的成语源于《孟子》,但“忧患”一词却是源于《周易》。

西方宗教里讲原罪,人生下来就有罪,所以应该在上帝面前天天忏悔自己的错误或罪行,企求上帝的宽恕。原罪说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警示,警示人们时时处处进行自律。

在中华元文化里没有原罪之说,所以不要求人们有罪恶感的压抑,但是《周易》主张“忧患”意识,主张用“忧患”意识对待人生与成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用“忧患”意识提醒人们进行自律、进行思考的格言。

二、胜利之忧患

《周易·系辞下》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之道是忧患之道,关于这一点,《周易·系辞下》有详细的解释:“《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周易》这部书就产生在“忧患”意识之中,换句话说,《周易》作者本身就具有“忧患”意识。这里所说的文王与纣,就是周文王与殷纣王。前者为明智之臣,后者为残暴之君,历史在这两个人身上发生了转换,残暴之君成了失败者,明智之臣成了胜利者。明智之臣取代了残暴之君,作为胜利者的周文王及其后代没有对胜利所陶醉,而是从泱泱大国殷的灭亡中洞察到天命无常、民心可变、政权可以丧失的前车之鉴,从而忧虑周朝是否会重蹈覆辙——胜利者会不会转换为失败者,于是怀着满腔忧患作出了《周易》。“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句话说明胜利者在胜利之后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应该如何对待胜利,应该如何对待今后?作《易》者认识到了这样的道理:“危者使平,易者使倾。”时时有危机之感就能畅顺平安,事事轻狂浮躁、掉以轻心就会倾覆失败。“百物不废,惧以终始。”要想事物持续发展,那就必须自始至终保持警惕。

忧患,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贯穿于《周易》始终。

三、人生之忧患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是《周易·系辞下》所讲的哲理。“居安思危”,这句至今还在传诵的格言就发源于此。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里所讲的是人生之忧患。“忧患”意识,没有时间限制,应该保持在一生一世之中。“忧患”意识,并没有特定对象,适用于平民与君王。“身安”是对个人而言的,“家安”是对家庭而言的,“国安”是对君王而言的。居安而思危,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就会在三个方面受益:一是身安,二是家可保,三是国可保。——这里的“国”与“家”,是两个单音词。

危险,往往发生在安全的时刻;灭亡,往往发生在稳固的时期。《周易》就是用这样的哲理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要猖狂、不要嚣张,无论什么人,家产万贯者也好,权倾天下者也好,都不可能一生永远迈步在太平大道上,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必须保持“忧患”意识,才能平安度过一生。

“主啊,我有罪!”教徒们如此祈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自律方式。“忧患”意识并不要求人们承认“有罪”,只是要求人们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天,直至整个人生历程。

如果,每个人每一天都扪心自问一下“今天我有错误吗”,或者在每一件事情乃至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小心谨慎的态度,那么一定会出现“身安”、“家安”、“国安”的局面。

同类推荐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我们编译的这本《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一书中,其题材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经典智慧。
热门推荐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 最强保镖混都市

    最强保镖混都市

    杀手转型当保镖,猎取花都美女无数,近水楼台他却懒得去摘月。身后时常都有美女叫喊着:“哥哥,你走慢一点,妹妹脚疼啦!”
  •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

    董海川去世后,他的大弟子“铁镯子”尹福接任掌门人。有史可查,尹福又任清宫护卫总管兼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时值康梁“戊戌变法”时期,珍妃的翡翠如意珠丢失,朝廷震动,尹福会同八卦掌门人破案。一连串谜案发生,此起彼伏,尹福的师弟“煤马”马维祺被毒砂掌击杀,肃王府的宠妾金桔一反常态……尹福夜探肃王府,发现金桔的替身是其妹妹银狐公主;在颐和园又发现董海川的旧日仇敌、“塞北飞狐”沙弥。此时与尹福同往的银狐不幸中了慈禧太后的保镖文冠的天女散花针。为救银狐,尹福孤身闯千山寻解药。
  • 遨游星际

    遨游星际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米弘介——开拓九号船长,转基因改造人。邰应济——开拓九号副船长,英俊威武的军人,宇航员。银星熠——开拓九号船员,仙界中道法高超的修道者,精通各种法术神通。白俊——开拓九号船员,仙界中修道千年的狐狸精,擅长幻术。石可欣——开拓九号船员,白俊恋人夏琴第三世身,现喜欢邰应济。温敏——开拓九号船员,银星熠的师兄秦昱暄转世,银星熠大哥温彦芹的玄孙。
  • 术士于魔族

    术士于魔族

    一对双胞胎,终究是对立的双方,魔族于术士的对立,只为最后天梯的那一场劫难..........
  • 夜火车

    夜火车

    《微阅读1+1工程:夜火车》作者常聪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美人不归

    美人不归

    为理想为爱情,带个美女闯深圳。原以为遍地黄金,谁料到举步维艰。历经坎坷,得遇机缘。面对诱惑,相爱的人劳燕分飞。出行爱侣伴,归来她人随。美人不归,徒留惆怅。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命纹界

    命纹界

    世间万物皆有理,理为表象,理为内在,理为变化,理为本质,理为一切。理者,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意会之时,理可化作影像现于心中,此影像即为纹。一个崭新的修行世界从这里开始。
  • 達方鎮年表

    達方鎮年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