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病与治国
《黄帝内经》中有一条重要的哲理,叫做“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条哲理既可以用于治病又可以用于治国——“治未病”用于治病,“治未乱”用于治国。
《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人生于天地之间、四时之内,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受着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所以《黄帝内经》处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春夏秋冬天气的变化,顺应东西南北地气的变化,顺应昼夜更替的变化。违背自然规律,身体就会发生病变。例如:逆春气,易发生肝病;逆夏气,易发生心病;逆秋气,易发生肺病;逆冬气,易发生肾病。
“治未病”的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所谓预防,就是预先认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防止违反规律的事情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用《黄帝内经》中的话说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与预防疾病的道理一样,治理国家同样也应该遵循规律——大政方针应该像四季运行那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口渴的时候才想到挖井,战斗开始了才想到铸造长矛,的确是晚了!《黄帝内经》要求人的行为一定要与自然相和谐,这种古老的思维方式在今天仍然有着崭新的意义。
人生旅途漫长,人身保健应该以预防为主,应该治在未病之时。
企业发展千头万绪,要以预防为主,应该治在未乱之时。
国家发展千头万绪,要以预防为主,应该治在未乱之时。
二、防患于未然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叫做“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易》者,《周易》也;医者,《黄帝内经》也。这句话告诉人们,《易》理与医理相通,《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哲理之根源还是源于《周易》。
《周易》中有一条基本的哲理,叫做“否极泰来”。这一哲理可以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文中引申出相当多的至理名言:在自然界有“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有“物极必反”;在日常生活中有“祸福相依”。
一切事物都在相互变动之中,一切事物都会转化到自己的反面,亦或对立面。在《周易》与《黄帝内经》里用不同的语言反反复复地在讲解着“阴阳变化”、“刚柔变化”、“日月转换”、“寒热转换”的道理。古汉语惜字如金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论述事物变化与转换这一问题时,《周易》与《黄帝内经》却用了大量的笔墨。为什么这样?祖先一是想让子孙认识事物变动与转化的规律,二是担心子孙在事物变动与转化中犯错误。
历史证明,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一直没有明白事物变动与转化的道理。就过程而言,他们一个个都走完了“物极必反”的过程;就家族而言,他们一个个都品尝了“祸福相依”的滋味。代代都有志士仁人舍命诤谏,力图使皇帝明白“兴”与“衰”的转化,但只见屈原式的人物主动投水、谭嗣同式的人物被刀斧手杀头,却不见历代皇帝有哪个超越这一规律、跳出这个怪圈。中华民族祖先与历代志士仁人的一片苦心在历史长河中被付诸东流。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是《周易·既济·象传》中留下的一条名言。“既济”者,成功也。在成功面前,我们的祖先想到的是“思患而豫防之”。作为子孙,在一时一事的成功面前应该想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