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5100000004

第4章 以禅修助正见

禅修,是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的重要修行方式。两千多年前,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通过禅修证道的。但在今天,如此重要的一种修行却被很多人所忽视,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离解脱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以为那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境界,一种不再存在的传说。

长期以来,佛教界的修行更多是停留在一种表面形式,使所学和所修严重脱节。因为没有禅修,闻思经教成了理论研究,管理法务成了经营寺院。最后,虽然文章写了很多,但和学者没有区别;虽然寺院日益扩大,但和企业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些问题,都是因为缺乏正见和禅修造成的。

虽然我们这里是研究所,但并不是学术机构。应该说,我们这里是修学机构——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心而不是书本。而禅修正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和出家人对禅修的忽略相反,社会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禅修。西园寺举办的“观自在禅修营”,每次报名者都非常踊跃。因为现代人活得太累,压力太大,所以需要解压,需要寻找调整身心的有效方法。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觉察力,从而平息内心躁动,获得安心的能力。

对于禅修来说,正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这是我们生命中的无价之宝,但必须去训练,否则它的力量不会自动产生。更为重要的,则是具足正念,这样才能通过禅修达到破迷开悟的目的。因为禅修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而是印度各种宗教的传统,佛陀之所以能够通过禅修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关键还是在于见。

我们可以先以南传禅观为基础,获得一定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把所学正见用来观照心念,观照世界。比如唯识正见,是帮助我们了知一切境界皆唯心所现;中观正见,是帮助我们认识念头本身了无自性,当体即空。此外,禅宗也有很多直接的用心方法,但起点较高,需要具备一定基础才能契入。

除了方法以外,我们还要端正对禅修的态度,不断练习。这个练习就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相对无始以来的串习力量,我们现在培养的正念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反复强化,才能改变这种敌强我弱的现状。但仅仅数量上的重复还不够,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就像禅宗说的,要成为一个“活死人”。

通过禅修对空性有所领会之后,你们会发现,对教理的理解容易了很多,这就是教和禅相辅相成。我们要有一个够用的正见指导禅修,然后在禅修过程中印证教理。所以说,“学修并重”不是一句口号,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它变成一种现实,一种学风和道风。这个风气一旦形成,将成为一大特色。我相信,这种特色对当今的僧教育乃至汉传佛教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我们了解到选择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舍了。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不下来;想放下,放不下来。这都是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禅修进行训练,让这颗野马般动荡的心变得驯服,沿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然,禅修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心念进行管理,同时还能使心力得到极大增强。就像光,通常情况下只能用来照明,但以凸透镜聚成一点后,却能引燃火苗。心也是同样,若能将能量汇聚一处,就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禅修的方式很多。比如慈心观,是帮助我们发展慈悲的心理。佛随念,是通过对佛菩萨功德的忆念和思维,让我们对真理和解脱生起向往之心。四念处,是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觉察力和观照力,在念头生起时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每个念头都有它的指向,赚钱的人每天想着利益,争权的人每天想着权力,嗜酒的人每天想着美酒。我们从来没有去审视财富、权力、美酒究竟是什么。一个念头起来时,马上就奔着这个念头而去,满足它的种种渴求。今天的人,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更忙碌。一方面,因为欲望被无限放大;另一方面,我们比以往更需要逃避孤独。因为我们已经不习惯和自己相处,不习惯观照内心。那么,孤独会因为我们逃避就消失了吗?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貌似充实,貌似没有时间孤独,但这种心理还在,而且因为我们的刻意躲避,变得越发令人畏惧。

如果我们能静静地面对自己,和孤独相处,在观照力的作用下,孤独就会消失,它的能源就被收回到观照力中。这种解决方式才是一劳永逸的,逃避只能将问题暂时搁置一边。而且在逃避的同时,我们又会制造新的心理需求。

我觉得,今天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制造问题的能力更强。我们可能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制造了五个问题;解决了五个问题,又制造了二十个问题。我们不是在管理心念,而是一个将主权拱手相让的傀儡,在心念的操纵下疲于奔命。

此外,佛教中还有更高的修行,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直接帮助我们认识并开启内在的觉性。当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先从内观入手比较稳妥。

改变生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想,你们这次所做的选择,将是人生最有意义的选择。因为你们是心理学从业者,也是服务社会的,所以将你们作为优先参加对象。目前,国内像西园寺这样能为大家提供修学条件的道场还不多,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在这七天中放下万缘,不要拖泥带水,将世间俗务背着不放。

学佛首先要放下。放下之后,才能安住当下。

七支供——给你的修行存点款

学佛是要有福报的。很多人也想学佛,却困难重重,或是家人反对,或是体力不支,或是无人指点,或是忙于生计,这些都是障道违缘。我觉得,现代人修行确实很难。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呢?论物质条件,今天远胜于过去,“末法”这主要是从修行角度来说。古人虽然生活简单,但重视道德修养,重视精神生活,所以很容易和修道相应。而在今天,对物欲的盲目追求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使我们越来越心气浮躁。其实,物欲只是张扬了人性中动物性的层面,因为动物也会有生存追求,也会避苦趋乐。在这些方面,人不过是花样更多一点,并无本质区别。身处末法,我们一定要认清自身处境,从而心生惭愧,积极改善这一状况。

七支行愿分别为礼敬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是全经最后一品。也就是说,华严的所有修行,最后都导归普贤行愿。所以,七支行愿不仅是集资净障的捷径,本身也是无上的修行法门。我曾于1996年“中元节”期间,在柏林寺讲过《普贤菩萨行愿品》,当时就一直观想普贤菩萨的加被,感觉十分受用。那次讲座的内容,后来整理为《学佛者的信念》。近年来,随着修学的深入,对这部经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先后在各地多次宣讲,并整理为《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

《普贤菩萨行愿品》的修学原理类似于临摹字帖,我总结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成佛的模拟方法”。它是以佛菩萨功德为所缘境,对照自身心行,直接运用模拟的方法来调整。《普贤菩萨行愿品》包括长行和偈颂两部分,长行部分也是详细的观修仪轨,可在念诵时随文入观。不过,需要相应的修学基础才能运用于实修。怎样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有微尘数诸佛?怎样将山河大地观想为无量供具?如果有中观和唯识的理论基础,观想起来更易契入。中观认为,一切皆是无自性空,皆无特质可言,故能随观想变化为无量。而唯识认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观想者赋予什么内涵,它便具有什么内涵。七支供的修行原理,正是通过观想将有限升华为无限,故能迅速集资净障,可谓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行愿品是加行还是正行

在藏地,通常是将七支供作为前行。在汉地的早晚功课内,《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作为大忏悔文出现,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觉得,仅仅将《普贤菩萨行愿品》作为前行,其中深意并未得到完全开显。

为什么说,《普贤菩萨行愿品》是一种正行呢?因为它是建立在华严见地之上的行门,是普贤菩萨成佛的途径。普贤菩萨就是按这一方法修习菩萨道并成就的,自然就是正行了。如果十大愿王只是前行,那么,普贤菩萨的正行是什么呢?《华严经》中,并未说到普贤菩萨的另一个正行。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菩萨道的正行,通常是指六度、四摄,又可归纳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实上,不论运用什么法门,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都不外乎是悲、智两大内容。

那么,《普贤菩萨行愿品》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它在这两方面不完整的话,就没有资格称为正行。我在学修过程中发现,《普贤菩萨行愿品》不仅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且独树一帜,手法高超。其中,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观修,是直接以佛陀品质为临摹对象,在模拟过程中完成智慧的修行。换言之,是直接立足于果乘的修行,直接将我们的心行向佛菩萨心行靠拢。相对而言,六度的修行则是从因到果,是立足于因乘的修行。因而,我将《普贤菩萨行愿品》总结为两句话,即“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通过临摹,逐渐向佛菩萨贴近,乃至合二为一。当我们的心进入无限状态时,不是佛菩萨的智慧,又是什么呢?而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则侧重于慈悲的修行。当然,在十大行愿中,有些既包含慈悲的修行,也包含智慧的修行,虽各有侧重,但不能截然分开。

由此可见,《普贤菩萨行愿品》本身就是无上的正行。但这种修行须以华严见地为基础,如因陀罗网般,事事无碍,一多相即。若无这样的见地,很难直接将《普贤菩萨行愿品》作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为前行来修习,《普贤菩萨行愿品》也堪称积集资粮的捷径。当我们以无限的心做每件事,当下就能成就无限功德。反之,若以有限的心去做,再多有限加在一起还是有限。而佛陀功德是无限的,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心行来完成,这在因果上是说不通的。

《普贤菩萨行愿品》的观修,直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无限的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刻意培养一种无限的心。事实上,心本来就是无限的,只是要将那些有限的设定取消,回复心的本然状态即可。所以,从有限到无限,不是去完成某种无限的境界,而是通过特定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碍。若有相应见地为基础,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操作起来的。

念诵和念诵是不同的

不少信众都把念诵《普贤菩萨行愿品》作为常课,需要注意的是,念诵关键是在于用心,而不是数量。如果心不在焉,或对经文深意一无所知,效果是很有限的。就像念佛,如果认识不到弥陀名号的功德,以为念佛只是在发出几个音节,完成一项任务,即使念得再多,也很难达到摄心效果。若能领会佛号所具内涵,于称念时辅以相应观修,效果必能大为改观。念诵《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同样,一心念诵,随文入观,才能获得“无量福德之聚”。

能否随文入观,又是取决于我们对经文内涵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就像我们说到母亲,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她的形象。或是想到自己经历的人生大事,即使年代久远,但因印象深刻,想起时仍会历历在目。事实上,每个符号都不是孤立的,都蕴藏着相应内涵。如果熟悉这些内涵,一经提起,相关影像立刻就会出现。这种观想能力是心本身具备的,不需要刻意训练。我们之所以对《普贤菩萨行愿品》或其他经文观修不起来,原因就是不熟悉,这就需要反复听闻,不断思维。

《普贤菩萨行愿品》的重点,就是帮助我们打开心量,将之调整到无限的层面。任何存在的当下都是无限的,克隆运用的便是“一即一切”的原理。只要放弃现有的错误设定,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就能使每个一成为一切,成为无量。被设定过的心是有限的,作为功德的载体,它所能承载的功德也是有限的。唯有无限的心,才能承载无限的功德,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现世乐的未完待续

有人提出:下士道的修行是重视来世的幸福,而人生佛教则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和幸福。两者是否矛盾呢?

我们要知道,人生佛教所立足的人生幸福,也是多层面的。其中既有人天之乐,也有解脱之乐,而最终是以成就无上菩提、圆满佛果为目标的。含摄了由人成佛的整个修行,即太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人天之乐只是其中人天乘的层面,事实上,人生佛教的内涵绝不止于此。

就现代人接受的教育基础而言,以人生佛教为契入点,先谈如何获得人生幸福,显然比直接说“念死无常”更易为人接受。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多数人只关注现世利益。开始就谈来世、谈三恶道苦,很难为人们接受,因此需要善巧引导。但若停留于现实人生的幸福,缺乏对生命深层面的思考和终极问题的关怀,人们听多了也会不以为然,甚至会使佛法传播出现世俗化、肤浅化的倾向。而下士道的念死无常,皈依三宝,深信业果,正可以纠正这种偏差。

下士道的修行也并非不珍惜此生,其关键在于,不要因为眼前利益给未来生命带来不良后果,以至因小失大。所以说,既要利用这一身份精勤道业,又不能因为对身份的贪著而造作罪业,殃及未来。

《菩提道次第论》中,宗大师将利益概括为两种:一是现前利益,即人天善果;一是究竟利益,即解脱和无上菩提。根据现前利益建立下士道,根据解脱和无上菩提的究竟利益建立中士道、上士道。从《菩提道次第论》的这一建构方式来看,非常符合凡夫“唯利是图”的特点。不仅《菩提道次第论》如此,《金刚经》等众多经典,尽管讲空、无所得,仍时时通过校量方式宣说学佛的无量功德。当然,以利益引导修行只是应机的方便,其后还应以空性见逐渐化解对利益的执著。

下士道的修行,关键是将目标由现世乐转向后世乐。事实上,现世乐是一种结果,毋须关注,只要不贪著即可。而关注后世乐,则是引导我们止恶行善。若只重现世,往往会引发很多不计后果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我们的执著,使现世乐的本身也变成了痛苦。因为贪著使我们纠缠于无止境的追逐中,无法享受当下的自在。我们还必须明确的是,追求来世,并非追求来世的五欲之乐,而是为了得到修学佛法的有利身份,以此作为继续进求中士道、上士道的基础。

关于下士道的修学原理,可简单概括为“止恶行善”四个字。通过念死、念三恶道苦止息不善之心,通过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培养增上善心。其实,这也是整个佛法建立的基础,因为成佛就是对恶的彻底断除,也是对善的圆满成就。

闻法——你听见的是声音还是法义

怎样才能改善生命?必须依靠法。通过闻法和对法的实践,使法在生命中产生作用。

说到闻法,不是坐在讲堂或打开录音就可以,那只是听见说法的声音而已。真正意义上的闻法,是让法义完整无误地进入心田,这就必须端正闻法态度,远离各种过失。心是接受法义的器皿,这个器皿必须向上、洁净、完整,才能将所闻法义原原本本地纳入心田。

如果器皿倒扣,哪怕听得再多,也是法不入心。如果内有污秽,所闻法义就会被我们的成见处理过,不再纯正。

如果器身有漏,所闻法义就会很快流失,无法在内心储存生根。不仅学佛如此,学习任何知识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首先是用心听闻,其次是不带成见,第三是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正确接受所学内容。

此外,还要依六种想,这是帮助我们端正学法态度的六种观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社会上有不少学者也在研究佛教,也看了很多经论,但他们只是把佛法当作研究课题,是为了写论文,为了得到学术成果。以这样的出发点研究佛学,和做世间任何学问并无差别。

即使研究得再精微,也不会对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种研究和做人是在两条不同轨道上进行,没有一个产生作用的交叉点。

而我们学佛是为了安身立命,为了究竟解决人生问题,这就需要自己当作病者,把佛法当作药物,把善知识当作医生,把学修当作疗病,把如来当作正士,同时对正法生起久住想。这些观想直接关系到心对法的开放程度,关系到我们对法的接受程度。

多闻,多闻,还是多闻

我们无缘生于佛世,但佛陀所开示的解脱之道,尽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经典虽只是文字般若,却是通向实相般若的门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的重要性。亲近善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依法。一位具德上师,本身就是法的实践者,是法的代表者。

但善知识只能起到向导的作用,还须通过多闻熏修,才能将法落实于心行。所谓多闻,不只是广学多闻,更重要的是对于所闻法义不断温习、巩固。古德对一部经论的学习,往往会反复多次,如道宣律祖曾依止智首律师听闻《四分律》达四十遍,这种耐心和精进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现代人的学修往往浅尝辄止,知道一点就自以为是,得少为足。很少去考量,真正领会的有多少?产生作用的有多少?

任何法义,必须通过反复熏习才能产生力量。“三人成虎”也是同理:初听某人告之闹市有虎时并不相信,闹市中何来老虎?再次听说,便会将信将疑。待第三次听说,就不得不信了!这正是多闻的原理。从这一点上,再次体现了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又如何确定所听闻的是正见,是正法呢?

多闻熏习的窍诀,唯识宗总结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在重复中完成心行的训练。闻法也是同样,必须通过正确重复,才能使法义深深镌刻心中,才能在任何境界中提起正念,保持觉照。就像体育健儿那样,平时训练得越熟练,比赛时正常发挥的把握就越大。若只是偶尔练习,就很难有稳定自如的表现。

所以说,我们既要意识到闻的重要性,更要意识到多闻的重要性。闻还是多闻,力量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当以精进勇猛之心闻法,并持之以恒。世人为了比赛得胜,尚能常年累月地艰苦训练。我们为了改造生命,成就解脱,难道连这点精神都没有吗?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菩提道次第论》中,宗大师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修学次第。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是组成整个系统的支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及最后的止观部分,每一阶段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承上启下的相互关联的。

如道前基础的说听轨则、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等,是进入下士道的必要准备,也是修学任何法门需要奠定的基础。就像盖楼,地基打得越扎实,建筑就越稳固。

三士道虽有各自的境、行、果,但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宗大师将之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本论的重要特色。如下士道和中士道,既是上士道的支分,也是上士道的前行,故名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同时,佛法是心地法门,三士道的建构都是为修心服务的,这就必须通过止观修习落实于心行,使教法真正产生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了解每一部分的特征,也要了解各阶段的内在联系,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只知局部而忘失整体。这就好比有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却不懂得怎样组装起来,仍是一堆无法行驶的金属。更可怕的是,如果安装得似乎像个汽车,勉强也能开动,但内部却问题重重,那么一旦上路,很可能险象环生,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

学佛也同样如此,在我们的心路旅程上,有陷阱,有岔路,有关卡,这就需要标明各种地形路况的详细地图,需要安全性能良好的交通工具。《菩提道次第论》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帮助。

慢慢修来快快到

在利益众生时,先要观察有情的根机,如果发现他们智慧浅薄,根机驽钝,应该为其讲说浅显的修行法门及相关教授教诫,如人天善法等。

如果发现他们是中等根机,应为其演说适合中等根机者的法门及解脱道的教授教诫。

如果发现他们智慧广大,根机很利,就应该为其演说甚深教法及无上微妙的教授教诫。令众生逐步修习善法,正是对各类有情所做的次第引导。

就像一幢楼房,如果没有梯子,爬上二层都很困难。如果有梯子的话,爬上一百多层也很容易。所以,修行需要渐次深入。

禅宗讲“顿悟成佛”、“一超直入如来地”,听起来固然痛快,但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事实上,顿悟绝非普通根机者可契入。六祖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证得空性,能所双亡。为什么我们天天念这句话也没多少感觉呢?因为这句话只是顿悟的契机,就像点燃柴薪的火苗,而柴薪是之前就已准备齐全的。

所以说,顿悟只是以渐修为基础的瞬间爆发,并不是凭空而有。又如吃饼,看似吃到第五块才饱,但如果直接吃那个第五块,没有前面四块,能饱吗?如果什么也不做就等着顿悟,那是做梦。只有修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心垢已薄如蝉翼,再由大善知识稍加点拨,这层束缚就粉碎了。

如果烦恼习气还很深厚,只有自己通过持戒、修定,努力打磨,使执著逐渐消融,出离心和菩提心逐渐增长,才能在接近目标时完成最后冲刺。

有愿力还得有能力

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宗喀巴大师将大乘佛法的纲领总结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并明确指出,出离心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论云:“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

如果自身不具备出离、解脱的能力,惑业未除,自利尚且不能,怎么可能利益他人,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呢?所以菩萨同样需要生起出离心,而且要比声闻更强烈。没有真切意识到轮回之苦,没有迫切的出离愿望,所谓的菩提心终究只会流于口号,发得肤浅而不真切。如果我们自身尚且耽于现状而无心出离,却要发愿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解脱,难道不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吗?

论中,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见诸有情是自亲眷,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

只有在希求个人解脱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希望带领众生共同出离。解脱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可以说,学佛就是为了寻求解脱,修行就是为了实践解脱。因而,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但对菩萨道行者来说,仅仅个人解脱还不够,还要推己及人,看到众生在轮回中饱受苦难,而将这份出离心延伸到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共同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换言之,两条道路的起点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终点。

怎样才能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显然,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严格地说,必须具备解脱的经验和能力。最起码,也应了知解脱原理。否则,何以为众生向导?如果自己尚且是不辨东西的盲人,却要引领大众走上一条布满荆棘、岔路、障碍的陌生山道,不过是匹夫之勇,是于人于己皆无利益的愚痴行为,决非佛陀所提倡。所以,在修习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修习解脱行。

要快,更要稳

禅宗入手处极高,一旦契入,直接简明,效果显著。正因为起点过高,故对行人根机及师长要求也不同寻常。在历经“一花开五叶”的极度昌盛后,法将凋零,逐渐式微。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寂寥。那么,问题何在?

禅宗标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常被后人作为不学经教的挡箭牌。事实上,若没有正见作为择法眼,在认识觉性的问题上可能会很模糊,甚至将那些被意识包装过、改造过的我法二执当作觉性。心的功能极其强大,你想象觉性是什么,它就会化现相应境界诱惑你,使你进入自我制造的心理状态中,其实那和空性了不相干。唯有依正见和圣言量,才能准确辨别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隋唐时期,禅宗之所以并不特别重视经教而强调闻思,有自身的时代背景。一则,当时教理发达,学人普遍程度较高,对修行来说,知见已然够用,不需要再下太大功夫,可将精力更多集中于证法上。二则,当时大德辈出,学人即使在见上弱一点,有善知识在一旁耳提面命,修行也不至于出现太大偏差。

但对今人而言,若无善知识引导,又缺乏正见,在禅堂坐着修什么?又究竟会走向哪里?就我看到及了解的情况来说,这样的修行实在不太乐观。因为内心世界太复杂了,说处处是陷阱也不为过。若无明师把手指点,最好选择更稳妥、安全的修行方式,以免蹉跎人身,乃至着魔发狂。

此外,还应重视基础建设。唐、宋之后,禅宗每况逾下,衍生种种狂禅、野狐禅、文字禅、口头禅,甚至成为文人附庸风雅的玄谈素材。一代圣教沦落至此,令人不忍。多年修学中,我深刻意识到,佛法修行有一些共同的、绕不开的基础。除前面所说的闻思正见而外,还有皈依、发心和戒律。若想绕开这些寻找捷径,只能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尤其禅宗这种高层次的修行,更需学佛者奠定扎实基础。否则,心行必定无法相应。所以对今天的很多人来说,见性似乎天边云彩,遥不可及。事实上,见性未必那么神秘,那么艰难。因为见性所见的那个层面,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如果方法正确,在现有心行上是可以触及的。当然,这也需要因缘具足,不是随便说一下即可见道,需要相应的基础积累。

另一方面,禅宗修行有如剑走偏锋。如《坛经》,见地及修行手段皆凌厉迅捷,仰之弥高。但作为菩提道的修行,除见性外还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此成就大悲,证得佛陀所具备的悲、智二德。

由此可见,学禅、修禅皆不能离开经教,离开悲智双运的大乘发心,离开佛法的基础建设,很有可能出偏或成空中楼阁。我个人在修学中,也是将教下和宗下结合起来。其实,教本服务于宗,宗也离不开教。当年,达摩祖师东来,以四卷《楞伽》印心。至四祖、五祖之后,将重点转至《金刚经》。除此而外,禅宗更有多达百卷的《禅宗全集》,比教下各宗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说,禅宗虽标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祖师们仍很重视经教对修学的指导作用,所谓“藉教悟宗”。宗下这一传统,值得今天的学人认真思考,继承光大。

从选择到确定

佛法虽然典籍众多,但核心无非是解脱的经验。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为了使众生超越轮回,解脱自在。

其后,历代古圣先贤遵循佛陀指引的道路,修行传道,使佛法薪火相继,延续至今。我们今天学修,同样需要有传承,有善知识指导。否则的话,凡夫总是喜欢凭个人感觉来抉择法门,那样学到的佛法,往往是被打上自我烙印的,是被凡夫心染污过的。

所以,态度非常重要,要认真虔诚,不要自以为是,不要纵容个人感觉。许多信众特别热衷于朝圣或拜见师父,今天学这个经教,明天修那个法门,把学法当作集邮,当作收藏,当作互相攀比的资本,但哪一个都没时间真正入门。这样的修行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开始会有一个多方接触和选择的阶段。一旦作出正确抉择,需要做的就是正确重复,在重复中巩固,在重复中加强。如果我们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就要老老实实地跟着走。走到一定阶段,才可以放松地四处看看风景。

心的训练——定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仍保有正确状态而不随其转。

定的训练,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凡夫的串习极为深重,一旦着手改变,很多心所都会出来反对,必然会经历一番艰难的斗争过程。我们要敢于暴露自己,敢于揭穿自我的种种借口,根据佛法而不是情绪来审视自己。但决不能妄自菲薄,若觉得“我就这样了”,便会对自我的抵抗束手无策。

“我”太顽固了,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按法的要求来对照,勇于解剖自我并洗心革面,不要总想着保护自己。

在无尽的生死流转中,我们早已习惯于自我保护,这似乎是浑然天成的本能。不仅人类如此,一切众生皆如此,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也很善于伪装。这种伪装的心行力量,甚至可以将身体的颜色变得和环境一模一样。这正是《阿含经》所说的“心种种故,色种种”。由此可见,众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如此强烈,这种的心行力量,甚至导致了色身的改变。

相比之下,人类虽不具备动物那样的保护色,却会利用更多的手段和方式来伪装并保护自己。所有这些,其实都是自我的诡计。当我们开始修行时,必须狠下心来揭穿它,否则就会继续受害。我们以为这些包装能够保护自己,事实上,它们只能束缚、奴役并最终伤害我们。我们在构建一个自我,构建得密不透风、坚硬异常。在自然界中,不少动物都有坚硬的外壳,比如乌龟、螃蟹……这种坚硬的壳正是执著的外化,其实,我们的执著要比这些壳坚硬千万倍。山河大地之所以在我们眼中显得如此实在,正是这些坚固的执著所致。

世间任何东西都没有特质。桌子是木头做的,但木头还可以做其它,可见它并非桌子的特质。否则,木头只能做桌子,而不能另作他用了。世间任何物体皆是如此,所以法没有自性和特质,但在众生的执著下,似乎都被冻结、被固定了。这种执著的外化,使我们碰到的一切都显得很实在。事实上,不同众生因其业力,所呈现的景象也是不同的。比如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饿鬼看到的是脓血,鱼看到的是宫殿。我们现在看到的桌子,在不同生命看来,所见亦不相同。在无分别智的层面,桌子只是影像而已,并非实在的物体。

心行的稳定,需要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无始以来,我们已经训练了很多心态,而且训练得很成功。我执,正是训练得最为纯熟的典型,已然达到了“任运自在”的程度。我们的贪心、嗔心也是同样,只要遇到相应的环境就会立刻启动并飞速运转,强有力地主宰着我们。

从理论上说,训练菩提心,应该比训练这些妄执更容易。因为菩提心本来就是威力无比,我们只需要通过某些方便将它打开。不容易的,可能反而是在训练菩提心同时必须克服的凡夫心。在我们启动菩提心的过程中,总有凡夫心在强烈地阻碍我们。所以,我们要使菩提心有机会产生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行不难也不易。看得太容易,固然是不对,但也不必看得太难,否则很容易被畏难情绪所障碍。

念佛念什么

学佛所要做的,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正念,建立和修行目标相应的正念。这个目标就是解脱,就是成佛,就是往生西方。念佛的目的,也同样如此。

念佛,目的不是在于发出这几个音节,而是在内心培养依阿弥陀佛建立的强大正念。如果这种正念不曾确定或缺乏力量,哪怕念佛百年,也是毫无结果的。事实上,很多人念佛,都处于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中。原因在哪里?

虽然我们每天以一些时间念佛,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妄想中沉沦,在烦恼中打滚。用这么几小时或更少时间建立的正念,如何能与这些不断运行的妄想抗衡?因为妄念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代表生命的无尽积累。这种积累不仅来自今生,也来自久远劫来的过去。

在我们内心的阵营中,正念和妄念就是交战的双方。但从现状来看,双方力量却极其悬殊。如果说妄念像力士,正念就是襁褓中的婴儿;如果说妄念像正规军,正念就像刚刚成立的儿童团。这样的对垒,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希望正念在这场抗衡中取胜,就必须不断赋予其能量,不断扩张其势力,使婴儿成长为拳王,使儿童团成长为无敌之师。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正念对生命的意义,认识到妄念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修行关键,那就是培养正念,消除妄念。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佛法要说难,确实也难,八万四千法门怎么会不难?古德说: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学佛就像把麻油摊到树上让它不掉下来一样,如何不难?

我们需要面对的,一方面是无量法门,是三藏十二部典籍;一方面是内心的烦恼惑业,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轮回力量。要从这种惑业泥潭中脱身,谈何容易?

但我们不要一听到难就失去信心了。古德又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因为每个生命内在都具足佛菩萨那样的潜在品质,这也就是佛陀悟道时所证得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所以说,佛菩萨始终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只是众生被无明所蔽,看不到生命真相而已。

如果我们认准之后,修行就不再是无从下手的难事,成佛也不再是无法企及的梦想。成佛,是生命的觉醒,是开显我们的自家宝藏,而非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无中生有,不是造就全新产品。我们所要成就的,只是本然现成的东西。

所以,这项任务也难也易,关键是方法正确。如果没有方法,我们要爬上屋顶困难重重,但方法正确的话,却可以登上月球,遨游太空。所谓方法,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方便。

禅修训练你的觉察力

我们为什么要禅修?通过禅修,究竟要获得一种什么能力?

简单地说,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这种能力是心本来具备的,但因无明所惑,使心总处在不知不觉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泥潭那样,使内在的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淹没其中,失去作用。

同时,无明带来的烦恼妄想,又在内心形成巨大的生命瀑流——既是心念之流,也是生死之流、轮回之流。在这样的瀑流冲击中,我们是不能自主的,时而散乱,时而掉举,时而昏沉。散乱,就是追逐外境;掉举,就是摇摆不定;昏沉,就是昏昧不觉。

这就是我们现前的心行状态。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状态带来的过患?是否意识到,正是这种状态使我们活得很累、很疲惫?因为心总是在追逐这样那样的念头,忙个不停。更要命的是,这种忙乱是永久的,没有尽头的。只要没有解除无明,没有平息妄念之流,我们就会在追逐念头的过程中,不断纵容它,强化它,不断制造更具冲击力的瀑流。

如果不停止这样的追逐,痛苦是没有尽头的,轮回也是没有尽头的。禅修所做的,就是改变这样的生命现状,从心念之流中脱身而出,进而平息这些奔腾不已的瀑流——这是我们最重要也最紧迫的任务。不要以为出家就万事大吉了,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在原有串习中。刚出家时可能会有所收敛,如果不是刻意防范,这些串习很快会卷土重来。

禅修也是缘起的,离不开良好的助缘。打坐时,坐姿和身体状态都很重要,都是培养正念的增上缘。虽然说禅超越一切形式,但念头和气脉有一定关系,所谓“心息相依”。所以,各种禅修方式都很重视调息和调气的基本训练。此外,如法的生活也很重要。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不同念头的需要。这些念头驱使我们追求相应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这些生活方式也纵容并发展了我们的念头。

所以佛陀特别制定戒律,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这是成就正念的重要助缘,所谓“由戒生定”。戒律的作用大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止持阻止不良行为,这也是对不良心念的阻止。另一方面,戒律又以种种规范令我们简化生活,减少贪著,从而将全部心力用于发展正念,而不是在妄念之流中左冲右突,精疲力竭。

有了戒律的保驾护航,我们就容易把心带回当下。其实,当下的训练并不复杂,关键是认真对待——认真地走路,认真地吃饭,认真地待人接物。所谓认真,不是常人以为的较真,而是把心专注于当下。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吃饭;经行的时候,专注地经行,专注地走好每一步——抬腿、落腿,抬腿、落腿。

在座上的禅修中,则要选择一个善所缘境。大家不是第一次参加禅七,都有自己比较相应的方法。佛随念也好,观呼吸也好,只要认真去做,都是训练觉察力的重要基础。

不需要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

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财。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会带来孤独,有的会带来沮丧。

此外,有些人很自卑,有些人很自大;有些人很狭隘,有些人很宽厚;有些人很粗暴,有些人很慈祥。不论这些情绪多么强烈,也不论这些性格多么刚强,都不是天生,而是由心念积累而成。最初不过是一念之微,但这一念接着一念,就会念念相续。

但心念又是无常的。比如你现在很开心,可能很快就因为什么不开心了。这种开心与否,并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面对不同境界的本能反应。也正因为心念是无常的,我们才能主动加以改变。比如有人会在痛苦中无力自拔,其实,那只是我们不懂得心的运作规律,不懂得怎样进行调整。

虽然我们都害怕痛苦,却常常在痛苦到来时沉溺其中,越陷越深。我们不知道,痛苦也是一个念头,即使当下再强烈,其本质仍是空无自性的,仍是可以改变的。

你要告诉自己,这是心灵天空的一个念头、一片云彩,而不是真正的天空。具备这样的认识,念头的影响就会减弱。反之,当我们把心投向对念头的执著时,会觉得这种痛苦越来越大,越来越真切。这个大,也是我们的一种认识,你觉得它很大,它就变得很大了;你觉得它很真切,它就变得很真切了。

因为每种心念都是我们反复串习的结果。只要不断重复,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进而成为心灵世界的主导——从一念爱心变成强大的爱心,从一念嗔恨变成剧烈的嗔恨。

这些心理力量又会形成我们的生命之流,轮回之流。佛教将有情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这些生命形态也是由心念构成。比如畜生代表着愚痴的张扬,饿鬼代表着贪婪的张扬,阿修罗代表着斗争的张扬。六道如此,当下的现实也是如此。追求艺术的人,每天会想着艺术,在追求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执著,促使他进一步追求。经商的人、从政的人、做学问的人,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这就是当下的轮回,现世的轮回。

在这样的执著中,我们是不得解脱的。因为贪著会像绳索一样,把我们和执著对象牢牢捆绑在一起。佛法所说的解脱,就是帮助我们解开这条执著之绳。当我们不再执著,当下就回归到解脱了。

因为我们本身就具有解脱的潜力,不必再去另外找寻一种叫做“解脱”的境界。所以说,解脱并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方法正确,不需要千里追寻,万里跋涉——当下即是。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小晚

    小晚

    “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瘀青谁的伤心能不留胎记谁的一见钟情不刻骨铭心谁能任性不认命”这首歌让我们明白了年少时候的爱,是最难忘却的。因为那里面满满的,都是我们的真心。那时候的我们都坚信自己可以去为爱情死,其实呢,爱情杀死不了我们,它只会在最柔软的地方给我们划一刀,然后我们看着伤口不知痛痒,在如此的反复轮回里,我们久病成医,直到我们刀枪不入。
  • 不孕有三

    不孕有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三年不孕,小三挺着肚子入户楼下。老公百般欺瞒,婆婆为虎作伥,小三戏谑看我笑话。婆婆欺我,嫌我,诅咒我,为了小三跪地含泪,叫我别动孩子。老公瞒我,骗我,讨好我,不说离婚,也不谈未来。我一次一次咬牙往他们设好的圈套里钻,荆棘割我血肉,流言刺我心脏。在我最狼狈时,他出现在我身边,拉着我,丝毫不嫌:“一点骨气没有,怎么做人。”暗藏的秘密真相大白,前夫跪我面前哭喊着懊悔。在我最迷茫时,他却抱着我,斩钉截铁:“这么没脑子,怎么嫁我。”
  • 临界诡道

    临界诡道

    在世界外的另一个未知世界——魂界。而从魂界通往人类世界的通道就是临界诡道。人类世界的生物都是活着的,有生命的,魂界的生物,却是在人类世界已经灭绝的动物。魂王是魂界的主宰,可他想主宰世界,由此,暗藏在人类中的魂灵捕手与之展开了角逐。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
  • 魔君很忙太子随意

    魔君很忙太子随意

    鹤染,魔界之君,天帝侄女。喜女扮男装,乃六界第一风流之人。蓝颜知己一个,表兄一双,情敌一箩筐。明镜湖。“夜鸿!你,你先放开我!”“嗯?怎么了?”“妖月说,亲表兄妹不能……反正是不能!”某人随口一回:“没事,不是亲的。”鹤染一惊!“不是亲的?!是舅娘背叛了舅舅?还是我娘亲背叛了父君?”“鹤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下)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下)

    2007年,美国PrimeTime公司隆重推出一部风靡全球的纪录片《秘密》,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广受人们的追捧,原因是该片揭落了一个至大的秘密……据该片制版人朗达·拜恩介绍,《秘密》的灵感来源于一本失落百年的古书——《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正是这本书启发了她,让她与那些伟大的励志导师勒斯·华特斯、查尔斯·哈尼尔、罗伯特·柯里尔等相遇,从而拍出了这部经典的励志纪录片。
  • 男性安全营养全书

    男性安全营养全书

    本书从男性必需的营养物质,饮食与美体,饮食防衰老,饮食提高性生活质量,营养需求及注意事项,职业男性的饮食调养,男性常见病的调理,以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饮食误区等方面,全面周到地介绍了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
  • 勇者尚武

    勇者尚武

    精研武学、中医、八卦精髓之大师,重生后成了一个崇尚修武世界的偏僻村庄的柴房之中废柴少年,从此以后,他如鱼得水,运用前世所学,异军突起、以凌云之志、豪迈胸怀、攒五行、合四象、踏平武界,掀起一场涛天巨浪,并终于探索出了生死之奥密。
  • 祸国殃民:绝世名妓之美男解解馋

    祸国殃民:绝世名妓之美男解解馋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名妓?!老天,不带这么玩的好吗?恶毒老鸨要我卖身?!拜托,我可是非常洁(喜)身(欢)自(美)好(男)的!哼!如果老鸨再逼我,再逼我的话,不是美男我不要……(作者君:小姐你的节操碎了满地,我帮你捡回来……某女:节操是什么?我有吗?作者君:……)说实话,老鸨挑人的眼光还是不错滴,什么邪魅皇上,霸道总裁,啊呸,霸道王爷,什么正太皇子,冷酷将军……哈哈,美男快到碗里来,啊呸!快到我怀里来。“你逃不过我的手掌心的,小家伙”皇帝邪魅一笑“姐姐,我要嫁给你!”正太皇子萌萌一笑。“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小东西”王爷霸道一笑。“……”别逼我就范!再逼我,再逼我,我就会忍不住扑到你们的!
  • 钻石蜜婚

    钻石蜜婚

    被誉为相亲达人被同事选中专业顶包!公交车女闺蜜撬了渣男男友还叫嚣上门?黎温暖觉得是衰到爆!但是,迷糊顶包相亲却遇到超帅军长!各项弱爆,可军长大大一路宠爱超甜呵护!先婚厚爱,暖宠到爆!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