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6900000034

第34章 农耕文化比较引发的思考(3)

中、印两国铁制农器具的大量需求,客观上支持且助长了战争频繁的封建农业国家自古形成的优质铁铸兵器、劣质铁铸农具的传统观念。中国山西交城的“云子铁”质量上乘,明政府规定交城每年上交10万斤“缮治兵器”。成书于17世纪的《物理小识》引方中通之说将南方的铁大体分为三类:“以闽铁为上,广铁次之,楚铁止可作。”质劣的楚铁只能是制作锄类农具的材料。在印度,戈尔康达的钢是全印度著名的,“最好的钢铁被用于制作剑戟”。“迈索尔的铁和钢不是优质的,主要制作供地方消费的犁铧、马蹄铁、铁钉等等”。中世纪晚期中、印两国所面临的严酷现实是,有限的冶铁业难以承负来自粮食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压力。明中叶以前,铁年产量最高纪录为18475026斤,同一时期人口的平均数约为52000000人,年人均占有铁约合0.18公斤。当时的印度缺乏这方面的计量材料,根据采矿能力、冶铁规模、技术条件多方面分析,可能尚未达到同期中国的人均占铁指数。有人以印度近代工业已有较大发展的1800年为坐标,对印度人口和冶铁产量之比作过大致的推算,认为每年铁的人均占有量也不超过4/5磅。换句话说,400年以后的印度人均占铁量也不超过0.36公斤。为了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尽量避免与当时欧洲采矿和冶铁业发达的少数国家比较,从整个欧洲的情况来看,15世纪时年产铁量已达30000吨以上,即使按8000万人口计,人均占铁量也不少于0.375公斤,约为同期中国人均占铁量的2倍,高于400年以后的印度。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既取决于劳动者的技术状态,同时也取决于劳动者工具的完善程度。大量需求的农具和人均占铁量过少的矛盾,因农具制作中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加深。通过冶铁业以改革农具来提高生产力的途径,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明代中国,“生产工具基本上沿用宋元以来的一整套农具”。明代以后,农具几无改进。清代的农具仍是:“耕田为犁;平田为耙,为荡,为碡碌;起土为锹;挖土为锄,为铁耙,耘禾为耘禾耙;……打稻为禾斛;刈禾为镰。”王业键先生把明末徐光启编的《农政全书》和本世纪初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的《支那经济全书》中的农具作过比较,认为数百年“看不出有何改进”。印度农具的蹈常袭故致使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更为突出,直至近代也无改观。为此,I.哈比布教授指出,“1595年每个人的生产能力比1870年或1900年左右更高是可能的。由于保持着相同的耕作农具,农民人平均占有的土地,1595年比1900年似乎更接近最佳适度”。还有学者认为,莫卧儿帝国前期不仅农具与现在几乎完全相同,“耕作方式也和现在大致一样”。

第四节 中、印粮食农业进步的障碍

粮食农业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不会出现明显的进步,更不会有经济的飞跃。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幅度甚微。吴慧先生对中国历代粮食亩产有过精到的研究,认为粮食亩产唐和明清都是上升的台阶,吴先生折换成市亩和市斤比较:唐代亩产334斤,明代亩产346斤,清中叶亩产367斤。乍看起来,清中叶比明代亩产增长21斤,幅度约为6%,实际上主要是粮食作物结构和南北方垦地比重变化引起的增长,如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等种植面积的扩大,双季稻栽种面积的增加。仅这方面因素致使清代亩产比明代增加16.8斤,由于南方垦地比重增加(南方垦地由明代的50.21%增至52.02%),亩产增加4.2斤。撇开这些因素,即不同时期相同地域内相同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几乎看不出清中叶比明代有所增长。明代比唐代亩产高12斤,如果除去甘薯、玉米、双季稻使亩产上升的影响,吴先生统计只有9斤的差距。从初唐到晚明足足1000年,可见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之微弱。

印度方面,缺乏各个时期可供利用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可靠数字,据印度学者P.萨拉夫估计,封建社会期间,种子和收获物的比例保持1:4到1:5的水平。看不出比例结构上有任何变动。至于中世纪晚期向近代发展过程中,I.哈比布教授对16世纪中期印度某些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和19世纪后期亚格拉、德里相同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作过详细的比较:

(每比加土地)平均产量(折算为“伊拉赫”计)

表中所列19世纪后期亚格拉和德里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基本上停留在16世纪的水平上,高粱的产量还有回落的趋势。为此,I.哈比布教授作出结论:“这些数字给了我们这样的重要结果,即1540-1545年和1870年之间就粮食作物而言,单位面积产量事实上没有变化。”范巴思对英、法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曾作过比较,1250-1499年每粒小麦、裸麦、大麦、燕麦种子与收获物平均产量比例英国为1:4.7,法国为1:4.3,1500-1699年英国为1:7.0,法国为1:6.3。同样在400多年时间里,英国上升了48.9%,法国上升了46.5%,与中、印两国在粮食农业发展的速度方面拉开了距离。

生产工具的守成,决定了生产力的大小以劳动力的多少为前提,中世纪晚期,中、印两国生产力的进步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力的增加,劳动者技能素质被数量的优势淡化了。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和印度封建社会的人口指数分别作过重新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传统认识颇有出入。因传统的中、印两国人口持续稳定的理论缺乏对历史中许多基本社会问题作令人信服的阐释,已被众多的学者所否定。中世纪晚期的中、印两国,人口呈持续增长之势,中国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印度,而印度人口增长的稳定系数又高于中国。在单位面积产量几无变化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以减缓入口增殖造成的社会压力自然成为当时两国的历史选择。马小鹤、赵元信先生列表对中国明代各省土地面积作过精当的考核,廓清了史书中某些分省明初土地面积统计的舛误,认为明初全国耕地面积约为400万顷上下,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增至600万顷至730万顷。明代270余年耕地面积的增长约为50%-82%之间,人口的增长约70%-95%之间,耕地面积没有达到与人口同步增长的速度,土地承受的人口负荷过重。于是,开始引进和推广高产粮食作物聊以弥补人均占地额的缩减,在急景凋年起救荒裕食的作用。明中叶后,玉米、甘薯传入中国,玉米传播于两广、江、浙、福建、河南、山东、直隶、陕西、甘肃、云南等11个省,甘薯也在广东、福建、云南以及江浙部分地区栽种,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甘薯约占2%。清中叶时玉米种植面积已是明代的8倍,甘薯已是明代的10倍。中世纪晚期以后,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实际上成为中国人口问题的又一处减压阀。

印度历代耕地面积缺乏统计资料,莫卧儿帝国时期只有各省已测量和未测量土地的村庄总数对照表,I.哈比布教授也感到现存的材料“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对莫卧儿时期可耕面积的估算”。因此,我们只能援用证明耕地面积扩大的有关材料论述问题,不能计量定性分析。从上引的人口增长指数来看,德里·苏丹统治以后明显增高,随之而来的砍伐森林、铲除荆棘榛莽、开辟荒原野岭的现象亦日趋严重。13世纪期间,恒河平原的大片地区仍是森林覆盖,巴当(Badaun)和德里之间的旅人还受虎狼骚扰,下一个世纪,我们获悉中部多布(Doab)丛林(亚穆拉与甘加之间的地带)偌大的区域已成为大量农民厄境时的避难地。16世纪末,这个地区的土地几乎全部耕作无遗。阿克巴统治时期的历史学家曾众口一词地宣称:“帝国的全部土地都得到合理的耕作。”这里虽包含着当时的学者歌颂阿克巴功业和莫卧儿帝国盛世的虚言浮语,后来的确也有学者对可耕地作过认真的考察,认为还有不少区域未曾垦殖,但是毫无疑问,可耕地的利用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到了沙杰罕的晚年,昌德拉布罕(chandrabhan)言,“印度差不多的可耕面积事实上都置之耕耘”。印度形同中国,历代耕地因兵祸荒疫时有起落,增减不一,可人口的不断增殖和单位面积产量上的守成,势必造成开拓疆土渐盛,耕垦区域累增的总趋势。

耕地的无限扩大,其直接后果是植被覆盖率缩小,水土流失,土质瘦瘠、沙化严重,旱潦灾害的间隔周期缩短。勤劳的中、印两国人民在生产中充分发挥的丰富生产经验和逐渐进步的生产技术的作用,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所抵消。垦殖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同于战争那种突发、短期的影响,而是缓慢、长期地作用于社会,遗患于后来的世纪。这或许有助于解释既然中世纪晚期的中、印两国存在多方面的社会问题,何以又出现粮食加工业的繁荣。

根据上面的陈述,我们可以这样作结。中世纪晚期,中、印两国的粮食农业经济致使相关的手工业生产极不稳定的发展,丰年高度繁荣,荒年极度萧条,行业置罢无常,工匠增而复减的状态决定了设备简陋、技术简单的生产条件,同时,造就出一大批临时帮工、短杂工和临时作坊主、店主,势必从组织上限制了平民和市民阶层的正常成长。粮食加工行业的手工工匠须以农业或某一稳定的行业为本,以防不测。因此,中、印两国平民阶层成分复杂,组织涣散,行会迟迟不能自立,从未经历城市发展过程中“行会革命”的阶段;市民也始终没有成其为一个阶级,不可能像西欧那样成为社会的第三等级,纵横捭阖于教、俗封建君主、诸侯之间,形成一股往往举足轻重的社会政治力量。又因粮食加工业受粮食属性的制约具有较为固定的生产程式和周期,从而留下农耕经济滞缓发展的烙印,进入流通的粮食制品也因易腐不易运的性质使相关商业保留着地方性、封闭性色彩,商品经济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粮食农业,不利于国内统一经济市场的形成。商品经济的不充分发展,无形之中又给自然经济注入了疲而不衰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封建势力赖以顽固生存的经济依托。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粮食农业的经济结构使农具的大量需求和人均占铁量过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农具袭旧而不图新,且质量得不到保证。农业的进步,只是随着人口的增殖呈现出可耕面积的扩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并非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人均产值的增长,因为增加的那一部分生产总值早已被新增的人口所消耗。由于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充足,工匠的增雇远比生产工具的改革更有利可图,所以,中、印两国冶铁业的发展通常只是简单再生产的扩大,完全不同于仅几百人口劳动力奇缺的英国,当纺织业简单再生产的扩大以提高工资的方式亦增雇不到足够工人的时候,通过改革生产工具的措施达到节省劳动人手、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则势在必行。冶铁业——近代担负生产工具改革的重要行业,在中、印两国粮食农业的导向下,处境被动,步履蹒跚,同时也羁束了经济农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严格地说,中世纪晚期的中、印两国蕴含着一种人口、地力、生态的潜在危机,成为向近代过渡时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障碍。

同类推荐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中华哲理故事精编

    中华哲理故事精编

    中华古代哲理故事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这些作品熔哲学、文学、艺术干一炉,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智慧的思辨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凭借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叩动读者的心扉,带给人们借鉴和启迪。
  • 突围中的农村

    突围中的农村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部引人入胜的书。它呈现的事实,它引发的思考,它展示的人格,都是一般书所难以具备的,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逐字逐句的阅读打动了我,也相信会打动你。这部书对问题的感受为常书所不及……这部书对问题的思考为常书所不及……这部书作者的人格魅力为常人所不及……这本《突围中的农村》(李桂平编写)展现的事实,所引发的思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那些尽管精细却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著作。相信你可以读后收益不少。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热门推荐
  • STAGE-LAND

    STAGE-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切重来:爱是否依然存在

    一切重来:爱是否依然存在

    “你根本不爱我,为什么还要如此珍惜我?”花落高声的质问,却没有回答的声音。有的只有冷漠转身的背影!泪,再也止不住的掉下来,那么冷漠的背影……“……”因为我不能给你安全感,不能用随时结束的生命,去让你担惊受怕,所以,只能,不爱你,如果可以,我只是不想让你为了我掉眼泪,因为,我会心疼……
  • 今传是楼诗话

    今传是楼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倾世红妆:全能女神掌乾坤

    倾世红妆:全能女神掌乾坤

    她,是21世纪顶尖组织—血殺的王,同时是隐世家族凰家的当代家主.一朝穿越,她变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废柴小姐。笑她废柴?老娘魔武双修,碾杀一切天才!笑她容丑?面具后是绝世的玲珑美人!坏姨娘?毒嫡姐?老娘一刀一个!有美男,有起伏,有萌宠,女主十项全能,更有顽童师父保驾护航!全文女强,不喜勿入!
  • 千年绝恋

    千年绝恋

    一千年前,她救了他,并且把他带在身边,但是那时她是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他只能默默的祝福她,决心就这样守护她。她刚出生时,除了脖子上的一块玉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是从小到大,都有人在资助她,让她过的衣食无忧,她从心底感谢这个资助人,期待着有一天能见到他,好好的感谢他。但是没有想到第一次见到那个资助人,就被他给吃抹干净,她想逃离,但是……《前世的情,今生还》续集
  • 黑白兄弟

    黑白兄弟

    这本《黑白兄弟》由严歧成著,讲述的是:黑道枭雄,职业警察,本属天敌。可是,他们源于一个母亲的血,他们几乎同时来到这个世界。苍茫人生,风雨之路,三十年时光,程鲲、程鹏兄弟二人面对友谊、情感、道德、财富、乃至法律,他们各有取舍。程鲲忠实于职业使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终为警察中的佼佼者。程鹏在黑道上摸爬滚打,在嗜血的搏斗中也杀出了自己的天地,成为袖转乾坤的流氓大亨。从自然朴实的乡村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人的欲望如魔鬼般飞舞,程鹏从捞到他的第一桶金开始,他就没有停止对于财富的渴望,对于利益的争夺。
  • 戒指能升级

    戒指能升级

    在这个世界,只有命格高贵者,才有铸造魂兵的权利,且看主角如何铸就三把绝世魂兵。一个身体,三个灵魂,且看主角如何手握三把魂兵,搅动风云,嚣张至死。热血是必须的,激情是必须的,扮猪吃老虎是必须的,铁骨柔情亦是必须的,要想知道,具备这四个要素,写出来的小说是什么样子,且看《戒指能升级》。新人需要支持,留下一张推荐票,胜造七级浮屠。
  • 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一部对中国企业之病寻根溯源之书, 一部对传统文化重新解析之书。 在该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对中国企业的不良影响,逐一描述了现代中国企业中的怪现状,对这些怪现状进行了全面尖锐的批判,解析了这些现象的成因,深入描述分析了我国现代企业的成长环境,并指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合实际的现代企业发展之道。同时,也带给中国现代企业和企业家们些许警惕,些许思考。
  • 惑乱九洲

    惑乱九洲

    长封却意外得到了自己前世信物,渐渐唤起前世记忆。她的名讳居然不在生死簿上?她到底是谁?他将如何收拾自己造成的残局?将如何使五界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