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300000041

第41章 后记:大变革时期的大人物(2)

民国初年,中国大地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不单单有传统王朝崩溃新权威未能建立的混乱,还有中西方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混乱。如何看待这个大变革时期呢?许多人认为这一阶段因为缺乏社会铺垫和思想教育,依然没有逃出中国传统“改朝换代”的范畴。“20世纪最初的十年,是清王朝统治威信大面积堕落的十年,对于那些对政治并不敏感,甚至对革命党人卖力地宣传不甚了了的下层百姓来说,如果说他们也有一些改朝换代的预感的话,那么恐怕更多的来源于历史习惯。在多少懂得一点历史知识的老百姓眼里,一个统治了260年的王朝,无论如何也是该寿终正寝了。一时间,有关清朝气数已尽的民谣,盛传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这些民遥和传言,有些固然有革命党人的因素,但能够迅速地流传开来,毕竟说明它们契合了老百姓的某种心理。反过来说,革命党人其实也受到了气数说的影响,我们在许多起义后建立的军政府的文告上,都能看到诸如‘上征天意,下见人心’,以及‘胡运告终’之类的说法。”(张鸣著:《民意与天意》,载于《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客观存在的,有目共睹的,但传统被掩盖了,新的东西被夸大了。辛亥革命的本体,仍然是一个王朝更替的运动。”(朱宗震著:《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

中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面对几十位临时参议员宣誓,誓词很短,却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千年古国告别了王朝,进入了现代社会。“这个生生不息的最古老的国家,便由‘帝制’转入‘民治’的新时代了。在此之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帝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围绕着这个帝王,还有一整套交互运作的国家机器和与它们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文化体系、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系统。它们是个相辅相成、一转百转的整体。因此,要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制度,或帝国制度,转入一个民主代议制度,这种制度转型,就非三年五年之功了。”(唐德刚著:《袁氏当国》)各国都经历了从王朝到现代的转型。这个转型很艰难,涉及各方各面,难免存在反复。英国就有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法国有恐怖统治和拿破仑称帝,俄国的转型期更长,农奴经济、专制残余和薄弱的经济让自上而下的历次政治跃进都大打折扣。民国建立后种种乱象,常让人有痛心疾首之感,但是如果放在社会艰难转型的大背景中观察,我们也许会平常、客观一些。转型的疼痛表现为社会乱象,也许是中国付出的必要的代价。

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民国肇建,百废待举,况以数千年专制一变而为共和,诚非旦夕所能为力。”

每一本书的完成,都是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结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本书的主要参考书目有: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唐德刚著的《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中国史学会编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版;朱宗震著的《真假共和-1912的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真假共和-1913的中国国宪政实验的困境与挫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朱宗震著的《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新华出版社2009年4月版;[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6月版;夏双刃著的《乱世掌国——平议民国大总统》,九州出版社2006年2月版;李菁著的《孙中山传——天下为公》,华文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王政著的《历史的棱角》,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年9月版;刘秉荣的《荒诞史景——北洋官场迷信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张鸣的《历史的坏脾气》,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本书的主要参考论文都下载于“中国知网”,计有:郭剑林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与过渡——北洋政府时代》,载于《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卢古质、丰晓飞的《孙中山与陈粹芬分手之谜》,载于《东南早报》2005年06月16日;胡绳武、金冲及的《孙中山在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载于《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王业兴的《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载于《学术界》1988年第3期;李文海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献身精神》,载于《人民日报》1981年4月17日;郭剑林的《孙中山与军阀——兼答胡显中同志》,载于《学术月刊》1988年10期;徐庆全的《大总统孙中山廉洁自律》,载于《炎黄春秋》1996年03期;汪东林的《辛亥革命前后的梁漱溟》,载于《炎黄春秋》2001年第10期;劳允兴的《孙中山北上及病逝北京前后》,载于《炎黄春秋》1996年11期;祁建的《孙中山和北京湖广会馆》,载于《大地》2005年第5期、第6期合刊;严泉的《袁氏当国的制度转型视野中的民国初年》,载于《书屋》2005年第10期;姜新的《重评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载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哲社版》1992年第4期;骆宝善的《再论戊戌变法不起于袁世凯告密》,载于《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戴逸的《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告密真相》,载于《北京日报》1999年6月23日;李毅的《袁世凯墓穴之谜》,载于《湖南档案》2003年第1期;陈子曦的《嗜肉加纵欲,袁世凯死于尿毒症》,载于《医药世界》2008年5月;邓亦武,黄佳的《袁世凯政权灭亡原因新解———从新权威主义结构张力看袁世凯政权的灭亡》,载于《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苏全有、董洁的《袁世凯的洹上村三年》,载于《中国社会导论》2008年03期;袁静雪的《在父亲袁世凯“称帝”的日子里》,载于《文史博览》2007年01期;明贤的《日常的袁世凯》,载于《文史天地》2008年07期;马勇的《袁世凯帝制自为的心路历程》,载于《学术界》2004年第2期;彰无忌的《关于袁世凯的一些忆述》,载于《文史精华》2007年第5期;郭剑林的《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载于《河北学刊》1994年第6期;邓亦武的《论袁世凯部属反对洪宪帝制》,载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郭玉富,张根生的《也谈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帝制的关系》,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李永春的《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政府的新闻策略》,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9月;李永春的《“二十一条”交涉期间的政府外交与社会舆论》,载于《求索》2007年第9期;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二十一条”签订经过的史料一组》,载于《历史档案》1983年第2期;苏全有的《袁世凯与〈二十一条〉新论》,载于《舟山学刊》2005年第4期;马良玉的《袁世凯与“二十一条”》,载于《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林增平的《黎元洪与武昌首义》,载于《江汉论坛》1981第4期;李小文的《论武昌首义中的黎元洪》,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汪朝光的《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载于《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皮明庥的《武昌起义后的反黎风潮》,载于《武汉春秋》1984年第5期;康沛竹的《徐世昌在东北活动述略》,载于《求是学刊》1900年第5期;郭剑林的《徐世昌与小站练兵》,载于《历史教学》1995年第9期;景东升的《徐世昌对洪宪帝制的谨慎抵制》,载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张淑娟的《徐世昌与1916年内阁风潮的解决》,载于《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徐玉琢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晚年》,载于《纵横》1996年第11期;黄林的《晚清重臣徐世昌略论》,载于《史学月刊》1992年第5期。

另外,本书还参考了若干网络文章,比如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发表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作品《革命与宿命》;李学通:《袁世凯的小辫》,载于“近代中国研究”网站;袁伟时:《袁世凯的脸谱》,载于“近代中国网”;王晓秋:《孙中山与一位日本“奇人”》,载于南方网理论频道文史哲教栏目;黎志滔:《孙中山遗嘱是谁起草的?》,载于中国侨网“侨史钩沉”栏目;TOM博客黄文治历史专栏:《日本与袁世凯复辟帝制》;史冷金:《床下都督黎元洪的另一面:生活简朴的敦厚长者》,载于光明网;载于凤凰资讯网历史频道的《袁世凯称帝前蒙骗冯国璋、梁启超的历史真相》;来源于先锋国家历史的《点燃引线的大总统徐世昌》,来源于网易新闻中心的《徐世昌:调和各派关系的大总统》;百度百科中的“曹锟”、“吴佩孚”等相关词条。

其他有“一面之缘”或多年前对我产生过影响的相关文献,恕不能一一列举。有时在寂静的夜晚,经历了劳累的工作的一天后,我看着并不通俗、大众的文献,感觉自己不是孤独一人。谢谢所有的前人与同行,感谢你们的有益工作。

在后记的最后,照例应该对本书的成书过程做一个介绍,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这本书我耗时两年,着力不浅,中途曾经想过放弃,所幸坚持了下来。本书动笔于2008年的秋天,原本是他人的约稿。随着写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难度之大、未知之处越来越多。中间经历过两次大的修改,一次是2009年中,一次是2010年秋。现在的稿子和初稿相差较大。2009年秋,九州出版社好心的编辑云岩涛将我介绍给了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东方资治对书稿表示了兴趣,并让它走上了出版流程。

我要感谢东方资治的王总,感谢他的肯定、鼓励和支持;感谢张雁春、闫静、杜仕军几位编辑,感谢他们的谬赞、宽容和辛勤工作。同时,我要感谢在本书编辑、印刷、发行过程中付出心血与汗水的同行们。图书出版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没有大家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本书的最终问世。我特别要感谢唐琳娜,谢谢她的支持和对书稿在写作和修改中的意见。她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任何一本图书都是“遗憾”的产物,对于编辑来说如此,对于作者来说更是如此。本书在史料遴选和观点阐述方面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焦裕禄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焦裕禄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这是一部文学传记,而非学术性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热门推荐
  •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宋记

    南宋记

    他只是一个小混混,无意间来到了北宋与南宋的中兴时代。沉寂已久的和平被打破,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南望伊人在故乡,北观壮士征四方。历史的车轮在无形中推动着,那种时代他该如何奔走。
  • tfboys永伴

    tfboys永伴

    四叶草。。。。。。。。。。。。。。。。。。。。。。。。。。。。。。。。。。。。。。。。。。。。。。。。。。。。。。。。。。。。。
  • 血龙剑

    血龙剑

    江湖传言:得血龙刀者得天下。因为一把刀而引起的不断杀戮。龙煞天年幼时因此刀被屠杀满门。少年的他立志找出凶手,血刃报仇!“帝释天,你屠我满门,杀我爹娘,今日我定将你碎尸万段!”一个少年谱写的传奇乐章。
  • 神农小神医

    神农小神医

    左飞原本是农大大三的学生,也是蛤蟆坑这贫瘠的农村少见的大学生,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在大学期间,他交往了女友童欣雨,没想到女友却劈腿给了一个胖子。为此他揍了胖子一顿,对方放出话来要废掉他。对此,左飞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对不住父母的期望,在暑假期间返回蛤蟆坑,没想到在玉米地遇见了村长和女的野战,心怀不忿的左飞偷拍下了照片……
  • 张文端公诗选

    张文端公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罪刑责

    天罪刑责

    万年前,龙皇之祖的诅咒······千年前,战神刑天的怨念······现在,拥有龙皇血脉与刑天之力的少年却背负着拯救苍生的重任,他到底是成魔,还是成神?他到底是恶魔,还是救世主?
  •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欢喜种田

    欢喜种田

    孤儿乔欢喜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房有车找个好男人生个娃,却不料被雷劈到了大荔朝的小寡妇身上。小寡妇命薄,名叫欢喜,冲个喜当夜就死了夫君,接着又遭公公调戏想不开悬了梁。接着这么一个烂摊子后,乔欢喜发现,休书一封极品亲戚一堆,偏心的叔娘一对,老实的寡母一个,人生多杯具不如洗刷刷。爹不见,去参军,一去十载才复返,没成将军伙头兵。只是,她这身怪力从哪儿而来,乔欢喜表示力气特别大,抢个状元夫君进家门。
  • 捡了个妖怪当师傅

    捡了个妖怪当师傅

    他本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一次车祸而意外打开了阴阳眼,看到了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本来,他是想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这些事情以后,再重新过上自己的普通生活,结果,一只突然出现的猫妖改变了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