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000000032

第32章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解释(29)

以上分析说明,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高,就业结构就容易转型,失业率就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其就业结构转型快慢,就业容量扩张的理想与否,决定于投资和创业的活跃和企业的数量,决定于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决定于城市化的程度,决定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这又与其宏观整体的资源配置方式、所有制结构和工业化战略有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四、中国在扩大就业方面的幻觉和失误

观念和意识是经济发展制度因素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和意识常常决定着就业战略的取向和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转型和容量的扩张。解放后中国一些学者和决策者解决就业的思路往往受其想当然意识的影响,而就业幻觉所支配的就业战略和政策常常与就业的内在规律和变动趋势不相一致。

(一)中国的就业幻觉与战略及政策误区

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呢?从观念和意识讲,决策者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幻觉和意识:首先,发展中国家的高层和地区领导,为了赶超发达国家,都有很深的大工业和大企业情结,认为兴办大规模的企业,将企业做大,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吸收劳动力就业。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国家,过去由国家投资兴办大企业,改革开放后,部门和地方领导也有很强的促使工业和企业做大意识,加上中国目前的税源和财政分税体制,企业越大,地方收入越有保证和越多,地方领导更是偏重于特大和大企业的发展。而大工业和大企业,有一个规律是,随着工资社保等成本的上升和技术进步,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相对多的投资吸收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工作,甚至越来越多的工业产业还绝对地挤出富余的劳动力。中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工业企业大量下岗,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技术进步挤出相对和绝对富余的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国目前实际上重视特大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忽视并歧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特大、大型、中小和微型等不同规模企业生态结构系统中,特大和大型企业与微型和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差异较大。1、在政府政策方面,由于政府鼓励做大做强,实际工作中忽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特大和大型企业能享受的政府政策性照顾和争取到的各种政策优惠要比中小企业多得多。2、在利用政府关系和其他社会资源方面,特大和大型企业法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要比微型和中小企业高,在获得土地等资源方面比微型和中小企业有优势,抵御和承受政府各机构收费、罚款和吃拿卡要的能力比微型和中小企业强。3、在融资方面,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是银行集中度较高,几家到十几家银行垄断了全国的资金市场,特大和大型企业有雄厚的资产,因此,银行贷款的绝大部分投放给它们。

其次,政府主导解决就业意识,力图用政府本身和政府所办的事业解决就业。如增加和扩大党政机关单位,并且发展教育、卫生等等行政性的事业。特别是当社会就业不足时,听到的是政府花钱开发公益和事业性岗位来解决就业。党政机关的经费经常挤占教育、卫生、文化、传媒等事业的经费,使后者经费不足,而且由于机关办后勤,教育、卫生、文化、传媒等事业的行政管制色彩较为明显,其效率较低,没有商业交换及成本价格机制的约束和激励,本来可以大量容纳就业的并且会良性发展的第三产业,没有发展的商业动力,被萎缩在行政体制和单位内部。

特别需要分析的是,过去中国的各级领导,甚至一部分学者也认为,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是就业容量最大的地方。每当由于体制抑制和政策失误导致城市失业率较高时,便将眼光转向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希望在那里能拓展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试图制定政策促使劳动力向那里流动。在农村就业机会萎缩和劳动力被挤出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规律。其经济学意义上的理由在于:1、从农村的第一产业看,只能向外减少劳动力,不可能增加劳动力的就业。主要是因为容纳劳动力就业的耕地数量日益绝对减少;农业投入资本的增加,使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相对和绝对使用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的技术进步也使农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2、分散发展工业的不经济,使农村大力发展工业受到限制。农村市场容量狭小,使工业的分工和协作受到限制;工业产业对规模经济要求较高,分散的农村工业规模太小,分摊成本较高;对地理上分散的各个农村的工业企业进行道路、电力、供水等配套,其共享性较差,投资较大,对于投资方讲,规模不经济,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条件不配套而外部不经济;特别分散的农村工业由于污染分散,加上管线、运营和维护等投资相对较大,其控制和处理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虽然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利用计划经济的低价和市场的高价格局,利用计划供应和市场需求的缺口,利用国有工业企业体制僵化和忽视市场的机会,农村乡镇工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分散工业的不经济和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显现。乡镇企业结构要调整,农村工业企业要进入园区,集中到城市,从而获得发展的聚集经济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趋势。3、第三产业不可能在农村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因为农村的低收入使得农户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较低,有关的家庭劳动不可能分工外化为服务业;由于人口分散,形不成聚集的消费市场,使一些服务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需求规模;农村的产业关联不复杂,分工和协作单一并且产业链条较短,其中的中介等服务业很难发展。简言之,通过发展农村来大规模增加就业,实际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目前许多学者想通过学习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在60-80年代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来缓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甚至一些学者还论证了要让农民在农村就业和居住,不要到城镇中来的途径和政策。实际上需要中国学者注意的是:1、虽然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在60-80年代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运动,但是,农村农业中劳动力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率还是在持续地下降,城市化的水平在不断地上升;2、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民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中国失地农民不同的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在城镇扩大和结合部的地区,土地财产进入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为他们提供了脱离农业,或者兼营其他非农业的资本,从纯农户演化成小工厂、小店铺、小房地产所有者企业的较多;3、这些国家和地区农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虽然农业耕种的土地规模稍有扩大,但是农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从事非农业所占的收入比例越来越高,大多都在城镇中兼有工作和微型及中小企业,目前这些国家地区农民总收入中只有1/5来自于农业经营;4、从人均GDP、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来看,中国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在发展阶段上比日本、韩和中国台湾地区提早了20年以上。因此,需要反哺的农业人口相对比例大,提供反哺的城市人口相对少,财力薄弱,建设资金需要量大,是中国这次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学者们忽视和很少讨论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量的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大量的产业投资是大企业投资,而微型和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城市中没有较好的生态空间,不可能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那样良性地吸收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而形成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不得不逼迫战略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缓解就业压力的出路无奈地转向发展农村来减缓人口流动和转移方面。

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忽视了一个关键方面,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密度比我们还大的国家和地区的结构转型经验看,如果在城市中积极鼓励投资和创业,大量地发展微型和中小企业,会不断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不会发展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且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因此,城乡能不能统筹发展,关键在于城市中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微型和中小企业是否能得以大量的发展。

认为可以通过开发欠发达地区将一部分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到那里去的理由是,欠发达地区往往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可开发资源和可开发耕地多。实际上人口和劳动力的地理容量和经济容量是有区别的。决定劳动力失业率高低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容量,而不是地理容量。就业的经济容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这一地区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强度;本地的企业结构、生产规模和经济竞争力;分工和协作的发展程度;城市化水平决定的经济聚集程度;市场是不是活跃;耕地的开发则取决于水资源多少、山地还是平地、气候条件是不是适宜。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大量的企业,没有城市化形成的第三产业,气候和水资源等不具备开发的条件,地理面积再大,也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就业。因此,想通过人口和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逆向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总体上也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看,中国20世纪60-70年代,大量的大中专学生和城市初高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务农,到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知青几乎全部返城;80年代以来,去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干部职工,或者本人,或者子女,有相当多的人往东部回流;而且,目前来看,中国边远地区由于企业数量相对少,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不发达,市场需求规模小,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比东部困难得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水平太低

中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初时,公营企业还很少,1952年有私营工业14.95万户,私营商业430万户,私营饮食业83万户,共计528万户企业。按照当时的人口,每千人9个私营企业。从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数量上看,比同阶段上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还要多,但是,当时企业劳动力平均规模与日本60年代企业和中国台湾50年代企业相比,就业人数规模要小得多。我们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就业的变动情况。到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时,中国没有私营企业,城镇有15万个体劳动者。1978年到90年代初,我们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时,仍然将其作为公有经济的补充来对待。从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资金财政拨款改贷款,集体企业也负债大发展,虽然企业数量和人数规模各自在90年代初和中期达到了历史最多的水平,但也给银行造成了大量的呆账坏帐,这里不再赘述。从它们对就业的贡献看,1996年,216万个国有企业容纳的就业为8298万人,平均规模38人,2008年时国有企业减少到了57万家,只有2500万职工,职工减少了5798万人,但企业平均规模上升到44人左右;集体企业1991年最多时容纳3628万人就业,1994年546万个集体企业中就业人数为3285万人,平均规模6人,2008年集体企业减少到85.67万个,只剩下623万职工就业,职工比1991年时减少了3005万人,但是平均规模也只有7.27人。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从1995年最多时就业14546万人,2008年时,减少到了3123万人,13年时间中总共减少了11423万个工作岗位。国有和集体企业就业容量大规模收缩,除了其他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职工工资的不断上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一些企业绝对减人;另外,从制度经济学分析,其大量减少的原因在于,国有和集体的企业形式,其体制、组织和管理成本较高,无法在如此小的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分摊。

因而,20世纪年代中期开始,从所有制上讲,非公有的个体工商户、微型和中小私营企业的发展,成了既吸收城市新增劳动力就业,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要吸纳国有和集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惟一领域。从2008当年城镇新增就业的860万人看,私营企业543万人,占新增就业的63.4%;有限责任公司119万,占新增就业的13.8%,个体工商户299万,占新增就业的34.8%;而国有企业只增加就业23万,集体企业减少了56万个工作岗位,港懊台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减少了工作岗位。2008年全年由个体、私营和有限责任公司解决的就业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112%,说明新增岗位除了解决860万新增劳动力就业外,还转移和弥补了其他领域因岗位减少而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就业。

但是,由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困难、行政管制太强和政府各部门收费越来越多,即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个体、私营和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成份的发展原则性政策上越来越宽松,到目前为止,中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50和60年代的水平,企业数量的发育和发展还处于工业化的开始阶段。从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中国1994年,私营企业数量为43万户,就业人数为332万,平均规模为7.7个人;城镇个体工商户为720万户,就业人数为1225万人,平均每户就业1.7人。全国2008年城乡企业数量为971.46万个,城镇就业劳动力为17096万人,乡镇企业就业15451,城乡每个企业就业规模33.5人,其中私营企业657.42万个,城乡就业人数8968.9万人,平均规模为13.64人。2008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2917万,从业人员5776.41万,平均一个个体户就业人员1.98人。如果我们按照中小企业每个就业10人的标准折算,全国工商个体户可以折算为577.6万个企业,这样,全国企业数量为1549.06万户,按照全国2008年132802万人口计算,每千人口拥有企业仅为11.66个,每千人企业数量略高于中国大陆1952年水平,也只是1960年日本每千人4.5个和中国台湾1952年4个的两到三倍。与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差距在4倍多。

这里我们,将5个个体户按照一个小企业折算,依次来看根据2008年中国各地区每千人口拥有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上海32.72、北京22.39、天津9.25、浙江9.64、江苏9.42、广东7.0个,其余省市区都在每千人6个以下,其中贵州、西藏、甘肃、广西、湖南等省区在2户以下。从其他统计数据的对照可以看出,每千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较多的地方,是经济较为发达、农业就业劳动力比例较低、城镇实际失业率不高、能大量吸收外地劳动力就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反之,则是经济不发达、农业劳动力就业比率高、城镇实际失业率高、向外挤出剩余劳动力、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同类推荐
  • 手腕: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游戏

    手腕: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游戏

    本书撷取若干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故事,全方位地展现权力斗争过程中斗智斗勇的手段,来突出这些历史人物的政治斗争策略以及权力争夺过程。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热门推荐
  • 魔乱天下

    魔乱天下

    黄泉忘川,弱水三千,曼珠沙华,开一千年,落一千年。三生石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你为我放弃一生,我便许你永世!***************************************“你嫌弃我吗?”他琉璃般的眼睛望着她,可怜巴巴的。她轻轻一笑:“当然。”“当然不嫌弃,对吧?”某男开始由小白兔变成大灰狼了。“几天不见,脸皮见长啊!”“长得再快,也不及我对你的心啊。”“······”“丫头,你跟我走吧,我们一起夫唱妇随,狼狈为奸,祸害天下!”“没兴趣!!”“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是啊,人生苦短。何妨一试?让我们一起魔乱天下吧!
  •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很抢手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很抢手

    她被一个小男孩碰瓷,遭遇绑架,又被送去了神秘男人的浴室。她是带着小萝莉的单亲妈妈,他是带着小鲜肉的单亲爸爸,一个明星造型师,一个冷酷大总裁,因为一个吃货女儿一个腹黑儿子,越走越近。他宠她入骨,视她如命,却在小萝莉和小鲜肉身上,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 宠妻无底线:冷魅特工三好丈夫

    宠妻无底线:冷魅特工三好丈夫

    她被暗恋的人一枪打到心口,粉碎了她的爱,也粉碎了她的心。可她却因一块莫名其妙的石头而重生穿越。这是一个以灵气修炼为主的大陆,而她却不能修炼。极其妖孽的男子,几次三番为她舍身相救,还要娶她为妻,可封闭的心灵能再次为谁敞开吗?他说他爱她,从未改变,那就是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了,为什么心里有淡淡的失落感。她又轻易对别的人动情了吗?
  • 萌宝家教:误惹酷律师

    萌宝家教:误惹酷律师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一辈子的情人。在何梦洁看来,文听雨和文轩岂止上一辈子是情人,大概好几辈子都是情人。同样的优质容貌,同样的冷酷举止,甚至连说话都是同样的毒舌讨厌。当家教第一天,被喷胡椒粉,被泼水,被滑倒,甚至最后,还被弄得裙衫俱裂!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吗?她何梦洁可是从小到大只有作弄别人,没有被别人捉弄的主!且看欢脱幼教如何巧斗毒舌爸,智收小萝莉,在家教的路上披荆斩棘,最后抱得男神归!此文姐妹篇《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围观哦!
  • 梦回八零之如果家驹

    梦回八零之如果家驹

    80,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而已。但对于我们这些80后而言,它却是一个划时代的特殊符号。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变迁和我们太多的美好记忆。这些记忆与变迁,陪伴着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它们的成长。这,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所有80后人的故事,只在追忆我们曾经逝去的美好青春。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晴动九天

    晴动九天

    何为人心,不过既是一场闹剧的源泉,一切因果皆因他而生,为他而灭,人,多么可笑的存在,虚伪,是他们的面纱。他们用虚荣填满欲望的空洞,用凡事浮沉祭奠内心的绝望。不过一切的一切都总将打破在这晴元大陆之中
  • 七日孤岛

    七日孤岛

    这是噩梦他(她)们本是世界瞩目的夺目新星,他(她)们一生本该光芒万丈可这一场始料不及的游戏埋葬了一切希望,他们将何去何从?又该如何自相残杀?OOOOOO你认为你是全世界最可怜的人么?你相信有天崩地裂也不离不弃的情谊么?你认为你有容乃大到可以割肉喂鹰么?那请你读完这个故事吧
  • 旋风少女:5

    旋风少女:5

    该书根据著名作家明晓溪改编,若白、百草的爱情能否长长久久
  • 迷失时空

    迷失时空

    一场意外的穿越时空之旅,几段似真似假理不清的感情,在这个不知何世的时空里,我真的能找到最终的归宿吗?如果,穿越是无可避免的宿命,被最爱的你伤我至深是无法逃脱的命运,我愿意承受。只愿,你不要为我而伤心难过;只要,在明月高挂在半空的时候,偶尔想起我,然后,幸福的活下去,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