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200000025

第25章 曾经的文化(4)

其中有一个比较特别,说是由于中医的缘故,中国才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大公报》民国十八年三月十六日)。不消说,这种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殖能力归功于岐伯与黄帝发明的高论,无论如何都是讲不通的,但中国众多的人口与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却成了中医请愿保存自己的最有力的借口。百分之八十的地区没有西医,四亿多人口与六千余西医的巨大反差,无论如何都是政府的卫生行政机关所要正视的现实,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老百姓绝大多数毕竟要靠中医来料理他们的疾病。中央卫生会议上西医们火药味十足的议案,虽然让中医感到了生存的危机,但本质上与五四时期的书生议论并无不同,都解决不了中国的现实问题。请愿的中医们恰是抓住了这一点,向国民政府的各方面大员疏通呼吁,结果将卫生部弄了个里外不是人。薛笃弼坐在了火炉上,连老板冯玉祥也来电骂他,所以结果只能是大家闹一场,西医们白费了脑筋、口水和笔墨,回到自家诊所和医院徒呼负负,中医们欢庆胜利,一起吃大餐。

诚然,中医们此次的胜利的确是令参与者兴奋的,请愿的组织发起者之一的陈存仁先生,几十年后还屡次在自己的各种回忆中提及此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实际上,中医们的胜利是要打一个大折扣的。中医虽然经过抗争赢得了继续生存的权利,但毕竟公开地承认了对手的道理,而且不得不用对手的道理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就中医理论本身而言,那一整套阴阳五行、经络脉象之说,跟西方科学毕竟存在着难以打通的隔膜,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反而与西学提倡者批判的迷信诸如道教、方术等倒是难分彼此,相互间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系。客观地说,从张仲景到李时珍,实际上并没有跟方术划清界限,各地的中医,即使是那些卓有成效的名医,也或多或少有点医巫不分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和西医是分属两种文化体系的医疗和操作手段,要想互相说明和解释至少是非常困难的,而以西医的价值为标准来评判和衡量中医,跟带了有色眼镜甚至哈哈镜看东西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包括我们所说的医巫不分,其实只是我们现在的感觉,即已经接受了西方科学价值观而后的观察做出的结论。在西医或者西方的语境里,中医的针灸、按摩甚至刮痧都很难真正得到理解。即使科学发达如今日,中医基本要素如经络,任何科学手段依然无法证明其实体性的存在,但任何人只要经历了针灸治疗的,都能真切地感觉到确实有经络和穴位这么回事。在这场中医存废的论争中,西医说中医没有科学上的根据,而中医却要强调科学的实证性来证明自己,中医在道理上的屈服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毕竟在那个时代,科学是具有无穷魔力的名字,任何人都不能不向科学低下自己的头。谁说五四科学与民主的启蒙没有成功,至少科学一词变成了法力无边的魔杖。也许,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老百姓并不如此想,甚至连科学二字都听不懂,但是毕竟一个社会有声音大和声音小甚至无声群体的分别,在某种情形下,只要声音大的群体认可这种道理,那么这个道理就会变成社会的公理。这就是为什么当时还很幼稚(整个上海才有一台X光透视机)、数量远不及中医的西医们敢于提议废止中医,而声势浩大的中医却只能哀兵求告,还要加上疏通和贿赂才能抵挡的缘故。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当这个社会或者说国度的大多数人还并不知科学为何物的时候(包括某些高喊科学的人),对“科学”的名词崇拜却能畅行于世。

事件过后,褚民谊没有像传说的那样向国民党的“三全”大会提议废止中医,而是改而呼吁提倡科学,选拔人才。卫生部长薛笃弼则声明中医不可废,但要科学化。实际上,以西方医学理念建立的卫生部门(虽然当时还很幼稚),本身与中医是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的。卫生部门要想建立现代的卫生体系,势必要改造中医,用当时《大公报》社评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医家“对于世界医学界实负有一种特别使命,曰解决中西医问题”(很可能是张季鸾的手笔)。再说,当时的中医自身却也存在着难以掩饰的家丑,像我们前面提过的,庸医太多,虽然庸医的存在西医也难免,但中医界混世的人绝对值毕竟过于庞大,仅仅读过《汤头歌》就出来蒙世的大有人在。这是由于中医的传承过于个性化,传习的过程过于经验化、体验化,个体之间差距太大,缺乏一个基本的尺度来衡量,而且中医总体上没有消毒卫生的概念,对中国人生存环境的卫生健康以及防疫实在不利。只是从那以后,中西医问题的解决基本上是单向度的。国民政府的卫生部要求中医从业要经过考试(西医也需考),但考试的内容则以西方医学为主,而且西医考试通过称医师,中医则称医士(当然,比起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的中医只能称“Herbalist”,意思为“种植或贩卖草药者”,还是要强一点)。对中医中药的研究整理,也大体上按照以西方医学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医中药的路径进行。实际上,在事件发生的时候,中医中药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某些西方和日本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医中药的作用,开始加以研究(主要是中药)。中医们在请愿时,也就此作为例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过,西方的中药(也称汉药)研究,基本上是药理探究,属于西方科学研究的范围,目的充其量无非是将中医中药作为要素摄取进西医体系。可是这种理路,却实际上贯穿了改造中医中药的全过程。到今天,中医中药确实走上了一条“科学化”的道路,中药成剂可以批量生产了,但也越发像西药了。一批又一批医学精英本着科学的理念,用科学的仪器来探索经络的实际存在,当然是越探究越不明白。进了中医院,诊断上的望闻问切不见了,俨然化验、照相、透视、CT这一套,开出的药也是中西合璧,成剂多汤剂少。毫无疑问,中西医高度结合了,但中医实际上已经成了拾遗补缺的角色。一代一代的医学发展下去,有名的西医层出不穷(主要是好刀——外科与眼科等),可有名的中医却在老一代相继谢世后不见了。一位中年中医告诉我,现在哪有中医,我们都是西医。当然,我这个外行不能也不敢否认这种路径的合理性,但是,我想问的是,有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再往远看一点,自我们的“国故”被以同样的科学精神与方法整理以来,诸子百家的学说最终还不是变成了某某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管理思想……,再分解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高明或者前卫一点的,则是从西学角度生出问题意识,再以西学的框架和理论加以论证。中国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中学典籍只是一些可供论证的材料。所以,同样的问题是,就算这种形式的整理国故是不可避免的,还能不能有第二种方式,可不可以不用西学的概念和框架,来整理我们古代的学问?我们的孔子、老子、孙子的学说,能不能不像中药的当归、熟地一样,只落得在人家仪器面前做材料的命运?

中医还是旧医,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过去了的老问题。

(本文的部分资料由郑玉臣先生提供,在此谨表感谢。)

关于“饿乡”的老生常谈

伯夷、叔齐对于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已经相当陌生了,即使是学文史的大学生也未必全知道他们的来历。记得在“文革”后期,一位乡间读过私塾的老先生,曾拿着这两个名字来考我,本以为我肯定不知道,不料我却答上了,可是周围的伙伴包括那些从上海北京来的“知识青年”,却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中国人的时间似乎在20世纪过得特别快,变化也特别大,倒退回去100年,伯夷、叔齐的名字至少读书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堪称古代士大夫心目中圣洁的偶像,连“亚圣”孟子都称他们二位为“圣之清者”,历代赞誉他们的诗文以及画卷层见叠出,收集起来大概可以装上几马车。清代著名学者管同(异之)甚至别出心裁地将夷齐饿死的首阳山称为“饿乡”,心许为理想的圣境。中共早期领袖瞿秋白访问革命后的苏俄,写了著名的《饿乡纪程》,虽然将心目中的饿乡从首阳山转移到了俄罗斯人那里,但说明在他心目中还有夷齐的影子。

孔夫子也是圣,甚至也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丧气话,似乎要步伯夷、叔齐的后尘了,然而终于还是舍不得父母之乡,吃着鲁侯的饭,老死在阙里。所以他只能算是“圣之时者”,比不得夷齐之“清”。伯夷、叔齐两位公子哥,放着好端端的孤竹国的国君不做,却为了某种虚玄的理想,苦苦劝阻周武王伐纣,据说他们认为殷纣固然暴虐,但周武王伐纣却不过是以暴易暴,以乱易乱,不合乎神农氏古德。(《册府元龟》卷805)最后跑到首阳山用自家的肚子实践“不食周粟”,日日填薇菜果腹,后来据说又为了某妇人的一句闲话,连薇菜也不肯吃了,终于饿死在山上。伯夷、叔齐的故事正好发生在中国历史由含混到清晰转化的时代,与同时代周文王与姜子牙的故事一样,也许带有很多的虚构性质,有多少真实可信的成分很难说得清。但是,这个故事在士大夫嘴里被传诵了几千年(老百姓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两位),自有某种道理在。

古代的读书人,能逃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归宿的并不多,求学之初就成心想离仕途远远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像白乌鸦那样的稀罕。但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比较有才华的人,却又非常向往那种不食君禄、远遁山林的境界,甚至幻想着也许有那么一天可以跟权倾天下的君王叫叫劲,不吃他的饭也不听他的招呼。所以,士大夫在上朝伴驾之余,往往会想起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叔齐与历代的隐士有着本质的区别,隐士们或者顾虑于仕途的险恶,以求自保,如秋风起思江南鲈鱼脍者;或者为待价而沽,如南阳草堂高卧者;或者干脆是以隐求进,如“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者。而伯夷、叔齐跟他们都不一样,他们的行为如果是真有其事的话,更多的是代表了先秦士人的一种执拗和傻气。我们在摔琴的伯牙,抱柱的尾生甚至还有那个毁容吞炭的豫让身上,都能看到类似的傻气和执拗——虽然发傻的形式不太一样。傻气和执拗的背后,是士之为士的尊严。

秦汉以降,乐意维持自己的一点尊严,对君主持不合作态度的人自然还有,但如伯夷、叔齐般的傻气和执拗却消淡了。名气很大的严光(子陵)不过是个高明的隐者,因为他明白在武夫和豪强当道的刘秀的王朝中,不会有他更好的位置,呆在皇帝身边只会让这个昔日的好友多添些尴尬,也令自己多几分没趣,所以识趣地溜到了富春江去钓鱼。魏晋名士中,只有既喜欢打铁又能弹《广陵散》的嵇康还算有几分傻气。阮步兵只敢借酒躲过司马氏的攀亲,因为他遇穷途知道“恸哭而返”。刘伶边走边喝,沉醉终日,后面跟着个童子抗着铁锨,说“死即埋我”,然而到底没有被埋掉。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县衙后面官地里种的糜子没等进酒坊酿出酒来就挂冠而去,但是如果有五十、五百甚至五千斗米,事情的结局则未可知矣。尽管真正像伯夷、叔齐那样操练的人愈见其少,但他们二人身上的光环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后人追思夷齐,玩味悼惜那点可望不可及的清境,维持心中的那道尊严的最后防线。对“饿乡”的神往,伴随着士大夫的演进也伴随着他们的退化。

同类推荐
  • 华夏之传说时代

    华夏之传说时代

    盘古开天,华胥兴民;女娲补天,伏羲定海;夸父逐日,后羿伏妖……一场意外,驯兽师苏钺居然来到了这个传说遍地走的时代。可怜的苏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打打猎,做做饭,搞搞小发明,结果一不小心玩大了,居然也成了一个传说!
  • 梦回古都

    梦回古都

    考古系学生霍小羽独自前往骊山探寻秦始皇陵,凭借父亲留下的资料终于找到陵墓入口,并且深入其中见到始皇灵棺,打开灵棺的时候发现秦始皇尸身完好,并未腐烂,肌肤仿若新生。仔细一瞧,秦始皇双手置于胸前,紧握着一块碧绿色的狭长玉佩,相传这是唯一可以媲美“和氏璧”的无名玉。同时,史书有云,这块玉佩也极有可能是秦始皇得到的长生不老药。霍小羽心动之下,情不自禁的取出这块美玉,霎时始皇尸身腐烂,散发出阵阵黑色的恶臭气味,霍小羽不小心之下吸入尸臭,头脑发昏,不省人事......
  • 黑色行动1943

    黑色行动1943

    王小军是一个有着本科学历的业余匪但是,他穿越了,还变身了,不过好歹还活着,可为什么我穿到一个女人身上,还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普通德国士兵。冰天雪地的东线,酷热难耐的北非沙漠,还有,神秘的中国西藏。王小军的二战之旅,就此开始。(当然,少不了泡各国美女)。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新汉传

    新汉传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个古人有着现代人的灵魂,他能结束这乱世,重新建立汉帝国,让接下来的五胡乱华不再发生,让四百年的黑暗分裂消于无形吗?敬请期待新汉传!(喜欢本书的请加入群三国英豪104129153)
热门推荐
  • 花朝锦爱

    花朝锦爱

    姜念墨重生到了人人视为不祥的私生女身上!舅舅不疼,舅妈不爱。与其活死人一样生活在幽僻的小院,不如勇敢离开单飞自立,用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在花团锦簇里享受人生自在逍遥。至于美男英雄荣华富贵啥的,实在没有指望;不过,既然来了,她也不怕,见招拆招从容应对便是了。有完结作品《随身带着古代田庄》、《重生弃妇快跑》、《重生莲莲有鱼》,坑品保证,欢迎跳坑。
  • 综漫之王的物语

    综漫之王的物语

    我祈求光明但迎来的却是黑暗我渴望救赎但但只有被迫的堕落孤独一人再说上行走淡漠世人无所谓未来以及自己的生命可笑的世界虚伪的光明肮脏的黑暗————直到无意中救下的那个...萝莉..
  • 你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改变命运的心理技术

    你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改变命运的心理技术

    本书共十一讲,内容包括:揭示人类成功的奥妙、命运是怎样造就的、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越活越健康等。
  • 盛开于此世的曼珠沙华

    盛开于此世的曼珠沙华

    传说,曼珠沙华盛开在通往彼世的道路上,迎接死者的灵魂。当它盛开在此世时,便会以另一种形式将你带向永生。
  • 尖叫宠物店2:逆战恶魔!

    尖叫宠物店2:逆战恶魔!

    在危机四伏的宠物店里,邓杰克进入了似真似假的“盗梦空间”,紧接着,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梦境连番上演。被禁锢的凶恶宠物、散发着魔力的尖叫卡牌、不可能存在的幽灵走廊,极其现代化的101大厦里,展现在伙伴们面前的是超越人类认知的强大力量……神秘未知的黑暗世界,五个人还将面对更多未知的历险、可怕的难题,以及会随时丢掉性命的危险。他们能不能顺利地返回原地,获得宠物之王的称号?请拭目以待吧!
  • 轮回转世:情人别闹

    轮回转世:情人别闹

    奇了,见过用用桃木剑,道符,黑狗血等等的驱魔除灵的工具捉鬼的,却从来没有见过用嘴巴去劝说鬼去转世轮回的,如果真的可以的话,还要用那些工具做什么?是了,也没错拉,的确要用到嘴的啦,虽然也并不是只有念经才能帮鬼超度轮回,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且这也是要先抓到鬼才能这么做的吧。可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见到他拿出什么道具来着,一见到鬼就乱七八糟不知道说些什么,怎么?他就不怕鬼上身啊?啊拉拉,他没事吧,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问候,却涨红了自己那张清秀的脸,而且是红到了脖子上。对了,还有那些个可爱的服装,他真的已经二十五岁了吗?还是只有五六岁吃药丸长大的啊?
  • 蜀山传:远古传说

    蜀山传:远古传说

    凤家旁支羽姓一族羽飘渺,在蜀山大选中偶遇凤织,一起踏上了试练之路,不幸落选,凤织实为千年魔族夺舍。踏往蜀山寻找自己死亡之谜。并遇上清浅和辕也。后飘渺和凤织相遇,机缘巧合下飘渺终进入蜀山。在修炼的过程中凤织破解死亡之谜,离开蜀山。飘渺在下山历练中和一群师兄姐们相继失踪,众人不知踪迹。清浅渡劫成仙,一直寻找其下落,皆不为所获。后飘渺神秘回归,其他师兄姐们不见同在。虽有所疑,却不得解。失而复得之喜让他们渡过了一段看似平静的时光,却不知飘渺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千年的等待,掩不住内心最初的悸动,青葱的岁月成为不能遗失的记忆,纵然在时光里我们都在改变,你们还是我不能舍弃的伙伴,情亲,爱情,友情,何去何从
  • 盛世婚宠之老公缠上身

    盛世婚宠之老公缠上身

    意外相救就被那只妖孽缠上,结果居然还是传说中的归国大总裁,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了她的饭碗。她不过只要庸俗的重金答谢,结果却砸来一颗钻石戒指,妖孽开口就说要娶她当老婆?!某女抚额,她当的是雷锋,为嘛惹上的是瘟神?一场盛世婚礼,半路惹上国民公主抢亲,裴大小姐踢馆,她成功摊上一场场豪门麻烦,不过想做一个小职员,又因他斗起了佳丽后宫传……“南夜琊,你以为我是杀虫剂,专门来给你灭蝴蝶的?!”某妖孽伸手一勾将女入怀,“答对,有奖。”亲上小嘴占尽便宜耍尽无赖……原来爱情,若遇上了,那或许只需一秒而已。
  • 商女也疯狂

    商女也疯狂

    重生于一个架空的时代,成为商家庶女,本以为长大随便嫁个人结婚生子就行,谁想到,还要为渡劫修行……修行就修行吧,还修出来个跟屁虫……跟就跟吧,没想到这家伙到处惹麻烦,惹出来个破落的舅舅,只好重操就业,当起白领……当古代白领一不小心当成了商人……好好的当个商人吧,一不小心出名了……出名就出名吧,还引来了美男一箩筐……一个正好,两个不少,多了受不了……这个世界太疯狂,疯狂疯狂都疯狂……详情请看《商女也疯狂》
  • 凤倾天下:诡断神妃

    凤倾天下:诡断神妃

    他是不务正业的九少爷,她是偷溜出宫的少宫主,两个人的江湖游。各色奇人轮番登场,神秘事件层出不穷。喂,注意这具无头尸,他会告诉你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