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5500000011

第11章 金融领域中的阴谋论大餐(1)

一 《货币战争》与视频《金钱主人》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

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

为什么房地产贷款增加越快,你手中的人民币就越不值钱?

为什么美国的国债和MBS是在给中国人民“打白条”?

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来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来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作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

历史的经验表明,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打击绝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和以什么方式进行的问题,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有感于此,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对美国金融内幕的研究整理成文,希望能给中国的决策者们提个醒,不要丧失金融方面的警惕性。

以上是百度百科对《货币战争》耸动视听的介绍。

然而无数事实证明了《货币战争》核心的内容,就是抄袭了(美其名为编著)曾在美国流行过的一个视频长片《金钱主人》(The Money Masters)纪录片,对此,国内已有一些文章予以无情的揭露。例如在一篇题为《仅仅是拿来主义,还是有更大的阴谋?》文章中,就指出了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实际上就是翻译了美国在1995年出版的长达3小时的纪录片《金钱主人》,并指出该书从文章到章节到结构,全部都是照搬而来,甚至连那些世界名人被断章取义的“讲话”,也被《货币战争》作为每个章节的开篇语。也就是说,国内这部阴谋论的扛鼎之作《货币战争》,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在直接盗窃和批发的作品(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01809/)。目前,《金钱主人》这一视频我们在国内的网站上也能看到,附有中文字幕。

我们在这里不是讨论这一剽窃和抄袭的问题,而是讨论《货币战争》与《金钱主人》在理论和本质上的相互关系。

首先,《金钱主人》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阴谋论作品。这部视频长片本身就属于业余纪录片式的作品,它以阴谋论为线索,带领我们重新审视了美国历史乃至世界进化史。诸如此类的阴谋论作品,在美国实际上只是无数普通的常见的阴谋论作品之一。

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影片与视频资料库IMDb(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网络影视资料基地”的简称)都没有收录这部《金钱主人》的视频,可见,即使在美国,它也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不入流的作品。当它在1996年发行时,并无任何影响,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一话题才热门起来。同所有阴谋论的作品一样,它根本没有获得任何学术性的论证和权威机构的认证,它也同所有其他阴谋论一样,制作的目的完全是商业性的,正如制作者网站自己声称的那样,“本片非公有领域,制片方享有版权” (“This video/DVD is NOT in the public domain - it is copyrighted material.” http://www.themoneymasters.com/)。

《金钱主人》的片名另有一名称:《国际银行家如何控制美国》(How International Bankers Gained Control of America)。它的主题本身就是一个阴谋论,它从典型的阴谋论的角度出发,“揭秘”了所谓以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为首的国际金融集团如何控制美国政府和影响美国历史。它利用了百姓对国家保密金融系统结构的好奇心和缺乏对国际金融系统实际运转的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经不起科学和实证检验的、不符合美国和世界金融历史实际情况的资料和秘闻,因此实际上都是不可证伪的信息来源。

有消息称:“近日从美国的一名纪录片制片人处得到消息,他认为《货币战争》确实抄袭了他的影片《金钱主人》的内容,并且准备采取相应的方法来维权!该片制片人帕里克先生表示:‘我们已获得了一本翻译版本,正在通过翻译本,去判断抄袭行为是否属实。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抄袭行为属实,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书中很大篇幅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的影片。这本书的作者宋先生从来没有和我们联系过,也不可能获得我们的许可去使用我们的作品,他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我们的著作权。’”(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27013.htm)

正如国际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宁所说的那样:《货币战争》基本就是电视解说词的翻版,材料90%来自于国外的媒体。国外的媒体说是阴谋,他也这样说,只是翻译了拿到国内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500485/)

在《史上十大阴谋论实例》中,“货币战争”本身就被列为一大阴谋论,作者刘小默也指出:“阴谋论本身无可厚非,可问题是《货币战争》的阴谋论也忒糙了点,有人就揭发,全书大体上就是翻译了美国几部纪录片,原文甚至配图动都没动,就在中国来了个新鲜热卖,背后的动机恐怕不言自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00c2db0100mlnj.html)

毫无疑问,《货币战争》的核心内容的绝大部分是直接从阴谋论的作品《金钱主人》批发过来,隐去了信息的来源,略微加工和包装之后就在国内转销。然而这仅仅是国内阴谋论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而已。

这种从批发到直销的现象,在国内的代表性的阴谋论著作和文章中比比皆是,也就是说,他们所提供的所有那些骇人听闻的、惊天揭秘的信息,无一不是直接从国外阴谋论的库存中批发过来的。从早期的犹太阴谋论,到最新的共济会阴谋论,从关于基因武器到种族灭绝的阴谋论,从关于统治世界的秘密组织到世界大战和金融大战的阴谋论,所有这些理论依据和资料信息,我们都能在国外的互联网上和出版界里找到它们原始和真实的来源。这种从批发到直销的现象,构成了国内阴谋论者的一个特征。

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地对此予以剖析,不吝精力地寻根追底,用事实来予以驳斥,它们很快就会原形毕露。读者可以在本书中看到大量的具体实例。

二 美联储的秘密

是谁真正拥有美国的中央银行?

是谁秘密地掌控着联邦储备系统?

联邦储备系统真是由共济会(犹太血统的国际金融集团)所控制的强大的国际外资银行所占有的吗?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真是由他们所秘密控制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至今都由宋鸿兵和何新等阴谋论者在大力渲染,并得出肯定的结论,证明美国和世界的金融命脉和货币政策是由一个秘密的阴谋组织所控制,即使美国总统也对此无力反抗,任何敢于对此挑战的,甚

至不属于共济会会员的美国总统,都将受到死刑的秘密惩罚。而肯尼迪之死就是最好的明证。

而宋鸿兵是如何来说明美联储的私有性质的呢?请看:“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宋鸿兵继续说:“如此大量的国会记录和法律案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美联储的私有性质,可是有多少美国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知道这一点呢?这才是问题的可怕之处!我们以为‘自由公正’的西方权威新闻媒体会报道一切真相,原来真相是大量的事实被它们有意地‘过滤’掉了。那么美国的教科书呢?原来各种以国际银行家们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为美国的下一代挑选着‘内容健康’的教科书。”

在《货币战争》第1章 第一节《肯尼迪:白银美元的殉葬品》里,作者这样描绘这一神话:

本章将从分析肯尼迪被刺杀案件的动机入手,揭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银行家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废除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诚实的货币”,所引发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当肯尼迪越来越强烈地想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来运作这个国家时,他就必然与他背后的强大而无形的统治精英集团产生尖锐的冲突。当冲突的焦点涉及国际银行家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货币发行权的时候,肯尼迪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11110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着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银,包括银锭、银币和标准白银美元银币(Silver Dollar)作为支撑,发行‘白银券’(Silver Certificate)”,并立刻进入货币流通。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如果该计划最终得以实施,美国政府将逐步摆脱必须从美联储“借钱”并支付高昂利息的荒谬境地,并且以白银为支撑的货币不是“透支未来”的债务货币,而是基于人们已有劳动成果的“诚实货币”。“白银券”的流通将逐渐降低美联储发行的“美元”(Federal Reserve Note)的流通度,很可能最终迫使美联储银行破产。如果失去控制货币发行的权力,国际银行家对美国这个最大的财富创造国将失去大部分影响力,这是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随后,包括何新在内的许多阴谋论者们将此当做一个历史事实来揭露,并且,由于何新特别热衷于共济会的阴谋论,将共济会锁定为秘密操纵美国政治和经济的真正的幕后者,而且是美联储真正的幕后掌门人,又因为肯尼迪不是共济会的会员,甚至声称他是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不是共济会会员的美国总统,因此,断定肯尼迪就是共济会的受害者。

这一关于肯尼迪之死与联邦储的阴谋论神话,在何新手中被加工为关于共济会阴谋论的核心。

三 美联储姓“私”不是秘密

当宋鸿兵吃惊地发现美联储竟然是私有,当他质问有多少美国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知道这一点,并且为此不寒而栗的时候,一部震惊国人的《货币战争》就在这巨大的问号和揭秘下诞生了。

然而,这个巨大的问号却被一篇并不引人注目的文章轻易地揭开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为什么宋鸿兵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http://wenyidao.blog.hexun.com/26734350_d.html): “事实上,作者20世纪80年代在南开国际金融系读书时所用的原版英文教材对此也交代得一清二楚。美联储的私有性质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界都不是什么秘密,这是写在教科书里的。”

作者还深入指出,不仅在国内的大学教科书里早已阐明美联储是私有的,而且,国外的大学里更是明确地指出这一点。“我在Ohio(美国俄亥俄州)读MBA时,至少有两门课讲了这件事,白纸黑字写着:This is a private banking system(这是一个私有的银行体系)。除了讲它的私有性,还讲了为什么它是私有的--这是国会为了防止政府权力过大而有意为之。美国是总统内阁制,如果美联储是国有的,它放在政府的什么地方?放在国会肯定不行,因为国会是立法机构。放在最高法院?那是司法机关。那就只好放在行政部门。如果央行与财政部都是总统内阁制的一部分,就会使总统权力过大。由于央行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这个要命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任总统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连选连任服务。而在讲究权力制衡的美国,这是不被允许的。”

因此,情形完全不是宋鸿兵所吃惊的那样:“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公开的事实,没有丝毫秘密可言。一个如此严肃的问题,在阴谋论者手中,就这样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关于美联储,宋鸿兵其实不只说了这么一个笑话,还有更多的谎言。这些谎言至今还在流传,没见有学者和专家对此认真地予以驳斥和揭穿。

为了使这些问题得以真正澄清,有必要对美联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国内也简称为美联储,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成立的。

这个系统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有四个主要方面:

1.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

2.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合法的信贷权利;

3.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

4.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构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

它的具体职责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三种主要的手段(公开市场操作、规定银行准备金比率、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贴现率)来实现相关货币政策;

2.监督、指导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

3.监管美国本土的银行,以及成员银行在海外的活动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

4.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的预算及开支;

5.任命每个联邦储备银行的9名董事中的3名;

6.批准各个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名的储备银行行长人选;

7.行使作为国家支付系统的权利;

8.负责保护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的实施;

9.依照《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规定,每年2月20日及7月20日向国会提交经济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类似于半年报);

10.通过各种出版物向公众公布联邦储备系统及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详细的统计资料,如通过每月一期的《联邦储备系统公告》(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11.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需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预算报告(需接受美国审计总局的审计);

同类推荐
  • 普京八年

    普京八年

    普京执政八年。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逐渐成熟、地缘战略日臻明晰的阶段,也是俄罗斯对世界政治和国际格局影响不断增强的时期,因而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00年初,普京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恶劣,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围绕美国企图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和退出苏美《反弹道导弹条约》问题的外交斗争进一步加剧了俄美紧张关系.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等问题上的分歧也更加恶化了俄欧关系;美国的渗透加剧了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俄罗斯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领导地位遭到严重的侵蚀;俄罗斯在“第三世界”的传统盟友因为此前俄罗斯奉行的“自动放弃”政策而疏远离弃……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出版于1986年,我们是根据原作者提供的1988年平装本译出的。我社请原作者、译者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公开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总括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逆境进行考查的方法论。(2)把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作为应付逆境的重要手段。(3)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4)逆境中政策制定的素质要求和必要条件。(5)政策制定系统和统治方式改进与重建的方法论。在本书的末尾作者还向各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九点建议,使得本书的主题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作者在本书中所阐明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以及对政策制定系统重建的方法论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从孔夫子创立儒学开始, 中国就有重视理论思维的传统。理论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实践, 但它又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理论一旦被广大群众所掌握, 将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本书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编撰了《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一书,旨在给正在创业和创业有成者提供创业与守业的参考读本。我们力求做到去其糟粕而九九加一,旨在告诉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靠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试想,中国古代的缔造者、仁臣良将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才达到成功彼岸的。
热门推荐
  • 全程孕产大百科

    全程孕产大百科

    孕育一个全新的生命,是每一位女性最期待、最渴盼的幸福时光。然而,如何才能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对于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未曾尝试过的领域。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作品”呢?首先,孕期不单单是指怀孕的那10个月,还应该包括孕前3个月和产后半年。所以,从怀孕的前3个月开始,你就要明白孕育的历程已经开始了,做好孕前规划及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为整个孕育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当宝宝在你的子宫里安家落户之后,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生活方式还是生命角色,都将就此改变。
  • 赖上小新娘:林先生别来有恙

    赖上小新娘:林先生别来有恙

    五年前,她怀着他的孩子被迫跟他分手。孩子出生就被送走,她四处打听,却找不到孩子的下落。五年后,她和他再度重逢,他身边站着美艳的未婚妻,对她冰冷刻薄。他收购了她所在的公司,成了她的上司,两人重新每日相处……
  • 崖山之前

    崖山之前

    崖山之后无中国读史至此每每扼腕感叹现代少年穿越蒙古崛起之时扭转中华国运第一次写小说如果您觉得值得一读请推荐收藏真诚恳求留言指教谢绝谩骂
  • 苏醒的死神

    苏醒的死神

    死神降临,万物臣服。我叫:沉境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死神!!!
  • 易筋经

    易筋经

    秦刺,一个随爷爷隐居在东北深山中修习天蛇射息炼气之术的朴实少年。当他从古老兽皮中破译出上古炼体之术,就此踏入都市以后,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 我的妹妹总裁

    我的妹妹总裁

    曲凉与琪儿妹妹分别后,独自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今后谁与我沉浮,我的生命注定女神,我愿与你携手奔向未来人生路……
  • 逍遥江湖:冷情妃

    逍遥江湖:冷情妃

    千梓曦,有着一个颗看透世事的心,却尝遍世间冷暖、欺骗和背叛。她说,我和这个世界相互唾弃,但它却让我在经历了所有的不堪之后给了我一丝温暖的曙光,而我又无法让自己拒绝它。百里非墨,白风国的摄政王有着一双看穿世俗的眼,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他说,这世间没有人能入得了他的眼。当她遇到他,第一次相遇他正被人追杀,第二次见面她撞见他洗澡,第三次见面他撬起她的下巴说:“女人,嫁给我吧。”她挑了挑眉,“凭什么?”他直勾勾的看着她,“就凭你看着让我顺眼。”
  • 网游之秩序娇娘

    网游之秩序娇娘

    这是一个大神妹纸被迫接了一个拯救世界的“伟大”任务然后在酷炫冷的道路越走越远,最终一去不回的故事没错,这只是一个“故事”……
  • 永嘉郡记

    永嘉郡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淘气女孩戏草丛

    淘气女孩戏草丛

    经过穿越,萧紫珊来到了历史上没有的朝代!穿越草丛,她是否能做到万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众多出色的美男中,她又该如何选择?面对死心塌地的美男们,她是否从未心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