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07600000012

第12章 心到佛知(1)

半夜惊醒。

梦很美,却令丁友刚胆战心惊。

五月大别山,漫天映山红,广秀像欢快的梅花鹿穿梭在花丛中。她从丁友刚身边跑过,给出一脸灿烂,丁友刚顿时飘浮起来,掌控不住,随风而去。

广秀如此出众,以至于外村人以为她也是知青。

广秀从湖北黄梅嫁过来。丈夫王保国在舟山当兵,副排长,广秀希望有朝一日随军。丁友刚则天天盼招工回城,传闻恢复高考,丁友刚加紧复习,清晨、黄昏于山脚下散步读书。

梦源于真实经历。那日丁友刚在山上给茶树打农药,内急,钻进映山红丛中就地解决,广秀突然闯进来,于不远处脱了裤子蹲下。丁友刚心跳加速,目瞪口呆。广秀起身时,看见丁友刚,并未声张,还似乎对他微笑一下,丁友刚从此与梦结缘。可广秀是军婚呀,俗称“高压线”,连女知青都敢碰的大队书记也不敢碰她,丁友刚相当害怕,梦中常常惊出一身汗。

丁友刚考上中南化工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江南化工厂后,才发觉与本科差别甚大。同宿舍的钱善乐成绩原本不如他,当年没考上,次年才录取,却因为本科,居然在丁友刚之前评上中级职称。丁友刚决定考研究生,改变学历。

第一年报考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没考上,但差距不大,只政治没及格,决定再考。期间获悉,即使去年政治及格,也未必录取,因为报考大连所的人太多,每门功课及格也要刷掉一些。丁友刚的大专学历可经不起“刷”呀。

经打听,同样的成绩,报考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把握大些。

不是看重学历吗?丁友刚投其所好。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笺给导师写信,套近乎。

这不算欺骗,也骗不了,正式报名时,哪个学校什么专业一清二楚,但他相信先入为主,否则,一开始就让导师了解自己的大专学历,可能连信都不回。丁友刚用中科大信笺写信,却并未声称自己是科大毕业生,至于导师怎么理解,责任自担。

导师给丁友刚写了三页回信。丁友刚仔细阅读数遍,再次提笔,除表达对盐湖研究重要性理解外,还写了诸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打算“一辈子从事盐湖研究”的雄心壮志。末了,从当年上山下乡的山区搞来两斤高山野茶寄去。导师很高兴,回寄给丁友刚若干复习资料及青海特产冬虫夏草。一来二去,建立了友谊,加上丁友刚特别加强了时事政治复习,如愿以偿被盐湖所录取。

第一年中科院新生在北京集中学习,丁友刚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同期研究生同窗,一打听,对方的考分居然不如自己,感觉亏了。

第二年回各研究所接受专业辅导,丁友刚主要在西宁,偶尔深入盐湖,也没觉得艰苦,反倒感觉格外唯美,加上野外补助和高原补贴数额不菲,渐渐地,竟忘记了“吃亏”。

丁友刚与导师女儿的情感发展也很顺利。

丁友刚来报到时,先找到导师家。带足家乡特产。仿佛导师是亲戚,导师更没把丁友刚当外人。师母也是安徽人,当初导师收到茶叶时,师母就闻见了故乡的味道,现在见小伙子一表人才,自是喜欢,背后对导师说:“看,还是我们安徽人礼数周到。”师母还嘱咐女儿菁菁向丁友刚学习。说丁友刚是大专生,你也是大专生,丁友刚不是考上研究生了吗?

虽都是大专生,但丁友刚并未将自己与菁菁视为同类。丁友刚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不懂,按他当时的成绩,如果上本省本科,也可以。而菁菁则因为高考分数不够,上不了大本,也上不了全日制大专,不得不上了广播电视大学,虽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但与丁友刚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如此,丁友刚对菁菁并不反感,相反,被一个比自己年轻几岁的异性作为学习榜样,感觉不错。况且她还是导师的独生女儿。最终,俩人顺理成章地成为夫妻。

婚后的生活还算甜蜜。菁菁虽不十分漂亮,却也不难看,知识分子家庭培养出来的气质,蛮有品位,虽不是全日制大学毕业,却也在研究所资料室谋到一份稳定而体面工作。可惜好景不长,一次深圳出差,一对比,丁友刚发觉青海那地方太偏僻,研究所的工作太枯燥。关键是,从导师兼岳父身上,丁友刚已经看透自己的未来。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青海就是自己打算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导师兼岳父的今天,就是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丁友刚来青海后,结识一些在西宁工作的安徽老乡,其中一个也姓丁,仔细排家谱,还是本家,给丁友刚的印象是,这些年老乡们所做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回老家,这个月成功一个,过两个月又成功一个,远房本家甚至直言不讳地问丁友刚:都改革开放了,你放着好好的江南化工厂技术员不做,干吗千辛万苦把自己折腾到青海来?丁友刚心里想,岂止是技术员,我是助理工程师,如果不走,早定工程师了,当上副厂长也说不定,钱善乐不已经是副厂长了吗?丁友刚想,即使自己没有报考研究生,就在化工厂好好做,虽然不一定也能当上副厂长,起码也定了工程师职称,混上中层干部,可眼下在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同样中级职称,连屁大的职位都没有,估计永远也不会有。

丁友刚不可能回江南化工厂。好马不吃回头草,也不愿意给钱善乐当下属。要走,丁友刚就去深圳。

特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向丁友刚伸出了橄榄枝。

他们请丁友刚担任总工程师,享受副总待遇。车子、房子、票子一切都好说。万一研究所卡住档案不放,这边可以帮他重新建立人事档案,依然按照人才引进政策办理干部调动手续解决深圳户口。

丁友刚没敢跟岳父商量,甚至没敢对老婆说,而是先找到他那个本家老乡。

对方没听丁友刚说完,就喊起来:“这样的好条件你还不去?换上我,别说到深圳当总工程师,就是看大门,只要能离开这鬼地方,我也去。”

老乡说话有些夸张,青海未必是“鬼地方”,但深圳的气候肯定比青海好,总工程师的职位和待遇也相当有吸引力。

丁友刚向菁菁透露:深圳的一家企业要借用他,他想去。

不是说谎,确实是借用。他跟对方说好了,先借用,借用就是试用,企业对他试用,他对企业试用,合作的好了,再考虑正式调动,合作不好,回研究所。

既然是“借用”,老婆当然不反对,增长见识,还顺便创收,有什么不好?即使不被借用,在研究所,不也是经常出差嘛。

深圳这边给研究所正式发函,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了“让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特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打算与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寻求合作,作为第一步,先借用丁友刚硕士,借用期间,研究所可停发丁友刚的工资,丁友刚的工资和差旅补助等一切费用由深圳发放。

有“改革”和“转化生产力”两顶高帽子,研究所领导自然不会反对,他们不仅同意借用,还没有停发丁友刚的工资。

丁友刚确实如岳母所说很懂“礼数”,他主动对室主任说:工资领了之后分给大家。主任说:“不妥吧?”丁友刚说:“我走了,但课题不能耽误,工作是大家帮我分担的,工资分给大家理所应当。”

就这样,丁友刚离开研究所多年,单位一直保留着他的工资。换句话说,他还随时能够回来。可他最终并没有回来。

一到深圳,总经理就亲自为丁友刚接风,而在研究所,一把手别说专门请他吃饭了,一年到头正经打个招呼问声好的机会都没有。丁友刚当即有了对比。

第二天,总经理找到丁友刚,让他开发一种新产品,时间紧迫,立刻动手。

丁友刚非常意外。在研究所,要上一个新课题,必须三会四审,弄不好还要上报北京,今年申报的课题,明年能投入运作就不错了,在这里,要开发一个新产品,这么随口一说就立刻动手?

丁友刚把自己的疑问有所保留地对总经理说了。

“哈哈哈哈……”总经理一阵大笑,说,“没那么多规矩。这里是特区,特事特办。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市场是随时变化的,商机更是转瞬即逝,所以,我们的决策也要适应特区的发展,开发新产品一定要快,要当机立断。这样的事情,不需要开会研究了,我们俩商量着办就行了。”

丁友刚听出了来了,所谓“我们俩商量”是一种客气的说法,其实是总经理说上就上。不过,“客气”也很重要,在研究所,单位要做出什么重大决定,哪里有他说话的份,而在这里,一把手毕竟还说与他商量。虚假的“客气”也比不客气好。

新产品叫“贝安思”,可以让鱼睡眠,运输途中使鱼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说实话,就是没读研究生,凭丁友刚的大专水平,查查资料,多做几个试验,找出最佳配比,也能把“贝安思”的配方搞出来。先后不到一个月,还不如研究所制定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的时间,“贝安思”就由销售部门拿到市场上推销了。

广东是渔业大省,又领先全国改革开放,水产大增,“贝安思”备受欢迎。在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作为特区的一家企业,研发一种适销对路产品,自然要打破常规,中试和产品鉴定甚至设计包装都省了。

不过,丁友刚发现了问题。

“贝安思”包装虽然简陋,宣传口号却气壮如牛,居然用了“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的字样。丁友刚觉得不妥,他一个人绝对不能代表“中国科学院”。

“可你确实是中科院的人啊”,总经理说,“本产品也是你开发的呀。”

“那也不能这么宣传”,丁友刚说,“不然,我回所里没办法做人。”

总经理非常尊敬丁友刚,与他认真研究,商量着该怎样说才比较合理。最后决定把“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改成“在中科院西北化学研究所大力支持下”。

说“西北化学研究所”而不说“青海盐湖研究所”体现了总经理的商业智慧。第一,精细化工与“化学研究所”很对口;第二,西北化学研究所是青海盐湖研究所的前身,丁友刚是盐湖研究所的人,他们这么说也不算错;第三,万一将来为此事扯起官司来,“西北化学研究所”已经不存在,谁来当原告?

丁友刚心里不踏实。建议公司给研究所正式发个函,告之一下,也算是对他“借用”期间工作的肯定吧。

总经理满口答应,不仅给研究所发去了感谢信,还额外支付了五千元的“感谢费”,如此,在后来的正式包装上,印上“中国科学院西北化学研究所”更加理直气壮。

最让丁友刚感觉“事业有成”的是对“师飞雪”的研发。

这是一款早期流行的洗发水。是丁友刚提议开发的。思路是将洗发和护发合二为一。丁友刚在沙头角看到香港有这种产品,而大陆没有,因此他想开发。

想法立刻得到总经理的大力支持。

同样,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上会”,当然也就没有经过“三会四审”。

研发过程十分顺利。丁友刚先做案头工作,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从沙头角中英街买来几种同类产品分析对比,然后做比较试验,模拟出几个配方之后,先在动物身上做试验,感觉动物毛皮顺滑了之后,在自己的头上试验,最后拿去给女同事试用,反映效果不错,一点不比沙头角的同类产品差,而成本只有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

总经理一锤定音,说生产就生产,连商标都没来得及注册,至于产品的名称,直接用丁友刚大学一个同学的名字。该同学姓“师”,名“飞雪”,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丁友刚就觉得该名字很特别,很好听,为此,他几乎要追师飞雪,可惜他们班男多女少,女生长得也并非貌若天仙,丁友刚犯不着为她与同窗伤和气,作罢。可是,师飞雪一头飘逸的长发,永远定格在丁友刚脑海中,这次开发洗发、护发二合一产品,总经理打算为新产品起名字的时候,丁友刚想都没想,“师飞雪”脱口而出。总经理一听,立刻说:“好。这个名字好。丁总开发的新产品,就用丁总起的名字。”

一转眼,丁友刚来深圳已经一年,远远超过了“试用期”。

研究所倒没催他。或许,公司给研究所的感谢信和五千元“感谢费”起了一定作用,或许,他每月的工资、奖金一分钱不少地照领,然后他们室私下分掉让大家都沾了光,所以没有主动催他。但公司这边却希望他正式调过来。总经理逮着机会就做工作,说深圳好,气候好,环境好,工作氛围好,人际关系简单,绝不压抑个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果丁友刚调过来,成了“深圳人”,公司就能名正言顺地为他申报技术进步奖等等。

丁友刚动心了。

但他必须过两关。

一是导师关,二是老婆关。

两关都不好过。

在导师面前,丁友刚开不了口。这理由,那理由,都解释不了当初他为什么给导师写信说自己热爱本专业并打算“一辈子从事盐湖研究”。导师不需要责备丁友刚,只简单地问:“当初你那样做,到底是真心话,还是为了能上研究生而口是心非?”

导师也是丁友刚的岳父。他没有把脸撕破,没有使用“欺骗”和“不择手段”这样的字眼,但“口是心非”同样涉及人品问题,丁友刚能承认自己人品有问题吗?

至于老婆,丁友刚同样不好开口。菁菁那么信任他。当初他离开研究所只身来深圳,有闺蜜提醒说深圳是个花花世界,你把他一个人放在那里,早晚要变坏,而菁菁则坚定地认为,即使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变坏了,她丈夫丁友刚也不会变坏。可现在,丁友刚虽然没有“变坏”,却不打算再回青海了,要么,她带着儿子跟随丁友刚去深圳,要么,两个人离婚。

离婚当然是下策。俩人感情并未发生问题,干吗要离婚呢?可是,离开研究所跟丁友刚去深圳,更难割舍。

同类推荐
  • 黑鹰坠落

    黑鹰坠落

    本书记录了美军自越战以来最惨烈的失败。“摩加迪沙之战”是美军在索马里发动的抓捕当地军阀的行动,由于准备不充分和情报错误,行动陷入混乱。两架美军160特种航空团的UH60“黑鹰”直升机被击落,抓捕行动随即变成拯救行动。美军苦战15小时,最终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掩护下撤退。这是美国陆空协同城市作战战术的惨痛失败。作品通过对电文资料、现场影音资料的整理,真实再现了激烈的现代战争场景。这支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面对最压抑的恐惧,历经着战争中的恐怖、悬念、悲痛、血腥搏杀,体现着战争中的英雄主义、泣血的友谊、和永不言弃的坚持。
  • 国家盾牌

    国家盾牌

    西南是大陆最后被解放的地区之一,国民党保密局曾有计划地在当地潜伏了大批特务,并在解放初期,不断向该地区空投特务。伯都的《国家盾牌》以1953年秋,发生在西南康城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女青年失踪的案件为导线,将侦查员们发现的特务活动的蛛丝马迹串联起来,展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反特故事。
  • 亲仇

    亲仇

    这部小说围绕一个家庭里父母与儿女、祖父与孙子以及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家庭琐事中将三代人的故事细细铺展开,写出了三代人的性格特质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当代人的情感困惑与追求。
  • 一个人去旅行

    一个人去旅行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米香

    米香

    董立勃在自己熟悉的这片下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新疆下野地的一个农场,爱水的江南女子米香,平凡的上海知青宋兰,因不同的爱情观而人生命运迥异。米香从执著追求真爱的纯情少女,到怀着身孕被自己的情人许明为追求政治前途而狠心抛弃,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放纵、令人心痛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融雪:盛世之恋

    融雪:盛世之恋

    巩雪第一次见到高原,就被他看到自己扒男生裤子的限制级画面。那年,他22岁,她12岁。四年后再遇,昔日阳光开朗的少女变成无依无靠的孤女,像是冬夜里拒绝融化的坚冰,冷漠、孤独、自闭。而他,却鬼使神差地喜欢上小了整整十岁的她。
  • 情迷宋朝

    情迷宋朝

    虞小鱼,爱胡闹,爱幻想,和师傅相依为命,终于有一天坐上师傅的时光机穿越到了宋朝,誓言要和自己的梦中情人展昭臭猫猫玩玩,亲亲,抱抱。可不料穿越的第一站居然跌入一个王爷的怀里,还被王爷捡了要逼婚,情急的虞小鱼只得请来救兵……原本想来一场简单的浪漫穿越小爱情,却卷入复杂的三角恋情里,哦!还有王爷的前情旧爱,还有何吸血蝙蝠王的爱恨情仇,真真小脑袋不够用了,展昭,你来解决!我不过就是想要你展昭帮我完成三个小小的愿望罢了,满足了我这三个小愿望,我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可你臭猫偏小气,这都不行!什么?不能回去了?留下来做宋朝人?这……这这……奴家是从了还是从了还是从了呢???!!!
  • 亲亲总裁,下午好!

    亲亲总裁,下午好!

    最初的代嫁豪门到后来的情陷至深,整个过程她并没有后悔,因为她学会了怎样爱一个人。每夜的相拥而眠却又让她惶惶不安,难以入眠。“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被人骗了会生气吗?”“那要看是谁了,要是你这个小妮子,就等着一个星期下不了床吧。”“……”这男人真不是一般的暴力。
  • 哈啰,我的嘻哈公主

    哈啰,我的嘻哈公主

    拜托!她才22岁而已诶,正是爱情甜蜜的年龄,居然又一次被人甩了!有没有搞错!她要改变!咦?听说这间改造教室很不错,不如……去试试?!哇咧,老师很帅!很man,很喜欢她?嘎?后面一串男人是怎么回事?备份男友?!她有拒绝的权利吗?呃,貌似不行?
  • 红楼之溶帝宠玉

    红楼之溶帝宠玉

    天上人间,她是一株绝世卓然的仙草,阆苑仙葩,前生来世;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睥睨天下的逍遥王爷,冲冠一怒为红颜,历经风霜雪雨,只为对她那亘古不变的绵绵深情。几经多少风刀雪剑,唯有彼此一颗相爱的心,足矣!
  • 讼师宠妃:嗜虐王爷,誓不做妾

    讼师宠妃:嗜虐王爷,誓不做妾

    “你是想要本王霸王硬上弓吗?”刚刚还一脸坏笑的他翻脸就跟翻书一样。男人是不是都这样,上一次才被那个捕快乘着醉酒强吻,这一次又被这个王爷强吻。难道女人就那么好欺负?强吻就算了,还强迫的灌她“毒药”,在那之后,他居然还有心情要求她跟他履行夫妻间的义务?“你放开我,你这个变态!”她横眉怒瞪着他。
  • 重生之嫡女毒妃

    重生之嫡女毒妃

    她前世为了替所爱的人谋皇位而杀了他,最终却被爱人抛弃,惨死深宫。重生后,她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他。前世她宽柔待人,却步步为人所害,这一世她要将从前的屈辱都讨还回来,让那些曾算计她的人都付出代价。可是要怎么面对一个曾经死在自己手里的夫君呢?嫁之前不是已经约法三章了吗?他怎么还乱来?!
  •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本书从平台设施、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三个角度,对少年儿童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 玉女欲嫁:皇帝来抢亲

    玉女欲嫁:皇帝来抢亲

    二女追同一高富帅,生死相斗,高富帅向自己心仪之人表白后,心仪之人身边却频频出现怪事,最后竟然......
  • 遭遇北盘江

    遭遇北盘江

    司马迁说:“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关于牂牁江(现今所指)说法不一。“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指广义的牂牁江流向广州,此属古代黔粤水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珠江水系。前人对于牂牁江的认知和今人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道光年间邹汉勋主纂的《大定府志》以红水河为牂牁江,认为“今红水江在册亨地可以行船,通番禺,是其证矣”;陈澧《西南水道考》以今北盘江为牂牁江,即汪士铎《水经图注》所说的“牂牁江即豚水,则北盘江矣”……历史的牂牁总是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