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07600000009

第9章 股东(5)

吴冶平忽然兴奋了一下,仿佛看到自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那天。当然,他老了,没有野心了,即便他是第一大股东,也不想担任董事长,董事长或“成功企业家”的帽子还是留给林中这样的年轻人吧。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须有钱,有几百万的闲钱,可他哪里有这笔钱?

不,也不一定是“钱”,资产也可以,比如他现在居住的房子,还有他用于出租的那套房子,都是可以在银行做抵押的。

这么一想,吴就忽然紧张了一下,仿佛看见投资前道失败了,钱被林中卷跑了,他一无所有了。

这种情况不是没可能。吴来深圳二十多年,收获之一是见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骗子。不过,正因为见得多,所以他不害怕。他相信自己对骗子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他相信林中不是骗子。骗子一般是玩虚的,很少有开工厂做实业的。做实业,公司的资产是以设备的形式摆在那里,变不出现金,林中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设备搬走,或者擅自把设备全部卖掉。再说,即将注册的企业法人代表是实际出资人,不是林中,林没有权利转移或变卖公司资产,怎么骗?

对,吴又想,还必须附加一条,财务经理由我这边委派,这样,就是林中想把资金卷走,也做不到。

吴让自己冷静几天,再次约林来谈。

林中似乎已经对投资前道的事情不感兴趣了,或者说是不抱任何指望了,但出于对吴的尊重,还是立刻从惠州来深圳。

二人面对面坐下,吴冶平把自己这几天仔细琢磨过的想法一说,林中立刻说没问题,完全按大哥的意见办。

吴建议邀请徐总一起入股。

林没说话。

吴解释说,一方面,他个人的资金可能不够,因为,两套房子加起来虽然值大几百万,但抵押给银行是要打折的,甚至打对折;另一方面,他看徐总对此事非常热心,徐总又是林瑞的老客户,有合作基础。

这些当然都是吴冶平的心里话,但有一点更重要的他没说,就是他怕自己老了,斗不过林中这样的年轻人了,必须拉上另一个股东,形成三角关系,相互牵制。吴冶平深谙,股东关系首先是合作关系,但更是斗争关系,所以,合作之前就必须合理布局。

“我没意见”,林说,“就不知道徐总是不是愿意。”

“试试看”,吴说,“事不迟疑,你现在就联系他见面,当面谈。他上次将我一军,我这次将计就计,答应他的条件,看他怎么说。”

大概是私下成立中荣公司留下的后遗症,吴对林不是很放心,总觉得他有些虚,喜欢耍小聪明,所以,对于想好的事情,必须现在就做,双方当面做,不给林做手脚的机会。

大约一小时后,他们就和徐总坐在了一起。

简单寒暄几句后,吴冶平开门见山,说:“上次徐总问我,如果换上我,这样的合作条件我是不是愿意作为出资方。说实话,当时把我问住了,这几天我冷静想了想,觉得徐总的话有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嘛,今天我就当面正式答复你,我愿意。”

徐总愣了一下,然后爽朗地一笑,说:“好啊!祝贺啊!”

“但我想拉徐总一起做。”吴冶平说。

徐总不笑了。

吴进一步说:“通过几次接触,我感觉徐总是个非常睿智并有胆量的人。投资前道好是好,但我不懂,我需要壮胆,我真心想和徐总长期合作。”

吴冶平的态度不可谓不真诚,让徐总很难拒绝。他先看看林中,然后看着吴冶平,说:“这事情比较突然,容我想想,过两天答复你们,可以吗?”

过了两天,徐总给林中打电话,说可以考虑,但有一个附加条件,让他儿子在公司担任副总。

林中把话传给吴冶平,吴想都没想就说可以,说应该的,还顺便向林中提出,财务经理必须由他委派。林说没问题。

新成立的公司叫盛邦科技发展公司。特意加上“科技”二字,是为将来的创业板上市做铺垫。

发起股东共四人。除了林、吴和徐总之外,还有一个胡工。

协议经历过两个版本。

第一份协议是吴和徐总合起来作为“甲方”,林代表林瑞公司作为“乙方”。协议规定甲方出资金,乙方出市场、技术、管理和流动资金,双方共同发起成立生产芯片的盛邦科技发展公司。

第二份协议把胡工拉了进来。因为林中自己并不懂芯片的生产技术,他必须拉之前台资厂的同事胡工进来。林承诺在“乙方”的股份中拨出十个点给胡工。因为林瑞公司是林中和吴冶平两个人的,所以林中征求吴冶平的意见。吴自然同意,同时,为了进一步“绑住”胡工,提出让胡工也多少出一点钱,和吴和徐总一起作为“甲方”,与林中代表的“乙方”签协议。于是,最后的协议是吴冶平、徐总、胡工作为“甲方”,林中代表林瑞公司作为“乙方”。另外,林中自己还代表“乙方”与胡工签订一份协议,承诺将“乙方”股份中的十个点赠予胡工,这样,胡工就与吴冶平一样,成为盛邦公司的“双重股东”了。

公司号称资产一千万。其中吴冶平实际出资三百万,徐总出资一百八十万,胡工出资二十万,另五百万是所谓的“无形资产”,就是林代表的林瑞公司出的市场、技术、管理和运作之后再投入的生产流动资金。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吴冶平设想的路线推进。一切似乎比他需要的还要顺利。但吴还是有一丝隐约的不踏实,因为林与胡工签的协议没让他过目。

不错,吴确实说过“你全权处理”这样的话,但无论是吴作为“乙方”第二大股东身份,还是作为林的“特别顾问”,林中都应该让吴冶平了解他与胡工协议的内容。可林并没有这样做,吴因为有“你全权处理”这句话,更不好主动问。

是林中仍然年轻,不会处理事情,再次犯了投资中荣公司所犯的错误?还是其中隐藏着什么小心计?能隐藏什么心机呢?

不管他了。吴冶平安慰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知道也好,将来万一发生什么问题,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让他林中一个人承担吧。

为筹措资金,吴冶平不得不卖掉一套房子。

刚开始打算做抵押。实际操作中发现并不可行。主要是打折太多,必须两套房子全部抵押,且利息很高,吴每月支付两套房子的利息吃不消,不如卖掉一套简单。

吴并不懊恼,相反,他很感谢林中。房子卖了三百多万,而之前的租金每月只有六千多,即使不投资前道,单纯地借给林中,或借给其他朋友,利息不按每月三个点算,只按两个点算,每月收入就是租金的十倍。如果不是林中,吴自己想不到这么做。

还是大城市好。如果没来深圳,在内地的小县城,按照不好不坏的平均发展水平,吴冶平这辈子大概也是挣两套房子,但内地小县城两套房抵不过深圳的半套房子。现在,吴冶平只卖掉了其中的一套,就轻松筹措了三百万资金,成了新成立的盛邦科技公司第一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按照协议,他派自己的侄女到公司担任财务经理,徐总派他的儿子到公司担任副总。林中任总经理,胡工任总工程师。一套班子迅速形成。

工厂地址仍然选择惠阳区的秋长镇。与林中的中荣厂挨得很近。

吴冶平的想法是两家公司最好在一栋厂房里,起码在一个工业区里,便于管理和物流。但林中说做不到,因为生产前道的工厂有造粒塔和大型烧结机,必须在一楼,中荣厂所在的工业区没有空置的一楼厂房,只好退而求其次,在附近找了一栋厂房。

刚开始一切顺利,两千多平米的厂房被装修一新,按照工艺流程安装了成套设备。另外只花了两万块钱,就租赁下山头的一块空地,安装高大的造粒塔。凭感觉,无论是林中还是胡工,在工厂的筹建阶段都是尽心竭力的,基本上没做手脚。在吴冶平这个外行看来,这么大的厂房和这么多的设备,别说五百万,就说一千万,他也信。

但是,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首先是没有流动资金。

按照协议,流动资金由林中解决,但林中根本没钱。他的钱全部投在后道中荣厂了,且捉襟见肘,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充当盛邦的流动资金?另外,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万,就是林中没办中荣厂,或者现在把中荣厂卖掉,也筹措不到这么多钱。

吴冶平很生气,但眼下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要解决问题。办法是借钱给林中,让林中拿来借来的钱做盛邦厂的流动资金。

幸好,吴冶平身上还有几十万,借给林中还可以拿利息,不吃亏。

几十万很快花完了。吴此时才明白,流动资金不是解决一个月的生产费用,至少要解决三个月的费用,因为,下家的回款期是三个月。这是行规,分别叫作30天结、60天结和90天结。订单的利润率越高,结算期就越长,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就月多。

第二个月是徐总借的,第三个月揭不开锅了。

难道投产两个月就关门?

其次是利润率远远达不到林中当初所说的百分之六十。事实上,头两个月是亏损的。

吴冶平问林中是怎么回事。林说,主要是产量,产量上不去,肯定要亏损。

吴冶平一想,也是,每月工厂的固定开销房租、水电、人工费用加起来二十多万,产量不超过一百万,当然要亏损。可是,产量要超过一百万,每月的流动资金就不得少于七八十万,三个月流动资金差不多三百万,林中自己基本上一分钱没有,第一个月靠吴冶平借钱,第二个月靠徐总借钱,第三个月怎么办?

吴冶平和徐总一起努力,共同想办法,好歹把第三个月对付过来了。

可是,企业仍然亏损,要想扭亏为盈,必须扩大产量,把产量从目前的不到一百万增加到每月两百万。吴冶平初步估算了一下,如果月产达到两百万,每月能账面盈利三四十万,虽然离林中当初所说“利润率百分之六十”相差甚远,但只要能有每月能拿出二三十万分红,也比银行利息高,比折算成房子的房租高,吴冶平也能接受。问题是,要实现产量两百万,就必须至少准备每月一百五十万的流动资金,仍然按照三个月回款期计算,差不多需要五百万的流动资金。协议规定是林中解决流动资金,但林根本没有钱,不要说追究他的责任,就是把他杀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吴冶平很无奈。这不能说全是林中的错,他自己也有责任。说到底,是自己没有直接经营企业的经验。吴刚来深圳的时候,在外资厂当过生产主管,但生产和经营是两回事,生产只是按照老板下的订单组织工人完成产品制造,至于资金周转,完全不是他考虑的问题。吴后来进入深皇集团,从发展委投资部经理做起,一步步做到董事局主席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管的是股东权益和资本运营以及二级公司班子调整等宏观层面的事情,哪里掌握过具体一个企业的经营?不懂,还想赚大钱发大财,不栽跟头才怪。

吴不想栽得很惨。他发挥自己在宏观判断方面的能力和经验,相信大方向没有错。无论是投资的产业还是投资的人,都没错。错在技术层面,而技术层面的错误是可以通过调整纠正的。

林比吴急,几乎天天打电话向吴“汇报工作”,但每次的“汇报”都是幌子,到最后,问题仍然汇集到借钱上。林反复向吴解释,公司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顶过这一阵子,月产量突破两百万,公司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这些道理吴冶平懂。问题是,他手上确实是一分钱没有了,林中把嘴巴说破也没用。

林似乎不相信,深圳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管,少说也有几千万,怎么才投资几百万,就“哭穷”了呢?

林以为是吴不信任他,提出拿中荣厂做担保,还说他现在的中荣厂每月有二三十万的利润,支付借款利息没问题等等。

吴不得不自曝家丑,向林解释,不错,按照常规,作为深皇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是该有几千万,可是,他没有,他能担任集团高管,纯粹是因为机会好,他来深圳早,当时,大学文凭还很稀罕,所以才混进深皇混上高管的,但他不是潮汕人,不是老板的同乡,更不是老板的心腹,所以,没机会也没胆量发财。

“这样啊。”林中似乎信了一些,但将信将疑。

“是这样”,吴冶平说,“我没必要骗你。我不是老板的亲信,老板不给发财的机会,如果我自己硬要创造条件发财,就不安全了。”

吴还想说,在深圳要想发财,一靠机会,二靠胆量,只有老板或领导真正的心腹和亲信才有足够的机会和胆量,所以,在深皇集团,确实有不少职位比他低的人发财了,但这些人表面上职位比吴低,其实是老板的同乡甚至亲戚,他们才是老板的真正心腹,而吴不是。不过,这些话他没对林中说。吴冶平不是祥林嫂,他不想说废话,更不想说诉苦的话,吴建议林去找徐总。因为,徐总持有嘉顺科技的股票,已经过了解禁期,价值上千万。

林中摇头,说难。

吴问为什么?

林似乎不想说,有苦难言,但最后还是告诉吴,他与徐总之间最近闹得不愉快。

“不愉快?”吴不解,“是因为借钱的事吗?”

林说不是。

“那是为什么?”吴问。

林叹了一口气,然后才对吴说,为了徐天一。

徐天一是徐总的儿子,在盛邦公司做副总,吴冶平见过,感觉人还不错,起码对他还算尊重。但这时候林中却说,吴看到的是表面现象。林说了三件事。第一,徐天一执意为自己聘了女秘书,公司很艰难,林自己都没秘书,所以很生气;第二,买空调,价格竟然高出市场百分之六十,太离谱了;第三件事情更离谱,一次林中出差回来,发现关键岗位上只剩下两名工人,林发火,徐天一却说:谁让你不给我人事权的?!

吴冶平决定去工厂看看。

同类推荐
  • 上海:新十字街头

    上海:新十字街头

    《上海:新十字街头》主要内容: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有外在的有形的物质的变化,也有内在的无形的文化的精神的变化,还有不为人注意的小的变化。而恰恰发生在这上海新十字街头的无数琐碎、细微的变化的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同时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传统与时尚、世俗与雅致、妖冶与矜持……它们或冲突、或融合、或变异、或淘汰……
  • 摆脱困境

    摆脱困境

    摆脱困境,写的八虎传奇故事,作者娓娓叙来,如一个评书家一样,讲述了那些红尘男女爱恨情仇,荡气回肠的曲折故事。
  • 血色借贷

    血色借贷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小微企业,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遭遇资金短缺的尴尬和举借高利贷而引发的故事。以飞达公司女经理方维为叙事线索,以飞达公司与地下钱庄因借贷关系而产生的矛盾展开故事。刻画了方维美丽善良,纯真而又富有诗意的艺术形象,塑造了当今社会众多的跑路者之中一个个例——一个多情而另类的老板形象。故事扑朔迷离,情节复杂奇特,出乎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我的浪漫婚姻生涯(红月亮丛书)

    我的浪漫婚姻生涯(红月亮丛书)

    我是一个农村的浪荡子,整天向往城市生活,还爱上了县剧团的演员云子,跟在剧团的后面做帮工,只求能和云子在一起。所有的人都认为我配不上云子,都在阻拦我们的恋爱,家里还给我说下了一门亲事。在历经无数波折之后,文革开始了,云子终于跟了一个正在走红的造反派走了。
  • 空心岁月

    空心岁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你无期

    tfboys之爱你无期

    这本书讲了三小只和三位女主的爱情故事但是中间有种种误会,他们终究会不会在一起呢
  • 大海和它的居民们

    大海和它的居民们

    本丛书共8个分册,分别涉及考古学、海洋学、地震学、气象学、地质学、细菌学、地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知识丰富,涉猎广泛。是一套具有活力、具有创新力的儿童科普读物。事实告诉我们,在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中,海洋才是一切生命的母体和摇篮。我们的祖先们日复一日地在大海边徘徊,在大海边思索,听着涛声,望着海浪。他们不知道海的那边有没有岸,海的那边又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终于有一天,有人要驾驶着独木舟涉水入海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又向前跃进了一步。在本书中,作者对神秘的大海,对大海的意义作了精彩的描述。
  • 魔法学院录:绯色之森

    魔法学院录:绯色之森

    【完结】『暹罗猫·Club』「第二季回归!搜索——魔法学院录II:时光之冕(连载中)」书群3(时光):323601038「只要有未来,只要你还在我的未来里,世界就一定不会褪色」一次委托,拉开了爱与邪恶的命运之战。她是废柴魔法师,却被卷进扑朔迷离的冒险之旅,一次次奇幻历程与精锐的推理开启了神秘的身世之谜。他是未来王者,深不可测视若无睹,幻与真实将注定牵动起不凡的生命与铭心的爱情。如果说相遇是必然,那么命运是否早已尘埃落定。在宿命的轨迹里,谁会解开错综复杂的惊天秘密,又是谁,在幕后主导着这场华丽游戏。
  • 永恒神谕

    永恒神谕

    旷世圣战响起,无数强者相续陨落;五王战五魔,背后黑手未漏头角。千年之后,灵阵再现,吾今召唤,少年显世。大千世界,位面交汇,群雄并起,百族林立,五方巅峰势力,在这无尽世界,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一个超凡入圣的存在!以智慧之王的名义,成就一段不朽的传奇!冲破黑暗魔障的王者!以是非之王的名义,代表正义,灭尽邪恶!……男孩至地球而来,意外闯入这精彩绝伦的大千世界。看天之骄子,历练尘世;大千世界,谁与争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倾世繁华

    倾世繁华

    千万年前,圣战爆发,诸神陨落,何去何从?王牌杀手,突降天劫,一朝穿越,竟被陪葬。大陆女神,东山再起,万神臣服,倾权天下!
  • 办公室社交兵法

    办公室社交兵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办公室更是如此。做人办事根本不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而是要在人际关系中炼出一身真功夫。一则把自己变成精明人,二则把自己变成实战者,这样才能把自己训练成为“猎豹”和“活鱼”,做别人难以做成的事。此为人生最息息相关的做人兵法。做人是聪明人的学问,办事是精明人的强项,两者都离不开社交兵法的运用。总有一些人自以为在社交战场上聪明伶俐,但是实际上常常漏洞百出;有些人大智若愚,伸缩自如,这才是真正的“攻击手”。
  • 紫仙大魔传

    紫仙大魔传

    一枚神奇种子造就的仙道奇迹……被大家族所抛弃的子弟,能否成就几万年来没有人成就的仙道至尊?背负着命运枷锁在漫漫修仙路上踽踽而行,仰问苍天,可否成仙!!!有点慢热,有点铁血,有点大气,承诺不太监,最少一百万字……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尧山堂外纪

    尧山堂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貂蝉新传

    貂蝉新传

    貂蝉是拥有很多传奇的人物,与关羽留下了貂蝉拜月的神话,吕布为她倾尽一生,老牛吃嫩草的董卓为她丢了性命,揽天下美女的曹操为何放过貂蝉。让我们透过这段历史的迷雾,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当她的相思无人在时,当他们相爱而不敢爱时。当她与他们的脸上蒙上岁月的尘埃,当时间把她,把他们退向前,她与他们的爱是否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