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64100000012

第12章 加尔达湖畔

我第一次去意大利,不去罗马,不去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所有闻名遐迩的旅游热点,更不参加那种几日游的旅游团。我要一个人独自从慕尼黑乘火车,沿着古代日尔曼皇族南下意大利的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横穿奥地利,去意大利北部的加尔达湖。这正是1912年劳伦斯与弗里达私奔德国后穷困潦倒中落荒而逃的路线。我要寻觅的正是劳伦斯在加尔达湖畔留下的踪迹。寻觅他的传世名著《儿子与情人》这枚英国小说的种子怎么在意大利落地生根并最终长成参天嘉木的生长轨迹。

他们私奔后先是在弗里达的姐姐艾尔丝的帮助下在慕尼黑南部的乡下度过了几个月,在那里劳伦斯勤奋笔耕,但微薄的润笔费难以糊口,房子还是免费借住的(房主是马克斯·韦伯的胞弟阿尔弗雷德·韦伯教授)。残酷的生活现实逼迫他们必须寻找到一个生活开支低廉的地方。于是艾尔丝建议他们去意大利,那里生活费用低廉,但风光绮丽,古风犹存,艺术氛围浓郁,算得上世外桃源了。

于是,病弱的劳伦斯决定和弗里达步行翻越阿尔卑斯山南下意大利。他们走的正是这条皇家大道。古代的皇族们出访意大利车辚辚、马萧萧,威风浩荡,极尽奢华。而劳伦斯和弗里达则一路上忍饥寒、睡柴垛,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他们身上只有区区二十三英镑的盘缠。一路走劳伦斯还要记下一路上的见闻,将奥地利和意大利的乡土民风写成游记发表,这些游记后来结集出版,书名为Twilightin Italy(《意大利的薄暮》)。

九十年后的今天,我坐在火车里凭窗纵览这一路旖旎风光,时而读上几段手中的《意大利的薄暮》,竟觉得这般锦衣玉食的朝觐颇有点亵渎了劳伦斯,可各种因素都让我无法脚踏实地地重走一遍这条路,只能像个旅游者一样悠闲地在车中溜达着观赏峡谷里的景色。劳伦斯蛰居的地方当年都是穷乡僻壤,如今在后工业社会都成了旅游区,如西澳和康沃尔等地。于是踏访劳伦斯的足迹,无形中就成了我自己的“主题旅游”。踏访劳伦斯的纪行也就有了游记的色彩。

车过了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就开始进入阿尔卑斯山脉。山顶在盛夏时节尚有积雪,但劳伦斯和弗里达当年就硬是顶风冒雪翻过了山。好在下了山又进入了温和的夏天。火车从山口穿过,这里看不到积雪,只微微觉得耳膜发胀,说明到了高山地带,可转眼间就冲出山洞过了布伦纳山口进入了意大利。劳伦斯当年艰苦卓绝的雪山攀登之苦就在我的左顾右盼中轻易地过去了,火车开始沿着碧澄晶莹的阿迪杰河下山,眼前立时铺展开诱人的意大利风情。

一道阿尔卑斯山,山两侧风光如此迥异:山北麓的奥地利和德国南部森林密布,起伏的田野山梁绿草如茵,开阔的牧场,明澈的溪水,教堂村庄稀稀落落点缀其间,一派森林牧场景色。而南麓的意大利却是依山而起的层层梯田,满山遍野的葡萄架和柠檬架,甘洌的雪山流水在乱石河道中飞溅。那些矗立在陡峭山坡上的房屋似乎不是为居住而建,倒像是风景的点缀,可又确有林中小路通到屋前。还有那些倚在峭壁上坚挺的石头古城堡,似乎不是古代的防御工事,更像古人修给今人观赏的景点。

劳伦斯的游记里没有这样的景色记录,可能当年这里一片荒蛮?还是忙于赶路而无暇顾及?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们经常遇上瓢泼大雨,难得有赏景的心情。有人说劳伦斯流浪世界是受了一种“游荡欲望”(wanderlust)驱使,他们哪里懂得一对贫穷的恋人为生存而跋山涉水的苦痛?劳伦斯和弗里达上演的是一出活生生的《出埃及记》呢。这个时候的劳伦斯至少没有游荡欲,有的只是苦中作乐,在雨过天晴晒干衣服后记录下一些自己的观察。所以劳伦斯只记录了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基督雕像,那是沿路的农民们按照自己对基督的理解用木头雕刻而成的他们自己心中的救世主模样。受难中的劳伦斯看到的是形态各异的受难中的基督们。可惜,今天的人再也看不到那种独特的景观了。

火车到达山城特伦托,一出车站就见到了对面公园里傲然矗立的但丁塑像,有二十米高吧?这是当年劳伦斯在饥寒交迫中到达特伦托这个“肮脏的地方”时为之感到振奋的一景。估计这雕像至少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加尔达湖北岸的里瓦才真正意识到如今的加尔达湖已不是一般的旅游胜地,这里一派游客如织的景象。感谢劳伦斯,我居然不期来到了一处风景热点。看看九十年前的老照片,加尔达湖畔峭壁万丈,怪石嶙峋,几乎没有平坦的边缘,这种难于上青天的地方根本没有公路,从里瓦到任何湖边村落都得乘船才行。如此美丽,但又如此与世隔绝的加尔达湖,这里的农民靠种植柠檬和柑橘为生,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船运。当年的加尔达湖上肯定是一片繁忙的运输景象。

苍凉的老照片不可避免地要与今日的瑰丽彩色照片叠印,加尔达湖还依旧清澈碧澄,绕湖的穿山隧道早就修好了,于是我得以在四十分钟内乘车从里瓦到达劳伦斯蛰居的嘎格尼亚诺,一路上借着山洞里凿出的拱形“窗口”饱览加尔达湖仙境风光,像是在看“拉洋片”。相比之下,瑞士的莱蒙湖景色倒要逊色几分了。这皆因为莱蒙湖柔媚婀娜,却没有加尔达湖这般雄奇壮观,没有加尔达湖这般巧夺天工的地势。

加尔达湖之美,美在其险峻粗粝的地势——四周峭壁耸入云天,峭壁之上山峰巍峨绵延,绿色的山峦为云雾缭绕,山顶的积雪与白云渐成一色。狭长的加尔达湖镶嵌其间,不似为人间所凿,倒似琼浆仙池。加尔达湖之美,还在于点缀湖边的那些村落市镇的建构格局——这些建筑几乎全是依山而起,有些甚至几乎是悬于峭壁。湖边任何一片平地上都能形成一个小村落,然后向山坡上蔓延,形成一个立体的村镇。而那些建筑则风格迥异,构造繁复奇崛,欧洲各个时代的经典风格都在这里汇集,恰似湖畔的建筑艺术博览大观。事实上,这些掩映在果园和绿茵中的房屋,除了旅游宾馆和富人的乡间别墅外,大多数都是民宅。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一座座教堂塔尖和时时响彻山间湖畔的教堂钟楼报时钟声。加尔达湖,有声有色,声画一体。

劳伦斯乘船来到小镇加尔尼亚诺。这里毕竟是热闹的市镇,房价还是令他阮囊羞涩。于是他们再继续向南行,在二里地外的小村威拉找到了一处名为Igea的私人别墅住了下来。月租金三基尼(合当时五英镑多),他就租下了这座别墅的第二层。他们身上的钱够几个月的房租了。劳伦斯为报刊撰文的微薄稿酬勉强能供他们自己起伙生活。苍天有眼,恰在他捉襟见肘的时候,他的第二本小说《逾矩》的五十镑稿酬寄到,很为他添了底气,他捧着那五十镑支票大叫:“天使啊!”

我住进加尔尼亚诺小镇上临湖的一家旅店里。旅店年轻的老板说我是这家店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中国游客,很奇怪我为什么独自一人来到这么偏僻的山村,问我加尔尼亚诺在中国有名吗?我道出原委,未曾想这老板对劳伦斯在此地的活动了如指掌,欣然为我画图指路,我得以顺利地找到了劳伦斯故居及《意大利薄暮》中提及的附近所有“劳伦斯景点”。他说他以后要打出劳伦斯的牌子,为感兴趣的旅客提供这类信息,让来他旅店的游客获得意外的惊喜。而我则是第一个享受到此等惊喜的客人,真是我的福分。看来我与劳伦斯的缘分着实不浅,冥冥中有什么在帮助我追寻劳伦斯的脚印。

我先来到镇上的小码头,在这里蓦然回首,眼前的景象和九十年前那张黑白照片上的景物几乎可以重叠!还是那么袖珍的港湾,闲适得如同城市公园里的石阶码头,粗黑的木桩子,古朴的木头船坞。还是那几座老楼,其中一座就是我住的旅店,只是九十年前这家旅店没有现在的巨大露台,这座露台是后人修的。旅店老板告诉我:人们围湖造地,修建船坞。后来这船坞就改建成了临湖餐馆,餐馆的房顶就成了旅店的露台,用作露天餐厅,我才得以悠闲地坐在这里拍下一张背负加尔达湖的小照。

离开码头,沿着古老的石子路向威拉村走去,僻静悠长的小巷,两边是高墙深宅或朴素的住家小楼。意大利人房子的特色是窗户开得多,但开得小,似乎满墙都是小窗户,窗户外都有百叶窗板,做得很是精制,冬天可以挡风,夏天可以遮阳。闲荡在紧闭着窗板的房屋之间,不时还会遇上横跨胡同的骑楼,那骑楼是一间住人的房间,外面也挂着窗板。不经意间就看到一面黄墙上钉着一块小铜匾,上面说明劳伦斯曾在此居住。原来这就是Igea别墅了。那铜匾上的窗户就是劳伦斯卧室的窗口,他在书中写道自己经常躺在床上观湖景,看太阳从湖面上升起。这面窗户朝东,正是观湖上日出的好位置。这对私奔的穷恋人总算在几个月的颠沛流离之后歇息了下来,得以凭窗品味美丽的加尔达湖景色了。只有在这时,劳伦斯才能够安心修改他写了几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保罗·莫雷尔》。

Igea别墅是当地乡绅保利的房产,由两座三层黄色的小楼拼成一个丁字形,楼下是花园,在这个小村里算得上一座大别墅了。劳伦斯对这个地方很满意,甚至感到住在这里很浪漫:屋前水光潋滟,屋后的山上层层葡萄园、橄榄园和柠檬屋,树丛中掩映的“鹰的教堂”不时发出清脆的钟声。如今这幅景色依然没有多大变化。

意大利人散漫自在地过着农耕生活,不为外界的工业文明所焦虑。这里的人和景令劳伦斯诧异,亦感到一种乡恋的认同。他给朋友们写信说,他在这里恨透了工业的英格兰,恨透了黑乎乎的英国中部矿区,那里是非人的景象。加尔达湖的生活则属于纯净的过去。还有,他认为这里的人和景致都是那么自然淳朴,毫无瑞士的那种“旅游气”(touristy)。为此,劳伦斯深深地爱上了这湖边的小村落。

他特别注意到了这里的意大利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看到意大利人表达爱的方式是那么自然,他深深地受到了触动:英国人太拘谨,太清教,毫无血性,简直要变成行尸走肉了。而这里的意大利人是那么自然,肉感,温情脉脉,以至于一个老头儿伸出晒得黝黑的手去逗婴儿都让劳伦斯感动,让他怀念起家庭的温暖来。在此劳伦斯得出结论:意大利人不要太多的理念,他们只要自然地回应自身的呼唤。他们是肉感的,血性的人,这与工业文明下的英国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They only feel and want:they don‘t know.We know too much.”(2002剑桥版《劳伦斯书信集》,第539封。)

在生气勃勃的意大利生活映衬下,劳伦斯感到英国用理性和机械征服自然并使自己走到了尽头。他预言:英国必然会停止这种无休止的征服,必然会改弦更张,否则英国就没有生命了。劳伦斯的生活挫折在这种语境中被反衬得更加夸大变形,导致他做出了如此绝对的结论,把意大利生活看作是无意识的生命象征,而将英国看作是冰冷的生命衰竭的象征。(D.H.Lawrence,Twilightin Italy,CUP,2002,pp131-132.)

现在看来,劳伦斯尽管是出于直觉,他的预言却是多么正确。想想看,一个小小的岛国,竭尽全力将自己变成一个“日不落帝国”,终归是要走到强弩之末的地步,终归是要自己将自己拖垮的。大英帝国走到了尽头,几年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果然应验了劳伦斯的预言。劳伦斯是文学家,他对世界的认识靠的是直觉和感性,可能他发出的预言和断言看上去没有理论,失之偏颇甚至近乎歇斯底里,但那是生命的感悟,是宝贵的。加尔达湖畔的生活居然对劳伦斯发出了神谕般的启迪,这个古朴美丽的湖边小村简直像一面伊甸园似的明镜映出了人性的丑恶。而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丑恶的终结的人不是别人,只能是劳伦斯,因为他独具慧眼。

抛开那些尘世的预言不说,仅从生活直感上讲,威拉这个小渔村里人们的生活情景的确让他联想到了故乡矿村朴实的工人们,想到了那些朴素但充满温暖的矿工之家——劳伦斯的家缺少的正是这种朴实与温暖。他开始认为家庭关系的不睦,母亲是有责任的,母亲代表的是文明英国理性冷酷的一面,而父亲代表的是前工业化英国的自然朴实与血性的一面。母亲的理性过于压迫父亲的血性,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失调,致使子女们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某种程度上对意大利的偏爱甚至是“误读”使劳伦斯变得脱英国化了。这种触景生情的误读则成全了劳伦斯的小说:他对里面父亲的形象做出了重大的修改。那个矿工父亲不再是初稿中可恨的暴君形象,变得更像个常人甚至更可爱了,连他的粗粗拉拉中都透着某种温情。至少劳伦斯此时不再偏执,开始比较公正地对待父亲的形象了。

意大利的情境对劳伦斯的感观和创作起着关键的纠偏作用,这是连劳伦斯自己都不曾想到的,他为自身情感流溢的变化感到兴奋不已,不断地给朋友们写信表达自己这种新的兴奋点。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表了自己著名的宣言:“我最大的信仰是相信血性和肉体比理智更聪慧。”(2002剑桥版《劳伦斯书信集》,第539封。)这种信仰体现在创作上就是他开始重构小说中父亲的形象,实际上他的感觉上也开始重新体悟自己的父亲。

这部小说在1910年他母亲去世前就动笔了,它经历了母亲的病逝、劳伦斯与露易解除婚约和与弗里达私奔,伴随着劳伦斯从英国到德国,劳伦斯一直在不断地抽暇修改或重写它,似乎每一次重大的人生变故都让他生出新的顿悟从而促使他不断提炼出小说的主题并加深小说的生命厚重感。最终它随劳伦斯来到意大利这座水边的别墅,他还不知道他的进一步修改将催生出一部世界名著,它最终的书名是《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负责几乎全部的家务,出身贵族的弗里达本是个游手好闲之人,连煤气都不会点,但为生活所迫,到了这里也学着干起了家务,笨手笨脚的她,不是把肉烧糊就是洗床单时打翻了大盆,水流满地。这个时候劳伦斯会放下手中写着的小说或剧本来救驾,耐心地教弗里达做家务。此时的弗里达从私奔后的忐忑中解脱了出来,也开始关心起劳伦斯的创作了。她成了劳伦斯的第一读者。不读则罢,一读而不可收。

弗里达婚前的德国情人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格罗斯,她从格罗斯那里了解了弗洛伊德学说,而彼时的英国人还对此不甚了了。弗里达读了劳伦斯的小说,立即认定这是典型的弗洛伊德意义上的“俄狄浦斯”式文本。这个发现启迪了劳伦斯,引导他将小说更名为《儿子与情人》。他最终认为自己描摹的是“成千上万英国年轻男子的悲剧”(2002剑桥版《劳伦斯书信集》,第516封。),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石破天惊的揭示,使这部小说成了弗洛伊德主义的第一个文学文本,劳伦斯从此成为现代主义的先锋作家。

仅仅简略地勾勒劳伦斯情感的变化当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充分地想象,那几个月里,Igea别墅里都发生了什么,Igea别墅里的劳伦斯自身发生了何等脱胎换骨的变化。与弗里达生命的交融改变了劳伦斯的性情;意大利山水人间的生命流溢改变了劳伦斯的生命磁场。从而,《儿子与情人》成为写实主义的终结和现代主义的端倪。这个意大利湖畔意义之重大,无论怎样估计也不过分。山水和人情可以启迪人的觉悟,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从而重塑一个人,而这个人碰巧是一个作家,那么这一切改变的就是他的文学创作。

而如果我们真正把《意大利的薄暮》当作劳伦斯思想的笔记来读,我们甚至会在这些字里行间发现,或许劳伦斯未来闻名于世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在他潜意识中孕育了。因为这部小说的主题已经在《薄暮》中显露端倪:冷酷机械的英国走到了尽头,只有血性的复苏才能拯救英国。意大利人的热情与活力全然根植于他们对费勒斯的崇拜中,而英国失去的正是这个特质:意大利人还是儿童,而英国已经衰老了!(D.H.Lawrence:Twilight in Italy,CUP,2002,p124.)劳伦斯在加尔达湖畔已经通过直觉触到了那部惊世骇俗的压轴小说的主题,他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将这理念附丽其上的人物和故事,从而将这理念戏剧化。这一等就是十五年,一直到1926年他最后一次回故乡,看到英国中原地区煤矿工人的大罢工,看到生命在英国的萎缩与凋残,然后他再一次回到他生命所系的意大利,在那里,阴郁的故乡与明丽的意大利再度经历他的两相比较,两相冲撞,于是乎,潜隐心灵深处多年的小说终于破土发芽并迅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可谓木秀于林,在世界文学名著的森林里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这就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的种子在意大利的阳光雨露下成长的嘉木。

如此看来,意大利的山村真像是一座酿酒的酵缸,注入了纯净甘洌的加尔达湖水,将劳伦斯带来的英国原料在此发酵酿制成醇厚的美酒。有了这最初的佳酿,劳伦斯的生活和创作几乎就与意大利难解难分了,意大利的酒曲和水不断地酿制着他的英国酒。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儿子与情人》《迷途女》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还有不少中短篇小说。详细考察这种酿制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意大利成分肯定是件十分迷人的工作,比如考察Igea别墅期间的生活对他写作潜移默化的渗透;还有不同时期他居住的卡普里岛、斯佩西亚海湾、西西里岛和佛罗伦萨乡下,不同境遇对劳伦斯的影响如何决定了某部作品的主调等。

要了解,不,要感悟这一切,我们需要踏着劳伦斯的足迹在湖边和山路上寻觅劳伦斯的萍踪。斯人已去,好在景色依旧。沿着《意大利的薄暮》劳伦斯记录的线路,我游荡了大半天,看山看水看人,将那个湖边小村的风情一一摄入相机,算是结束了这趟“主题游”。而对那些充斥这里漫无边际消闲的游客们,多少产生了点怜悯:他们不知道这里的故事,仅仅是在赏景而已。而我是寻着故事而来,无意中游览了这么奇妙的意大利风景胜地,爱上了这么风雅娇美的湖畔乡镇。

我真想告诉人们这里的故事,告诉他们,寻着劳伦斯的萍踪,每一个低回流盼和蓦然回首,都能看到柳暗花明并因此生出欣喜与激动。特别是沿着石阶向山上攀登,每一个峰回路转,都能看到加尔达湖和湖畔小村的别致风景,很多适才熟悉的景物会突然因为视角的不同而变得陌生。最终当你俯瞰小村,发现它竟只是水边一条漫长的新旧斑斓的瓦屋顶组成的马赛克拼图时,你会突然想一下子跳到那片图案上去,在上面翻滚,一直滚进湛蓝的湖水中去。

我就是这样逛加尔达湖畔的加尔尼亚诺和威拉的。其实那里离慕尼黑很近,不过五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就到了特伦托,换乘汽车走上一个小时就到了。可劳伦斯和弗里达居然走了六个星期。那样的日子,九十年荏苒,如白驹过隙,今天的我是无论如何无法对那个年代有切肤之感了,想想不免有点失落。但毕竟来了,寻觅过了,从此觉得比仅仅埋头书本神游要接地气,对《儿子与情人》的“发生学”又有了真质的感受,因此不虚此行。

同类推荐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薄冰之舞

    薄冰之舞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青春美文业已成为90年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祝勇、邓皓、董文婷、周德东……当青春美文作家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大小期刊和报纸副刊上时,他们年轻的面孔和新鲜的笔触,他们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情绪和故事,都为自己的成长和定型亮出了一张张显眼的招牌……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温暖灵魂的味道

    温暖灵魂的味道

    张佳玮用灵犀的文字写出令人垂涎的琳琅美食,让人的整个灵魂都要起舞,整个人生都要亮了。苏美则用跳脱的语言,写出生活的随性,岂能万事如意,但求吃口好的。这么远那么近透过记忆的琥珀,用一块花馍讲述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那些让人怀念却回不去的旧时光。小岩井则讲述行走在异国他乡的羁旅人的舌尖乡愁、青春爱情和心灵羁绊。
热门推荐
  • 枫棠杜梨

    枫棠杜梨

    这是一个关于深秋的故事,小巷,灯火,校园。四处辗转回折的我们,是否在哪相遇又终将散去。
  • 只手破天机

    只手破天机

    皇帝算什么?只要我袁家愿意,随时可以让一个乞丐变成皇帝,也随时能让一个皇帝变成乞丐!普天之下,阴阳两道,有谁不看我家的脸色行事?看到了没?就凭自己看不顺眼,或者见鬼的怒气填庸,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前去架梁,那不叫仗义,那叫傻B!记着,冲动是魔鬼啊。。。摸清了对方底细,估摸着自己能够架得住,那就不叫傻B,而是称做仗义!如果比咱们厉害的,咱们回家再练几年,或者搬高手来再欺负。纵横阴阳两界,上下五千年,有谁听说过咱家中人在外吃过亏啊。。。风子的QQ号码是:122075435,各位有什么建议或者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 凡心净土

    凡心净土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有美丽善良的花族,柔情似水的月族,不近人情的冰族,黑喑的地族,诡异的雾族。强大,奇异的异界种族。在百族中最弱小的人族,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灭亡还是崛起。一个普通的人族孤儿,没有绝世的功法,没有逆天的奇宝。只有一颗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心,用别人十倍的汗水,去顽强拼搏,只为了心中的那片净土。
  • 木卉殇

    木卉殇

    她从一生下来,天上六月飞雪,因此赐名煞,木卉殇。她从来不敢有多难过,因为她命中注定天煞孤星。为了不伤及爹爹,手握惦念铃登上了三清山。她遇见了很多人,看见了很多事,却总有一些事浮现在脑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开始有了希望,她希望能拜她为师,她希望所有人都好好的,她希望自己可以不再祸及他人。偏偏造化弄人。
  • 无道弑神

    无道弑神

    看叶无道在挚爱和亲人的背叛后却依然不依不饶的追求自己的武道。在他面前所谓的天才连垃圾都不如,所谓的强者都将会被自己踩在脚下。自己就是这片天地唯一的霸主。
  • 轮回再战

    轮回再战

    千万年前大战,陈峰意外陨落,逃出一缕魂魄,于不知名的村落重生,冥冥之中自由天意,轮回,再战。
  • 鬼文密录

    鬼文密录

    鬼文预梦,摸金盗墓。神妖鬼族,阴阳变术。大劫之下开启武则天万年寿域,她竟容颜不老还……
  • 没有指纹的罪犯

    没有指纹的罪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The Prospector

    The Prospe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做下堂妃

    不做下堂妃

    他,嚣张狂妄,冷漠无情,为了得到她的心,他血洗江湖,结仇天下!但转身之后,却亲手将她献给圣上!原来,爱情只不过是他权谋利益的一颗棋子!那她又何必死死纠缠?乱世君心,她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