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举办葬礼,分为殓殡葬三个步骤进行。殓,就是先给死者沐浴梳洗更衣,然后入棺;入殓之前,还要为死者招魂祈祷,表示最后的告别;在男性死者的寿材前,还要刻上一个“寿”字,在女性寿材的前头,则要刻上一个“福”字,以示祝祷;具有一定影响与社会地位的人家,在入殓前还要将谷物碧玉珍珠金饰等贵重物品,放入死者口中,以表示尊崇与缅怀;
第二步是“殡”,在死者入殓过后,将棺椁灵柩停放于殡宫,根据主人身份的不同,尸体在殡宫内停放的时间也有长短,少则两三日,多者则数十天,主要视奔丧者的多寡而定。在此期间,子女都必须前来奔丧祝祷,否则即被视为不孝;亲朋挚友前来奔丧者,称为“吊丧”或者“吊唁”,所有奔丧之人,都必须身穿丧服,虔诚膜拜。丧服一般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做成,参加奔丧的人也按照关系亲疏而穿不同的丧服,此举被称为“披麻戴孝”,现代人则用胸佩白花或者臂带黑纱来代替,使成本大大降低;
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是葬,这是将死者遗体进行掩埋的过程,将盛有死者遗体的棺椁埋入土中,称之为“入土为安”。其实,死去的人不会向活着的人提出任何要求,薄葬也罢,厚葬也好,只不过都是由活人来操纵的繁缛礼节而已,其中不乏挥霍与浪费,对活着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不该有的沉重负担,现代人已不再刻意去效仿,这对于丧葬文化来讲,实在是一种天大的进步!
对于杀人的歹徒而言,他们的行径早已被人们恨之入骨,人们恨不得食其肉,嚼其骨,饮其血,都还无法解除心头之恨,还谈何薄葬与厚葬?每人用一领草席包裹,外面再扎一条草绳,用牛车像拉秫秸捆是的,拉到郊野,刨一个土坑,把他们往土坑里一抛,再草草复上一层黄土,即算完事!即所谓“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其法重矣”,这也是他们罪有应得!
对于王凝之及其子女们来说,那待遇可就不一样了。不管怎么说,王谢两家在东晋都是名门望族,闻讯前来祝祷和奔丧的人都不在少数,因此王家大院也着实沸腾热闹了一阵子。由于黄凡宇与侍女萍儿皆是因保护王家后代而死,所以她俩的葬礼与王家人一样,也同样的隆重与风光。
在王家大院内,一拉溜排开七副上等棺椁,又按年长尊幼依次排列。玉雕为棺,文梓为槨,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者负土,死后立庙,后人奉祀,享受祭飨。即所谓生时福贵,死后荣华,享不尽的人间礼遇。但是无论葬礼多么豪华气派,也无论活着人的心意如何虔诚,到底还是无法使死去的人再死而复生;再经过岁月的流逝,年轮的践踏,除去人的名字还可在史书中寻觅到之外,所有的一切一切,都随着逝去的年华,而一去不复返了!
只是可怜了我们这位大才女沈****,自从丈夫离世,子女被害以后,偌大的一个王家大院内,就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终日里面对空房仓檩,灰砖红瓦和空荡荡的宅院,每日里还是以练剑习武为乐事,来打发寂寞的苦日月!
说完了沈****之后,再说孙恩。他本就是个胸无大志心胸狭小以报私仇为己任的草莽枭雄,起事之后以乱杀无辜,不分良莠胡乱杀戮的爆裂之徒,这样的人要想成就大事,实在没有可能。可是不管怎么说,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孙恩造反虽未取得最后成功,但是对东晋皇族和门阀士族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
对于孙恩来说,刘牢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刘牢之手下的一名后起将领,他的名字叫刘裕。据说刘裕军纪严明,军容齐整,崇尚节俭,不爱珍宝,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绝不扰民,秋毫无犯,因而大受人民拥戴。孙恩遭遇这样一位敌手,他最后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了。孙恩被刘裕追赶至临海,眼看就要被刘裕所斩杀,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跳海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