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1800000012

第12章 金顶的“牢房”

康熙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逝世16周年这一天,第巴桑结为他补行了葬礼,将他的遗体放进了灵塔,举行了为期10天的祈祷法会。结束的时候还组织了一次盛大的游行(藏语叫春曲色班)。从此以后,每年这个时间都举办这么一次,这就是传小召。传大召则是宗喀巴创立的,他于公元1409年在拉萨组织了第一次祈祷大会,从正月十五日开始,连续21天。从那以后,也是每年按时举行一次。

刚刚传过了大召才一个月,又要传十天的小召,对于不大的城市拉萨来说,简直像长途负重载。数万名主要来自拉萨三大寺的喇嘛,数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乞丐,日以继夜地聚集在大昭寺门前,游荡在每一条街巷。由于整个拉萨没有一个公共厕所,遍地的大小便使人十分难堪。打架、凶杀、偷盗、抢劫、奸淫之类的事件层出不穷。铁棒喇嘛们光着膀子指挥着寺院武装奋力镇压,但也只能起一点恐吓作用罢了。特别是对于某些常年被圈在深寺大院而又不愿遵守教规的喇嘛,无异于是一次解放,是一个狂欢节。他们敢于进行任何活动,他们的无礼和勇敢是惊人的,甚至使有钱有势的贵族妇女也不敢出门。

那些饥寒交迫、身无分文的乞丐什么地方都敢去。他们最舍不得离开的地方是大昭寺讲经台右侧的一角,那里有一口大得惊人的铁锅,专为在传召期间向穷人施粥用。据说有一年有个人被挤得掉进了锅里,等被人打捞出来早已淹死了。

维持秩序的喇嘛都健壮得惊人,他们站在高处,端着长长的木棒,哪里出现了拥挤的骚动,就把木棒打向哪里。有时则朝着一大堆攒动的头颅扫去,人们只能抱头,却无处逃窜。被错打了的人只是咧着嘴苦笑一下,对那些汗流满面的执法者表示充分的谅解。

仓央嘉措在日光宝殿里待了四个月,主要的活动就是学经,主要的老师就是第巴。他本想借两次传召的机会,去看看人群,散散郁闷,可是没能如愿。因为他还年轻,坐床不久,也没有受过格隆戒〔1〕,所以三大寺的堪布都没有请他。看来有了地位不一定就有了资格,有了资格不一定就有了威望。好在他并不追求这些,不然,又会多一层苦闷。

他经常久久地站在南墙的落地窗前,望着下面缩小了若干倍的房屋和行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他的生活自然是豪华的,可以说是被包裹在金银珠宝和绫罗锦缎之中,然而他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贫穷。他住得很高,像一只云中的雄鹰,可以俯视四方,可以扑下去抓获任何东西;然而他却什么也抓不到,一种无形的厚厚的冰云挡住了他下落的翅膀。他隐隐地觉得有些恐惧了。在广阔的藏蒙地区,作为达赖,虽说到处受到崇敬,甚至连大小便都被人们看做是求之不得的“灵药”,用高价买去治病,但他却感到周围没有朋友,没有亲人。他需要的不是敬畏,而是知心。从前,他不缺知心,也不向往人们对他的敬畏;现在,人人都在敬畏他,却缺少了人间最温暖最宝贵的东西—知心。

人总是社会动物,离不开广泛的交往和感情的交流。笼子里的鸟兽都怀着悲哀或者愤懑,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少年呢?即使是被神化了的人,也很难长期忍受与世隔绝的寂寥。

他不像五世达赖,阅历颇深,思想成熟,勤于著述,忙于政教。他能做些什么呢?谁又希望他或准许他做些什么呢?贵族们说农奴是些“会说话的牲口”,他不就是“会说话的佛像”吗?

作为达赖喇嘛,本来一经坐床便意味着主持政教,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在政教方面学着做点事情,一来可以生活得有意义些,二来可以多和人们接触,排除心情的孤独。但是,第巴桑结甲措在他坐床后的头一个月内,就以师长的身份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的时间虽然很短,却无疑是要决定他一生的行动。对于这次重要谈话的内容,他既无反驳的愿望,更无怀疑的理由。他明白了,在政教两方面,他都不可能也不会被允许有所作为。他只有牢牢地记住这次谈话,并且表示愿意照此去做——在布达拉宫这只大船上,他只是一个高贵的乘客,而不是舵手。因为第巴的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五世在生前和临终之时,曾多次严令于我,他说:‘桑结甲措是我最信任的,你必须居于摄政的王位,以执掌权柄;而且不能像以前的第巴那样只掌管政权,你还要掌管佛法和人间庶务。在这些方面,你无论做什么,都要和我在时做得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你不要有丝毫推托,你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指挥一切!’这些话,事关重大,我不能不尽早地向你转述。你是十分聪慧的,不需我再作解释。五世临终时还嘱咐我‘要妥善处理朝廷、蒙、藏之间的关系’。这些,你更是没有经验了。西藏的大山再多再重,我的双肩再窄再软,也要勇敢地继续担下去!你就放心好了。你还很年轻,希望你专心一意地钻研经典,努力修行。将来……将来再说吧。”

仓央嘉措无法预料将来会怎么样,反正大事由第巴来掌管,小事由下边人去干,倒也落得清闲。实际上,桑结他既是第巴,又是达赖,大权独揽,也很能干。既然如此,又何必把自己放在这里?

他遥望着街上的行人,看到那些背水的、赶毛驴的姑娘们的身影,便联想到仁增汪姆,沉湎于对情人的又苦又甜的怀念之中。高大宫殿下方行人的脸面虽然无法看清,但是从她们身材的轮廓和走动的姿态上,能够猜想出哪个会同仁增汪姆一样漂亮。望见这样的少女,他就想:大概也是琼结人吧?

他吟咏起来:

拉萨熙攘的人群中间,

琼结人的模样儿最甜;

中我心意的情侣,

就在琼结人的里面。

他这样想象着,自豪着,自慰着。

远处林卡的龙须柳的枝条,已经染上了一层鹅黄。几声布谷鸟的啼叫,在拉萨河谷里荡着回音,牵痛了他的情肠。他多么想给仁增汪姆写信啊,把种种思念和最细微的感情都写上去,让她知道,求得她的谅解。可是谁去投递呢?即使是捎个口信儿也找不到可靠的人啊!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去狠抓自己的头发。空空地缩在一起的手指提醒他,头发已经剪光了……他颓丧地跌坐在蒙了黄缎的靠垫上,发起呆来。又一声布谷鸟的鸣叫从远处传来,把他唤回南方春天的山野。那开满桃花的深谷,少女含羞的娇颜,湖水般的蓝天,哈达似的白云……又浮现在眼前。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十分遥远了,大概再也回不来了。他含着泪水,半跪在垫子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翠绿的布谷鸟儿,

何时要去门隅?

我要给美丽的少女,

寄过去三次讯息!

仓央嘉措丢下竹笔,抬头见一个喇嘛在门外探头探脑地徘徊着,一副诚惶诚恐的可怜相。他和蔼地轻喊了一声:“进来吧。”

那个喇嘛喜出望外,急忙摊开向上的手掌,低头吐舌,腰如弯弓地进到门内,向仓央嘉措磕着响头,求饶似的说:“是盖丹允许我到这里来的。”

“没关系,往后我这里你……你们可以随便来。”仓央嘉措做了个让他站起来的手势,并且让他坐下。

那喇嘛哪里敢坐?只是斗胆地偷觑了仓央嘉措一眼,小心地问:“达赖佛,您还记得我吗?”说罢试探地抬起了头。

仓央嘉措认真地端详了他一阵,歉意地说:“实在记不得了。”

“您是贵人,贵人多忘事。”喇嘛继续说,“回禀佛爷,我本是这布达拉宫那介扎仓的喇嘛,名叫斯伦多吉。我曾经到宝地门达旺邬坚林去过。那是在您三岁的时候,我受第巴的委托,扮做一名去印度朝佛的香客。当时佛父和佛母赐我饭食……”他说着,指了指案上摆着的铜铃,“当时,您一眼就认出了它是您前世用过的东西。”

经他这么一说,仓央嘉措好像又明白了许多事情。他的父母都没有对他说起过这位香客的到来,他自己又毫无记忆可言,但他完全相信这个虔诚的喇嘛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原来在他三岁的时候,在他还不懂得什么是达赖喇嘛的时候,可畏的第巴和这个可怜的喇嘛,就已经决定了他今天要住进这座金顶的“牢房”。

一种被人捉弄了的愤恨涌上了他的心头:是他们,为了某种需要,硬要他得到他并不想得到的,失去他不愿失去的!他自己需要的东西他是清楚的——家乡、母爱、情人、友谊、小屋、桃花、牛羊、垂柳……它们是那样温暖明亮,那样美好多彩,那样饱含诗意,那样醉心迷人。而他们——第巴和眼前的这个喇嘛,以及他所不知道、不认识的什么人,需要的是什么呢?他实在弄不清楚,他也无心去弄清楚,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阅历懂得这一切,也就没有兴趣去探测这些人的心灵。

眼前这个毕恭毕敬的喇嘛,这个自以为有功于他的喇嘛,不但不是有助于他减轻孤独的朋友,反而是制造他的孤独的人的帮手。他失望了。他望着这个已经不年轻的喇嘛,不知道该说什么。瞧那副卑微虔诚的样子,真有些可怜;看那种叙旧讨好的神气,又使人不无反感。

“你来我这里,有什么事吗?”仓央嘉措不冷不热地问。

“没……没有。”

“那就退下吧。”仓央嘉措想起了自己的达赖身份。他是可以随意下逐客令的,只不过今天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权利。

“是是,佛爷。我就走……我是来向您告别的,我就走……从今以后,我是想,我再也没有福气见到佛爷您了,所以才……”

“告别?你还俗啦?”仓央嘉措动了好奇心,口气里还含有几分羡慕。

“不,不是还俗,我一心求佛,誓不还俗。”斯伦多吉流出了眼泪。

“那么,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第巴叫我到深山密洞去修行。我,早该走了。”

“什么任务?你完成了什么任务?”仓央嘉措越听越糊涂,忍不住追问道。

“我不……不敢讲。”

“讲!”仓央嘉措严肃地命令他。

于是他把自己如何冒充五世达赖的事从头禀告了一遍。说完,战战兢兢地跪了下去,一边磕头,一边抽泣。

仓央嘉措像听民间传奇一样地静听着。但这竟然不是传奇,而是发生在这座辉煌宫殿中的真实事情。对第巴桑结甲措不满的种子,在他心里萌动。而对于这位喇嘛,他则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想拉他起来,安慰他几句,但又想到了自己尊贵的身份,只好叹息着说:“起来吧。”

“您能宽恕我吗?”

仓央嘉措审视了一下对方那双恨不能把乞求化成血滴出来的眼睛,认真地点了点头。

对方又磕了几个头,爬过去吻了吻仓央嘉措的靴子。

“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佛爷!是我找到了您今世的圣体,为此,我的身与形应当画到壁画上;又是我冒充了您前世的圣体,为此,我的灵与肉应该万劫不复。两相折合,我若能被认为既无功也无罪就心满意足了。我再没有半点乞求,只求佛爷您……摸顶!我就终生有福了。”

仓央嘉措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来,着着实实地摸了他的头顶,像老年人对孩子一样。然后,伤感地说:“去吧。”

这个可怜的扮演别人的人,从此以后,才又得以扮演自己。

盖丹进来禀报说,和硕特部的蒙古王子拉藏求见,问佛爷见不见他。

仓央嘉措心想,他既然是蒙古王子,也是佛教的信奉者,自己又难得见到外面的来人,当然是要见的。不过应当注意不要和他谈论应当归第巴去管的事情。于是说了声:“请。”

盖丹刚要出去回话,仓央嘉措又叫住他,好奇地问:“刚才进来的那个喇嘛斯伦多吉假扮五世的事可是真的?”

“是真的,我绝不敢欺瞒您。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了。详细的情形,我都记在日记上了。”盖丹老实地回答。他已经发现这位六世达赖聪敏过人,如果一旦抓起大权来,决不亚于五世。他是不敢怠慢的。

“回头把日记拿来让我看看。”仓央嘉措又夸奖了他一句,“你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不不,不敢当。一切都靠佛的指使。”盖丹高兴地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拉藏王子来了,向仓央嘉措敬献了哈达,行了拜见礼,两人互赠了其他礼品之后,便叙谈起来。

拉藏王子说:“那天举行您的坐床大典的时候,因为势如百川奔海,众星捧月,未得细看佛面。今日您赐我这般荣幸,真是有福。”

仓央嘉措说:“请不必客气,你看望我,我很感谢。欢迎你来。”

“怕不方便吧?伟大的五世我们就十分难见,而且总是距离很远,连容貌都看不清楚。”拉藏显然是话中有话。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仓央嘉措品出了其中的滋味,生怕因为什么事和什么人——尤其是有权势的人——的不和而闹出乱子,遂含有劝解之意地说:“信佛之人,到底都是一家。”

“是的。可佛门中也有败类。您听说过噶尔丹的事吧?”

“不知道。我需要专心学经,政事由第巴去管。”

“不过,政教合一在西藏已经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萨迦王朝,第二次是帕竹王朝,第三次是五世达赖的噶丹颇章,这正是我的祖父固始汗帮他建立的。如果您不学着执政,达赖的宫室虽高,也还是在金顶之下。”

仓央嘉措听到这里,明白了这位蒙古王子的意思,他的矛头显然是对着第巴的。但是自己有什么能力和第巴争权呢?又有什么必要和他争权呢?他没有尝到掌权的甜头,也没有去找那种麻烦的兴趣。他有着过剩的艺术气质,在领袖欲望上却极其贫乏。但他对于拉藏王子的劝告既不能反对,也无法赞同,只是沉默。形势显然是十分复杂的,他意识到了自己在扮演着一种并不情愿扮演的角色。也许,他的结局还不如那个被“恩准”到深山去终生修行的五世扮演者。驻扎在西藏的蒙古人和第巴桑结甲措之间的矛盾,他已经多少有所觉察。这将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他毫无必要去接近它的边缘。因此,他只能沉默。

拉藏王子站起身来,有些激昂地说:“以后达赖佛如有难处,需要我们来护法时,可以召见我拉藏,或者约见我的父王。”说罢,不卑不亢地告辞而去。除了留在殿内一股酒气,还在仓央嘉措的心上留下了一道不祥的阴影。

前面已经提到,自从元朝以来,从信仰上说,蒙古人把西藏看做佛教圣地,把西藏的宗教领袖奉为教主。但是在政治上,由于蒙古贵族当过元朝的皇帝,在明清两朝又被封王,而且握有不小的军事实力,在西藏少数上层人物的眼中,有时可供利用,有时又嫌其碍手碍脚。这种状况持续了几百年,酿成过不少悲剧。

对于仓央嘉措来说,前些年的平民地位,民间文学的滋养,农村风情的熏陶,父母追求爱情自由的影响等等,固然使他不情愿接受黄教的严格戒律,更难忍受这种高高在上然而又像是囚徒似的生活,但是许多日子的经典学习,达赖喇嘛的尊贵,佛、法、僧的日夜包围等等,又使他受到相当程度的佛教教义的感染,甚至也有过一意修行的念头。用强制手段也会使人养成习惯,而习惯是类似信仰的。此刻,这座金顶的“牢房”正以若干吨金子的重量压下来,强制他成佛。他正处于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献身宗教和个性自由,政治权力和诗歌成就,都在引诱他,争夺他。他可以作出选择,却不能决定胜负。

仓央嘉措一会儿翻翻经典,一会儿翻翻自己的诗稿,他觉得后者要比前者真实得多,有生气得多。在情与理的对峙中,显然是情的一方具有优势,占着上风。他觉得要使这二者统一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他可以接受外部对他的约束,却不愿让自己来约束自己。缺乏自我约束力不一定是个弱点,因为约束力既可以产生美德,也可以造就奴才。

第巴桑结甲措希望他在接受约束中学会自我约束,因此除了教他经典,考察他的学习,关心他的衣食住之外,从不同他谈论外界的事情。精明的第巴,深知如何对待这位年轻的达赖。

有一天,仓央嘉措又受了好奇心的驱使,硬是要和第巴谈一谈外面的事情。他问桑结:“听说法会结束以后的两天里,西藏和蒙古的骑兵、步兵举行了比武,是吗?”

“是的。从固始汗那时候起,每年都这么做。热闹一下而已。”桑结索然无味地回答说。但内心里担忧着仓央嘉措是在关心军政方面的态势。

“听说你也参加了,没有人能胜得过你的箭法?”六世又问。

“贵族们自小都爱玩这种游戏,我当然也不例外,熟能生巧罢了。”桑结的语气,表明他已经没有再谈这种事情的兴致了。

“射箭一定比抛乌朵好玩吧?”六世还在追问。

“也许吧,我没有放过羊,也没有抛过什么乌朵。”桑结直言不讳地说,“还是不要去想佛法以外的东西吧。”

“不,佛也要游戏三昧的。我知道在布达拉宫的后面有个园林,还有池塘,我为什么不可以到那里去射箭呢?”六世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求。

桑结甲措一惊,不知该怎样回答。但也暗自高兴:“原来他是想去玩玩射箭啊。”

仓央嘉措含着怨愤说:“第巴拉,我整年、整月、整日地坐在这里,是会生病的!”

“佛爷请息怒。让我考虑考虑好吗?”桑结甲措改变了态度。

仓央嘉措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毕竟是达赖喇嘛,谁敢肆无忌惮地把他当做囚犯来对待呢?

“这样吧,我可以换上俗装出去。”仓央嘉措不愿教第巴为难,“既然别的人可以装扮达赖,达赖也可以装扮成别的什么人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桑结甲措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心想:这位六世呀,还不大好对付哩!

同类推荐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爱的对对碰

    爱的对对碰

    圣高利亚学院,A市最大的一所学校,是富家子弟向往的学校。这所学校从来不收打关系进来的人,而是收那些成绩好的人。这里的教学楼是哥特式风格的。这所学院不但大而神秘,还有许多俊男美女。这里是初、高中一起的。凡是进了圣高利亚学院的,你都会受到一个"诅咒”,在高中毕业之前,没有一个肯跟你终身厮守的人的话,你就毕不了业。而一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就在这里发生......
  • 斯汀海:流浪的王者

    斯汀海:流浪的王者

    角斗场上一个衣衫褴褛的瘦男人正在与一头饥饿的雄狮战斗,坐在贵宾席上的卡诺夫帝国的权贵们狂热的欣赏着实力悬殊的血腥战斗……皇帝的身旁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有他知道瘦男人的身世……一首歌在斯汀海的草原传唱:“星辰之海,斯汀海,千湖之国,我美丽的家乡……繁星之盾,佛朗哥,流浪的王者,我最后的希望……
  • 叫我皇后娘娘

    叫我皇后娘娘

    一觉醒来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弃后,这让原本高傲的柳依依怎么想。于是闹得后宫鸡犬不宁。管理后宫,参与朝政,你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
  • 莫断琉璃

    莫断琉璃

    琉璃山上的算命仙琉璃,身陷怪病,留下亲笔书信后陷入昏迷。信上言,若三月后还未曾醒来,便遵父母对她的安排,以活身嫁入耀城入其族谱,而一日后,就是耀城城主穆一封来琉璃山迎娶之期。出嫁前夜,乌云蔽月,琉璃悄然命绝于亥时却无人察觉。子时,柳并竹穿越进其身,琉璃下落不明柳并竹重生成了琉璃,听到自己就要嫁人,逃婚成功。一路向西走,只要远离东方耀城,她就可以再一次作为柳并竹活上一生了。何奈命运作弄,夜间赶路遇了歹人,贪了她的东西,还将她引向了东方,注定遇到给他感情劫难的穆一封,成了一世的欢喜冤家。柳并竹作为一个迅速适应古时生存条件的人,秉持着破罐子破摔的心,一路与众人纠纠缠缠数年,终得美满……
  • 妃常彪悍:暴君请温柔

    妃常彪悍:暴君请温柔

    一朝穿越,她是和亲的公主,未曾圆房却神奇般的有了身孕。被黥“奴”字,她成了他的女人。夜夜痴缠,他却不知,他爱她早已入骨,想要的生死契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云烟时,她成了他的榻上之欢,却,再也无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刀剑光影

    刀剑光影

    白云宫一夕之间被灭,武林神秘势力风起云涌,南宫家族内部权力之争暗中上演,司徒世家的复仇悄然来临……四十九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南宫振天大权旁落,圣剑城危机四伏,看南宫慕如何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顷……四大家族百年渊源所为何来?四件神兵利器究竟藏着什么密秘?到底谁会得到最后宝物天下无敌?刀光剑影间,一切无所遁形!
  • 校园之超级狂少

    校园之超级狂少

    林飞,一个实力超群,性格坚毅的少年,重归校园之后,面对各种挑战,各种磨难,各种诱惑的时候,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末世诛魔录

    末世诛魔录

    反主角,就这么定了,不水,四处挖坑,深埋
  • 大乐之道

    大乐之道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来到这个音乐就是力量的大陆,周青依靠的只有别人眼中的“俚词小曲”,看他如何闯出自己一片天空。
  • 青楼王妃

    青楼王妃

    她清雅若芙蓉,却因一颗眉间红砂,沦落风尘青楼,她淡泊如止水,却逃脱不掉一个无稽预言,成为“神女”,卷入乱世权谋。人道红颜祸水,她即使躲避这祸水之咒,奈何倾世容颜终难掩,偏偏惹得众生妒。一切是造化弄人,还是有人居心叵测?多事之秋,他既然一心天下大业,为何偏与她一小女子过不去。世事沉浮,辗转几何,几番沉沦后,她只问他:“你既然唱了这出戏,为何不将戏唱到底?”他淡漠地答她:“我怎会料到这世上会有一人让我假戏真做,如今,我已然分不清哪一出是戏,哪一出是真,还如何唱下去?”可惜,戏再真,依然是一出戏,入戏太深,谁将万劫不复?她将头轻伏在他肩上,莞尔一笑:“不论它真真假假,妾身愿与你夫唱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