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5100000004

第4章 中篇小说 寂寞许由 (李佩甫)(3)

据“老三”说,“文革”时,县城里来造反的学生,曾经让他爷爷背着这杆“秤王”去游街。那几十斤重的大秤砣就挂在他爷爷的脖子上,学生们要当众砸了这杆大秤,说是“黑心秤”……后来被全村人围住,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饭碗”,拦下来了。

我问:“这样的杆秤,现在还做么?”

老三说:“早些年,还有一两户做些小秤。现在不做了……没人要了。”

我说:“那你们……”

这时,刘乡长狡黠地一笑,说:“老三,走,领市长再看看你们的新产品。”

这一天,我真是开了眼了。就在这样一个小村子里,我像是经历了三个世纪……在枪杆刘的产品陈列室里,我看到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样式的弹簧秤、电子秤、台秤、手秤,还有血压计之类的东西。

产品陈列室里静静的,只有时间在走。我却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这是一个衡器的世界,可它“称”的又是什么呢?

我问:“这技术……”

老三说:“不瞒你说,李市长,最早是仿的。一个亲戚从香港那边带过来一手秤……现在我们也有自己的‘牌儿’了。”

我看着老三。老三两眼就像秤星一样,一眨一眨地,闪着狡黠的光芒。由此,我以为,这秤后是有人的。在枪杆刘,也许,一代一代都站着像老三这样的智者。

离开枪杆刘的时候,刘乡长让老三送我两件衡器。一个是可以戴在手脖上的微型血压计,一个是称体重的、桃型的、有机玻璃面的电子秤。我本来是拒绝的,可老三说:“看不起人嘛。乡长都说了,带回去给宣传宣传。”

我知道,就销路而言,这是当今中老年最喜欢的产品——愧领了。

临别时,老三突然贴近我,耳语道:“咋看,你都不像个官儿。不会是假的吧?”见我笑了。老三又说,“你不会‘啊’,当官得‘啊’着点,多派。你还得会‘日骂’人……不然,在这地界上,你占不住步。”

这时,只听刘乡长厉声说:“狗日的老三,胡日白啥呢!”

老三脸一变,笑嘻嘻地说:“木有。木有。我是问李市长啥时再来。”这个“木有”原是本地土话,现在却成了网络上的时髦用语了。

回到乡政府,我又看见了老郭。老郭在乡政府门口蹲着,旁边扎着一辆破自行车。看见乡长的吉普车开过来,他大远就喊:“二套,二套!”

老郭叉着两条腿,半弯着腰,一边追一边喊,很像是一只大螃蟹。近了,我才发现,原来他裤腿上夹着两只木夹子。那是他常年骑自行车在路上奔波,怕裤脚绞进车链里。这除了当过教师的细致,恐怕还有生活的窘迫。

刘乡长从车上跳下来,气呼呼地说:“郭老师,你别老喊我的小名。我都当乡长了,说起来也是一方‘土地’。”

老郭说:“球,你一个乡长,在老师面前还端个啥?我都等你半天了。”

刘乡长不耐烦地说:“又找人集资呢?”

老郭说:“可不。一趟一趟的,我腿都跑折了。枪杆刘这边富,你再给说说呗,我给股份。还有,你那当大官的同学……”

后来我才清楚,刘乡长确实当过他的学生。上小学时,老郭教过他四年。刘乡长上大学时,老郭还资助过他。

就见俩人蹲在乡政府的门外,在背人、背风的去处,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老郭腔口大,在风里,我听见他说:“……不是‘5’。可不是‘5’。我真没说过‘5’,我说的是‘1’。不就让他帮着盖几个章么?我知道,我知道不是你要的。你是我学生,我能不知道你么?你是够意思,可你那大学同学虽说是省里处长,人真不咋的。我不光是送他苹果,苹果一点不烂。你听我说,我知道他不稀罕……我说的是‘1’呀,真的。要不,我给你赌个咒?我从没说过‘5’,我说的是‘1’……”

俩人就像是说暗语,反复说着“5”和“1”,我始终不明白“5”和“1”到底指的是些什么。

当然,也是多年以后,我才发现,老郭说的“5”或“1”,居然是可以要人命的东西。

7

我跟老郭的缘分是后来才续上的。

知道我没有分工,有一段时间,老郭就不再找我了。据我所知,他仍然经常到市府大院里去,缠他的“亲戚”薛副市长。

记得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老郭又被薛常务轰出来了。薛常务对老郭吼道:“出去!我没你这门亲戚。你说说你都干的啥事?成天不照号,还敢搞女人!外边到处传你的臭风,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个草帽张姓汤的女人,叫个啥子?你家都不顾了,跟人家胡混……吹,吹吧,西山的牛都让你给吹死了!见天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说说,你跟我啥亲戚!”

老郭傻了。老郭就像是让人踢了一脚的狗,一条夹着尾巴的狗,仓皇地从门里退出来。他一边走,嘴里一边嘟哝道:“姓薛的,断亲了。从今往后,咱一刀两断……”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来到了前院,忽然想起了他的破自行车,像没头苍蝇似的转了一个圈,又回过头去推自行车。这时候,他又找不到车钥匙了,半蹲在车前,浑身上下摸了一遍又一遍,那情形恍如一个即将被捉的偷车贼。

这些都是我在后窗看见的。那天晚上,我看老郭着实可怜,就在他转来转去找钥匙时招呼他说:“老郭,来屋里喝口水吧。”

谁也想不到,老郭掉泪了,老郭含着两眼泪,对我说:“啥鳖孙亲戚?那脸黑得跟欠他二斗黑豆钱样。从今往后,我再找他,我就不是人!”

安慰了他几句,我随口问道:“说说你的项目,到底是个啥项目?”

“你看,这就是专利成果。”只见老郭从内衣兜里掏出一个用红布裹着的小瓶子,瓶子里装的是几粒晶莹剔透的、小石子样的东西。老郭赌咒发誓般说:“李市长,我要说半句假话,让雷劈了我!”

也就是那天晚上,我看了老郭的全部材料和盖有国务院大印的专利证书。看过之后,我大吃一惊。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项目,是一项生产“人造金刚石”的专利技术。说实话,技术方面的数据和文字材料,我没看懂,太专业了。

可是,翻着厚厚的文字材料,我也觉得,老郭如果不是骗子,那他就是个十足的疯子!老郭是乡村民办教师,没上过大学,不可能有这样专业的创意。他手里的这些材料和证明,要么是假的;要么……

坦白地说,我一向自视甚高,我认为我的眼睛就是一部测谎仪。我看着老郭,直视着老郭的眼睛,我以为我可以看到欺诈……然而,我错了。

老郭的脸上没有一丝虚饰。老郭勾着头,一声声地连连叹气。当他抬起头的时候,那深陷的眼窝里写满了两个字——绝望。

我问:“老郭,你说实话,这专利是你的么?”

老郭说:“是。是我的。”

老郭说这话时有一点点迟疑……我死盯着他的眼睛,再一次逼视着他问:“真是你的?”

老郭说:“是。买的,我买的……”

我望着老郭,老郭的两只眼就像是两口深井,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红色藤蔓的深井,那里面伸出的是一只凄绝的、求救的手……

可是,我仍然不相信。说破大天来,我也不信。一个农民,虽然当过民办教师,可是怎么会有这样的胆识?会去掏钱买一项他根本不懂的专利成果?

第二天,凭着记忆,我给一位久不联系的、也仅是早年见过几次面的省专利局的马副局长打了个电话,我告诉他老郭的专利号,让他查一下真假。马副局长在电话里告诉我说:你说的是天仓县的大个子老郭吧?不用查,真的。你不知道他跑了多少趟,给你说个他的笑话。有一次,他在局门口等了一上午,想尿,又怕错过了要找的人,硬是憋着尿在了裤子里!我们局里的人都认识他……

后来,我才知道,这项专利,最初,老郭只有一半。另一半,的确是他掏钱买下来的。

这里边是有原因的。

老郭有一个当过知青的朋友。此人当年从城里下放到了画匠王村,在画匠王待了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他一直跟老郭“通腿”。现在的年轻人大约不会知道什么是“通腿”了。“通腿”也是本地方言,就是俩人一人一头睡在一个被窝里,相互以体温取暖。

这人跟老郭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此人日后考上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主攻方向是材料力学。当这人从国外的资料上看到了这项创意之后,萌生了深入研究的想法,可他没有条件……所以,他最初的研究成果,是在老郭的资助下完成的。这项专利技术由“通腿好友”命名为“tthy工艺法”。

当年,老郭当过一段时间包工头,手里有些钱。这位朋友就跟老郭签了一份协议,如果研究成果获得专利,有老郭一半。不幸的是,此人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进展,却患了很严重的肾病。为了给朋友治病、也为了让朋友继续搞研究,老郭花光了积蓄,不得已把新盖的楼房也卖了。那位朋友临咽气前,为了报答老郭,把另一半专利也签给了老郭。不过,据老郭说,最后,他要求老郭给他一个承诺。

老郭答应了。

什么样的承诺呢?老郭没有说。

老郭只说:你知道陈景润么?他就是个“陈景润”。书呆子,除了研究,啥心不操……只是没有宣传出去。

我猜想,最初,老郭不仅仅是为了友情。老郭也想获利。不能说老郭没有获利之心。可随着他后来的投入越来越大,这件事就成了他的命。他魔怔般陷入其中多年,他把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楼房卖了,他已倾家荡产。

其实,老郭所做的事情,想分辨真假并不难。只要静下心来听他说一说,就清楚了。问题在于,他只是一个农民,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听他说。人人都很忙,谁愿意听一个农民讲他的“专利”,讲他的困苦……所以,老郭到处碰壁。

那天晚上,老郭告诉我说,他已“跑”下来不少“章”了。还差九个……盖满所有的章,他就可以正始启动了。

老郭恳求说:李市长,你在上边肯定有熟人,帮帮我。

老郭看我迟疑,又说:到时候,如果九个章全跑下来,我给你百分之五的股权。

我笑了。后来我才知道,老郭到处许愿,是个“秃噜嘴”。

8

我曾经给老郭“跑”过几个“章”。

刚开始“跑”的时候,我很有信心,先后陪着老郭跑过省城的一些部门;也给省城那边较熟的朋友们打了多次电话。可是,到了要盖第五个“章”的时候,原本我以为很快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老郭整整跑了一年零四个月,却仍然没有办下来。

就这么陪老郭“跑”了几次后,连我也灰心了。说实话,没人相信老郭,大凡一说到专利项目,就没人愿意往下听了。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农民,怎么会拥有这样的发明专利。这就要老郭反反复复地给人解释。有两次,我站在一旁,也几乎被人当成骗子了。甚至,有一次,一位相熟的领导干部把我拉到一旁,说:老兄,你是个作家,我很尊重你。这人不靠谱,你受了他多大贿呀?由于太失尊严,后来我就不再跟他跑了。可老郭仍然坚持着。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碰上他,见老郭头肿得像斗一样,吓了我一跳!问了才知道,他捅了一棵老树上的马蜂窝。说是又要用蜂巢给银行的行长配药……可还是没人信他。

坦白地说,老郭也是做过假的。老郭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回到乡下四处游说,到处许愿。再见老郭时,他喉咙哑了,话都哈不出来了。他居然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全都动员起来了……老郭先是以人格、后来又以专利项目作担保,零打碎敲,先后在画匠王及附近的一些村子里“借”出了几百份银行存款单,有一千两千的、也有几万的(这些存单是做验资用的),他跟乡亲们说好,只是借用三五天。可是,到了,老郭仍然没有把“证”办下来。

那些年,老郭就这么一直在路上奔波着。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据说,这年冬天,临近年关的一天,老郭还在路上,他像是彻底绝望了。五年了,没有人知道他心里藏有多少委屈。也没有人知道年关将近,他又该如何面对住在烟炕房里的一家老小。

这是一个悲伤的日子。走投无路的老郭,趴在省城火车站一处公共厕所的墙边放声大哭!

老郭的遭遇是有传奇色彩的,甚至可以说是梦魇一般的。接下去的事情,是常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民间传说版本一,“街头说”——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元月二十一日,又是阴历年的腊月二十七,眼看就要过春节了。这一天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省城火车站上人海茫茫。老郭独自一人,两手按着他的人造革黑挎包,头顶着标有WC字样的山墙放声大哭!此时此刻,车站上赶车的人们只看见一个高个汉子趴在那里呜呜地哭……天仓人后来形容说,老郭的哭声很像是牛的长叫,闷闷的、嗷嗷的,悲伤无限!

年关将至,漫天飞雪,一个大个子男人趴在火车站的厕所墙边放声大哭,泪流满面,招来许多人围观。人们不禁要问,这个男人怎么了?他哭什么呢?是钱包被人偷了?人越围越多了。整个车站广场上的人都涌到这边来了……这时,一个白发老者从厕所里走出来,他穿过围观的人群走到了老郭跟前——此人竟然是个日本人,他的名字叫池田龟一。

民间传说版本二,“老郭说”——那一天,他坐在从北京返回的179次列车上。那晚,他正在餐车上吃饭,吃的是十元钱一碗的康师傅牛肉面。正吃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白发老者来到了他面前,彬彬有礼地说:我可以坐下么?老郭说:坐,你坐。这位老者要的是一份西红柿炒鸡蛋,一份榨菜肉丝汤,一份米饭。这人不用火车上的筷子,从包里拿出一个很精致的铁盒子,盒子里装着小勺、小叉子,银光闪闪的。吃前,他还很礼貌地点了点头。老郭也点头。吃着说着,老郭才知道这是个从东京来的日本人,汉语很好。往下,吃着吃着,他又从提包里拿出一瓶日本清酒,两只水晶小杯子,很礼貌地问:先生,喝一杯么?于是两人一边喝一边聊起来了……两人聊了一路,成了朋友了。这时候,老郭才明白,他是日本一家公司的董事,名字叫池田龟一。

老郭给人说,净瞎掰。我什么事没经过?怎么会趴在厕所墙上哭呢?

民间传说版本三,“官员说”——据常务副市长老薛说:胡日白。满嘴跑舌头。这是政府定下的招商引资项目!是通过省招商局正式引进的大项目……问问老崔、崔斤半(老崔是当时的市招商局长,酒量大,能喝一斤半,绰号“崔斤半”),我陪的客人我能不知道?别听老郭说,他知道什么?满嘴跑舌头。我回头得说说他,这要统一口径,必须统一口径。你知道‘要细、要细’是什么意思么?那说的可不是女人的‘腰细’,说的是:好吃。好吃。我要是没陪过他,我能知道么?你知道那一桌花了多少钱么?八千。上的是龙虾,喝的是茅台。你想想,要不是池田先生来,我,一个常务副市长,能亲自作陪么?别听他们瞎说。

民间传说版本四,“通信说”——这个消息是从本市重点高中的一位化学老师嘴里传出来的。“人造金刚石”新工艺的专利发明人,也就是老郭当年的“通腿好友”,曾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有关“tthy工艺”的论文。正是这篇论文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人先后与“通腿先生”通过十几封信函……后来,日本人对这个专利项目越来越看重,就专程赶来了。这个日本人就是池田龟一先生。

民间传说版本五,“台湾说”——老郭的爷爷有一兄弟,早年曾经当过国民党的兵,解放后杳无音信,据说是逃到台湾去了(还有一种更不靠谱的说法,说此人当过国民党的高官,甚至说就是曾当过省保安司令的×××)。可此人后来改名换姓去了日本,在日本逐渐把生意做大,当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此人很想念家乡的亲人,可又不便公开露面,就派他公司里的一个日本董事先回来探探路,这个董事就是日本人池田龟一。不然,日本人凭什么给老郭投资呢?

同类推荐
  • 大鼓妞儿

    大鼓妞儿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北平,幸得被人们称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学唱大鼓。很快即学有所成,按照行内的规矩,艺徒头一次卖艺必须到妓院演唱,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震惊,妓女们与大鼓艺人供奉的竟然是相同的神祗,并亲眼见证了前辈章红宝的沦落,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日本人。白丫头为生活所迫,每日去妓院“串邪钵”。德晓峰借债务逼娶白丫头,其父老贵贪恋钱财,昧着良心把亲生闺女推进了火坑。金三省女儿金盈儿认日本人中村做了干爹,权倾一时。为了摘取“鼓选”的桂冠,先是力图毁坏竞争者的嗓子,此计不成又勾结日军将一干同行抓去了河南……
  • 韩城暖恋

    韩城暖恋

    十八岁那年,她随着母亲改嫁跃入豪门,与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是继父唯一的儿子,是未来韩氏企业的继承人,拥有着令女人尖叫的相貌,令男人眼红的身家。在他的眼底里,她是继母的拖油瓶,不仅占据了他的豪宅,还会分割他的财产,他对于她的厌恶,从她跨入韩家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与日俱增,变本加厉。面对他的无情与嘲讽,她看向了一边彬彬有礼的男人。端坐在真皮沙发上的男子,如同国画中晕染开来的山水,清雅淡定。一样的笑意融融,唇角、眼角,都带着诱惑,似乎告诉她,嫁给他,真的会幸福。只是在不经意的一瞥间,她知道这个男人高深莫测,看似有情,却不动情。
  • 圣手

    圣手

    “白西服”为感谢钟鸣为他刻碑,带他去理疗。钟鸣认识了为了给母亲治病的技师赵薇,喜欢上她,可是后来,赵薇不见了……
  • 死神从背后来

    死神从背后来

    困扰全球的悬疑谜案。寻找中国的福尔摩斯!阴谋弥漫,疑云笼罩,谁能破译?亲临案发现场,撕开罪恶假面,揭露离奇谜团,还原真相清白。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发现力,周密的推断力,宏观的把握力,以及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大脑,超出社会平均线以上的智能,并且谙熟心理学、法理学、刑侦学,有基本的防身自卫能力……或者你仅有好奇心,仅有一副侠肝义胆,仅有对悬疑推理的一腔热血,仅有……那就来挑战一下吧!
  • 见习魔法师(上)

    见习魔法师(上)

    有着海盗和魔导一族血统的马其雷,作为莫达山区选送到巴斯洛魔法学院的工读生,作为会魔法的人间凶器,带领着他梦幻的无敌宠物——胖小福,开始了他在继承巴亚克王国巴奈公爵前的魔法学习之旅……
热门推荐
  • 一见钟情,毒宠绝色小娇妻

    一见钟情,毒宠绝色小娇妻

    相恋七年的男朋友和继妹厮混到一起,伤心买醉,莫素情竟然和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男人一夜缠绵,一句我负责,让她果断选择闪婚。婚后的相处中,她被丈夫的温柔和英俊所折服,日益深陷这场协议婚姻中,却不曾料想,原本身为职场小助理的丈夫,竟然有一层又一层不为人知的身份。帝国风云集团的大Boss,弑罪门的毒公子,究竟哪一个才是他的真实身份,欺骗和谎言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是叱咤商场的叶总裁,雷厉风行,举手投足之间翻云覆雨。他是狂傲黑道的毒公子,冷面修罗,冷酷绝情令人闻风丧胆。偏偏,那一年,遇见了她。一见钟情……
  • 战道之守护

    战道之守护

    一生为复仇而活赢得天下。为爱人而战。赢得一生陪伴
  • 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本书不仅仅教授孩子如何学习科技知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 霸道王子or萝莉公主

    霸道王子or萝莉公主

    一个冷血无情地他碰上她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公主会发生什么呢?某天,他正跟一女生亲热被她撞见他便甩开那个身上的那个女生,问她在拍什么,她说拍你们啊,怎么了...........
  • 我们如梦的青春

    我们如梦的青春

    他的青春是在迷茫中度过的;但是同时又充满了各种悲欢离合;她的青春是在单调中度过,因为她一直是家中的好孩子;原本以为那一回眸那一转眼,就是天长地久,可是谁又能抵挡住现实的诱惑和家庭的阻力。而这一切都在如梦的青春……在这里,他们将把他们的青春故事讲述给大家听;在这里,你或许能看到你自己曾经的影子!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 金晶论

    金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KIM

    KI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