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400000028

第28章 其实我也需要一场越狱(7)

这段话如果用特别现实的话转述一遍,我想应该是:你要好,对方才会好。而不是你所有的好,都寄托在对方的基础上。旧式的女人就是,以对方的好为好,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而我现在努力的方向就是,我要独立,要完整,要丰富。一方面释放更真实的自己,一方面努力地欣赏自己。

“我是爱情上瘾症患者。但是我知道这是一种病。”

那天我跟你说,我们都是爱情上瘾症患者。这个词是我在国外杂志上看到的。这个词儿有两种意思:一种就是,他无法忍受爱情的消失,不断地出走,去寻找新的恋情;一种就是,他无法忍受感觉的消失,化学反应没有了怎么办,今天比昨天少一点儿了怎么办。这样的人,就会在平静的生活里掀起波澜。我也许就是后面这种患者。

我现在不会一股脑把自己甩给对方,腻不死他算了。(笑)我不要再做爱情中的恐怖分子,动不动就想着同归于尽不管不顾。也不要在爱情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对方特别多的美好想象和预设。

以前会写情书给对方,现在我还是会写,但是写在手机上,不发给他。爱情,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让他知道,而是和我自己有关。写给自己看,让我知道,我的情感是这样的,但是我不会选择让对方看到。和自己对话,不让对方看到,不是说不让对方感受到,而是不把自己全部丢给他。另外一条,男人毕竟是男人,不可能像女人这么情感丰富。有必要的交流就好了,未必要海誓山盟。

我相信我们经历的爱情,是为了让我们变好,也能让我们变好。越爱越有爱,是我理想的状态。

“我也需要一场越狱。”

你问我欣赏的女孩儿,我说是江一燕和桂纶镁。其实我们的交往都不多,远远地看着,我感觉我们是同样的一类人。内心都有些清高,非常的自爱,在创作上又很有热情,很勇于投入。

有一次很偶然,我看见小镁的一个访问。她就说,她那个时候拍《蓝色大门》,拍完导演把DVD递给她,说:“你要拿好这个,因为这是对你很重要的一个作品。”她当时特别不服气,因为《蓝色大门》当然特别好,但是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就只能这样了?她也是内心不服输,后来你看她拍了《女人不坏》、《龙门飞甲》,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想打破自我禁锢和外界的禁锢。她的这种心理,我就特别能理解。

你问我喜欢什么电影,我想了想,发现每个人都喜欢《肖申克的救赎》,都喜欢《基督山伯爵》,也都喜欢《越狱》。当男主角在下水道艰难爬行,最终从泥泞中站起,在大雨中洗刷自己的时刻,所有人都感动欢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座牢狱中。心不自由,画地自限,就是牢狱。而我们,都需要一场人生的越狱。真实的自己,自信的自己,不是生来就有的,起码我不是。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伤害和磨难,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憾,不断地打破,不断地蜕变,不断地重生,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把光芒收拢在心里

周迅

1

2007年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周迅。在摄影棚等待她出现,工作人员说:“她刚才从你身旁跑过!”连忙回头去看,一个穿黑色大T恤衫的女孩,身形小小的,完全不知道是她。那次我们聊得特HIGH,特好玩,说到《穿越时空的少女》,她叫起来:“我看过那部电影!”然后就从凳子上跳下来,跳跃着穿越时空,宛如封面上的少女。采访过程中,她不停地扮演,从树袋熊到艺妓,让我们捧腹大笑。

那时候,我知道她疯狂地喜欢电影,品味脱俗,她说她喜欢一部电影叫《老人与海》,描述起来,其实是安哲罗普洛斯那著名的大艺术电影《永恒与一日》。她喜欢漫画,喜欢音乐,喜欢随时放给别人听,喜欢香水,喜欢各种奇妙的气味。那时,还有大齐,跟着她忙前忙后,带着温和的笑容,偶尔加入谈话,诉说自己多么喜欢《恶童》。她说起他从台湾搬来如山如海的漫画,带着亲密的抱怨,还有恋人的自豪。他跪在她面前,为她整理靴子,她自然地把脚放在他手中。那时,他们是完美的一对,她是他的作品,他是她的灵感。

那一年,她刚演完《如果·爱》,正在上升期。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珍贵的可能性,商业和艺术兼容的可能。终于出现了一个女演员,绝佳的演技,绝顶的敏感,然而艺术不会孤立她,商业也不会淹没她。她不怕被商业,也不怕被艺术。

她还不知道自己将站上金字塔的顶端。访问过程中,她一直盘腿坐在高高的酒吧椅子上,像个小孩一样大笑,抽着烟,兴高采烈,无忧无虑。一切对于她来说,好像是一个游戏。

2

2008年,访问她的那一天,正好是汶川地震当天。在摄影棚中不知发生了什么,隐约听说地震了。她那天状态不好,脸孔苍白。完了晚上一起吃饭,在三里屯,露天一个酒吧,巨大的杨树在风中摇摆,哗啦啦作响。她点了一款自制三明治,得意地说是她发明的!她自称没有烹饪天分,做三明治倒是特别拿手。

那一晚上聊得很多,亲密而自然。大齐说起为她设计的家具,满足了她的小习惯:坐在地上看书。只要有沙发、灯和桌子,就是客厅的阅读区域,大齐将灯管插在沙发中,简单而实用。《女人不坏》刚拍完,他是美术师,滔滔不绝地讲述设计理念。周迅的话一直不多,就是笑着听,她描述起一种感觉来,往往停下来想一想,他帮她说出来,于是她松口气,大笑着说:“对!对!”

次日,我们才知道那次地震意味着什么。为杂志又补采了她一次,是电话访问。当时她人在香港,说起电视上看到的新闻画面,说起一个母亲和小孩,电话那边一片沉默,随后,我听见她低沉的哭声。没有挂也没有说,我们就在电话两头,我静静地听着她哭泣。

她为杂志写了一些励志的话。我记得第一句是:“上帝说,要有光!所以就有了光。”她说,地震时每一个幸存者,描述当时的体验,第一句话总是,“我看见了一道光,然后……”她说,那一道光,就是生命和希望。

那一年,周迅如日中天。辉煌的商业片,锋利的文艺片,细腻清新的小造型,优雅简单的小文艺范儿,周迅成为演员中的演员,明星中的明星。那是宇宙能量大爆发的一年,演了那么多戏,参加了那么多活动,设计,环保,旅行,得奖,慈善……目不暇接。生活对于那时的她来说,是一个丰盛的加法,什么都可以品尝,什么都乐意尝试。

虽然我老记得拍照当日她的脸,有挥之不去的疲倦。

3

2009年访问周迅,是和大齐刚刚分手以后。在一个豪华酒店的套房,开阔的空间,到处都是人。不知何时起她身边多了很多人,进进出出,流水一样。

还说电影,还说书,还说音乐和香水。说了一大堆名字,我记不住了,她写下来。也许是因为人多,她的话少了,也许是因为刚结束一个活动,她显得有点累。也许因为发生的变故,神色中多了一些矜持和防备。

她推荐我读心灵成长类的书,佛学入门的书。当时就送了我一本。记得其中一句话说:“人的心就像钻石一样,有很多面,要切割,要擦拭,要雕琢。”感觉当时的她,不再是一颗原石,而是一颗钻石。

最后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八卦,问她:“为什么要分手?现在是什么状况?”她沉默了一会儿,不以为冒犯,只是慢慢地说:“我能做的一切努力,我都做了。”

这就够了。这真是周迅。当时,她穿小短裙,两腿并拢坐在沙发上,坐姿端庄,就像丹麦的小美人鱼雕像。会有一种错觉,她真的是小美人鱼,为了爱生,为了爱死,为了爱付出一切,为了爱变成泡沫。

这一年,她拍的都是大制作。继续风光,继续得奖。她演得顺风顺水,得心应手。但是这种顺畅里,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孤独。我窃以为,这些大商业制作,难以呈现周迅的全部。

因为,她喜欢的电影是汤姆·迪克威的《天堂》,是迈克尔·李的《无忧无虑》,是简·坎平恩的《钢琴课》,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她喜欢这些深沉、锋利、直指内心的艺术电影,而她喜欢的女演员,是凯特·布兰切特,是全度妍,是伊莎贝尔·于佩尔。这些珍贵的女演员们,焚尽生命能量,在电影里贡献出最棒的表演--真实,准确,微妙,有力。

这一年,华语电影十分繁荣,票房激增。而这是一片荒凉的繁荣。《苏州河》、《李米的猜想》,甚至于《如果·爱》这样的电影都难得一见。周迅很忙碌,银幕也很忙碌,但是在两年之后,我们回忆起那一年,却难以记住一个关于她的镜头。

也许,就是在这一年,在无限风光的一年,她感觉到累了,想停下来,想改变生活,更新自己。只是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她的决定。

4

2010年没有访问过周迅,倒是有过两次偶遇。一次是在百老汇,看《志明和春娇》出来,库布里克书店的门口,有人喊我:“邦妮!”她和三五个朋友一起坐在露天桌子上喝咖啡,气氛和悦。我远远地问她:“最近在忙啥?”她笑着仰着脸说:“锻炼身体!”

这时候,她已经半隐居了很久。不再频繁上封面,不再接采访,不再出席商业活动,甚至,也不太拍电影。当人们意识到时,才发现她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退出了最风口浪尖的视线,就在她如日中天的顶峰。

还有一次,在彭浩翔监制《指甲刀人魔》的拍摄现场,我去探班。戏上和戏下,周迅特别不一样。平时的她有点没形没状,穿着大T恤,戴着黑框眼镜,披着长发就出门,把自己的气都消散了,完全是普通人。试镜时,她来了,会穿金色小跟鞋和米色针织衫,小精致。拍片时,她光彩夺目,那就是一颗光芒四射的钻石,一点都不收敛,盈盈于四周,气场大,能量足。那个时候,她看你一眼,眼神也特别凝聚,深邃。原来她的景别一直在变,日常时是大全景,试片是中景,拍片时,她给自己特写。

看她拍戏,虽然是个小短片,但是怪异有趣,她有兴趣。镜头里的她美极了。隔了一段距离看她,这是她为自己预留出的距离,越发能觉出她的可贵。

除了她,还有谁,在银幕上通达世故,在生活中不弄世故,即便是红得透顶之后,依然故我?除了她,还有谁,在爱情中不夹杂任何杂质,要给就是全部,再给还是全部?除了她,还有谁,在后青春期,仍旧不憧憬世俗生活,又美又强大,只站在电影里?除了她,还有谁,经历了一切,得到了一切之后,只为了兴趣活着,开始做减法,减去生活里矫饰的、浓艳的、虚浮的成分,活得越来越本真,越来越恬淡,越来越纯粹?

只有周迅。唯一的周迅。

5

这次见周迅,是在798一间酒店里,拍照拍得很过瘾,她一派开心。穿灰蓝色小复古连衣裙,短短的,头发长长的,赤脚坐在沙发上,脚趾甲是漂亮的白色。笑容很好,是前所未有的松弛和宁定。

是的,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宁定。发自内心,恰如其分。以前,她曾经形容自己的频率是:“呲呲呲呲呲的!”如今,她的频率舒缓了下来,那个漂浮在空中的总是让人担心的女孩,缓缓落地扎根。说起这种变化,她用东北话说:“大家都成熟了!眼神儿都深邃了!”说完哈哈大笑。

怎么形容这个变化的过程?她想了想说:“大扫除!就像是大扫除!收拾屋子,丢掉垃圾,擦洗地板,开窗透气。生活和心,都需要大扫除!”

这种变化是,她说,变得不再害怕孤单。“以前我挺害怕孤单的,身边不能没有人。不管是工作,还是待着,我都喜欢有人陪着我。现在呢,除了工作,除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就是自己待着。我不强迫自己,也不强求自己,想开心就开心,想哭就哭,想喝醉就喝醉,怎么样都好。”

“怎么样都好”,让我想起伍迪·艾伦的《WHATEVER WORKS》,似乎是她新的口头禅。“怎么样都好”,是一种生活态度,随性,随心,自然,顺达,有一种消极的积极,真正的积极。

这种变化是,她说自己,这一年活得特别的轻松。“我不喜欢无谓的曝光率。从去年九月到现在,没有旅行,没有休息,其实一直在工作,但是心里很轻松。我做我的工作,拍我的戏,做该做的宣传,除此之外,别的事情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不想去掺和,我也没那个性格去掺和,你看,我不太喜欢交际,不太喜欢玩,也不太会说好话,我只会做我会做的事,那就是演戏。在台上演戏不累,在台下演戏我不会。”她说着,又笑,倔强孩子的笑,我们就喜欢她这种笑容。

这种变化还包括,她一贯关注世界,关注环保,关注自然,到如今,关注人。我说起她给自闭症儿童唱的那首《这世界唯一的你》,她说起她给配音的《遥远星球的孩子》,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纪录片。

“过年的时候我在家看纪录片,我本来就很喜欢看纪录片。我问陈国富,你最近在干吗呢?他说看一个纪录片,我说那给我看看。其实之前,我不太了解孤独症儿童。看了才知道,原来他们活得那么艰难。人们不理解,甚至会歧视,以为他们是精神病,是怪僻,其实不是。他们就像是罩在机器人里的孩子,想动手,结果动的是脚;想说话,发出的却是怪声;你抚摸他,他也感觉不到。但是在机器人里头的他们,一样有温柔敏感的心,一样需要爱。”

说着说着,会有点动情。“里头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说得非常诚恳,他说:‘其实自闭症小孩也不是要来打扰你们,就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请不要欺负他们,请关爱他们,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就很好了。’”

我们说起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他们如何对待痛苦。我欣赏小蔡的方式,他是一个喜剧编剧,他的儿子叫喜禾,是先天自闭症儿童。他用节制的方式面对痛苦,用幽默来消解痛苦。周迅问了这本书的名字,又问了孩子的名字,然后说:“写喜剧的人很单纯,很强大。他其实是对的,生命本来就有很多痛苦,对待它最好的方式就是欢笑。如果你学会自我解嘲,就更好了。”

这种变化可能还是,她越来越接近宗教,从中得到智慧,得到化解的方法。她说,最近读的书是宗萨仁波切。“我得到最大的启发就是,人活在世上,有很多外界给你的条条框框,有很多自己寻来的烦恼。烦恼往往来源于突如其来的一个念头。我们的念头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但它只是念头。当我们以为它是真的,把它夸大,烦恼就来了。念头就像流水,如果你是河水中的石头,对自己说,让它流过我,我不会动。那么,你的烦恼就会少一些。如果你是河边的岸,那你就更安定了,你的烦恼就会更少。我当然也在学习中,让念头自由来去,但是不要跟随它。”

还是忍不住会问她那个最后的问题。关于爱的答案,我们一直在变,如今对她来说,“爱是什么?”她想了想,慢慢地说:“不管是要爱什么,爱是……如果你爱一棵树,你就让它自由地长。你爱一只鸟,你不要让它在笼子里。然后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开心。你爱父母,不要让它担心。你爱朋友,就让他们在你面前最自在。爱不是要令自己更舒服,爱是要令对方更好。就这么简单。”

那么,还会那么期待爱情吗?她大笑,说:“念头,那都只是念头!我不想有那么多念头……”

不知为何,这一次见到周迅,我突然想起了朋友说的过一段话。“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是上升的太阳,拼命地散发光芒,觉得自己无穷无尽。但是即将中年,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光芒收拢回来,学会珍惜和节制,要用那些光去照亮自己,温暖自己。”

是的,现在的周迅,光芒收拢在心里,照亮了她自己。

同类推荐
  •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沉思无绪斜阳暮、离人心底伤、依然春意寒、身无彩凤思万千、雁无声,天意寒、暴雨之后,栀子花残、有一种心情,泪流满面、在深夜里让寂寞唱歌、只为心如自由花等作品。
  •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在2006年盛夏酷暑来临之际,我突发奇想,萌生了这个念头。既不出自响应什么号召,也不源于迎合某种需要。只是想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十年写一点东西。准确地说是写一首长诗,三千六百五十行。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热门推荐
  • 陰唁

    陰唁

    逆阴阳之道,更天地之命。世间有一种人存在在阴阳缝隙之间,怪谈曾言此类人被古人称之为鬼语者。然而当这一种人遇到七煞的命格,变身成为一个道士,她得命运又将如何?是更天换命,还是认命于此?
  •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

    《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作者徐迅是一位有着浓厚故土情结和深沉悲悯感的现实主义作家。《梦里的事哪会都真实》的小说背景基本取自作者的故乡——皖西南丘陵区的一个小县镇。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上发生的若干人事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特别是对身处社会底层的乡亲和小知识分子命运深切关注和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有厚重的生活质地,又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以一种散文化的舒如笔法展现发生在故土上的种种世俗百相。这其间有乡村少男怅惘的青春躁动,有采莲少女艰难的爱情厮守,有饱经风霜的老农人不尽的生存艰辛,有良知未泯的小职员无奈的官场诉求……
  • 中国楼市何处去

    中国楼市何处去

    2010,中国楼市面临前所未有的空前大震荡,通州房价在三个月内暴涨三倍,海南楼市在第一季度暴涨三月,上海房价在打压中逆势上扬,北京一日之内连爆三个地王……4月17日,国十条横空出世,新政风暴雷厉风行,调控之下,中国楼市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 傲睨狂仙

    傲睨狂仙

    他,是一个21世纪的地痞流氓,受尽了人间苦楚最终走上绝路。大难不死的他,苏醒后竟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修仙大陆上,决定卷土从来的他又是怎样在修仙世界中傲然生存下去?改不掉的地痞气息又会让他在修仙世界中怎样的耀眼夺目?且看《傲睨狂仙》来讲述一个穿越时空的流氓修仙传!
  • 90后圣人系统

    90后圣人系统

    玄幻世界,他人为刀俎,我竟为鱼肉。门派弃徒叶开因一次偶然,意外被另一位面的都市同名小青年叶开魂穿,从此,开始天下巅峰之路!叶开说,这是一个都市机智小青年带着系统开挂升级的故事。有幽默,有热血,有爱情...你想看的玄幻元素,尽在《90后圣人系统》自行车出品,必属精品
  •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遵从起点和创世的召唤,脑洞大开的我开始写上古世纪的前传,话说,上古世纪这个名字好挫!好了、简介就这样,字数已经够了,最后再吐槽一句,上古世纪的地名和人名让人看的蛋疼菊紧......
  • 农村吃人怪谈

    农村吃人怪谈

    遥远的小山村,某天傍晚在场院玩耍的女孩忽然失踪,好多孩子看到独居怪人赵老头在附近出现过。深夜去赵老头家寻找,一无所获。而我却在地窖旁边发现了女孩的发卡。地窖里竟然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吃人怪谈》书友QQ群号302096912!希望大家多投推荐票,多收藏。
  • 宝宝成长必读

    宝宝成长必读

    对于新时期初为人父母者来说,将要面临的一切都是新鲜而又令人手足无措的新课题。新生儿有哪些发育特点,新生儿该如何喂养,如何护理,如何进行早期培育?婴儿每个月的发育特点有哪些变化,婴儿该如何喂养,如何保健护理,如何进行早期培育?幼儿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饮食指导,如何保健,如何进行智力开发,如何培养好的习惯?等等,都让初为人父母者无比关心。本书以期对所有关心下一代、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给予科学的指导,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地成长,让他(她)能拥有天才的潜质,从而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 花都医圣

    花都医圣

    神医传人刘乐,为救富商之女下山,却意外接触到花都的暗涛汹涌,自此,霸道女警花,娇媚女总裁,傲娇女明星……纷至沓来,百花争艳。刘乐弱弱的举手,可不可以全都做我的老婆……
  • 今生你是我最美的遗憾

    今生你是我最美的遗憾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已成了必然现象。男男女女们在网上恣意的说着不能对熟人说的心里话,发泄着心里的不满。也有的人在网上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中年人也没有幸免,抱着对网络的新奇,心底的期盼,他们迈出了不该迈的那一步。有的妻离子散,更有的家破人亡。但也有人付出了真情,怀着心中的道义,肩上的责任,最终他们放下了心底的那份爱,那份真情,回归到了各自的家庭。相约许下:如果有来生,她要第一个遇见他,嫁他为妻,永生相伴。如果有来生,他愿等她,等她长大,娶她为妻,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