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9600000020

第20章 叔孙通定礼仪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九九《叔孙通列传》。

在击败项羽后,刘邦希望建立和平时期的政治秩序。可是刘邦出身草莽,即使在他登基称帝后,人们也无法改变对他的观感。追随者一直将他看作率领他们攫取战利品的头领,而非帝国的皇帝。

儒士叔孙通曾是秦朝廷的博士,精通礼仪。在秦末的战乱中,叔孙通先后追随项梁、楚怀王、项羽,最后归降刘邦。叔孙通理解刘邦的忧虑,他自荐为刘邦的朝廷制定礼仪,以作为建立政治新秩序的第一步。叔孙通的努力恰逢其时,刘邦集团出身寒微,缺少传统的束缚。刘邦归附项梁时借用了楚国官制,入关中后又沿用秦国官制,故而也不反对叔孙通建议的鲁国式礼仪。叔孙通的努力大见成效,刘邦作为皇帝的权威大为生色。在秦王朝的朝廷里受冷遇的儒士,终于一展所学。

叔孙通制定礼仪正逢帝国政治的萌芽时期。秦始皇将自己的事业归功于祖先的奋斗,因此秦兼并六国被认为是秦国统治地域的扩大。项羽出身于楚国军人世家,他自认为是率领楚人对秦国复仇的英雄,因此也无意统治楚人视野之外的地区。唯有崛起于草莽之间的刘邦,他无法将自己的统治追溯到一个地方统治家族,因此反而得以有更多的自由,将自己的成就与一种新颖的理想联系起来。在古代专司礼仪的儒家,与内战中胜利的暴君合流了,新兴的帝国政治以复辟古典礼仪的形式出现。

其他儒士轻视叔孙通的成就,他们坚持古典的立场,认为礼仪是政治理想的一部分,而非君主政治的装饰物。也许儒士应该庆幸叔孙通离经叛道的举动,礼仪与理想分离之后,后继的王朝大多愿意沿用儒家的礼仪。而在不期然之间,儒家的理想也如影随形。

叔孙通者,薛人也[薛:地名,今山东滕州。]。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 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集解》:“将,为逆乱也。”意谓做臣子的不得拥兵作乱。], 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辐辏:车轮的辐条集中在车毂上。比喻四方臣服。],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于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言进:推荐,介绍给汉王。], 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大猾:即上文所谓群盗壮士。],何也?”叔孙通闻之, 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 号稷嗣君。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就其仪号:制定了一套皇帝即位的仪式与称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 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原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 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为绵蕞野外:在野外拉绳索划界,树草人,演习朝仪。绵,此处指绳索。蕞,此处指草人,标杆。]。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会十月[习肄:演习,演练。会十月:定在十月使用此礼。当时仍用秦历,十月为岁首。]。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谒者治礼:谒者开始对参加朝会的人员进行安排调动。谒者, 官名,掌收发传达,举行典礼时任司仪。],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郎中侠陛:郎中们侍立在大殿台阶两侧。郎中,皇帝的侍卫人员。侠,通“夹”。],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大行:官名,即后“大鸿胪”,朝廷上的司礼官。九宾:通“九傧”,主管传呼导从。胪传:依次传呼。]。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六百石:官阶名。汉时以粮作俸禄,复以俸禄代官阶。]。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觞九行:酒过九巡。],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因宠爱骊姬而杀太子申生,改立骊姬子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攻苦食啖:即今所谓“艰苦奋斗”。啖,通“淡”,意谓食无味。],其可背哉! 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 “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 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数跸:多次,经常清道戒严。复道:空中通道。方筑武库南: 刚刚修到武库以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请间:请求给个空隙,即要求个别进言。高寝:高皇帝寝庙。],衣冠月出游高庙[衣冠月出游高庙:汉制,每月要把刘邦生前的衣冠从高帝陵园中请出,抬着到长安城里的高庙巡游。]?高庙,汉太祖,奈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 “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为原庙渭北”至此:在渭河北岸再修一座高庙,每月“游衣冠”时(可以不进长安城的高庙)而进新修的高庙。对外就说是多修宗庙,体现皇帝的孝心。]。”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复道故。

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延伸阅读】

王安石讽刺叔孙通

叔孙通大概是太通时变的缘故,所以他算不上一位醇儒。就连一贯倡导因时而变的王安石也对他颇有微词。对叔孙通的弟子吹捧叔孙通为圣人,王安石讽刺说:“诸君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下面选的是王安石另外一首咏叔孙通的诗,同样表达了他对叔孙通的不满,甚至怀疑到他的儒者身份。

叔孙通

(北宋)王安石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亦以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得道梯橙锡杖经

    得道梯橙锡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帝王业·梦萦山河

    倾城帝王业·梦萦山河

    梦萦成殇,一曲天下,前尘往事,梦魇轮回。江湖传言,“得长生剑者得天下”,一旦天下大乱,长生剑就会横空出世,结束纷争,救天下于苦海。九州,群雄逐鹿!一个乱世之中迷一般奇幻的故事即将开始。当江湖的刀光剑影与朝堂的权谋相互激荡,将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仇恨,阴谋,人心,诡异的存在如何揭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繁华过后,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相濡以沫相忘江湖…一场山河、帝业与江湖的风暴,即将开始!
  • 那些人那些生活那些故事

    那些人那些生活那些故事

    转眼即逝,很多故事都会留存在我们心中。用文字表达自己那份最深的感触
  • 外族小福晋

    外族小福晋

    一场阴谋重重的暗杀,让他与她相识。他,曾是汗位继承人,却被兄弟暗杀。她,救了他,却因家仇国恨不能爱他。再次相遇,他,救了她,却因两国联姻只能纳她为妾。他说:“贞儿,我自会待你如珠似宝!”她信了,他也果真这般待她,却不知,命运已经把她变成了他生命中万劫不复的劫……
  • 最好的时光都给你

    最好的时光都给你

    “许轻歌,你天不怕地不怕,为什么要怕还爱我?”“那你,天不怕地不怕,为什么要怕我会因为你的眼睛瞎了而退缩?”该过去的过不去,想忘掉的忘不掉。她不愿被人辜负,又怎么能去辜负另外一个人。
  • 蜀都杂抄

    蜀都杂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神医小农民

    极品神医小农民

    一个纯洁的小农民无意间开启祖传医书,获得神农之力,弘扬华夏中医,种植逆天养生菜发家致富,拳打乡村恶霸,脚下都市富二代,坐拥无数美女,爽歪歪。
  • 洛神纪

    洛神纪

    一朝穿越来到这个充满灵力的世界,这里以武为尊,这里是强者的世界,谜样的身世,神秘的老师,周围的一切都扑朔迷离。一场大火烧了她的全部,她发誓要用尽自己的一切来报仇。女伴男装,入校园,进军营,闯圣殿,看我洛子衿如何搅乱你这一世界,一步步走上世界之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