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600000021

第21章 庄子斥儒(1)

儒庄斗争之本质:伪与真

庄子书对儒家的批判是十分尖锐而激烈的。其中重言、卮言、寓言叠出,纵横捭阖其文,可以说是宇宙观、人生观之大较量。读之,未必深信;思之,知其有理。

庄子的宇宙观,是身居环之中枢,观察体悟。体悟玄德大道的无穷之门,体悟无所始的无何有之乡和无封无隔的大自然。而庄子的人生观则是无所待的与自然齐一、万物齐一,是养生、保生、全生、尽年,是彻底的无为、无用、无功、无名。因之,若论中国历史上彻底的反儒学派,应是庄子学派,不留情面,体无完肤,鞭辟入里,淋漓尽致。庄子是一个有着浓厚的艺术气质的人,他的放言有的近乎肆无忌惮,使人想起他蓬头垢面、粗衣布鞋、言忘意得的状貌,也许这是他苟活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活艺术,但归根结柢,这是他完整的人生哲学。两千三百年来,他的人生哲学影响至深至钜,尤其对中国文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绩。

《庄子·人间世》中记载楚国的狂人隐士接舆见到孔子说,方今春秋乱世,人们不会趋福避祸,连似乎怀有道德的孔子也到楚国这衰败之地,他劝孔子对社会不必“临人以德”,以道德去降临人间;不必“画地而趋”,划出一条道路让人去走。在庄子看来,世道已然沉沦,孔子的理想,是无法挽狂澜于既倒的,这是庄子对孔子的一段比较客气的批评。这儿所讲的孔子之德不是庄子的天地大德,而指仁义而言。

《庄子·德充符》中借被砍脚趾的叔山无趾见孔子的一段对话来批判孔子:“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则表现出见善如不及的谦躬,愿意听取他的批评。无趾将见到孔子的情形告诉老子,老子讲:你何不把死生齐一、“可”与“不可”齐一的道理告诉他呢?无趾说:“天刑之,安可解?”这是苍天对孔子的惩罚,是无可解脱的。这则故事的意思是孔子不具备天地的大德,虽谦谦如也,也无法知道万物齐一的大道。

《庄子·大宗师》以重言借孔子之口称赞孟孙才,孟孙才是一位悟生死齐一的人,母亲死了,哭而无泪,居丧不哀,孔子说,这才是一位觉醒的人啊,而我们则如作梦一般,不曾觉醒。因为孟孙才“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具生死齐一的观念;“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又具这顺应自然变化、稍纵不居的意识。因此孔子认为孟孙才“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安于自然的秩序,忘却生死之大限,所以他可以与天地宇宙齐一,到达那宁寂的虚空之中。

在《庄子》中,连孔子也自认为是被苍天所惩罚的罪人,在《大宗师》中记载了一则子贡被嘲的故事。子桑户死了以后,他的两位好友孟子反、子琴张却编曲歌唱:“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你已返朴归真,我却依旧形骸,犹存为人)。子贡大惊,问他们“临尸而歌,礼乎?”这两人却嘲笑真正不懂礼的是子贡。子贡回去问孔子,孔子告诉子贡,他们是与宇宙造物者为侣,游于天地浑元之气的人,“忘其肝胆”、“遗其耳目”,把身内身外的痛赘抛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人们在世俗的尘嚣之外无目的地彷徨,在了无一物的境界中作逍遥游,他们是不会以世俗的礼仪去炫人耳目的。庄子书中在批儒家的时候,往往用孔子自己的话语,孔子在《庄子》书中是一个被嘲弄者、被训斥者,同时又是一位自责者、自非者,不像惠施,总是作为论辩的对手而存在。

《庄子·渔父》中载孔子在鲁国受到两次冷遇,在卫国被削掉足迹,在宋国坐荫之树被斫,又被困于陈、蔡之间,这四次大的坎坷,使孔子罔知所遭。于是,他问道于一位高士渔父。渔父告诉他,就是由于他不能“慎守其真”,失去了浑朴的纯真。渔父告诉他:“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总在仁义、差别、动静、取予、好恶、喜怒之间讨生活,这样就失去了本真的天性,应该“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让不属于自己的身外之物归还他人,那你还有什么足以使自己拖累的呢?

在《庄子》中,孔子问仁于老子的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自谴自责。老子告诉孔子,在扬糠的时候,眯了眼睛,那你会不辨东西;蚊虻的叮咬,使你通宵不眠,而仁义则会大大地扰乱人们的心灵。你倘想使天下不失去浑朴之性,你就应像风的吹动那么自然,不必像你那样敲着鼓去追逐亡命之徒。泉水干涸了,鱼在陆上相濡以沫,有这种仁义,何如根本不需这种仁义,让他们回归江湖—“相忘于江湖”呢?“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的意思,是在自然的大道中,鱼、人各得其所,既不必相濡以沫,也不必以仁义礼仪相求,不必“临人以德”、“画地而趋”。孔子见过老子之后,以为是见到了真正的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

孔子的弟子子贡不信,欲自往窥之,这次老子更进一步痛骂儒家所奉为神明的三皇五帝,说“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

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完全违背了自然。说三皇五帝心智毒如蝎子的尾巴,还自以为是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庄子·天运》)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羞愧得子贡入地无门。

《庄子》以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所有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演化,都相应地有窃取者出现,譬如以仁义来矫正时弊,那仁义也同时被人窃取。因为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箧》)的社会,仁义最后还是归为侯门,这正是窃者的侯门。田成子杀了齐君,夺取了齐国的政权,连同其“圣智之法”一同盗走,窃国者不正是窃仁义者吗?如果能够砸毁珠玉,那小盗不会再有;焚符破玺,百姓就朴质无华;把斗秤折断,百姓就不会争斗;把天下的所谓圣法毁掉,老百姓才能自由议论;把乱耳的五音、迷目的五色都灭绝,人们才能耳聪目明。在“仁义”施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善人少而坏人多,所以圣人利于天下者少而害于天下者多。《庄子》说今天天下大乱,被杀的相枕,被枷索者相推,被酷刑者相望,我疑惑这“圣智”之人正是那手铐脚镣上连接左右的插木,而“仁义”正是那枷锁上的孔穴和榫头,那圣贤如曾参和史正是夏桀和盗跖的先导。“噫,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庄子·在宥》)《庄子》论及至此可谓捶胸顿足,怨怒之极。所以绝智弃圣,在庄子看来乃是返朴归真的必要前提。

在那杳远的上古之世,人类结巢而居,含哺鼓腹,未尝觉得仁义之神圣、礼法之必需,那时人类与草木同生,与禽兽混处,不需要圣人“临人以德”,教导人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也不需贤君“画地而趋”,教导人们哪条路该走,哪条路不该走。在那时,人类生活于太始状态,没有机巧,因此没有伪善;大道运行,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人们随大化生养繁衍,如刍如狗,因此没有仁义对社会的侵害。那时人们没有“礼”,只有“真”,“礼”是大道既废,世俗所约定的、违背人类本性的怪物,而只有抛却这个怪物,人类才能承受上天给予的“真”(《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

庄子认为尧舜历史性的罪过在于忘记了宇宙初始的本真齐一,妄自辨明善和恶、贤和不肖,那必然导致天下的大乱。尧舜对事物的过分辨明,就像“简发而栉”、“数米而炊”,选择头发来梳妆,点着米粒来炊煮,这种小动作除去违背大道而外,是不足以济世的。

相反的,举擢了贤能,人民必然相互倾轧;任用了智巧,人民就会相互盗窃;甚至会出现“子有杀父、臣有杀君”的惨剧,庄子已预卜这仇恨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庄子·庚桑楚》)。这是庄子对先王的基本评价。

不唯如此,孔子竟然要法先王,更为庄子所不能容忍,说这不正如捕捉到猿猴给他披上周公的衣服,又如东施效颦,丑妇作态,“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美人即使心口作痛而皱眉,不失本真,所以依旧娟美,而丑妇之作态则伪貌毕现,胡云乎美?庄子将舟车比周与鲁,而水陆比古与今,古时的周用舟于水上行走,今日之鲁则用车行于陆地,苟“推舟于陆”,那非但“劳而无功”,亦且“身必有殃”。这是庄子对法先王的彻底否定。前段论述,先王已是大乱之本,而此段论述即使先王不是大乱之本,即使有西施之美,依循他的法则,也绝对行不通。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这儿庄子所说的道德是天地的大道至德,仁义则为大道废除后世俗所为的伪善。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忍的智慧

    忍的智慧

    忍是为人处世的润滑剂,是交际应酬的诀窍,本书讲述了忍是一种高级生存艺术、让愿望焕发内心的力量、人生不售来回票等处世之道。
  • 写给男人:风光一辈子

    写给男人:风光一辈子

    男人的命运靠男人自己去把握。可以不随人意,但不可以自甘沉论;可以命运多舛但不可以不去奋发图变。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对爱而言,此处的“坏”应当理解为不因循守旧,做事有头脑,能够灵活机变。即使是诚恳的男人,也需要这些“坏招”来让女好好地爱你。
  • 凌天之路

    凌天之路

    五域之地,人族昌盛,以武立命,万古长存!三重世境,天地人三皇镇守边疆,以不朽之躯换来人道纵横!如此天地格局,已有万世未变了。直到某一天,小女孩在岁月源头丢下的稻草人再现人间,天地因此改变。三皇五帝、六凶四神、十二魔君,一一临世,各族天骄汇聚,百舸争流,共铸这最为璀璨的时代!柳铭,捡到了一个稻草人,他开始踏上属于他的路,凌天之路!
  • 首席错婚

    首席错婚

    四年前,她在大火里抛弃他而去,四年后,他浴火重生归来强势来到她的身边,发誓要狠狠折磨她,报复她当年把他抛弃下。"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对他的靠近既欢喜,又害怕这是他的复仇。"我想,蹂躏你!"他的回答模糊不清,一如他的真心。她却还是忍不住靠近了,然而另外一个女人的介入让她终于明白,这只是他的报复,可是她想抽身却已经来不及,哥哥被害,她被迫背井离乡的屈辱,让她无法就这么释怀......
  • 五力破天

    五力破天

    我愿以身化五行,去追寻世界之道,去守护我该守护之人!尽在五力破天。
  • 古纪横踪

    古纪横踪

    西大陆的索兹里德半岛不仅仅是诺亚在这块大陆上中兴之地,也是前往自由岛的最佳出港口,在这片土地上面,孕发了无数的生机,无数的公会在这里层出叠立,而与索兹里德半岛隔着一片新月湾的土地上面有着一座名为“双冠”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之中孕生了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名为‘涅磐’的公会。一个创造了无数故事,而且也注定会在将来书写无数故事的公会。
  • 邪魔极恶之帝

    邪魔极恶之帝

    诸如很多事情,仅仅是一瞬间的深刻,过后便如清风拂大地,白云绕青山,快速归于平静,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感觉。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缘聚缘散,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如意,每个人都有着很多的无奈,却无法改变。
  • 灵斗

    灵斗

    大量奇珍异宝供养体内的生命之树,每次进阶能带给凌空什么样的惊喜?**********注灵公会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为什么注灵师这个职业超然世外无人敢惹?从凡人一步步升到神级注灵师后,是要破碎虚空追求斗气巅峰还是留恋人间?**********上古的精灵女王,出尘的美女师傅,高贵的皇朝公主,娇艳的世家小姐等等…面对众多世间绝色美女的表白与追逐,纠结的凌空究竟要怎样选择?**********斗气强者激烈的对轰,神秘奥义的注灵药剂,父子之间的彼此仇视等等一切谜底尽在————————灵斗!
  • 仙道自在

    仙道自在

    人世多艰,长生不易。踏上漫漫修仙途,求得就是逍遥自在。
  • 金牌特工之重生归来

    金牌特工之重生归来

    楚七这个温柔,冰冷的人最后又遇上了腹黑,毒舌的霸道总裁南宫睿,在初见的时候楚七不怕他,让南宫睿很不爽,处处找楚七的麻烦,最后又和楚七做了好兄弟,然而,他却发现,她竟然是女生,惭惭的对这个楚七有了兴趣,到最后的喜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