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9100000011

第11章 宋初晚唐体(6)

晚唐体多表现对山林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而就仕宦身份的晚唐体诗人而言,这种喜爱往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出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得不步入仕途,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琐碎的世俗事务中苦苦挣扎;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现有的生存状况充满了不满和失望,而将田园山林当作理想的栖居、心灵的避难所。与僧人身份的晚唐体诗人相比,仕宦诗人笔下的自然风物充满了生机和乐趣,不像僧人们的诗作那样透出一股四大皆空的寡淡无趣。与隐逸身份的晚唐体诗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份犹豫、一些俗气,他们在仕宦与归隐之间患得患失,没有隐逸诗人那样的有意无意显露的生存方式的优越感。当然,处境以及志趣会因人而异,比如潘阆一心做官,寇准试图鱼与熊掌兼得,孟贯、赵湘等人对山林田园生活真心渴望。但仕宦诗人作品中处处显现的那种矛盾性却是普遍的、共同的。比如赵湘《送丁鹗下第客游》诗:“尊前泣复歌,清泪酒相和。别岸春风静,孤舟夜雨多。鸟鸣烟草露,花逐夕阳波。我亦无憀者,东西欲奈何。”因仕途失意,不免兔死狐悲、借酒消愁,在烟草凄迷的夕阳下黯然神伤,充满无奈与迷惘,表现出对于功名的执著;也同样是这个赵湘,在《九日松林寺登高》中写道:“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野僧邻不醉,山菊笑无憀。屐齿评泉漱,云衣近树飘。自知清净意,应免俗人招。”纵情山水,洗涤心源,玉洁冰清,表现出对尘世的不屑和高超。

在宋初诸多仕宦的晚唐体诗人中,潘阆和寇准最为有名。

潘阆(?-1009),字梦空,自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居杭州。太宗至道元年(995)召对,赐进士及第,为国子四门助教,寻以其狂妄,追还诏书。或云坐党与事,被追捕甚急,乃易服变姓名入中条山。李颀《古今诗话》说:“潘逍遥与许洞、钱易为友,狂放不羁。尝作诗云:‘散拽禅师来蹴鞠,醉拖游女上秋千。’此其自序之实也。后坐卢多逊党,亡命,捕之甚急,乃易姓名为僧,入中条山。许洞赠诗曰:‘潘逍遥,平生意气如天高。仰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尔口呶呶,罚教临老投补衲,归中条,我愿中条山神镇长在,驱雷逐电依前赶出这老怪。’后会赦,以四门助教招之,送信州安置。复舞于市,曰:‘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以此士人不齿,放弃终身。”李颀《古今诗话》,《宋诗话辑佚》,第146页。后来真宗释其罪,授滁州参军。吕希哲说潘阆是魏野的弟子:“魏野之门人潘阆欲往京师,其师止之,不听。既至而后悔之,作诗曰:‘不信先生语,刚来帝里游。清宵无好梦,白日有闲愁。’真宗闻之不悦。他日自华山东来,倒骑驴以行,曰:‘我爱看华山。’其实不喜去京也,故当时有‘潘阆倒骑驴之语’。”吕希哲《吕氏杂记》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说潘阆是魏野弟子恐怕有误,因为潘阆此诗名为《寄陈希夷》,故若是门人,亦当是陈抟之门。潘阆之爱恋功名,确实如《吕氏杂记》所载,在晚唐体诗人中较为突出。其《叙事答所知》一诗云:“有志思光国,无才可佐君。知音时见赠,应达圣朝闻。”《上李学士》云:“试把平生业,一念一心寒。白日升天易,明时取仕难。家园半牢落,鬓发渐衰残。试把平生业,来投作者看。”可见是很想做一番功名事业的。后来大约是不太如意,终于说出了一些“高论”,如:“高吟见太平,不耻老无成。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此外非关念,人间万事轻。”(《叙吟》)“懒下红尘路,重来恐未能。”(《北高峰塔》)“但看故乡荣达者,算来多作北邙尘。”(《樽前勉兄长》)

潘阆有《逍遥集》一卷传世,存诗70余首。虽然他作有一些如 “蒿兰不并香,泾渭安同流。小人有千险,君子生百忧。名重圣主征,道光史册收。一鹗秋空飞,鸟雀徒啾啾”(《送王长洲禹偁伏阙》)这样的颇具白体风格的诗,但数量并不多。他的大部分诗作,还是晚唐体的,而且多言及自身的窘况,如“长喜诗无病,不忧家更贫”(《暮春漳川闲居书事》),“土床安睡稳,纸被转身鸣”(《客舍作》)。谈及自己的苦吟,“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苦吟》),“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莫言不及相如赋,谁敢高吟汉帝前”(《书诗卷末》),风格与贾岛相当接近。这或许与他对贾岛的推崇不无关系,其《忆贾浪仙》云:“风雅道何玄,高吟忆浪仙。人虽终百岁,君合寿千年。骨已西埋蜀,魂应北入燕。不知天地内,谁为读遗篇。”敬佩之情,可见一斑。

潘阆的诗写得不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阆在宋初,去五代未远,其诗如《秋夕旅舍书怀》一篇,喜雪一篇,有五代粗犷之习。而其他风格孤峭,亦尚在晚唐作者之遗。苏轼尝称其《夏日宿西禅》诗,又称其《题资福院石井》诗,不在石曼卿、苏子美之下;刘攽《中山诗话》称其《岁暮自桐庐归钱塘》诗,不减刘长卿;《事实类苑》称其《苦吟》诗、《贫居》诗、《峡中闻猿》诗、《哭高舍人》诗、《寄张咏》诗诸佳句;刘克庄《后村诗话》称其《客舍》诗;方回《瀛奎律髓》称其《渭上秋夕闲望》诗、《秋日题琅琊寺》诗;《事实类苑》又记其在浙江时,好事者画为《潘阆咏潮图》;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又记长安许道宁爱其华山诗,画为《潘阆倒骑驴图》。一时王禹偁、柳开、寇准、宋白、林逋诸人皆与赠答,盖宋人绝重之也。”《四库全书总目·逍遥集提要》。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官至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莱国公。后贬雷州,徙衡州,卒,谥号忠愍。

寇准有《忠愍集》三卷,存诗240首,多作于天禧三年(1019)之后的贬谪时期。谈及寇准的诗歌,我们便又要遇到与讨论林逋时同样的问题,即他的诗歌是不是晚唐体。赵齐平先生在其《宋诗臆说》一书中认为:“何物方回,妄自评议,说寇准诗与‘九僧体’相似,从而归之于晚唐体。今天,我们是否应该根据寇准的诗歌创作实际来推翻这一旧说呢?”赵齐平《宋诗臆说》,第64页。 又说:“寇准诗之不属于贾岛、姚合一派,不与九僧体相似,则是确定无疑的。”同上。赵齐平先生的证据是:寇准的五言诗中也有少量小巧卑琐的句子,然而大多数却写得阔大超远,九僧写不出;寇准诗清新自然,却又“含思凄婉”,九僧写不出;寇准的七言绝句接近王维、韦应物、刘禹锡、元稹、郎士元、钱起等人,决不与九僧相似同上。不错,方回在《送罗寿可诗序》中确实说过“晚唐体则九僧最为逼真”,但是否就可以理解为晚唐体完全等同于九僧诗?“逼真”与完全等同毕竟是两回事。从外延来说,晚唐体的范围远比九僧诗的范围要大得多,前者涵盖了后者。若以九僧诗作为晚唐体标准来衡量其他诗作的话,则无疑缩小了晚唐体的外延,若是以此类推,则可能得出宋初晚唐体诗人只有九僧的结论。这个结论,恐怕是没有人能够接受的。九僧诗“最”接近贾岛、姚合,但方回认为晚唐体的来源并不仅限于姚合、贾岛二人,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过,方回认为晚唐体的学习对象还有许浑、郑谷、薛能、方干、周贺等一大批诗人。而寇准的诗歌也有学许浑等人的,这一点赵先生已经认可赵齐平《宋诗臆说》,第76页。,所以方回的话并没有错。寇准的诗确实要比九僧诗境界开阔、含思凄婉,但这几乎是所有仕宦身份的晚唐体诗人不同于僧人身份的晚唐体诗人的地方,不独寇准一人。寇准的诗歌是“学的晚唐七绝”同上。最多,但这只能是他属于晚唐体诗人的明证,而不构成他不是晚唐体诗人的理由。所以《四库全书总目》说得没错:“准以风节著称,而其诗含思凄婉,绰有晚唐之风致。”《四库全书总目·忠愍集提要》。寇准是晚唐体诗人。

关于寇准的第二个问题是,寇准是否为宋初晚唐体盟主?研究者多认为寇准主盟了宋初的晚唐体。如:“考晚唐派中惟寇公登显位,而潘、魏、九僧辈皆与为友,寇公无形中为之盟主。”梁昆《宋诗派别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5页。 “寇准是著名宰相,也与晚唐体的九僧、林逋、魏野等隐士混在一处,并且成为其中的盟主,令人颇觉不可思议。”木斋《宋诗流变》,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55页。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观点,便会发现其中的逻辑:寇准之所以成为盟主,不在于他的诗歌成就有多高,而是因为他的官高位显。但官位与诗坛的地位并没有必然联系,若据此就断定寇准是晚唐体盟主,在逻辑上是不通的。作为一个盟主,起码要得到群体成员的普遍认同,而寇准恰恰缺乏这一点。检阅宋初晚唐体诸人的文献,似乎没有几个人说过寇准的诗作如何的好,如何在群体中有号召力、影响力。至于说晚唐体诗人都与寇准有交往,这只是因为对宋初晚唐体的规模不了解而作出的判断,宋初的晚唐体诗人近百位,都认识寇准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妨再退一步,来看看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些晚唐体诗人,是否个个都与寇准有交往:寇准有《赠魏野处士》等诗,魏野亦有《和呈寇相公见赠》,二人有交往;据《湘山野录》载:“寇莱公一日延诗僧惠崇于池亭,探阄分题……”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第34页。可知寇准与惠崇颇为熟悉;另外潘阆有《中秋与柳赞善开、宗赞善坦、寇学士准宿宋拾遗白宅不见月》诗,可知二人亦有交往。据此可确定与寇准有交往的主要晚唐体诗人只有魏野、惠崇、潘阆三人,其他人或许也与寇准有交游,但目前尚未发现证据。因此,说寇准是宋初晚唐体盟主、晚唐体诸人围绕着寇准进行唱和便只能是猜测。

小结:本章设定了晚唐体的一些特征作为甄别宋初晚唐体成员的标准,结果“发现”晚唐体诗人73人,证实了方回所说的宋初晚唐体“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三十二。之言不虚,根据这个数字我们也推翻了“宋初晚唐体以隐士僧侣为主”的说法。从这些诗人来考察宋初晚唐体的出现时间,我们知道了宋初晚唐体是承晚唐、五代而来的,在宋初的太祖、太宗朝就已经存在,而不是如有些研究者认为的直到真宗朝才出现。根据诗人登上诗坛的时代不同,我们可以将这些诗人分为两期:由五代入宋的诗人为一期;成长于宋初的诗人为一期。第二期诗人又根据他们的社会身份分成三个群体,分别是僧人群体、隐士群体和仕宦群体。三个群体在诗歌上有一些共同点,也有因各自的身份、地位、处境不同而呈现出的一些差异,分类正是为了突出其差异性。此外,本章还重点介绍了九僧、林逋、魏野、潘阆、寇准等诗人,并且就他们是否属于晚唐体诗人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论述,在重申了晚唐体标准的前提下,本文认为他们应当还是属于晚唐体的。

需要指出的是,宋初晚唐体的存在不是孤立于诗坛及社会的,与其他诗派如白体、西昆体有着一些交流。这种交流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晚唐体诗人偶尔会有一些近似于白体、西昆体的作品,如寇准的“远山重叠故关遥,公退乘闲上丽礁。今日登临秋思苦,雨荷风叶共萧萧”《秋日后登楼》,《忠愍集》卷中,四库本。,林逋的“坐吟行看对清秋,懒架仍迎近枕头。放达有唐惟白傅,纵横吾宋是黄州。左迁商岭题无数,三入承明兴未休。红药紫薇千一古,又添扬子伴牢愁”《读王黄州诗集》,《林和靖集》卷三,四库本。之类;而非晚唐体诗人有时也会来一两首晚唐体之作,如王禹偁的“岁暮洞庭山,知君思浩然。年侵晓色尽,人枕夜涛眠。移棹灯摇浪,开窗雪满天。无因一乘兴,同醉太湖船”《除夜寄罗评事同年》,《小畜集》卷七,四库本。,杨亿的“层峦连近郭,占胜有招提。宿雾昏金像,飞泉溅石梯。钟声空谷答,塔影乱云齐。千骑时来此,寻幽独杖藜”《朗山寺》,《武夷新集》卷四,四库本。,刘筠的“余欢惊社过,独直奈良宵。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中秋馆宿》,蒲积中《岁时杂咏》卷三十二,四库本。等。所以方回说:“宋初诸人诗,皆有晚唐风味。”方回评王操《村家》,《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第967页。从程度上来说,方回的话不免有些过头;而从范围来看,是有些道理的。晚唐体的影响,在宋初诗人中随处可见,包括宋祁、穆修、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等人。不过,真宗朝以后,宋初晚唐体式微,再也没有出现什么像样的人物。而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出现,则完成了对宋初晚唐体的致命一击。如严羽所说:“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苏州,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淡处。至东坡、山谷始出己意为诗,唐人之风变矣。”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沧浪诗话校释》,第26页。

同类推荐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热门推荐
  • 独魂

    独魂

    神秘的怪异学院,威严冷酷的御剑宗门,神出鬼没的执法者,来自西方的“龙骑士”......随少年的成长而浮出,揭开神秘的面纱......在世界的顶峰,永久地回荡少年孤独的声音“登上王座的那天,我手满鲜血,目光里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 佂轮

    佂轮

    人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功夫之王李小龙离奇去世,却在异世重生,靠着其强大的斗武意志,在强者林立的新世界中,征战轮回。
  • 愆年

    愆年

    塔西泽大会之上人才辈出,一种比灵力更为可怕的力量骤然扩散,古老的暹洲战火四起,上演三国之战,两种力量的对决,王者的博弈。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这是一场宏篇的史诗,是谁在激荡的长河之上激扬起自己的浪花?剑尖所指,所向披靡,黄昏至中又是谁的眼眸悄然睁开?法术,战术,权术,在这古老的大陆上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魔神开始苏醒,一切将何去何从?战争没有罪,发动战争的人也没有罪,有罪的是,不能给战争一个好的结局的人。
  • 带着魔兽争霸到异界

    带着魔兽争霸到异界

    萧波笑的狠灿烂,手下有英雄12名,兵种齐全,谁敢动我?各位朋友,这是我一个老哥的小说,打个广告噶,愿意看的麻烦添添人气《邪道大判官》这题材我觉得可以,至于具体内容还得各位去看看。
  • 美女的超级高手

    美女的超级高手

    他曾是华夏第一兵王,代号幽冥之语,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回到故乡,原本想安静的当个快递员却不想成为冰山美女董事长的丈夫。当华夏处于危机之时,他再次戴上“蛟龙”戒挺身而出,所过之处龙啸九天,无人可挡,他是狂神,更是屠神榜第一名。
  • 世界政治史速读

    世界政治史速读

    本书分别从世界古代政治史、世界近代政治史、世界现代政治史来介绍世界历史的。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梦里说三国

    梦里说三国

    本书描绘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时间很长,希望我能写完。我写的不是史书。我写的不是史书。我写的不是史书。重要事情说三遍。姑且算作一个20多岁的老男人心中那永恒的三国情节吧。历史其实很有趣,希望我能写的有意思。
  •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帝都的十里桃花之下,是她为保他成王的白骨。她,妖家最后一位驱魔师,天性烂漫他,惊才艳艳,天赋出众,却也心机深似海初识时,他说:保我成王,你便是我此生唯一的王后后来,他挽着佳人登上宝座,后宫佳丽三千,早已忘记曾经的诺言幸而苍天不负,她重生成深宫之人,嗜血成妖,才得知当时的一切真相背后的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