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帝王家,长于帝王家。拥有着显赫的家世和背景,也有着足以令天下人羡慕的身份。可是他命运曲折,频频遭遇变数。最后还是一场天花改变了他的命运,把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推上了清朝的政治舞台。
命运多舛的皇三子
玄烨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内景仁宫。玄烨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他出生不久,福临便将自己全部的感情都奉献给了皇贵妃董鄂氏,他的母亲佟佳氏一直受到顺治皇帝的冷淡。玄烨很小的时候还被送出宫外抚养。这段“不能承欢于父母膝下”的经历成为康熙一辈子的遗憾。
淡薄父子情:不愿照顾儿子的父亲
顺治十二年(1655年)冬天,这个夜晚,天黑得早,天空飘着小雪花,给京城这个干冷的季节增添了一点湿润。一辆马车从紫禁城驶出,车行到城外北长街路东的一座府邸停了下来。府门前,早已挂了两盏红灯笼,在雪地的辉映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凄凉。车子径直驶入府内,停在大堂门前,早有侍从迎上来,将车内一个穿黄缎袄的小孩抱出,这个小孩,就是当今顺治皇帝的第三子玄烨,年仅两岁。生在帝王家,既是小玄烨的幸运,也是他的悲哀。
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子、皇女降生后即与生母分居,交给乳母抚育,与生母很少见面,所以,皇家子女从小很少能得到在父母膝下玩耍的欢乐。在玄烨身上,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年仅两岁的他,竟然被父亲以未出痘为由,赶出了皇宫。
康熙的父亲顺治有十四个孩子,八个儿子六个女儿,其中亲生女儿有两个,其余的全部夭折了。顺治在皇帝当中,算不得孩子多的,按理说,小玄烨应该能得到顺治很多的关爱,但是“无情最是帝王家”,顺治与小玄烨的感情之淡薄有目共睹,这也是有来由的。
康熙的父亲顺治帝被传说是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帝王,是一个典型的多情皇帝。而悲剧就在于,有幸被顺治帝宠爱有加的那个女人,不是康熙的生母,而是在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的董鄂妃。其间牵扯到顺治和众多后妃的感情纠葛,这样的感情纠葛,也累及了小玄烨,使他虽有父母,却度过了一个形同“无父无母”的童年。
顺治帝生性叛逆,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行事,对于强加于己的意志尤其不满。这种性格使他和他身边的人都饱受折磨。若在今天,人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意志,行使自己的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顺治不幸生于清朝,长于皇室,身为皇子,贵为皇帝。他不能乱说乱动,不能随心所欲,缺乏自由,这一切都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顺治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做主将自己的亲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里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嫁给顺治做皇后。在清朝,皇室与蒙古贵族联姻,可以起到巩固北方边防的作用。于是,这一对被事实证明并没有缘分的男女走到了一起。要说这位皇后的长相,实在是没得挑。史书记载这位皇后长得“足称佳丽”,人也极“巧慧”,但是顺治帝对于这种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包办政治婚姻却十分不满意。在他看来,政治需要的结合很少有幸福。由于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缺乏爱慕之情,再加上皇后天性善妒,皇上和皇后闹得矛盾重重,整个宫里狼烟四起。随着时间流逝,两个人之间不仅没有获得彼此的接纳和谅解,反而积怨越来越深,终于在他们不幸婚姻的第三年,即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顺治不顾宫内外众人的劝阻和反对,执意废掉了这位皇后,并将其降为静妃,改居侧宫。然而国不可无母,就在顺治帝废后的第二年六月,孝庄文皇后又给顺治聘了第二位皇后。
新皇后同样来自孝庄文皇后的母家,是蒙古科尔沁部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从孝庄太后这位母亲的角度来说,这次的选择已经充分考虑了前次失败婚姻的教训,比方说新皇后比较忠厚,不像前一个皇后那样善妒、有心计。可是福临对新皇后仍然不满意。此时的福临已经十六岁,对异性的追求正在由单纯的“欲”向复杂的“情”过渡,而且他已经读了很多书,因处理过很多棘手的朝政而以才子明君自居。他看不上新皇后忠厚有余,才具不足。他觉得他对于配偶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美貌,也不在于血统的高贵,他追求更富于女性味道、温柔成熟、富有丰富甜美情感的爱侣,他期望的是志意相谐、情投意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以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另外,还要具备与他这个皇帝相配的才干。这带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婚姻观念,实在是超出了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也超越了他的皇帝地位身份给他规定的道德范围,这就难怪他会因此而四处碰壁了。
福临又陷入苦恼之中。就在此时,董鄂氏出现在他的面前,她的美貌和文雅谦恭的书卷气,仿佛江南水乡女子,灵秀妩媚,带着淡淡的忧郁,使得福临立刻对她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虽然董鄂氏是福临的弟媳妇,福临也执意不肯罢手。最终在这场三角恋爱中,他的弟弟,和硕襄亲王自杀身亡,退出了竞争。于是董鄂氏进宫,几个月之间就从贤妃升为贵妃,又晋升为皇贵妃。从此以后,福临与她朝夕相伴,用情专一,很少与其他的妃子接触见面。这其中也包括康熙的母亲佟佳氏。她与其他妃子一起,受到了福临的冷落,在宫中过着独守空闺的忧伤生活。
爱情的祭品:不能照顾儿子的母亲
关于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在东北流传着一则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顺治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关外辽西方向松岭山脉附近有一个小镇,小镇内有一棵梧桐树发出万道霞光,仔细看时,原来有个绝世佳人倚树而立,他正要起身相迎,那美人却一闪而去,消失在一户人家里。第二天,皇上将此事告知青天鉴的主事,命青天鉴派人前去访寻。
在关外辽西龙脉影壁山脚下,驻守着一位定南大将军,名叫佟图赖,祖籍在佟佳。他曾是皇太极手下一员大将,膝下有两子一女,女儿年方十三,天生丽质,亭亭玉立,是附近有名的绝世佳人。寻妃的官兵长途跋涉,按照皇上梦中指引的地点来寻找,找到门前栽有梧桐树的佟府,寻到了定南大将军佟图赖,传下圣旨,将佟公的女儿带回宫中。顺治帝一看这女子果真容貌出众、气质非凡,龙颜大悦,于顺治九年(1652年)将佟氏册封为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佟妃十五岁时生下爱新觉罗·玄烨,是为后来的清圣祖康熙。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事实不可能是这样的,因为在清代,皇帝选妃子是有严格程序的。清朝的皇帝选妃,第一步是选秀女,每三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日后,皇帝不喜欢还可以撤换。可见,皇帝选妃是非常严肃的,绝不可能只凭借皇帝的一个梦就把一个女子纳为妃子。事实上,佟佳氏幼年人宫,成为顺治皇帝的妃子,本是一个普通的妃子,名不见经传。只是由于她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下了皇三子玄烨,成为了千古一帝——康熙的生母,从而母以子贵,在康熙元年(1662年)被尊封为慈和皇太后。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的命运,特别是一个宫廷女人的命运,往往正是这样。
佟妃生下玄烨的时候,顺治皇帝正在和董鄂妃热恋,佟佳氏与其他嫔妃一样,成为了这场爱情角逐中的祭品,她们献上的是自己一去不返的青春。除了得不到丈夫的爱,独守空闺,忍受孤独和寂寞以外,佟佳氏还要忍受见不到孩子的痛苦。按照皇宫的规矩,后妃生下皇子就被奶妈抱走抚养,作为亲生母亲根本见不到自己的亲生骨肉。即便是偶尔见到孩子,也只能是母子匆匆相见,像做贼一样,还来不及多抱一会儿孩子,就被奶妈抱走了。被丈夫冷落,又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佟佳氏每天以泪洗面,导致身体孱弱。而小玄烨这时也被父亲以未出痘为名驱逐出宫。皇子为避天花可以在宫中进行隔离,而将皇子遣出皇宫的做法在皇子身上还是第一次出现,于是出现了本书开头的那一幕。
对于玄烨出宫的真正原因,有这样的说法:孝庄文皇后非常喜欢小玄烨,有心把他培养成为皇室的接班人。而福临宠爱董鄂妃,他的想法和其母亲简直是背道而驰,他想将董鄂妃诞育皇子立为皇太子,正所谓爱屋及乌。董鄂氏诞育皇子后,顺治竟然喜而呼曰:“此朕第一子也。”浑然不顾这位小皇子前面还有好几个儿子。而小玄烨和其他的皇子遭到父亲的冷落也在情理之中了。没想到四个月之后,董鄂妃所生的这位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的小皇子就夭折了。
有这样一位多情而又痴情的父亲,玄烨的境遇可想而知。淡薄的夫妻之情、父子之情,使得小玄烨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他没有享受到一天的父母亲情。因为得不到父亲的关心和疼爱,康熙晚年曾说:“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算起来,他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只有短短的四个月,相对来说,从玄烨即位到佟佳氏去世,正是他们母子接触最多的时期。玄烨即位以后,佟佳氏的地位青云直上,与孝惠章皇后并称两宫皇太后,但是还没来得及等自己的孩子报答生育之恩,她就于康熙二年(1663年)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在她患病期间,玄烨日夜在身边照料服侍,亲自为她尝药,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据康熙皇帝后来回忆,他本来对母后没有过多的接触,印象也不深,偶尔见到母后,只是从她黯然的眼神中看到无限的忧伤。只有在他继承大统之后,母子俩才能毫无障碍地相见,此时母子俩的感情正处在上升阶段,而命运对于佟佳氏何其残酷,就连这一丁点儿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也被剥夺,使她成为皇宫里爱情悲剧的一个牺牲品。
虽然小玄烨两岁就因避痘而被送出宫外抚养,可是他还是患上了天花。当时他的乳母,也就是正白旗汉军包衣曹玺之妻孙氏,把小玄烨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硬是把小玄烨从天花的魔掌中抢了出来,但他的脸上却留下了与痘魔殊死搏斗的点点痕迹。正是因为如此,顺治临终以前和孝庄皇太后、汤若望等人讨论即位的皇子人选时,才选中了出过天花的玄烨,理由就是可以避免皇帝在日后受到天花的威胁。由此看来,天花在无意当中还帮了玄烨一把,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纵览中国历史,这样登上皇帝宝座的,康熙还是唯一的一个。
顺便提一提曹家。正是因为从小和保姆刘氏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保姆的儿子曹寅又是自己的发小,所以康熙对曹家感情深厚,日后对曹家也就照顾有加。康熙南巡的时候,四次都住在曹寅家里,曹家接驾四次,享尽了人间风光,在清朝,还没有一个官员的家庭有过如此殊荣,就是秦始皇以来,也没有一个王朝中有这样的事例。
康熙前几次南巡的时候,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活着,康熙“见之色喜”,不但不让孙氏下跪,还对周围大臣说,“此吾家老人也”。作为皇帝的保姆,其实只是皇家的奴仆,但是康熙却给了自己的保姆这么高的评价,称其为自己家的老人,可见皇帝和孙氏之间感情之深厚。
康熙四十五年冬天,孙氏因一次感冒,然后接连发烧,竟一病不起,熬到年关时去世。消息奏报给康熙帝,康熙帝深为悲痛,专门给曹寅颁发了两道圣旨。一道是褒奖孙氏的一生功绩,哺育人主,功高泰山,授予孙母为一品夫人。另一道是褒奖曹寅多次接驾,殚精竭虑,万无一失,劳苦功高,功勋卓著,特命曹寅兼任内务府通政使司,授予三品衔。后来曹家出了个有名的曹雪芹,著名的《红楼梦》其实就是以曹家的故事为蓝本的,而他们家和皇族的关系就是打这来的。
由此可知,康熙小的时候确实没能“承欢于父母膝下”,但是正是这种经历培养了他独立坚强的个性。小玄烨虽然度过了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的童年,但此时的他,年龄虽小,眼眸却炯炯有神,他已经暗暗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决心和志向。在他的身上,已经有迹象表明,他将在未来的六十多年里,占据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扮演着显赫的男一号,享受着最好的灯光和机位,拥有着最多的特写和对白。莎士比亚曾说:有人生而伟大,有人因奋斗而伟大,有人则被吹捧成伟大。康熙便是生而伟大之人。这些都在日后得到了验证。
大清幕后的当家人
清朝前期能够在人关后顺利巩固统治,固然和多尔衮、顺治、康熙等人的努力有关,不过在这些皇帝与亲王身后,有一位运筹帷幄的深宫女性,因为她的存在清朝才能够平稳地发展,至少紫禁城内的政治能够保持一种平稳状态。她,就是顺治皇帝的母亲,皇太极的妃子,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
据说拥有“满蒙第一美女”之誉的她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她的姑姑是皇太极的正福晋,家族出于利益的考虑,让她与皇太极和亲,因此,她被皇太极纳为侧妃。
皇太极去世之后,帝位争夺战势不可免,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彼此陈兵示威,几乎要造成八旗残杀。多尔衮这位皇叔的军队控制能力很强,因为素有威望而拥立福临为帝,这也算是对皇太极有所交待。
据说福临能当上皇帝还与他的母亲有关。孝庄对多尔衮着意加以笼络,为了能够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大清的前途,她对多尔衮若即若离,以柔情拴住了对方称帝的欲望。一面是“满蒙第一美女”的柔情,一面是皇帝的宝座,多尔衮选择了前者。他大概觉得只要能拥有前者,后者也是顺理成章,因为福临年幼而无知,孝庄毕竟是女流,到关键时候还不都得听自己的。于是福临成为顺治帝,多尔衮舒服地以“皇父”之尊摄政,遇到事情也经常跟庄妃商量,大家简直像一家人。
由于他能够“兢兢业业”,权倾朝野,又是皇叔身份,于是也就能经常出入皇宫里面,与孝庄皇太后是否发生关系已经无法证明。但这件事情不难推测,因为多尔衮好色如命,曾经把侄子的福晋抢来做妃子,大抵也能做出别的出格的事。而孝庄以盛年守寡,未必能够抵挡住热情的多尔衮的进攻,更何况在稳固权力等方面还有所求。
就在政局刚刚稳定的时候,多尔衮出塞打猎竟然染病身亡,不久以后顺治又染天花英年早逝。大清的担子又落在孝庄身上。孝庄已经非常疲倦了,丈夫、情人和爱子纷纷走远,让她这个女流掌握丝葛纠缠的权力。回首半生的艰难挣扎,她知道应该振作起来,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她去做。于是她打起精神,依照汤若望之密议,立顺治之子玄烨为帝。
皇太后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为皇家培养接班人,这项工作孝庄无疑做得非常出色。小玄烨八岁丧父登基称帝,十岁时又丧母,他的祖母孝庄就承担起教育和抚养他的责任和义务。康熙十岁时,生母孝康章皇后去世。孝庄皇太后为了照顾年幼的皇帝,把康熙留在自己的慈宁宫,并让自己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专门照顾服侍他。当然,孝庄对康熙的教育也十分严格。她成功抚养这位少年天子成为明君,开创了清朝的“圣祖”盛世。
日常生活中,玄烨每天向祖母请安问候,并聆听祖母教诲,遇有军政大事就向自己的祖母请教。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尤其是她并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胸襟与见识。康熙后来能够成功铲除鳌拜,是与其祖母的支持分不开的。
祖母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孝庄的阅历深厚,有丰富的宫廷斗争经验。鳌拜擅权专横、结党营私、欺凌幼主,康熙受了不少委屈,但因为鳌拜为三朝勋臣,握有重兵,遍置党羽,康熙的实力没有达到能与鳌拜相抗衡的地步,不便轻动,所以孝庄皇太后就教导康熙采取绥靖政策:你鳌拜不是要决策权吗?可以先给他!这并不是一味的退让之举,而是睿智远虑的权谋之道,因为骄奢乃失败之本。
康熙听从了自己祖母的教导,以忍为先,从而避免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有时康熙虽内心对鳌拜极为不满,在表面上却同其周旋。鳌拜要杀苏克萨哈,因为苏克萨哈是康熙牵制鳌拜的左膀右臂,可康熙连保住苏克萨哈的小命都不能够。但是如果不杀苏克萨哈,鳌拜就极有可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废除康熙帝,篡夺皇位。
孝庄皇太后在苏克萨哈被杀的时候对康熙说:“即使你知道他是一个忠臣,你今天也要杀他,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实力还不够和鳌拜抗衡。现在的你千万不可为保苏克萨哈而触怒鳌拜。”康熙在孝庄皇太后的教导下,克制着自己不与鳌拜发生冲突,不但对鳌拜采取纵容之策,甚至故意营造懦弱的假象以迷惑鳌拜。最终在自己祖母的帮助和支持下,康熙忍让着,寻找着机会,冷静决策,缜密布置,将鳌拜一举成擒,除掉了这个心头之患。
由此可以看出,在复杂险恶的宫廷斗争中,康熙不是孤立无援的,他的祖母是他的老师,是他的坚强后盾,是他的智囊。孝庄历几朝而树立起来的威望是康熙的强大武器,使得有野心的贼子们有所忌惮而不敢妄动。孝庄对康熙政权的稳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孝庄文皇太后经常告诫康熙说:“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康阜,绵历数于无疆。”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必须明白要对百姓负有的责任,要想受到百姓拥护,长期统治下去,就必须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直到临死之前,孝庄皇太后都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影响。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等“三藩”作乱,孝庄皇太后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拿出自己的金帛犒赏战士。康熙十四年,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叛乱,她又向康熙推荐图海镇压叛乱,图海迅速平定了布尔尼。孝庄皇太后也会借适当的时机指出康熙的过失,对他进行讽谏。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九月十二日,京师发生地震,太皇太后借机颁布懿旨,指责康熙帝犯下的过失,比如有的大臣未犯大罪却被发配边疆;有时因用刑不当而使无辜受害;或者在行围途中对随行人员过于严苛,使文官行武事,以至于闹出人命案子。
太皇太后所说的“行围”一事,是指此前一次出塞打猎,康熙皇帝命随驾前往的吏部尚书策马奔驰,结果吏部尚书坠马而死;还有内阁学士吴兴祖因不善驰骋受到斥责,愤而自刎之事。康熙帝老老实实接受了太皇太后的训责,并将她的懿旨面告满汉文武大臣,并表示以后不再带大臣行围。凡此种种,孝庄皇太后对康熙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期望不可谓不深。可以说,“康乾盛世”的形成,也有孝庄皇太后的一份功劳。
在孝庄皇太后的教育下,康熙没有辜负祖母的苦心和期望,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祖母的教导,很快成为一代有为英主。
历史上占据权力的女人大都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她们往往用各种远离善良的方式秉政。在这个意义上,孝庄有两点让人高看:在家族为了利益而要牺牲她一生的幸福,让她和自己的姑父联姻时,她能够做到委身以事之;当愿望逐步得遂之后,并没有把持权力不放,而是在幕后谨慎辅佐。她推动着顺治和康熙这两代皇帝走上正轨,使得振兴国家成为现实的可能。
成长:求学与求知的双重选择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真是千古经典。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无论年龄大小与否,只要有值得自己去学习的东西,就要虚心地去请教去探讨。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康熙来说,学习更是大事。身为一国之尊,无数需要他拍板定夺的军国大事、政治策略,来不得一点含糊,一着不慎,损失将难以数计。他深知其中厉害,本着为国家为人民负责的精神,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锲而不舍地求教,终于成为一代学习型君主。
康熙一生有无数的老师,客观上来说,只要在某方面使他受益,均可为师。他的老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中国老师,一类是外国老师,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君主能够像他这样中西合璧,成为中外文化的集大成者。
康熙有很多中国老师。说到康熙的老师,首先还要数孝庄太后。因为最直接的教育来自于家庭。孝庄这位清朝杰出的女政治家,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历四帝,她的名字与清初许多重大的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特殊政治地位的女性,孝庄文皇后既具雄才大略、挽狂澜于即倒的政治家气魄,又淡泊名利、仁慈护下、黜奢崇俭,一心一意抚育子孙成材。她最为杰出之处就是她抚育了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但是小玄烨不到十岁就父母双亡,他的祖母孝庄太后就担负起教导他的职责。因为小玄烨自小就博得了祖母的喜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祖母对他的教育自然也很严格。康熙后来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孝庄皇太后重视对玄烨进行本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让人教他学习满文,为玄烨深入学习和掌握本民族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后来登基,批阅满文奏折,见到错误便能立刻纠正,满文字也写得舒展流畅。除了学习本民族的文字以外,孝庄皇太后还经常亲自教诲玄烨,从小就在饮食、立足、行走、语言等方面以帝王的标准对他进行严格训练。
“俨然端坐”是皇帝举止修养的基本功。为了养成这种习惯,皇太后时刻告诫小玄烨:“大凡一个人行走,坐卧,都不能左顾右盼地斜视,这不但关系一个人的德容问题,而且也容易犯忌讳。”所以玄烨自幼年登基,直到日后与诸大臣议事、议论经史,或与亲属闲话家常,都是“俨然端坐”,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由于孝庄“望孙成龙”心切,对于小玄烨要求严格,竟然使他承受力不能及的学习负担,以致玄烨一度体弱多病,必须针灸治疗。太医们使用艾绒制成的艾条,烧灼熏烤小玄烨的身体穴位,使局部产生温热或轻度灼痛的刺激,来调整他的生理机能,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针灸的次数多了,以至于后来康熙对针灸形成了条件反射,史书记载,康熙每当闻到艾味就感到头痛不已。
虽然祖母对玄烨要求甚为严格,但是孝庄的阅历和学识却使少年康熙在政治上受益匪浅。所幸的是康熙帝比顺治帝要好教育得多,至少没有那么逆反。他不但对祖母恭敬孝顺,而且小小年级就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他从祖母身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内心强大之人,可以做到能包容一切情绪,却又能不为任何一种情绪所左右。最重要的是,康熙本身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好读书,嗜书法,留心典籍,喜观稼穑,不喜饮酒,好骑射。这些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在日常与祖母的谈话中,玄烨也经常受到启示,逐步树立起继承祖业,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这种远大抱负早早便已植根于玄烨的脑海里,使他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度和气质。
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一天早上,六岁的玄烨与哥哥福全、弟弟常宁一起到宫中向顺治皇帝请安。顺治帝看着这几个儿子,试探性地问到他们以后的志向。常宁当时只有三岁,不能回答,福全说自己长大了想做一个贤明的亲王,让顺治极其失望。而小玄烨却志纳四海,说以后要效法父皇,为国尽力。顺治于是初步产生了让皇三子玄烨将来接替帝位的想法。而这一切,都与孝庄皇太后平时的教育息息相关。
除了启蒙老师孝庄太后,康熙还向孝庄的随嫁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还随同汉族师傅接受儒家教育。儒家思想对他影响很大,他被先进的文化彻底征服。他学习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借鉴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以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启迪自己热爱子民;学习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康熙二年设立了南书房,基本上人值过南书房的汉大臣都可算是他的老师。其中最典型的有陈廷敬、熊赐履等。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在任翰林院学士时,曾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表扬他们“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熊赐履则不畏权臣鳌拜,直声闻朝野,深受康熙帝青睐。他论学以孔孟为尊,是典型的儒家学术的代表。康熙对儒家思想的接纳和吸收是他日后施行仁政的基础。
总体上说来,康熙“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决定了所有“术业有专攻”的人都在某些方面能够成为他的老师,这种态度也使康熙受益匪浅。所谓一逢风雨便化龙,他在熊赐履等人的悉心教导下,学业大进,才华尽显。其文章、经术、谋略、辩论,都有突飞猛进的收获和成果。
康熙的洋老师也有很多。其实自明朝后期始,西方耶稣会士就陆续来到中国。他们一面传教,一面传授西方科学知识。在康熙朝有一批外籍教师,如比利时人南怀仁、葡萄牙人徐日升、法国人张诚和白晋等。康熙随耶稣会士洪若翰、刘应学习医学,跟耶稣会士巴多明学习《人体解剖学》,让白晋、张诚等6位法国科学家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从此开始了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从事科学活动长达数十年的局面。康熙皇帝最典型的洋老师要数南怀仁了,说到他,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的一段公案。
有一个人叫杨光先,他不懂天文历法,却自认为是一位天算学家。顺治时期杨光先就不停地上书,攻击汤若望和南怀仁编制的《时宪历》。当时顺治帝对汤若望喜欢得很,对杨光先的上书不予受理。康熙登基以后,杨光先再次诬告汤若望,一面上书朝廷,一面还散发传单。这其实是一场保守派对维新派,愚昧文化对科学文化之争。由于当时朝政大权掌握在辅政大臣鳌拜手里,而鳌拜等人对科学一窍不通,支持杨光先,于是定汤若望死罪,钦天监五位部门负责官员被处死,废弃《时宪历》。孝庄太皇太后认为对汤若望处分过重,经两次复议,汤若望免死下狱,南怀仁被驱逐出宫。杨光先则先升为钦天监副,又升为钦天监正。第二年七月,汤若望激愤交加,死于寓所。
康熙亲政后,对这桩学术公案采取了谨慎而科学的态度。他任用南怀仁治理历法。南怀仁借地震的机会,奏称杨光先等在历法、测验方面的错误。康熙曾多次召杨光先与南怀仁到宫中当众测验,结果每次都证明南怀仁测算正确,而杨光先并不会计算。
康熙八年时,康熙以“历法精微,难以遽定”为由,命大学士图海等二十人会同钦天监官员,赴观象台共同测验。届时,大学士、尚书及其他官员等,聚集一处,当场测验。结果,南怀仁所测都应验,杨光先等所言都不应验。他们做的其他验证也表明:南怀仁的正确,杨光先的错误。最后,议政王等议:推倒杨光先诬告汤若望案,将杨光先斩首,为汤若望及同案死者平反。康熙本着宽刑的态度,只是削夺了杨光先的官职,将其驱逐回乡,杨光先死在返乡的路上。康熙在这场科学与愚昧的斗争中增长了知识,南怀仁成为他最为重要的一位洋老师。
康熙随同南怀仁等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地理等,还跟他们学习拉丁文。我们现在数学中使用的解方程的“元”、“次”、“根(解)”等术语就是康熙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的,一直沿用至今。这些术语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康熙皇帝虽然聪颖过人,但是因为南怀仁等人的汉语和满语水平实在有限,康熙听外籍教师讲课并不轻松,尤其是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不清晰,康熙的脑子常常被搞得晕晕糊糊的。
怎样才能让老师讲的听得懂呢?一阵冥思苦想后,一个妙法突然冒出来。他向南怀仁建议,将未知数的值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南怀仁用笔认真地记了下来,随即用这些新创的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语,果然扫除了很多障碍,提高了教学效率。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按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
康熙的终身学习观念增加了教育的“长度”。他也从学习中受益匪浅,深知智慧关乎人生,教育与启蒙有关,是对智慧的追求,他在教育的过程中丰富和成长,他从教育中得到启迪,不断地去爱智慧,追求智慧,以智慧照料自己的心魄。他胸怀天下,兼收并蓄。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使他成为一位博学的皇帝。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光阴无情,不因恶而疾行,不因美而暂停。古人制日晷,今人造钟表,希望能以此捕捉时间。然而时间仍永是流淌,从古至今,无一刻少息。无论帝王将相,或是升斗小民,都在时间面前卑微地平等着。时光荏苒,卷走岁月的哀乐喜悲,留下年华的浅淡水印。转眼之间,康熙长成了一位少年。等待他的,将会是险恶的宫廷斗争和残酷的权力抢夺。一个少年的皇帝将介入老人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