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000000028

第28章 外篇·天道

原文天道运而无所积①,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②;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③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④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⑤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⑥须眉,平中(zhòng)准⑦,大匠取法焉⑧。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⑨,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⑩。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齑(jī)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注释①天道:与“人道”相对,指自然界及其运行规律。积:停滞。②帝道:帝王之道。与后面的“圣道”同效法天道。二者区别在于:帝是有位的,掌握着国家的统治权力,可以直接推行其道。圣则是无位的素王,通过他的学说和道德发生影响。归:归附。③六通四辟:形容于帝王之道全面通达顺畅。六通,四方上下无不畅通。四辟:春夏秋冬无时不开辟。一从空间言,一从时间言。④昧然:暗昧不觉。⑤铙:通“挠”,搅乱。⑥烛:照。⑦平中准:水面平静,与水准仪器相符合。中,符合。准,测水平仪器。⑧大匠取法:高明的木匠师傅效法它做成测量平面的器具。⑨鉴:镜。⑩故帝王圣人休焉:意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帝王圣人使心栖止之所。休,栖止。虚则实:内心虚静则能鉴照天地万物,故而充实。实则伦:充实中包含一切条理秩序。静则动:天道之动静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不断转化推移的。动则得:天道不停止运动,万物与之吻合同步,则得其所宜。责:尽职责。俞俞:从容自如的样子。不能处:不能存留于心。处,止也。南乡:即南向,面南背北,为古代君主所居之位。下句“北面”,则指臣子之位。玄圣素王:得无为之道,为天下人敬仰而又未处帝王之位的人,如老聃及庄子虚拟的一些得道者。江海山林之士:隐居在海岛深山的隐士。进为:出仕为官,为帝王辅佐,如伊尹、吕望之类。抚世:安抚治理世人。静而圣,动而王:保持自身虚静无为则为圣人,无欲无求顺天道而动则为帝王。此即所谓“内圣外王”之意。大本大宗:指天地万物的根本性质和产生本原。均调:均平协调。师:比喻天道。庄子以天道为师,重复申说,表示衷心赞叹。按此段话又见《大宗师》篇,文字略有不同。齑:碎。戾:暴戾。《大宗师》篇作“义”。天行:天道之运行。物化:物象之幻化,认为人死不过是由一种物幻化成另一砷物,就像庄周梦中化成蝴蝶,醒来又成庄周一样。波:扩展。其动也天:其动时无心无为,循性自如,如同天道之运行。“一心”句:意谓持守心之虚静无为,就可以为天下王。

译文自然规律的运行永不停滞,因而万物得以生成;帝王之道的运行永不停滞,因而天下之民归附;圣人之道的运行永不停滞,因而海内宾服。明白自然规律,通晓圣人之道,于帝王之德无不通达的人,任物循性自为,万物无不静悄悄地自生自长。圣人执守虚静,不是因为虚静好才去这样做。万物不足以搅乱他的内心,所以他的内心才能虚静。水面平静就可以清楚照见人的胡须眉毛,其平面符合水准仪器,高明的木匠师傅就是取法于此而做成水平器的。水平静尚且能如此明澈,何况是人的精神呢!圣人之心虚静,可以成为天地万物的镜子。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的准绳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因此帝王圣人都栖心于此。心休止则虚静,虚静则能鉴照万物而充实,充实中包含万物的条理秩序。心空虚即能平静,平静又转化为运动,运动与天道合则万物各有所得。虚静即能无为,君主无为,则百官各尽职责。行无为之道则能从容自如,从容自如的人,忧患不能留止于心,所以能长寿。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本性。明晓此道而南面为君,就能成为尧一样的君;明晓此道而北面为臣,就能成为舜一样的臣。以此道处上位,就成为帝王天子的最高德行;以此道处下位,就成为玄圣素王的正道。以此道退隐闲游,海岛山林之隐士都会敬服;以此道出仕做官,辅佐帝王安抚治理人民,则能建大功显名声而使天下统一。保持自身虚静无为则为圣人,无欲无求顺天道而动则为帝王,无为便受尊崇,朴素之美天下没有能与之相争的。明白无为是天地的本性,这就是把握了万物的根本性质和产生根源,就是与天道相合了,因而能均平协调天下之事,而与人和谐融洽。与人和谐融洽,称之为人乐;与天道相合,称之为天乐。

庄子说:“我的老师呀!我的老师呀!打碎万物不算暴戾,恩泽千万代不算仁,比上古更年长不算长寿,覆盖承载天地、创生万物的多种形态而不算工巧,这就叫作天乐。所以说:‘知晓天乐的人,其生与天道一同运行,其死与物相幻化。虚静时与阴具有同一德性,运动时与阳一起扩散传播。’故而知晓天乐的人,不抱怨天,不非难人,不受外物牵累,不责备鬼神。所以说:‘这样的人动时如天之运行无滞,静时如地之虚静充实,其心安定而为天下王;鬼神不会带来灾祸,精神也不会疲劳,其心安定而万物顺服。’这是说把虚静无为推行于天地,通达于万物,这就是天乐。天乐,是圣人的心愿,用它来畜养天下。”

诵读星级★★

原文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①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②,免而归居③,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④。”

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fán)十二经以说(shuì)⑤。

老聃中其说⑥,曰:“大谩⑦,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聘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⑧?”

老聘曰:“请问,何谓仁义?”

孔子曰:“中心物恺⑨,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老聃曰:“意⑩,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jié)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孔子弟子。②由:子路自称其名。征藏史: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犹今之国家图书馆馆长。③免而归居:去职归家隐居。据载老子见周室衰微,不可匡复,便辞官而去。④因:依也,依靠老聃帮助联络疏通藏书事宜。⑤:反复申说。十二经:有三种说法:一说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加上相应的六纬;一说指《周易》上下经和《十翼》,共十二篇;一说指《春秋》十二公之经。三说皆不可信。严灵峰先生以为“十二”应为“六”之误,译文从之。说:游说,说服。⑥中其说:谓孔子解说过程中老子插言。⑦大谩:太冗长,太烦琐。大,通“太”。谩,通“漫”,长。⑧又将奚为矣:意谓还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呢。⑨中心物恺:心地中正无偏私,与万物和乐。恺,和乐。⑩意:通“噫”,叹词。几:危殆。后言:指后面说的这些话。迂:迂远。庄子认为,行虚静无为之道,则无有不爱,何必又说兼爱;既讲兼爱,则有兼之所不及者,因此反而更为迂远。无私焉,乃私也:意谓自私与无私的区分与对立,正是自私产生的根源。讲无私即包含有私,只有混同自私与无私,抹灭二者对立,才能达到真正的无私。牧:养育。放德:循性。对自性不加约束,任其自然。已至:已达,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偈偈:用力的样子。揭:举。引申为提倡、倡导。亡子:逃亡之人。

译文孔子想往西去把经书储藏于周王室,学生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朝掌管图书的史官老聃,现已辞官在家隐居,先生想藏书于周室,可依靠老聃出面帮助。”

孔子说:“好吧。”

孔子前往拜见老聃,而老聃不同意,于是孔子反复征引六经的内容来说服老聃。

老聃打断他的话说:“太冗长了,希望听听要点。”

孔子说:“要点在仁义。”

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说:“是的。君子没有仁就不能成长,没有义就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老聃说:“请问什么叫仁义?”

孔子说:“心中端正与物和乐,兼爱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实质。”

老聃说:“唉,危险啊你后面这些话!讲兼爱,不是大迂远了么!讲无私就包含了有私。先生如果想要使天下人不要失去了养育吗?那(你要知道)天地本来就是恒常的,日月本来就是光明的,星辰本来就是排列有序的,禽兽本来就是群居的,树木本来就是成长的。先生循性而行,遵道而进,就已经达到了理想境界,又何必用力去倡导仁义,好像敲锣打鼓去寻找逃亡之人那样呢?唉,先生是在扰乱人的本性啊!”

诵读星级★★

原文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①。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②,而世因贵言传书③。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④。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⑤。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⑥,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⑦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⑧,释椎凿而上⑨,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⑩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注释①意有所随:意义是寓于文字之外的。随,寓也。②“意之所随”二句:这与《外物》篇所说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意思相通。③贵言传书:看重语言,把它记录于书上,传之后世。④贵非其贵:被珍贵的并不真正值得珍贵的。⑤彼:指道。情:实质。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见《老子》五十六章。⑦桓公: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初期齐国君主。⑧轮扁:造车轮的匠人,名扁。斫:砍削。⑨释:放下。椎、凿:皆为制造车轮的工具。⑩糟魄:即糟粕。魄,通“粕”。把书比喻为古人留下的糟粕,并不是真正可贵的东西。说:理由。徐:指榫眼宽松。甘:滑动。全句是说榫眼太宽,就易滑动而不牢固。疾:紧。苦:滞涩。句谓榫眼过紧,就会滞涩而难以安装。数:技艺。喻:晓喻,说明。不可传:不能用语言传授于人,只能自行体会的东西。如轮扁所讲的斫轮之术。

译文世人认为最值得尊崇的载道工具,就是书籍。书籍不过是用语言文字写成的,但这语言文字也有其可贵之处。语言之可贵在于达意,而意有时是寄寓在文字之外的。寄寓在外的意思,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语言文字,便把书籍流传下来。世人虽珍贵它,我还是认为它不足珍贵,因为那被世人珍贵的东西并不是真正值得珍贵的东西。所以说,用眼睛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与颜色;用耳朵可以听得到的,是名称与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得到形状颜色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事物的真实本性。依据形状颜色名称声音确实不足得到事物的真实本性,所以,真正知晓的人并不言说,讲说的人并不是真正知晓,但世人怎能懂得这点啊!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树木制造车轮,他放下椎凿等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道:“请问您所读之书,是何人的言论呀?”

桓公说:“是圣人的言论。”

又问:“圣人还在世吗?”

桓公说:“已经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寡人读书,制轮匠人怎么可以随便议论!说得出道理还可以,说不出道理就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观察出这番道理的。砍削车轮,榫眼宽松就会滑动而不牢固,榫眼过紧就会滞涩而装不进去,只有不宽不紧,就能使手上做的与心里想的相应才行。(这种得心应手的感受,)口无法说出来,但这种技艺存在于操作过程中。我不能把这种技艺告诉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接受过去,所以我七十岁了却还在斫轮。古时候的人和他们不可言传的东西都死去了,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下)

    小窗幽记(下)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陨环世界

    陨环世界

    数不胜数的生物奇观引循着浩淼无垠的太空探索,引人遐想的史前文明,动人心魄的考古发现,令人费解的神秘悬疑,交织着金戈铁马的兵家猎密,绚丽多彩的文化奇观,有行走千年的旅游探险,千姿百态,勾勒出趣味横生的“万象知新”。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独宠废柴:舒三小姐要逆袭

    独宠废柴:舒三小姐要逆袭

    穿越到一个武道至上的世界,佣兵之王的舒瑾发誓再也不会为钱卖命。她要踏上武道的巅峰,就如同当初成为佣兵之王那般,成为最强的修士。可惜,这一世,她多了一个妖孽般的未婚夫,总是缠着她要生娃,闹得她都无法专心修炼。“娘子,你闭关前,咱们造个娃吧!”某男道。
  • 人鬼师徒

    人鬼师徒

    乡村出来的亡灵法师,迷失在城市的失忆鬼仙。人鬼情缘,是福也是祸,福祸两相依····
  • TFBOYS糖衣娃娃

    TFBOYS糖衣娃娃

    乔若馨经营了一家娃娃店,谁知却惹明星驾到,天啊,真受不了!!!!!!!!
  •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cais),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
  • 总裁的绯闻前妻

    总裁的绯闻前妻

    她爱他如蛆附骨,他厌她如弃敝履,却最终以林家的破产而分道扬镳;“签了。”他冷漠地把一纸离婚证书甩到她脸上;七年付出,一无所有,她不能接受,抵死不签;他狠心绝情,亲手把她送到别的男人的床上;她心如死灰,绝然离去。秦苍修,如果权势对你来说是一场游戏,那么,我选择迎合这场游戏!五年后,她华丽转身,打造一个商业帝国,成就一代商业女王,强势回归!他看着她光华绽放,看着她为别人生儿育女,看着她在别人怀里笑靥如花,抓狂掀桌!“林夏,我不要的东西,也不会便宜别人。”感情的游戏,谁先动心,谁就输了。一场爱的角逐,他输得一败途地。他忏悔,他追心,却终究抵不过她的一句:前夫!“夏夏,我认输了。”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 帝域天下

    帝域天下

    慈母情,脚踏刀山难阻行;心如铁,血流骨碎志不绝。武登极,道至颠,匆匆一瞥却千年;伤心处,别时路,蓦然回首已迟暮...帝域世界,满腔热血!
  • 限量宠婚:萌妻买一送一

    限量宠婚:萌妻买一送一

    一场精心设计的豪门盛宴,她被未婚夫打包送人,成了最年轻权贵的礼物,并让她阴错阳差的怀上了宝宝。可没想到冷酷总裁说:“我娶你!”至此,对她体贴入微,白天有宠溺,晚上有体力,上下其手,爱得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