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等职。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的宗师,对宋诗的影响极大。为诗取法杜甫,讲求“无一字无来历”,善于化用前人诗句,翻奇出新,诗风以瘦硬峭拔、生新廉悍为主,被认为是“更出新意,一洗唐调”的代表,但因过分追求奇拗,难免有晦涩生硬之弊。晚年则体现出返璞归真的倾向,所作多平淡质朴。有《山谷集》。
寄黄几复
【导读】
《寄黄几复》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时作者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州市东)。黄几复是作者少年交游的朋友,时知四会县(今属广东省)。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抒发了人生聚少离多的感慨,其中也寓有身世蹭蹬的感伤。诗中“桃李”二句备受称道。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全由意象组合而成,没有一个动词,这些意象也是寻常可见的,并不新奇,但组合在一起,立刻形成了两组对照强烈、内蕴丰富的象征性场景:桃李、春风、一杯酒,体现出相聚的欢乐、美好却短暂;江湖、夜雨、十年灯,则让人感受到长年漂泊的孤寂与悲苦。诗人把难以尽述的人生感慨,用高度概括的意象表现出来,意蕴委婉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我居北海君南海[1],寄雁传书谢不能[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3]。持家但有四立壁[4],治病不蕲三折肱[5]。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6]。
【注释】
[1]“我居”句:形容距离遥远。据《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寄雁”句:言音讯难通。相传大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而止,黄几复在衡山之南,故大雁会谢绝传书。谢,谢绝。
[3]“桃李”二句:上句忆昔日的欢聚,下句写江湖相隔的凄凉现实。宋神宗熙宁九年,黄庭坚与黄几复同科出身,欢聚京城,此后一别十年。
[4]四立壁:即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5]“治病”句:称赞黄几复有治世才能,不追求官场世故。蕲,通“祈”,求。三折肱(ɡōnɡ),《左传·定公十三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后世常以喻阅历丰富,处事圆滑。
[6]瘴溪:旧说,广东一带多瘴气,故云。
【延伸阅读】
集评
初二句为小破题,第三第四句为颔联。大凡颔联皆宜意对。春风桃李,但一杯而想象无聊,窭空为甚,飘蓬寒雨十年灯之下,未见青云得路之便,其羁孤未遇之叹,具见矣。其意句亦就境中宣出。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皆境也。昧者不知,直谓境句,谬矣。
——(宋)释普闻《诗论》
亦是一起浩然,一气涌出。五六一顿。结句与前一样笔法。山谷兀傲纵横,一气涌现。然专学之,恐流入空滑,须慎之。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三四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
温庭筠《商山早行》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不用一动词,而早行境界全出。此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确有见地。……总之,此诗善用典故,内蕴丰富,以故为新,拗折波峭,很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
——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
蚁蝶图
【导读】
这首六言诗作于宋徽宗崇宁初年,时蔡京等人正对元祐旧臣大加打击报复。这首诗笔墨非常生动、有趣,后两句把群蚁那种忙碌争利、论功行赏、得意而归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中没有任何议论,但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它的寓意,群蚁正象征着靠别人不留神的触网失败,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小人。据说这首诗曾引起了蔡京的震怒(见岳珂《桯史》),由此可见它是意有所指的。
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1]。
【注释】
[1]策勋:记功。南柯:此指蚁穴。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猜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