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6600000025

第25章 五、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孔教思想(4)

这个规定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强调了学校设立经科这一条。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主持的《癸卯学制》颁布,大约也是从那时起,康有为屡屡强调学校读经的重要性。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小学废止读经科。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明确反对学校读经,该意见随后成为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根据。因此,康有为在《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强调学校设立经科是有明确的针对性的。但之后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观,到1913年8月《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大、中、小学的经科皆被废止。在1916年9月写给当时教育总长范静生的信中,康有为专门针对“各国小学皆不读其教之经,则我何妨取法之”的论调进行了反驳。他的核心看法是,在读经问题上,“我国必不可法欧美之小学,盖有二焉”:“夫欧美之学校之可不读经,以其人人皆被教会之教而无人不已读经也;学校之不读教经者,以其不切于治,而非同孔子之经之治教兼备也。”(《康有为全集》第十集,323页。)其申论中国无教会故应当在学校设读经科曰:“吾国既无教会之特别学堂,又无神父、牧师之家喻户晓、七日宣讲,又无人民之七日礼拜拳跪读经,若吾国果禁读经也,则驱全国之儿童、国民子弟终身不知有经。则二三十年后,经必绝于天下。此其为灭孔教之法,诚至捷矣,其如全国人心风俗将何归乎?”(《康有为全集》第十集,322页。)其申论佛、耶之经不切于治而孔教之经与之有异故不可不读则曰:“且夫孔子之经与佛、耶之经有异。佛经皆出世清净之谈,耶经只尊天养魂之说,其于人道举动云为,人伦日用,家国天下,多不涉及,故学校之不读经,无损也。若孔子之经,则于人身之举动云为,人伦日用,家国天下,无不纤悉周匝,故读其经者,于人伦日用,举动云为,家国天下,皆有德有礼,可持可循。故孔子之教,凡为人之道。故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若不读经,则于人之一身举动云为,人伦日用,家国天下,皆不知所持循。孰是孰非,孰从孰违,伥伥乎何所知,茫茫乎何所归。无教之人,魂失凭依,举国之人而失魂也,何以立国为?”(同上书,322~323页。)

由此可见,康有为强调学校设立经科,一方面是鉴于孔教缺乏面向民间的敷教制度——我们知道,这是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来的一个一直非常重视的制度关切,另一方面,则是激于民国不断废止经科的政治现实。陆宝千曾说:“然长素于民国初元所以大声疾呼以孔教为国教者,尚有内激之因缘,则政府之明令废孔是也。”(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八辑,1983。)实际上,康有为辛亥以后有关孔教的很多方面的言说和行动都是激于当时毁文伤教的政治现实。(即使是1917年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内激之因缘所导致的后果,特别是考虑到康有为在辛亥之变后对清帝退位的拥护态度。对此,曾亦说:“南海毕竟以民主共和为高,晚年虽以虚君共和适合国情,亦未必遽以复辟为惟一途辙,实民初废孔举措有以激成之也。”(曾亦:《共和与君主》,28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在写作于1913年5月的《覆教育部书》中,康有为针对教育部明令孔庙学田充公这一事件,质问说:“闻自共和以来,百神废祀,乃至上帝不报本,孔子停丁祭,天坛鞠为茂草,文庙付之榛荆。钟虡隳顿,弦歌息绝,神徂圣伏,礼坏乐崩,曹社鬼谋,秦庭天醉。呜呼!中国数千年以来,未闻有兹大变也!顷乃闻部令行饬各直省州县,令将孔庙学田充公,以充各小学校经费。有斯异政,举国惶骇。既已废孔,小学童子,未知所教,俟其长成,未知犹得为中国人否也,抑将为洪水猛兽也。呜呼哀哉!何居我闻此政也,抑或误效法国之革命,举教产以充公乎?则彼新旧教争,所毁者教皇之旧教耳,其敬奉者固在路德之新教也,其尊基督如故也。犹吾国昔逐荀子、郑康成于文庙外,而尊孟子、程、朱云耳,于孔子无损也。今乃公然收文庙之祭田,则是直欲废黜孔子矣。在诸公久停丁祭,不敬已久,宁在此举。然贵部主持教化,教者文行忠信,不知以何为教?育者果行育德,不知以何为育也?”(《康有为全集》第十集,115页。)

此内激之因缘亦牵涉到与民俗有关的其他宗教。写作于1913年2月的《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就是康有为针对民国破坏民俗的现实而发,其中特别谈到宗教问题,呼吁政府保护各种宗教在中国社会的自由发展。他以广东的情况为例,说明民国破坏民俗的状况的严重性,比如在谈到“藉口破神权之故,而破人民之财产生计”时他说:“如七月锁城隍庙门,扭庙之神头;毁黄大仙祠,以铁练锁黄大仙而枪击之,又投诸河。禁神诞,禁打醮,禁烧衣,捉喃巫者,令穿道衣下狱半月。因此之故,业香纷香烛贩檀香者失业。芳村生花失业,陈村碧江元宝金银纸失业,致数万人无所衣食。佛山五色衣、纸神镜、神花、神位、金银纸、醮料失业,全佛山男女数十万以神事为业,今则数十万人无所衣食。盐步大沥制爆竹者十数万人失业,男妇无所衣食。尤可惊者,甚至烧阴骘文版,而龙藏街全街店铺失业,善堂无以为劝讲之计,小民无自闻劝善之言。”(《康有为全集》第十集,24页。其列举的其他问题还有“藉口行新历之故,夺人民之权利自由”、“藉口于讲卫生之故,而夺人民之财产生计者”、“藉口于改良风俗之故,而夺人民之财产生计,害人民之生命”、“藉口于欧美文明,而夺人民之财产与人民之自由”以及“藉口于平民主义而侵人民之自由及家宅”等方面。)然后,他指出宗教乃风俗之源,根据宪法政府不应当干预:“至于神道设教,尤为大义。管子所谓‘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孔子所谓‘明鬼神以为黔首,则百官以畏,万民以服”。至于各教,有一神多神之异,此乃立法之少殊。至于鬼神为德,在上在旁,以临悚人民,惩恶劝善,俾之斋明诚祀,其义一也。日本变法盛强至近矣,而神庙数万,植有松村六百户,而神社五百余者,政府何尝过问之。今即天主之教,何尝不燃矩过百,陈灯光明,而后为祭哉?此为宗教之事,风俗之源,尤非政府所能干预。若以握一日之政权,遂敢妄行,明背宪法,至令数十万人衣食于是者一旦尽失,试问宪法所以谋人民之安宁幸福者安在哉?”(《康有为全集》第十集,25~26页。)

康有为建言保护佛教、道教及其他各种宗教,与他立孔教为国教加信仰自由的政教主张是完全一致的。令人慨叹不已的是,民国以前,至少从1895年公车上书开始,康有为屡屡呼吁朝廷将不在祀典的淫祠废掉,改为孔庙或学校,而民国以后,随着科学观念的影响僭越性扩展到人生观的问题上,孔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宗教的行教场所——却被当作类似于淫祠一样的东西废掉了。

另外,在孔教会主导的定孔教为国教的运动中,其他宗教有反对者,亦有支持者,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来自基督教界。(曾亦说:“民初孔教运动的开展及失败,与基督教的活动有莫大关系。盖自清末预备立宪以来,基督教即试图在将制定的宪法中确立信教自由的条款。民国以后,随着孔教活动的开展,以基督教为主,包括佛、道、回在内的宗教界,积极努力,反对定孔教为国教,呼吁信教自由。基于反孔教组织的巨大声势,袁世凯表示,‘自未便特定国教,致戾群情’,‘至于宗教崇尚,仍听人民自由’。至于南方的孙中山,亦有信教自由的承诺。袁氏帝制失败后,陈焕章等再度试图在宪法中‘明定孔教为国教’,各地基督教乃组织政教分离请愿团、基督教公民宪法请愿团、信教自由会等,极力指斥孔教与帝制的关联,甚至称孔教乃中国近代衰弱之祸根,遂致孔教之国教化再度失败。”(《共和与君主》,264页)另外,关于国教运动中孔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参见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一书第十章。值得注意的是,两次国教运动中都有佛、道等宗教团体向参众两院请愿、上书,支持定孔教为国教,尽管在第二次国教运动中来自佛、道等教的反对声音加强,而其理由则曰:“孔教苟废,则各教必不能独存,应请列入宪法,定孔教为国教,庶与信教自由并行不悖。”(中国道教公会:《上参众两院请定国教书》,载《尚贤堂纪事》,第10册第7期,1916,转引自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249页)相比之下,两次国教运动中宗教界反对定孔教为国教的声音主要来自包括新教和天主教的基督教界。)而在民国初年针对孔教的行动中,基督教界非常有效、充分地利用了孔教是不是宗教这个引起争议的话题:从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基督教界屡屡以其中“人民有信教之自由”的条款呼吁废孔,其根据则是以孔教为宗教;而在两次国教运动中,基督教界又以孔教非宗教为其反对定孔教为国教的主要理由之一。(这两个方面分别参见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一书23页以下和240页。)就是说,基督教界的策略是,在废孔的时候把孔教作为宗教看待而以信教自由非难之,在反对定孔教为国教时则又说孔教非宗教故不能定为国教。以至于后来达到如此地步,1917年5月4日,不仅是定孔教为国教的议案被宪法审议会否决,而且,竟然在将1913年宪法草案第19条第2项“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撤销的基础上,又将第11条“中华民国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受限制”的条文改为“中华民国人民有尊崇孔子及信仰宗教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受限制”。这一改动意味着宪法不得不专门就尊崇孔子的自由做一规定,可见当时孔教处境的艰难。

然而,很快在随后的1920年代,基督教界就遭遇了来自中国社会、特别是由活跃的知识阶层主导的、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非基运动。非基运动除了诉诸基督教与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明显关联之外,宗教与科学的对立也是持论者所诉诸的一个主要理由。虽然从表面上看,后来的非基运动与早先国会否决定孔教为国教的宪法事件没有什么关联,但试想一下,如果定孔教为国教的议案被通过,就是说,康有为立孔教为国教加信仰自由的政教主张得以实现,那么,服膺孔教的人士则不会在非基运动兴起之时保持沉默,因为他们与那些持科学主义态度的激进人士不同,深知宗教对于现代生活——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的重要意义,不会认为宗教将随着科学的昌明和历史的进化而消亡。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遭遇非基运动也是中国基督教界废孔行动的自食其果,客观上也阻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这一点尤其值得当下的基督教界深思。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热门推荐
  • 零度计划

    零度计划

    一场突然爆发的异变,使人类陷入史无前例的危机中。面对强大的丧尸包围,人类是如何求得生存?当他们在绝望中步步前行,却又无意中卷入一场阴谋战。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清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缠:小东西,别想逃

    痴缠:小东西,别想逃

    “小微,我们永不分离”是谁曾经反反复复的在彼此的耳边说着永不分离,那些十指紧扣的时光又丢在了哪?“小薇,我爱你”“爅,我也爱你”一句我爱你,让夏凉微和沈寒爅彼此纠缠,就像那高墙上的藤蔓彼此缠绕,不得喘息。一场阴谋,一场车祸,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咫尺天涯。“夏凉微,我也要让你尝尝我曾经所受的苦,我不幸福,你也别想得到幸福”,他恨戾的说着。因爱生恨,不停的伤害,不仅伤害了她,也将自己伤的体无完肤。到最后才发现,上天早已织了一张网将彼此困住,无法逃脱······请大家支持我的新文《强欢:暖情毒爱》,嘿嘿,新文的链接是http://novel.hongxiu.com/a/456215/谢谢大家啊
  • 烙印爱人

    烙印爱人

    狼族一旦遇见自己的烙印爱人,那便是生生世世的守护,不愿其受一丝一毫的伤害。他对她的友情,爱情,亲情,皆是如此,生生世世永不离弃,即便只是永远的在她看不见的黑暗地带守护着她,他也是甘之如饴。可他不曾想到,有一天,她竟然发现了自己的存在,一张稚嫩顽皮的笑脸出现在他眼前,糯糯的声音让他的心也随之荡漾:"Hi,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钟颜,很高兴认识你"。经历了几世轮回,你终于记起我了,君俞的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一代网红曹裴裴,穿越沦为小公公。这般炫丽十足的人生呐,有时候却是诅咒般的存在!某年某月某天,皇上:小曹子,朕心情不好,你给朕唱一曲既能表达你很想吃酥饼,又因为那是皇上才能吃的,你一小太监没这福分的曲儿来。曹裴裴:皇上,风好大,听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巨头聚会

    三巨头聚会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大卫·考波菲尔(上)

    大卫·考波菲尔(上)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作者的自传。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考坡菲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具有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正面典型,从中体现出作家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广阔图景的巨著,使读者读后回味无穷。
  • 蚀骨宠婚

    蚀骨宠婚

    季若愚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活了二十五年,从来都没想过第一次相亲竟会约在医院。陆倾凡是位外科的主刀医生,活了三十年,还不曾想过相个亲还能收到个人简历。如此奇葩的初遇,却阻止不了注定的缘分。当她被继母逼得无家可归时,他接到了一通深夜来电。她说:“我没有地方可以去了。”他说:“那你嫁给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凡记

    道凡记

    力竭身亡心不死;道消气闭魂不灭;一息尚存皆要战,逆战苍天又何妨!仙凡殊途,一念之间,以道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