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8 周五 阴雨
走访中很多人和事,稍不留意,就会从鼻子底下溜走。昨天在走访桥河村四组时,有一个叫谭祖华的老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去他家之前,给我当向导的村支书张恒伸告诉我,这个谭祖华很喜欢养花种树。我一听,便来了精神。山里人出门就能看到花花草草,家里很少养花种树的。养花种树是一种情趣,有情趣之人必定是有文化之人。心里想着,没在意就到了谭祖华家。
谭祖华家从外表看,是一幢老式的两层吊脚楼,进得屋来,里边很整洁,地是水泥的,桌上收得一尘不染。老谭六十五岁,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眼镜,斯斯文文像个读书人的样子。
我从他厅堂墙上贴的毛主席像说起,谈到老人家的功德。谭祖华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他凝视着墙上伟人像,说,是啊,我们山里人都忘不了他,祖祖辈辈都应该记得他。要没有他,山里人也过不上今天这么顺畅的日子。虽然,他晚年发动了文革,我也是受害者。
说到这儿,我诧异地看了看他。老谭又接着说,我是老三届的,“文革”中读农校,停课闹革命那阵,叫我们在家待着,后来复课要毕业了,上边说老三届统统要下乡,有了名额分配进工厂结婚的又不要,上工农兵大学又超龄了,命运总是与我对着干。他告诉我,现在生活过得很安逸,没有什么负担,与老伴在家种七亩地,糊口足够了,种不过来,给别人种了两亩。两个孩子都争气,老大是儿子在广东江门市安家落户,搞工程的,是川太公司的主管,混得不差。女儿在广州锐丰供职,是国内销售部的高级助理。我一边记着一边问,薪水不薄吧。老谭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还可以。找女婿了吗?没呢,但有男朋友了,都三十一岁的人了。男朋友带家给你看了没?看啦。满意吗?可以。老谭一副怡然自得的样。他找来锐丰的广告册子和公司台历,指着女儿的图片说,这个就是我女儿。儿女都孝顺吧,寄钱给你们用吗?那个不用说哒,每月都寄呢。上个月,我看青光眼,腰不好,看病的钱都是他们寄来的。闲下来都干啥?看书啊,养花啊,种的是黄杨、牡丹,我还搞了个桂花园,你们出去就能看到。我说,我们来时已经看了,规模不小呢。我又问他,都看哪些书呢。多了,主要是毛选、唐诗三百首,还有风水、易经之类。我说,你有毛选啊,他说,有两套呢。我拿给你看。说着,老谭咚咚地上楼去取书。不一会,他果真捧来两套毛选,一套上边包了发黄的牛皮纸,看上去年代已久,我翻开一看,扉页上注明是1966年版的,第29次印刷。繁体字,竖式,一共四卷。我们过去都说雄文四卷,这就是。还一本没有包装,是粉碎“四人帮”后出版的,应该是五卷。老谭说,是的,还有四本弄丢了,这里还有本毛主席语录。语录本套了个红塑料皮。“文革”中我们都用过。您还保存得这么好。老谭说,有空就翻出来看看。这几本书上,都有老谭阅读时勾画的痕迹。我问他,可曾写点笔记,他歉意地笑笑,没有。我只看看,视力不行。时常翻翻,有种亲切感。人吧,总得有点精神寄托。说到这儿,老谭拍着脑门,你看,我倒忘了,只顾说话,还没给你们烧水泡茶。连忙掏出手机打给在地头干活的老伴,要她赶紧回来。我说,免了,我们还有几户没去呢,下次来吧。他把我们送到户外,目送我们走到了下一家。
我被老谭的一番谈话深深感动。岁月沧桑,衰老的是人的容颜,而有精神寄托的人,总是活得很滋润。古人有言:人之大事,莫若生死,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意思是:人生的大事,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生和死,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真元,就能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