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800000019

第19章 孩子的事,让孩子来承担(2)

所以,对现在的孩子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条件太差,而是条件太好。那位作家朋友生活在那个年代,明白父亲为了支持他的兴趣付出了很多,所以他心中有一个信念,不能辜负父亲的支持。如果我们同样做,绝对换不来这种效果,我敢肯定大多数孩子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不妨在孩子的兴趣之路上多设置一些障碍,这样反而更容易激起他学习的兴趣。社会在变迁,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也得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3.小乌龟之死

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

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和老公带辰辰去公园玩。公园门口有一个卖小乌龟的小摊,辰辰见到小乌龟憨态可掬的模样,非常喜欢,在摊前逗留了很久,然后央求我们给他买只乌龟回去养。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照顾能力,我们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亲自挑了一对小乌龟、一个漂亮的玻璃缸。

自从这两只小乌龟被带回家后,其他玩具、零食对辰辰就失去了吸引力。他几乎把所有空余时间都花在了小乌龟身上,连吃饭时都挂念着他的小乌龟。老公戏称如果辰辰对他有这么用心,他就含笑九泉了。辰辰最感兴趣的就是给小乌龟喂食,看小乌龟吃食,他可以趴在鱼缸前一小时不觉得厌烦。为了享受看小乌龟进食的乐趣,辰辰每天会给它们喂好多次饲料。老公提醒他说,小乌龟和人不一样,人吃饱了会停止,但它们会一直吃一直吃,即使吃饱了也会继续吃,所以很容易撑死。辰辰似信非信。

有一天,辰辰回家后又跑到小乌龟面前,过了一会儿,他很担心地跟我说:“妈妈,我发现有一只小乌龟不动了。它会不会死了?”

我看着他满脸担忧的模样,安慰他说:“小乌龟本来就不爱动,趴着一动不动是经常有的事,说不定你明天再看的时候,它又动了。”

辰辰似乎相信了我的话,可是那一天,他一直忧心忡忡。第二天,他跟我说小乌龟还是没有动。我跟着他来到鱼缸前,发现小乌龟已经死了。我遗憾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辰辰不相信,想尽各种办法逗弄小乌龟,可是小乌龟始终一动不动。他终于确信他的小乌龟死了,立刻放声大哭起来,哭得肝肠寸断,让我觉得心里酸酸的。辰辰的哭声引来了老公,老公看见已经死掉的小乌龟,非常生气:“我告诉过你,小乌龟不知道饱,会吃到撑死,你却不听,现在好了吧,因为你的疏忽,害死了一条小小的生命。”

辰辰没有辩解,哭得更加伤心。过了会儿,辰辰抽抽噎噎地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小乌龟起死回生。

老公见他哭得这么伤心,偷偷跟我商量要不要明天再去买只差不多的给换上,然后告诉他小乌龟又“活”过来了?我阻止了老公,把真相告诉辰辰:小乌龟死了就再也不会活过来了。

这下就像捅了马蜂窝,辰辰的哭声惊天动地,用撕心裂肺来形容都不为过,一直到哭累睡着了为止。第二天他的悲伤还在延续,看见缸里剩下的另一只小乌龟,他就忍不住掉眼泪。不过,这次他再也不敢给小乌龟喂很多吃食了,而是虚心地请教我们给它喂食的规律和数量。

有一次,我和闺蜜们讲起这个故事,闺蜜纷纷表示我简直是个“后妈”,居然能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狠心。如果是她们的话,即使不买一只悄悄地替换了,也一定会带着孩子再去买一只回来,安慰他受伤的心灵。

事实上,辰辰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候,我也有一种和他一起哭的冲动,他伤心对我来说也是个煎熬。试问,有哪个做父母的看见孩子哭成这样还能够淡然处之呢?

其实,做父母的都有体会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比如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心情不好,父母就无法开心,因为父母最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地生活。所以,很多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要求有点过分,也愿意一一满足,只要孩子能够时时刻刻开心,就算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

那么,这种想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孩子会觉得所有东西得来得特别容易,失去了也不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们来之不易和承担责任。

孩子小的时候,他只是想要个玩具,做父母的只需花点钱就能满足孩子的心愿;孩子大的时候,他想要辆汽车,父母咬咬牙也给买了;可是总有一天,孩子的要求是父母满足不了的,到了那个时候,做父母的是感叹孩子不懂事,还是自己能力不够呢?我经常听很多孩子已经成年的父母感叹自己没本事,所以没办法给孩子买房买车,让孩子受累了,好像自己有多对不起孩子似的,恨不得让孩子吸自己的血才觉得自己是合格的父母。可是,这样呕心沥血付出后换回来的往往不是孩子的知恩图报,而是想方设法地啃老。所以很多父母寒心,觉得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事实上,很多孩子的冷漠自私并非天生,而是父母给宠的。也许父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无私地付出,反而会造成孩子的自私冷漠。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心理健康正常的孩子,在成年后,他应该明白是自己回报父母、赡养父母的时候了。孩子原本并没有觉得父母对不起自己。但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灌输自己没有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条件,是自己没本事,是自己的错的思想,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父母亏欠了自己,所以啃起老来,毫不内疚。

克劳德与唐森德博士说过:“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

所以,一个真正合格的父母,并非要替孩子规避一切可能承受的痛苦,更不是帮助他逃避责任,而是使孩子通过挫折获得成长的机会。

比如辰辰撑死小乌龟这件事。

为什么我不偷偷买一只差不多的乌龟回来替换掉,避免孩子伤心呢?因为,如果这样做,他会以为小乌龟是不会撑死的,所以继续不断喂食,进而撑死更多小乌龟。这么做孩子暂时不会感到伤心,可是他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总有一天,他会知道事实的真相,他曾经害死了那么多小乌龟!现在只是乌龟,如果换成其他事物呢?为了避免他造成更大的问题,现在让他明白乌龟已经死了,也许他会难过,但是起码他知道了乌龟不能这样喂食,以后他也就不会继续这样做了。

并且在这之前,爸爸已经告诉过他小乌龟会撑死这个事实,他却没把爸爸的提醒当成一回事,这是他自己造成的后果,所以他只能自己承担责任。

第二种做法是让他知道乌龟已经死了,但再给他买一只回来。虽然他不会再撑死小乌龟了,但是他很快就会忘记已经死去的小乌龟。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他避免了承受失去的痛苦。痛苦和拥有是成正比的,失去的痛苦越大,拥有的快乐就越大。正因为他没有承受过失去的痛苦,他就不会明白拥有的快乐,更不懂得去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既不偷偷替换,又不再买一只回来,就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一个事实:小乌龟死了,爸爸妈妈是没有办法使它复活的,你的父母并非无所不能。很多父母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扮演万能的角色,而这样的角色对孩子有害无益,孩子会觉得无论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制造了多大的问题,爸爸妈妈都有办法替他解决,所以他会变得有恃无恐。让孩子知道有些结果一旦产生就无法挽回不是一件坏事,只有知道有些失去永远都无法再度拥有,才会使孩子养成在做事情之前考虑后果的习惯。

最后,让孩子接受这些“残酷”的事实,他的内心虽然会经历一段痛苦的考验,但这一过程也应属于他人生的必修课。他的小乌龟永远地离开他了,所以孩子会有伤心、哭泣、不肯吃饭等表现。这也是考验家长意志力的一个过程。很多家长一见到孩子哭就心疼,希望以自己的能力使孩子立刻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立刻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其实,父母只有懂得利用这些事去引导孩子,才会使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珍惜,善于承担责任,并且内心强大,能够承受痛苦的人。

对孩子是否有益,要从长远考虑,不能仅仅以解决当下问题为衡量标准,而是要考虑到孩子的终身成长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先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直到半年后,我才又重新给辰辰买回来一只小乌龟。现在,两只小乌龟还好好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4.吃饭是你自己的事

孩子之所以会越闹越厉害,就是因为他抓住了父母的“软肋”。

过年之前,接到我妈的电话,问我国外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改变孩子厌食的特效药。我问她要干吗,她叹了口气说,是表哥叫她问我的。原来表哥的女儿玲玲不爱吃饭,每顿饭都像受刑,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我说要改变孩子不爱吃饭的习惯其实很简单,哪需要什么特效药,那种东西根本没什么作用。我妈给我下达了任务,必须推荐一两种,然后又忍不住感慨道:“我看就是现在条件太好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有点什么东西都是抢着吃的,哪用这么费尽心机啊!”

我妈说的确实是事实,我开玩笑说如果孩子厌食就带她去看《一九四二》吧。

过年的时候,我终于见到了玲玲(刚出生的时候见过她一次,好几年不见了),那天几乎聚集了所有亲戚。小姑娘看起来非常乖巧、安静,我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小女孩会让父母这么头痛。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我就见到了这一幕。表嫂捧着饭碗哄她吃饭,可是折腾了一小时,只喂了两口,而且这两口可以说是用尽了手段,甚至有点强喂。

她一会儿跟玲玲说今天有这么多亲戚在,玲玲要是不乖乖吃饭多难为情啊。玲玲才不管什么难为情不难为情,根本不配合。表嫂又拿另一个孩子做榜样,激励她是个好孩子,一定不能输给别的孩子,可玲玲既不吭声也不吃饭。表嫂就有点火了,大声斥责:“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啊,叫你吃点饭怎么这么费劲呢?你存心折腾我是吧?”玲玲被妈妈训了也很不高兴,坚决不吃。表嫂又软下来,承诺只要玲玲吃饭她就给玲玲买她一直想要的狗熊。可玲玲没这么好糊弄,非要马上去买,并且丝毫不肯妥协,表哥只好开车去给女儿买玩具了。

玩具买回来后,孩子只吃了两口就不干了,气得表嫂把饭碗重重地搁在桌上,自己吃自己的,不管她了。于是,表哥接替了喂饭这个工作。表哥先是拼命跟女儿套近乎,希望喂饭工程顺利进行。可是玲玲变着法儿折腾爸爸,一会儿要表哥学狗叫,一会儿要表哥扮鬼脸,把一个大男人折腾得够呛。

终于有亲戚看不下去了,提醒他们不能这样惯孩子,言语中也许带了一点对父母的责备。表嫂觉得在众多亲戚面前失了面子,一把将玲玲扯了过来,按下身子就开打了。玲玲的哭声惊天动地,一顿好好的团圆饭硬是搞得乌烟瘴气。

最后表哥把玲玲抱走了,表嫂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我坐过去陪她聊天,详细问了玲玲吃饭的情况。

表嫂说孩子不爱吃饭已经有两年多了,一到饭点就闹别扭,平时只吃零食。为了让她好好吃饭,他们费尽了心思,可是不但没效果,反而越来越厉害。她说玲玲真是个讨债鬼,她都后悔要孩子了。

我大概明白问题所在了,孩子并非什么都不愿意吃,而是以零食代替了正餐,尤其是家长这两年来用了太多方法,使孩子在这两年对抗中越来越难以驯服。

表嫂大概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了,说想带孩子去看病。我连忙阻止了她,好端端的又让孩子去遭这份儿罪。她心事重重地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我告诉她办法倒是有,但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为了使她相信,我谎称辰辰以前也这样,可是现在已经完全改正过来了。

第二天,他们带着玲玲来我家做客,玲玲又是不肯吃饭,这次表嫂没有再逼她吃饭。玲玲很惊讶,一直都在偷偷观察妈妈的反应,可是直到最后,也没人再端着碗去喂她。

下午两点的时候,玲玲说饿了,想吃零食。表嫂告诉她现在不在家里,没有零食。玲玲不依,开始哭闹。一开始还好,他们都顶得住,可是过了半小时后,表嫂明显动摇了,担心地看着我:“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饿着好吗?”

我告诉她现在可是关键时刻,要是妥协了,那就前功尽弃了。表嫂坐立不安地和我聊天。我发现玲玲边哭边在偷偷观察我们这边的情况,见没人理她,哭得更加厉害了。

表嫂坐不住了,想去哄她,我跟她保证只要再过半小时,最多不会超过一小时,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过了大半个小时,玲玲果然不哭了,改用央求的语气向表嫂要吃的。表嫂下意识地想答应,我连忙给她使了个眼色,她只好又硬起了心肠,对玲玲说:“中午是你自己不想吃饭的,现在没有吃的。你想吃,只能等到吃晚饭了。”

估计玲玲知道刚才的哭闹没有作用,这一次她没哭。四点的时候,她跑来问我们晚饭什么时候才能吃。表嫂心疼女儿,几次问我可不可以给孩子一点吃的,我反复跟她保证,孩子饿一顿两顿绝对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长时间这样不爱吃饭,才会对身体有害。最终,表嫂撑过了那个下午。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玲玲头一次没有要家长追在后面苦苦哀求她吃饭,甚至都没要人喂,自己把一大碗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这个办法我让很多家长用过,有些家长觉得办法这么简单,谁都会用,可是到了自己身上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功败垂成。还有一些家长一听这个办法,心里就很抵触,直接点的家长甚至说:“自己的孩子哪做得到这么狠心!”

这话想必是我们经常听见或者自己也说过的话,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别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还以玲玲的事做例子。那天下午玲玲哭了一个多小时,还饿了一下午。可是之后她不肯吃饭的毛病改掉了,她仅仅受了那一次罪而已。因为她发现哭闹对抗失去了作用,家长对于她是否吃饭没那么在意了。而且她要是不吃饭的话,只能等到下一顿才有得吃,不好好吃饭,她就会饿肚子。

可是之前她足足经历了两年多的哭闹对抗。如果把这个时间加起来的话,那绝对可以抵无数个下午。父母心疼孩子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明白一时心软只会让孩子受更多的罪,和一次下狠心彻底根治,我想所有父母都应该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孩子之所以会越闹越厉害,就是因为他抓住了父母的“软肋”——爸爸妈妈很在意我是否吃饭。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知道饿了要吃饭,这是一种本能。现在却有那么多孩子不爱吃饭,归根到底,还是家长矫枉过正了,非把一件日常生活里自己就会做的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同类推荐
  • 孕妇饮食与生活

    孕妇饮食与生活

    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为社会应做的贡献。我们培育儿女,必须为社会造就栋梁之材,有用之材,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不断文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讲究生育的优质性,做到优生、优育、优教。
  • 宝宝饮食配餐一本通

    宝宝饮食配餐一本通

    本书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婴幼儿成长各阶段为顺序,介绍了婴幼儿喂养的基础知识、健康食谱、疾病食疗、关键营养素等内容。
  • 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感动世界的教育

    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感动世界的教育

    本书把这些杰出教育家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与方法,系统地展现给广大的中国父母,以便使中国的父母们能够花较短的时间,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魅力。
  •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每个人都追求完美,都想做大事,殊不知完美就在细节之中,成就大事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伟大自会不期而至! 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巨大潜能。
  • 左手表扬,右手批评

    左手表扬,右手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一门艺术,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两种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子活动中时刻都离不开它们,父母只有科学地认识并合理地运用它们,才能在教子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是一本国内本土原创的教育方法指导书,通过作者教育一双儿女的亲子实践经历及周边的家庭教育案例向家长讲解了“用表扬促进孩子进步,用批评促使孩子改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有效使用“表扬 批评”这两种教育手段的方法,既有较高的可读性,又不失深度和实用性。
热门推荐
  • 尸域迷途

    尸域迷途

    我原本是名学生,现在因为灾难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也是无数幸存者中的一员。所有人都在与死亡做着斗争,末世来临,人性的丑恶也裸露出来,一览无遗。有贪婪的守财奴,谋财害命,有崇尚王权主义的狂热分子,自立为王,残暴地统治着难民……
  •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正向力: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由墨墨编著。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最难防范的是我们自身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倘若不加警惕与辨别,那我们的一生,就会从这个陷阱落入那个陷阱,永远暗无天日。永远遭受伤害。我们应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正向力: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就将告诉你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 万年修真逆苍天

    万年修真逆苍天

    我是叶青玄!我叶青玄要做的事,即便漫天神佛当前,杀之便是!天不容我,捅破便是!地不载我,踏碎便是!生当任侠!死又何惧!记住我叫叶青玄!!
  • 龙筋凤髓判

    龙筋凤髓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辽残照

    大辽残照

    耶律洪基赐死皇后和太子,他的孙子耶律延禧即位后赐死妃子和太子。完颜阿骨打不畏强暴,朴素求实,礼贤下士,有勇有谋;天祚帝性格自恋狭隘,穷奢极欲,任人唯亲;宋徽宗见利忘义,腐败奢华,怯懦苟且……小说通过辽金宋三国博弈展现了当时异常错综复杂变幻的政治军事外交风云。
  • 我是小医仙

    我是小医仙

    什么?妖精?拜托!偶是仙女下凡好不好?不识货的老爹,不受宠的妈,还有那一大家子来者不善虎视耽耽的庶母姐妹。刚处理完家务事还得费心去找三千年前的冤家。亲爱的,你什么不好做要做杀手?还玩失忆?偶滴个神啊!身怀异宝,一身药香,看下凡小仙女如何玩转尘世,混的风生水起……*******************************************************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神马都求!!!
  • 解念

    解念

    解开念力,拥有无限可能!伴生的超强念力,奠定了他的独一无二。遏制念力成长,直到布下形同虚设的封印。想要做为一个普通人,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远离亲人,不敢张扬。可宿命就是宿命,布下的封印终将解开。只因为他是超念力者!第三卷开始了,异能征战的场面也将展开,精彩不精彩大家看了就知道!觉得故事情节不错的话,请在点击同时,点一下收藏,推荐。谢谢,新人非常需要鼓励!~_~
  • 重生之极品宝镜

    重生之极品宝镜

    纵观徐宝镜一生,她都在与“天煞孤星”的恶名抗争:十二岁,先丧父,后亡母;十六岁,收养了她的堂叔在一场意外中落得终生残疾;二十二岁,新婚前夕,未婚夫离奇失踪再也不曾出现过……四十四岁那年,徐宝镜孤零零一人,饥寒交迫,死在了脏乱的地下室!死不瞑目的徐宝镜再一睁眼,发现自己重生到了1980年。这一年,徐宝镜11岁。这一年,徐宝镜父母俱在。这一年,徐宝镜还没有弄丢与她同名的传家宝,她白嫩的脖子上,带着一面小铜镜………………这一世,她不会再弄丢属于自己的机缘,手持家传宝镜,她一步步踏上人生巅峰:以镜探灵,在赌石界,她是断玉识翠的徐先生!以镜鉴物,在古玩场,她是声名鹊起的徐大师!以镜观人,在医学界,她是口口相传的徐神医!徐宝镜:重生一次,我要做学霸,做精英,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做个内外兼修的白富美,出任CEO,迎娶高富帅!
  • 灰暗奋斗史

    灰暗奋斗史

    他无心进入是非纷扰,却被现实逼迫走向灰暗,践踏过他的人成就了这个称雄大半个地球的“暴君”!黑暗中奋斗,嗜血中成长,只有冷血强大才能为王!阴暗、怨悔,暗无天日,原来,混,也是一种生活……
  • 送客归常州

    送客归常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