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900000028

第28章 养生与修身的统一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20120705。

——清人家训中的“致寿之道”

家训是中华文明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以家长对家人及后世子孙在待人接物、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教诲和训示为主要内容。家训最早产生于西周,经历代发展,到明清达到鼎盛。

家训主要关注的是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人生追求及精神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子孙们始终保持清白家风以达到家族的福泽绵长。但正如李鸿章在一封家书中所说:“人虽有文章、名誉、金钱,而无强健之身体,亦何所用之?故养生之术,不可不注意也。养生非求不死,求暂时之康健而处安乐之境耳。”(《千家训》,419页)《聪训斋语》也说:“父母之爱子,第一望其康宁,第二冀其成名,第三愿其保家。”子女的康宁是家长关心的头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家训中也有不少有关养生的内容。不过家训中所谈的养生,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紧紧同修身相结合,更多地强调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关系。这一点,在清人家训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上面提到的《聪训斋语》,是曾国藩最为推崇的一部家训。他曾讲过,教育子侄,“不在多书”,只要有康熙帝的《庭训格言》和这一本《聪训斋语》就够了,因为此书“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谕纪泽儿》,见《曾国藩全集·家书》)。《聪训斋语》的作者张英,康熙时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是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他在这部书中,用相当篇幅讲了“致寿之道”,有一些道理颇能发人深省。

清代官德丛谈养生与修身的统一张英把“致寿之道”归纳为四个字:慈、俭、和、静。“慈”就是要有爱心,要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决不可有害人之心、行损人之事。“人能慈心一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翦伐以养天和,无论冥报不爽,即胸中一段吉祥恺悌之气,自然灾沴不干,而可以长龄矣。”“俭”就是要戒奢靡,戒挥霍,朴素简约,淡泊自甘。“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处,可以蠲烦去扰。”这些都对健康长寿有益。“和”就是要心情愉悦,襟怀坦荡。“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他在书中引用一位明朝人的话说:“日间办理公事,每晚家居,必寻可喜笑之事,与客纵谈,掀髯大笑,以发舒一日劳顿郁结之气”,认为“此真养生要诀”。他还转述一位年过百岁的农村老人对长寿经验的回答,说“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他认为这一点是“名利中人”很难做到的。“静”就是要一无挂碍,切戒浮躁,从容镇定,宠辱不惊。“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一切纷扰自然无所施其害。他总结说,“此四者,于养生之理,极为切实”,是比起“服药导引”更加重要的养生要义。(《家训辑览》,208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张英所谈的“慈、俭、和、静”的内容,既是有益身体健康的重要体验,也是涵养性情、培育良好操守的内在要求。在这里,身和心、体和德、形和神,被很好地结合、统一了起来。在此书的另外地方,张英还讲到了养生的具体禁忌,提出“养生六慎”:“养身之道,一在谨嗜欲,一在慎饮食,一在慎忿怒,一在慎寒暑,一在慎思索,一在慎烦劳。有一于此,足以致病,以贻父母之忧,安得不时时谨凛也。”(同上书,212页)这六慎之中,不少也与修身养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清人家训中,通过修身以养生,或寓养生于修身的内容,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点:

一曰戒贪。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就强调,“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为什么清廉可以致寿、贪黩足以伤身呢?因为贪官污吏为了聚敛财富,不惜损公肥私,弄权枉法,巧取豪夺,残民以逞。他们的所作所为,既破坏了政治的稳定,又加重了百姓的苦难,所以上下交伐,既为朝廷所不容,更为小民所不齿,成为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正如有人所形容的:“贪则狼藉之声,甚于粪秽;祸害之加,甚于戈戟;防虑之切,甚于盗贼。”(袁守定:《图民录》)未曾暴露之时,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一旦东窗事发,不但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秽及父母,祸延子孙”。像这样的人,心劳日拙,心力交瘁,自然难望有身心康泰之日了。

二曰戒多欲。这当然并不是主张“尽革人欲”,宣扬把一切饮食男女、衣食住行等人的本性欲求统统视作罪恶渊薮的禁欲主义,而是指不可纵欲,将物欲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沉溺于锦衣玉食,酣梦于纸醉金迷。严复说:“勿嗜爽口之食,必节而精;勿从目前之欲,而贻来日之病。卫生之道,如是而已。”(《严复集·与甥女何仞兰书》)曾国藩说:“古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谕纪泽儿》,见《曾国藩全集·家书》)曾国藩把欲的内容从物的层面扩展到精神层面,指出过分热衷于名利的追求,也是“多欲”的一种表现,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张英则详细论述了“多求多欲”造成的种种苦恼:“多求而不得则苦,多欲而不遂则苦,不循理则行多窒碍则苦,不安命则意多怨望而苦,是以跼天跻地,行险徼幸,如衣敝絮行荆棘中,安知有康衢坦途之乐。”(《聪训斋语》)他还以饮食起居日常生活为例,来说明过分追求口腹之欲,怎样成为“致寿”之大害。“古人以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那些“燔炙熬煎,香甘肥腻之物,最悦口而不宜于肠胃。彼腻易于粘滞,积久则腹痛气塞,寒暑偶侵,则疾作矣”。睡眠也是一样,“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起居有节,眠食有时,自然神清气爽,益寿延年。(同上书)三曰戒恼怒。曾国藩立的家规,有所谓“八本之教”,就是八个根本原则,其中之一是“养生以戒恼怒为本”,把“戒恼怒”作为养生的最重要的一个根本原则。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并且说:“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之道也。”(《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自己在精神上充满生机活力,遇到烦恼之事,也就能驱恼制怒,泰然处之了。清初被称为“畿南三才子”之一的申涵光在所写家训中也说:“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荆园小语》)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淡泊处世,心康体健。如假已经有了疾病,就更应该“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曾国藩在《致沅弟》的一封信中说:“弟信中有云肝病已深,痼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等语”,“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曾国藩全集·家书》)。说“药饵”无能为力,自然失之于绝对,但注重控制情绪,戒绝恼怒,却颇合乎医理。

四曰亲近自然,动静相济。清人家训中十分注意涵养性情对养生的作用,认为一个人“性情不乖戾,不谿刻,不偏狭,不暴躁”,“无忤于人,无羡于人,无争于人,无憾于己”,这样就可以“无心意颠倒之病,无取舍转徙之烦”(《聪训斋语》)。而亲近自然则是怡性养情的重要途径。还是这个张英,在上述家训中描写了一幅“茅亭草舍”、“菜陇瓜畦”的清雅恬静的田园风光:“淡泊而可免饥寒,徒步而不致委顿。良辰美景,而匏樽不空;岁时伏腊,而鸡豚可办;分花乞竹,不须多费,而自有雅人深致;疏池结篱,不烦华侈,而皆能天然入画。”(聪训斋语)曾国藩特别赞许说,这部家训,“其中言养生、择友、观玩山水花竹,纯是一片太和生机”,要求他的子侄们“宜常常省览”,并且嘱咐他们“以后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环金陵百里内外,可以遍游也”(《千家训》,331页)。曾国藩还强调要“多走路少坐轿”,“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这不仅是为了活动筋骨,也是戒骄戒惰的良方。申涵光关于这方面,讲了一段带有总结性的话:“常有小病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恃壮者一病必危,过懒者久闲愈懦。”(《荆园小语》)心境贵静谧,而身体则应该“常亲小劳”,不可“过懒”“久闲”,此中颇有一点辩证思维。

当我们读这些议论的时候,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超出养生范围的人生感悟。

同类推荐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热点时政类畅销书。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建立起高度统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实现战略顶层设计,以更方便、更流畅、更及时、更高权限地协调各部门,既对短中长期进行战略规划,又能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国内外突发事件。本书从热点时事出发,既从总体介绍各国国家安全机制,向读者展示其安全机构设置、性质、职能、权限、统属关系、反应程序、历史沿革等内容,又结合典型历史事件、突发事件分析比较其机制的优劣,成败因果。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本书真实再现了美国民主建国200多年过程中的血与火之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国原生态成长纪实。通过本书,读者将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一眼看透美式民主背后的血泪与抗争。美式民主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最初并不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妇女。从这个国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主人和仆人、地主和佃农、自由民和奴隶之分。富人可以掏钱免除兵役,而穷人只能参军入伍,民众的暴动曾多次让这片饱尝血与火洗礼的土地血流漂杵……当我们重新打量二百多年的美国建国史时,我们会发现,权谋、暴力和抗争不过是民主这一血泪代价付出过程中的附加品而已。
  • 幸福中国

    幸福中国

    心理学家说,幸福感的本质是一种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因此,每个人幸不幸福又和自己内心的感觉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国家在致力于国民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国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提高,使每个公民自己能够创造幸福、能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姚巧华编著的《幸福中国》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把全国人民的幸福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并力图为广大追求幸福的人们指出一个通往幸福的方向,引领渴望幸福的人们步入幸福的殿堂。
热门推荐
  • 灵魂行者

    灵魂行者

    来自地狱的审判,对世间所有罪与美的审判!年轻的裁决官,也许面临的问题早已超出了他的想像……从来没有想像到的地狱形态,一个崭新的概念将呈现在你们面前……
  • 溺宠前妻:总裁老公,太霸道!

    溺宠前妻:总裁老公,太霸道!

    她和初恋同时落水,他选择救初恋,因为他欠初恋一条命,从那以后,她学会游泳。初恋公司失火,生死不明,他弃她生日去找初恋,因为性命攸关,从那以后,她知道原来他还兼职消防员。初恋不能生育,他要她捐赠器官,因为他不要小孩,她留着没用……简直欺人太甚!她甩他一脸离婚协议书,“我什么都不要,包括你!”再次相见,他对她死缠烂打,步步紧逼,她送一句话:“前夫,我有孕。”什么?你喜欢小孩,想复婚?“那你落水别喊救命、火灾自己逃生、再把那切掉,因为我性冷淡,不需要!”
  •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灵宝珠

    仙灵宝珠

    宝物全在手修仙我最牛女配靠边走洞天十镜任我游
  •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动物奇趣(走进科学)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而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忠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生存之道。
  • 倒影

    倒影

    本书为著名作家包光寒的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雪春》《女儿岛》《太阳鸟》《爱情解析》《倒影》等多篇中篇小说。小说内容趋向淳朴和节制,语言更接近刀刻般的礁石,没有杂草丛生。
  • 卖苹果的乔布斯

    卖苹果的乔布斯

    在iPhone 4S发布的前夕,乔布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今后苹果产品的发布会上,我们再也无法看到乔布斯的身影了。2012年7月26日,已经去世的乔布斯被《时代》杂志评为历史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0人之一,这个称谓可谓是实至名归。对于乔布斯的离世,整个世界都感到痛心……这本《卖苹果的乔布斯》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乔布斯的故事。
  • 星羽战境

    星羽战境

    银河纪元2160年人类在外太空LTE-32星云发现了一种神秘物质——魔晶(一种含有高能粒子能量的晶状体物质)。2180年人类已经全面了解了这种新兴能源,但发射前往的探测器探明由于特殊的不明原因魔晶只存在LTE-32星云,最终由于资源有限各大银河势力开始大量囤积魔晶,世界局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2196年LET-32的魔晶矿银河联合开采委员会突然发布了枯竭的消息...与此同时,银河帝国散布在LTE-32周边的探测器无意中发现一支从未见过的外星舰队出项在了魔晶矿星的外层空间。银河帝国封锁了这一足以震惊整个人类世界的消息并秘密派遣先遣舰队准备去联系他们,一场改变人类世界的风暴即将来临。
  • 爱已重启

    爱已重启

    她被原来认定的终身幸福抛弃在了奔小康的道路,她说她丢失的不是爱情而是信仰。他博爱又淡漠,对于他来说,爱情最美好也只是漫长人生的锦上添花。因为一句谎话,她与他轻易的牵扯在了一起。他说:大不了将错就错。她说:我只是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