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2700000007

第7章 返回祖国到安源

1923年党的三大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和我党的推动下,改组了国民党,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第一次合作。国内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干部,我们在东方大学学习的同志陆续应党中央的召唤提前回国。刘少奇、罗觉、彭述之、卜士奇、瞿秋白、李宗武、任弼时等都比我走得早。他们回国后,大部分都在中央担任了工作。1924年春,我和任岳、胡士廉、周昭秋等同志一起动身回国。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化装分散行动,按照来时的路线,乘火车西行,到海参崴换乘轮船,经日本长崎到上海,回到了离别三年的祖国。

到了上海以后,我按照预定的地点和联络员接上头,通过联络员和上海党中央发生联系,党组织随即分配我回湖南工作,这样,我便回到了故乡长沙。在长沙与湖南省委接上关系后,我立即回家探望我日夜思念的母亲,不幸的是我那受尽磨难的母亲在两个月前已经去世了。养育之恩未报,甚至临别一面都未及,这使我十分难过。是的,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有多少人都是这样呱呱坠地在苦难之中,凄凄地度过了艰辛的一生,又默默地告别了人世的啊。这使我又一次深切地感到解放了的苏联人民是多么幸福,而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又多么迫切地需要这种解放。这期间的湖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正蓬勃兴起,特别以安源为中心的工人运动,开展得十分红火。不久,湖南省委的负责人何叔衡同志找我谈话,经他介绍,我来到了安源路矿工会工作,和我一起回国的胡士廉、任岳也先后来到安源从事工人运动。

安源最早的工会领导人是李立三同志。我到安源的时候,大约是1924年的秋末或初冬。当时李立三同志已去上海,工人俱乐部主任是刘少奇同志,副主任是陆沉。陆沉在刘少奇同志走后,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主任工作,后来叛变了。陆沉以后是黄静源任主任。我和毛泽民、任岳同志一起住在消费合作社的楼上,下边是卖货物的地方,上边还办了一所小学校,有些小孩子在这里读书。毛泽民同志是消费合作社的主任,胡士廉是工人俱乐部的组织股长,我是游艺股长。黄静源、宁迪卿都是工会负责人,宁迪卿后来也叛变了。记得游艺股还有一个副股长,姓胡,脸上有麻子,是个学徒工,非常聪明能干,每次演戏他几乎都登台。安源还有个青年组织,负责人先是李求实,他在一个小学当教员,是“五卅”惨案后调走的,以后是贺昌、黄五一。安源还有党的地委组织,记得地委是1925年成立的,地委书记是从苏联回国的汪泽楷,任岳是组织部长,我也在地委工作过。地委不光管安源,还管醴陵、萍乡一大块地区的工作,既领导工人运动,也领导农民运动。以后,汪泽楷调走了,地委也取消了。安源早期在工人中发展的党员有朱少连、周镜泉、李涤生、朱锦堂等。朱少连是一个铁路职员,朱锦堂是一个提茶壶的工人。记得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主席问我认不认识朱少连、朱锦堂、黄静源,可见这些同志给毛主席的印象很深。我去的时候,他们都在。

安源的工人运动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搞得有声有色,形势很好,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有“小莫斯科”之称。那时少奇同志的工作很忙,经常代表工人与安源矿务局的资本家打交道,处理工人与资本家、工头发生的纠纷。他经常和我们一起下矿井,关心工人群众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深受工人群众的爱戴,工人们亲切地喊他“工人代表”。工人俱乐部出版自己的油印刊物,叫《安源旬刊》,少奇同志经常在上面写文章。我在安源工作的这一年,主要是做宣传工作,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工人。我们经常把青年工人组织在俱乐部中,通过唱歌、演戏、学文化、搞各种娱乐活动,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将青年工人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那时安源工人俱乐部大厦刚刚落成,我们每个星期都在这里组织文娱晚会。那时演戏没有什么剧本,都是自编自演的。我编过,黄静源同志也编过,内容都是反对资本家压迫工人,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演员大都是青年工人,少奇、汪泽楷、任岳、胡士廉都上台演过。看戏的人很多,除了工人以外,还有周围的农民,宣传效果很好。那时党的方针是工人、农民联合起来,实行工农联盟,才能巩固工会,打倒资本家、地主、军阀、帝国主义。所以,除了在工人中间做工作外,我们每个星期还下乡一次,向农民宣传。我带着一些青年骨干到萍乡、醴陵周围的一些农村去演讲革命道理、化妆演戏,宣传工农联盟的思想。在安源,我还组织了足球队,教青年工人踢足球。每到“五一”,我们就组织工人进行示威游行,走到矿务局附近,就喊“打倒资本家”、“反对压迫工人”等口号,那时资本家方面虽然有矿警,却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因为安源大罢工胜利以后,工会有相当的威信,工农拧成一股绳,力量是很大的。在安源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与工人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使我深深体验到煤矿工人的悲惨生活和团结斗争的力量。在斗争中,工人阶级团结一致的组织性和坚定不移的革命性,无时不在教育着我们这些初次参加革命实践的青年人。这时候,我发现少奇同志比在苏联学习时政治上更成熟了。他遇事冷静,善于思考和钻研,能把一般现象上升到政策、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在斗争中很注意掌握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记得在安源大罢工胜利之后,在工人领袖和党内的一些同志中,滋长着一种“左”的情绪,他们认为向资本家提出的要求越高越好,在斗争中只讲进攻,不准妥协,以为只有这样才代表了工人的利益,其不知,结果还是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当时党对工人运动的指示精神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军阀、资本家的压迫,维持安源煤矿的生产,不使工人失业,保护工人的基本利益。要充分利用工会的合法性开展斗争,保存力量,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工会工作干部。少奇同志坚决执行了党对工会工作的指示,对一些“左”倾情绪进行说服教育。但这些意见被一些有“左”的情绪的人认为是右倾。当时工人俱乐部的副主任陆沉就反对刘少奇同志的意见。还有一个工人叫谢怀德,高个子,是工人纠察队队长,斗争很坚决,在工人中很有影响,但思想也比较“左”。一段时间,由于这些“左”的思想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过高、过多的要求,不断组织工人进行罢工、游行示威,致使煤矿生产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工人被开除,有的工人生活无法维持,工会渐渐有脱离群众的倾向。工人俱乐部内意见也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少奇同志很着急,他亲自下矿井调查研究,听取工人的意见,和资本家进行谈判,写出了一个整顿安源煤矿生产的意见。这个意见,一方面鼓励工人团结起来向资本家作斗争,坚持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一方面讲究斗争的策略性,改变了不可能实现的过高和过多的要求,恢复生产。这些意见对安源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我们把这些意见印成小册子,在工人中进行宣传。这以后,少奇同志就离开了安源。

我们在安源工人俱乐部工作的同志,按照巴黎公社的组织原则,每月工资不超过工人中的中等水平的工资,也就是五块钱,交了饭费,所剩无几。那时我们都很明确,就是真正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工作,谁也没有讲究生活待遇的想法。少奇同志的爱人何宝珍同志那时也在安源,她刚生了小孩,和少奇同志住在安源工人俱乐部的楼上,他们也同样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何宝珍同志很识大体,也很有能力,对同志很热情,她与少奇同志的感情很好。可惜后来不幸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了。

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全国各地的工人阶级奋起声援。安源工人俱乐部领导所属1.3万工人,开展了颇有声势的罢工、游行等声援活动。工人俱乐部还发起了捐献活动,在各界、各阶层以及工人中,动员捐献钱、物支援上海罢工工人。6月,安源党组织派我为代表,携带几万元捐款和慰问信,去上海慰问。我到上海的时候,正是上海工人阶级坚持罢工斗争的高潮,到处可见游行的人们,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歇业。我找到上海总工会,将款和慰问信交给了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欢迎。那时刘少奇、李立三同志都在总工会。上海工人的革命斗争受到全国各地工人、学生、市民的支援,使我们感到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感到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

我去上海之前,听说毛泽东同志要来安源。我从上海回到安源的时候,大约是7月份了,听说毛泽东同志来过,住了一两个晚上,召开了一个会议,参加的人是俱乐部的委员,因而只有少数人知道,事后也没有宣传。毛泽东同志这次来,进—步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要纠正“左”的做法,注意利用工会的合法身份,不要忽视合法的斗争。这些都是我从上海回来后听工人俱乐部的同志讲的。

安源的工人运动一直是属于湖南省委直接领导的。安源的干部调动,也是归湖南省委。我从上海回到安源后不久,就接到省委的通知调去广东工作,和我同行的是毛泽民同志。我们到了长沙,恰好碰到毛泽东同志也在长沙。他从上海来,也准备去广东。湖南省委书记易礼容同志在文化书社的楼上请我们三人吃了饭,为我们饯行。此后,我和毛泽民走水路,经上海去广东。毛泽东同志走旱路去广东。我离开安源后一两个月,安源工人俱乐部就被军阀破坏了。后来我在广东韶关任国民革命军二军六师党代表时,接待过—批安源的工人去广东,其中有一个姓袁的小鬼,很好,我留他当了公务员,跟了我一段时间。从这些同志那里我得知了安源工人俱乐部被破坏的情况。听说是工人俱乐部的领导同志在俱乐部开会,得到情报说军阀部队要来抓人,大家立即转移。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黄静源同志硬是不走,他誓死要和军阀斗争到底。结果转移的同志都脱险了,黄静源同志却被捕英勇牺牲了。在当时我们的同志中,确实有一股不怕死的精神,以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为最光荣的。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是很可贵的,是永远值得颂扬的。但今天看来,有些牺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时我们的党没有武装,手无寸铁,以血肉之躯和毫无人性的、武装的军阀相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我们的党正是在这些血的代价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走向成熟的。

同类推荐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本书选取了七个伟大朝代最后一个亡国君王的故事,品读这些君王在面临着国家衰败的局面时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让当今的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教训。胡亥、王莽、刘禅、杨广、李煜、妥欢贴睦尔、朱由检,他们都曾经亲手将一个伟大的帝国葬送,品读这些灭国之君的传奇,聆听那些帝国崩溃前的故事。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热门推荐
  • 己酉避乱录

    己酉避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化妖成仙

    化妖成仙

    天道轮回,万事万物有其因必有果。当苍茫大地万万亿人之心皆沉沦时,大地掌管着则会现身寻找那位被选定之人。而人间再起波澜之时被选定之人将挥舞着“万民泪”撕开天之缺。解救万民苍生于水火之中。
  • 兼职少奶奶

    兼职少奶奶

    褚汐汐是一个新时代女性,有着崇高的理想,让她才毕业就踏入婚姻的牢笼,没门!更别说企图迎娶她的还是一个别人眼中的钻石王老五,她心中的超级猥琐男!
  • 溺宠无限:夜少的娇妻

    溺宠无限:夜少的娇妻

    一个承诺让两个人相隔了十年的时间,也注定了两个人一辈子的纠缠,再次见面时,皇甫夜:十年的离别,再回来时,你是否还记得你的生命曾经有我走过,纵然分别十年,我对你的思念确是只曾不减,对你我已将思念转化成爱夏梓雪:十年的离别,再遇见时,你是否还记得曾经那个天真的叫你夜哥哥的女孩,纵然十年不见,我对你的执着却是越来越深,把对你的那一份执着化做爱,默默地等候,只因你对我说过,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作者新文古言[邪帝独爱:将军快到碗里来]
  • 文艺启示录

    文艺启示录

    文艺启示录,一个发生在平原大地上的渺小故事,主人公刺荨麻因为精神压力吃下五石散导致失忆,一觉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柔软而温暖的姑娘,可他并不认识这个姑娘,他必须用小机灵查清这些,曲折的脑细胞修复,最后走向自我的放逐。一个不长的故事,一个有姑娘的故事,一个颠覆思想的故事,一个破碎而凌乱的故事,一个极其清晰的故事。
  • 冥冥的注定

    冥冥的注定

    一场车祸,魂归原位,安颜回归了自己的原位,恢复了原世的记忆,只是偏偏忘了自己与妖君的爱恨情仇。妖君,紧追不舍,本尊看上的女人竟敢如此不听话……看来得用好好教训教训了。“你干嘛总是追着我?”安颜看着这个熟悉脸庞的男人,恶狠狠地说道。“本尊乐意!”冥夜的嘴角微微一翘。忽然从冥夜的身后冒出来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看着安颜楚楚可怜看着安颜:“娘亲~”“这孩子我要了……你别挡道!”且看这一家人的爆笑认亲寻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