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4700000046

第46章 德国——铁血时代的狂烈悲歌(3)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去德国打仗呢?

说来说去,全都是那些诸侯们惹的祸。

这是因为,当时德国的诸侯们已经分裂成了新旧两个教派,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军事阵营。

新教联盟的首领,是罗马的七大候选帝中的普法尔茨候选菲德列,旧教联盟的首领是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请注意巴伐利亚公爵这个称号,这个称号的诸侯始终是德国不稳定的因素,这一次,他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有关这次漫长的战争,其间充满了诡异莫明之事,直到今天,欧洲许多史学家还就是靠了研究这场战争而捞得钵满盆满——德国的哲学家、诗人也都纷纷拿这场战争作题材,表达自己内心深切的伤恸。

德国大诗人歌德悲哀地说:“一想到德意志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

德国历史学家弗朗茨·施纳贝则认为:“在欧洲所有的民族当中,德意志人由于他们居住空间上的地理条件,使他们成为了一个负担最为沉重的民族。”

大诗人海涅干脆直接写诗:

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有了陆地,

海洋是属于英国人的,

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

德国人的权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

但三十年战争开始的时候,俄罗斯帝国不过刚刚成立,如此说来,至少在欧洲,德国人还是有机会的。

但这个机会被自私的哈布斯堡王朝、教会、捷克的一扇窗户给彻底地打碎了。

也就是说,以德国为主战场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是从捷克的波希米亚开始的——从那场足足开了4年的全欧洲宗教大会开始的。

那次宗教大会开了4年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结果:烧死胡斯,将三个教皇合并为一,大会还一致通过,考虑到捷克波希米亚的现状,委派哈布斯堡王朝的菲迪南做波希米亚的皇帝。

这个建议,理所当然地遭受到了波希米亚新教徒们的反对。

于是哈布斯堡王朝适时地作出了让步——他们承诺说,如果菲迪南做了波希米亚皇帝的话,那么,他们决不会找新教徒的麻烦。

波希米亚的新教徒傻乎乎地相信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承诺,于是菲迪南皇帝走马上任,他下车伊始,就建立起宗教法庭,将那些信奉胡斯教的波希米亚人架到火刑架上烤。然而新教徒们可不是那么好烤的,他们愤怒地冲入王宫,捉到菲迪南皇帝的两个亲信,将他们扔出了窗外。

这件事在欧洲的宗教历史上赫赫有名,被称为“掷出窗外事件”。

此事惹得菲迪南皇帝很生气,遂决定对这些新教徒进行武力镇压。

新教徒自知不是对手,就琢磨出一个怪招,借力打力——他们热烈欢迎德意志普法尔茨的候选帝菲德列出任他们的皇帝,因为这位候选帝也是一个新教徒。

由于当时德意志与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这场捷克的宗教战争,正沿着一条导火索迅速地烧向德国。

普法尔茨的菲德列接到邀请,就立即赶来援助他的波希米亚新教兄弟们。

于是波希米亚就出现了两个皇帝——天主教承认的哈布斯堡王朝菲迪南,以及新教徒们信任的菲德列。

两个波希米亚皇帝会面于捷克,这时候第一个诡异的情形出现了。

这两个皇帝都没有自己的军队!

没有军队的皇帝,是中世纪欧洲的一大人文景观。当时欧洲很多债台高筑的穷皇帝和穷国王,躲避债权人几乎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全部——所以借兵打仗替自己捞地盘是可怜的穷皇帝们的唯一出路,哈布斯堡王朝的菲迪南也不例外。

菲迪南决定向强大的西班牙借兵——这段历史我们已经提到过了,情形就是这样,西班牙人来了,要知道这时候正是西班牙的国势如日中天的时候,论及战争的技术与艺术,欧洲人在他们面前连小学生都算不上。8 000西班牙精兵——这个数目表示出西班牙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要知道,西班牙人消灭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古印加帝国,也只不过出动了168个人,而这一次一出手就是8 000,绝对地是给足了新教徒及普法尔茨的候选帝菲德列面子。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菲德列的表情,只有一个词可形容——欲哭无泪。

但是菲迪南显然认为这不足以让菲德列驯服,他又邀请了他的老同学出马,帮助他摆平菲德列。

菲迪南的老同学就是我们前面几次提到的巴伐利亚公爵了。

这位公爵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最看不惯的就是新教徒了,再加上菲迪南承诺说事成之后,普法尔茨候选帝菲德列的地盘全部由巴伐利亚公爵接收,这位公爵当然要卖上老命了。

新旧两教会战于白山,菲德列和他的5万新教徒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命。

然后西班牙人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去了——他们要去和强烈要求独立的荷兰人继续打,而这边,波希米亚战事已息,从此,战争已经全部地转入到了德国境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堪称世界上最为神秘的人物出现了——他很有可能——许多人这样怀疑,甚至有人确信不疑——是一个因为时光交错从未来世界误入德国三十年战争的现代人,当然也有更多的证据可以驳倒这一荒谬观点,但这仍然改变不了这个人的出现将构成德国三十年战争中最为诡异事件的定论。

【从时光缝隙中漏出去的现代人】

新教惨败白山,当然不肯善罢甘休。

于是他们向强大的新教国家求助。

这些国家包括了法国、英国、北欧的瑞典和丹麦。

但是法国人正穷于应付内部的叛乱,英王查理一世根本弄不到钱,瑞典答应出兵但开价有点高,只有丹麦人开出一个很低的价格,让新教徒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丹麦之所以低开低走,不是他们有着什么“国际新教主义精神”,而是因为丹麦的国王同时还兼任着德意志的荷尔斯泰因公爵,这场战争迟早有他一份,赶早不赶晚,更何况这时候还有人愿意替他出军费,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丹麦国王克里斯汀四世兴高采烈地提5万劲旅,杀夺德意志,由此战争进入了丹麦阶段。

哈布斯堡王朝的德意志皇帝吓傻了眼,他不知道如何才能应付眼前这个大威胁。

就在这时,一个神秘的星相术士出现了。

华伦施泰!

但他不是来给德国皇帝看手相算命的,那活他已经在游历欧洲的时候玩腻了。而现在,这个波希米亚人愿意无条件地为德国皇帝提供一支军队。

养军队是世界上最花钱的营生,连欧洲的大多数国王皇帝都养不起军队,这个华伦施泰,哪来的这么多钱?

天知道,反正这家伙就是有钱!

而且,这家伙肯定是当时欧洲最有钱的人。

所以当他在弗里德兰竖起招兵大旗之时,整个欧洲最优秀的雇佣军全都跑到他那去了,他们没有一个人失望,华伦施泰给他们的报酬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而且,这个华伦施泰还是一位精通战争心理学的谋略大师。

有一次,华伦施泰手下的大将伊索拉尼立了战功,华伦施泰当即奖励他4 000弗洛林,伊索拉尼拿着这笔钱,当天夜里就在赌博中输了个一干二净,赌局还没散场,已经有人奉了华伦施泰之命,又给伊索拉尼送来2 000弗洛林——你小子有本事接着输,看你能输多少?

伊索拉尼感激地去华伦施泰那里致谢,华伦施泰没理他,只是眼角瞟了一下刚刚收到的情报——那上面说,敌方的一支运送给养的运输队正要通过某一个地区——伊索拉尼二话也没说,掉头就走,出门后翻身上马,带领一个小分队星夜出击,击溃了这支运输队,连同给养一块给华伦施泰抢了回来。

总之,丹麦人将在德国战场上遭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从未从事过商业,却有着富可敌国的财产——那些钱他仿佛永远也花不完;他从未参加过一场战争,但其谋略与魄力,即使是著名的将领在他面前也只能是甘拜下风。而且他还是一个波希米亚人,却帮着天主教来打这场仗,这家伙究竟是打哪儿冒出来的?那实在是只有上帝才知道。

素以凶猛著称的丹麦人就这样被华伦施泰驱逐出了德国。

猜猜这位华伦施泰又干了什么?

他发兵丹麦,将可怜的克里斯汀四世赶到了一个荒岛上躲藏了起来,而华伦施泰则统领他的雇佣兵占领了丹麦。

想来这位丹麦国王一定后悔得想哭——早知道今天,当初何必非要招惹这个麻烦呢?

但不管怎么说,三十年战争的丹麦阶段就这样结束了。

然后这场战争进入了“瑞典阶段”。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带着他的狂战士来了。

1630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率领他的1.3万名精锐军队,在德国登陆,正式拉开了三十年战争的瑞典阶段序幕。

此时,德意志帝国拥有十万之众的得胜之师,这个古斯塔夫,是不是活腻了?

没有,古斯塔夫知道上帝他老人家站在他这一边,当他来到德意志之后,德国的三军统帅华伦施泰就离职了——他玩够了,不想再玩了。

华伦施泰一去,从此天下无人是古斯塔夫的对手,布莱登菲尔德一役,他以区区3 000人的损失,杀死德军7 000人,俘获6 000人,此外还缴获了所有的大炮和9面军旗。

在这场战争中,德军统帅堤利被炮弹炸断了双腿,古斯塔夫闻讯,派了自己最好的宫廷私人医生赶去替堤利医治,但终究未能救回这位老将军的性命。

古斯塔夫很伤心,于是他宣布德意志从此归他所有。

德国人吓得大气也不敢喘,没人敢发表不同的见解——除了华伦施泰。

他回来了!

从此三十年战争的历史由这两位不世的英雄来写就,他们双方在德意志帝国的大地上相互追逐、厮杀,不停地调动军队,搞到最后两个人全都累倒在担架上,让士兵抬着他们继续进行无休无止的周旋。

直到1632年11月16日,双方军队才终于成功地在吕岑实现了对接——吕岑会战。

这次战争空前的惨烈,古斯塔夫一不留神失陷于德军阵营之中,他的随从全部被砍死,他自己也差一点被砍得七零八碎,但是他的坐骑驮着他的尸体逃了回去。

失去统帅的瑞典人陷入了狂战士素有的疯狂之中,他们誓死不投降,和华伦施泰拼了老命——华伦施泰身边的随从全部被枪弹打死,他的战马也中弹毙命,连斗篷也被射穿,华伦施泰已经没法再跟这伙维京人的后裔计较了,只好悻悻离去。

此次战争之后,华伦施泰带着他的亲信返回到自己的庄园,从此再也没有出门一步。传说他被德国皇帝杀死了,也有人说他失踪了,还有人坚定不移地相信他已经回到了他来的地方——上帝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总之,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瑞典人走了,法国人来了。

此后14年,是法国人把可怜的德意志破坏成为千里无人烟的历史。

与瑞典人、丹麦人相区别的是,法国人的战术更为干脆,他们几乎是一见到德国人就杀,根本不问那么多,结果搞得德国百姓不得不拖儿带女跟在自己的军队后面,往往几万人的部队后面紧紧地跟着数十万的老百姓,仗打到这份上,德国人再也受不了了。

停战吧!

公元1648年。

此时的德国已经支离破碎,再不复为一个国家。

【哲学家的强盗传奇】

此后50年,普鲁士帝国崛起于一片荒原之中。

又一个腓特烈一世登场了——普鲁士的腓特烈一世。

这位腓特烈大帝绝对是一个奇怪的家伙,他组建了一支8.5万人的庞大常备军队,军队中的每一个士兵都是千挑万选挑出来的,每一个士兵都身材高大,体魄强健。腓特烈一世就天天带着这些大高个子出动,到处去抓同样是身材高大的欧洲美女,逮到这些美女之后就把她们婚配给士兵们,然后腓特烈一世就急不可耐地蹲在门口,等着他们快一点生出身材更为高大的后代,以便振兴伟大的德意志。

他还有一个无法辩驳的观点,他认为越是艰苦的磨炼就越是能够成就伟大的军队,所以他天天拎着一根粗大的木棍,不管逮到士兵还是军官,就劈头盖脸地乱打一气。

普鲁士帝国境内,有一个臣民最让腓特烈一世瞧不顺眼,对于这个家伙,腓特烈恨不能揍死他,可又舍不得下手,所以他只能狠狠地指着这个家伙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这个废物,养你有什么用?就算是让你去站岗你也站不稳当。”

这个最让腓特列一世讨厌的家伙,就是伟大的数学家与思想家莱布尼茨,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一张中国的先天八卦图,蹲在小屋子里捣鼓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

腓特烈一世不仅对他的国民如此要求,对他的儿子小腓特烈——这位未来的国君,更是如此。

他给小腓特烈的宫廷教师定下了这样的规矩:“我不希望腓特烈脑子里充斥无用的玩意儿,只许教他现代的德意志历史、政治经济学、军事策略、数学、德语和法语,他不需要学习任何16世纪以前的历史,之后的也仅仅是德意志的日耳曼历史,不准教他拉丁语,绝对不需要。”

但是,刚刚8岁的小腓特烈却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学生,他自己要求宫廷老师教他拉丁语,宫廷教师犹豫了再犹豫,最终也未能拗过小腓特烈。

于是小腓特烈就幸福地学到了些文学和音乐。

不幸的是,这件事却被老腓特烈发现了,气急败坏的老腓特烈挥舞着他的手杖在王宫里追打那位倒霉的宫廷教师,一边追还一边在吼叫:“你在教我儿子什么鸟语!”

充满了叛逆精神的小腓特烈获得了母亲的支持,每天在王宫里与老腓特烈斗智斗勇,搞得老腓特烈多次心脏病发作。到了小腓特烈18岁那一年,因为他坚决拒绝老腓特烈替他安排的婚事,于是就弃国而逃,准备逃到英国去和他的表妹双宿双飞,但就在他行将穿越国境线的时候,尾随追来的近卫军逮到了他,将他押回了柏林。

小腓特烈被下狱整整18个月,这期间,所有参与这次逃跑事件的同谋全都被老腓特烈处决了。最终这父子两人各退了一步,小腓特烈答应娶那位他不爱的女人为妻,而老腓特烈呢,仍然决定让小腓特烈继承他的王位。

到了老腓特烈心脏病突然发作的那一天,小腓特烈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上任的第三天,就下令禁止在审讯的过程中拷打囚犯,同时,他谴责军队中的体罚现象。

于是大家知道了,他们得到了一位哲学家皇帝。

这位哲学家皇帝才一登基,就发起了针对奥地利的全面战争。

为什么要选择奥地利呢?

那理由实在是太简单了,第一是奥地利跟普鲁士近;第二,奥地利与普鲁士同为德意志脱胎出来的两个国家,既然普鲁士想重温德意志统一之故梦,那奥地利当然是非打不可的了。

但是奥地利显然不太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事实上奥地利人更多的是一些和平主义者,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关起国门来过自己的幸福日子,所以当小腓特烈率领军队扑将过来的时候,奥地利人只能临时凑些人手,硬着头皮来“御敌于国门之外”。

这样一来,这场战争就注定了必然具有浓烈的欧洲战争的特点——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跑来了,组织起形形色色的同盟重温三十年前的旧梦。

同类推荐
  • 我的二战传奇

    我的二战传奇

    山坡~战壕~一胖子!天上鸟儿飞,胖子把鼻挖,远处尘埃起,大叫胖子看。胖子定眼瞧,装甲尘中现,魂飞菊花紧,大骂琴乱弹。坦克,装甲车,步兵,步坦协同?谁能告诉我,1920年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战壕中的胖子泪流满面的望着眼前的尘埃!
  • 重生在东晋末年

    重生在东晋末年

    这是一个战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三国,民族危机严重不逊于南宋的时代。主角附身在当时应该失败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卢循的身上,面对这惨淡的未来,他该何去何从?为了自己势力的发展就必须杀士族夺土地,为了民族的生存就必须开展血腥的屠杀。战刘裕,败恒玄,主角由两个小郡席卷整个东晋帝国,最后北伐中原,驱逐胡奴,收复中原,完成了数代人都没有完成的梦想!主角所信奉的只有一句话:目的是正确的,手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阳葱新书,带给你一个不同于以往穿越小说的历史穿越小说。本书没有过分YY,一切东西都建立在历史可能的基础之上。虽然最后主角成为了皇帝,但绝对不是11,漂亮的老婆是要有的,但是绝不会是到处泡妞,一个就行。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大民王朝

    大民王朝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穿越清初,自以洪武大帝嫡后人而居,为改写中华百年屈辱史,立命为振兴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聚天下之力,扫荡乱世枭雄,终结康熙盛世!三伐沙俄,五征日本,为后世共和国奠定万世不朽之功绩!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之巅!试问天下?谁人不想生为大民朝人!
  • 重生在日本战国

    重生在日本战国

    方建霖带着超级系统穿越到日本战国,这一世注定不平凡,要大放光彩。日本战国烽烟弥漫,群雄并起,统一整个日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就让我这个弄潮儿来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吧。未来征途只有铁与血,踩着所谓天才的骨与血一步一步走向神坛,实现我复兴中国梦!想侵我东南沿海,不用戚继光,俞大猷,老子第一个平了你,让倭寇无法兴风作浪!有我,有我们就别想甲午战争割占台湾岛,因为整个日本四洲岛都是我的,都是我们的!想侵略中国,歪曲侵华历史?醒醒吧别做白日梦了,老子把根都给你断了,从文化思想钳制,让你们甘心被奴化。当然,像阿市,归蝶这样的超级大美女怎么能够错过?让日本国美女都甘心为我们生猴子,就让我们颠倒众生吧!日本战国属于我的时代,也属于你的时代!
热门推荐
  • 理性的光芒

    理性的光芒

    党校学历教育:本书收录了50篇论文,探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研究基层地区、部门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对基层部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 PANDORA

    PANDO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造梦大师

    造梦大师

    《造梦大师》又名《移梦者》是南葛堂主2014创作的奇幻悬疑小说。一场梦境,将隐藏了千年的古老造梦术重现于世。拥有着特殊能力的少年,一夜间卷入到了权重贵族的斗争之中,一个个未解之谜将所有人带入到一个奇怪的梦境。没想到这一来,可就再也回不去了。凶猛诡异的奇珍野兽,变化虚实的幻影迷宫,惊险紧张的贡嘎奇幻,百转轮回的死亡空间,阴森恐怖的空中棺林….一层层深入梦境,不仅仅破除万险,扑朔迷离的谜团也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背后造梦的人是谁?少年身世又如何寻觅?邪恶害人、普世救人的哪一个才是真正造梦术的千年传承。奇幻惊险之旅,悬念重重,跌宕起伏:移梦者
  • 无限疆域

    无限疆域

    宇宙万界,盘古一界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十方世界入侵,盘古世界被瓜分;一半以上的生灵被斩杀,剩下的沦奴隶!天月宗弟子夜飒收到了宇宙深空传来的珍贵信息,这信息关系到盘古世界的未来……
  • 惊天神王

    惊天神王

    经九转,历今生,道不尽百转轮回。儿女情长,人皆有之,我是英雄又如何度过美人关?心如锋刃,锐,且冰冷。距离巅峰遥不可及,难能可贵的是信念在心中扎根。一代神王,惊鸿一瞥,书画传奇一生。
  •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的男人,创造了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今天的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也许乔布斯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也无需去复制别人。因为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中,乔布斯已经告诉大家收获成功的秘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通过阅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你会认识到,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专注和付出。所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努力付出的人都可以收获了不起的成功。
  • 运动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运动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倾世魅医

    倾世魅医

    当医术卓绝的她对上天下五公子中的腹黑公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 魔镜传说

    魔镜传说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就象我现在,躺在一个阴凉的空间里,写着自己的故事,其实我已经不是凡人,我是谁?
  • 一生一遇

    一生一遇

    有些人,有些机会,一生一遇。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哪一天会与命运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