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900000008

第8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仇恨和怨愤虽然也来自于人们的心灵,但是我们只有把它们降到未开化的人性的水平,才能理解它们。虽然两者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我们却往往对心怀怨恨的人和他所敌视的对象报以同情。我们对后者的同情会让我们满怀希望,对前者的同情会使我们忧心忡忡。因为他们都是人,所以我们对两者都表示关心。我们担心后者可能遭到报复,因而削弱了我们为前者受伤害而感到的愤怒。因此,我们对被激怒的人的同情,远远比不上他内心的怒火,这不仅是由于所有的同情一般都无法与当事人自身的激情相比,而且还因为我们对另外一个人也抱有相反的同情。因此,要使愤怒变得容易让人接受,就必须将其激烈程度控制在其他激情之下。

同时,人类对他人所受的伤害特别敏感。我们喜爱悲剧或浪漫故事中的英雄,并且痛恨其中的恶棍。但是,尽管我们对自己同胞的遭遇抱有深切的同情,我们对此表示的义愤绝不会超过受害者自己的愤怒。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被害人的自我克制不是因为胆小怕事,那么他越是温良忍让、宽厚仁慈,人们就会越发痛恨那个伤害他的人,可以说他和蔼可亲的品格加深了人们对暴行的反感。

但是,愤怒被认为是人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一味逆来顺受,面对伤害一味退让,丝毫不想抵抗和报复,反而会受人鄙视。人们把他看作行尸走肉,他的麻木不仁跟他敌人的傲慢一样让我们气愤。当人们看到一个人甘心忍受凌辱和虐待时,会感到义愤填膺。他们渴望看到受害者对这种侮辱表示愤怒,纷纷向他大声叫喊要他奋起反击。一旦他的怒火爆发,他们就会报以由衷的欢呼和同情。他们很高兴看到受害者反过来攻击他的敌人,他的复仇(假如不过分的话)满足了他们的义愤,好像他们自己就是受害人。

然而,尽管愤怒对公众的作用同维护正义和保障平等一样不可轻视,但它本身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愤怒的情绪有可能会危及自身,使它在向别人发泄时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反感。受害者向对方表示的愤怒如果超出了我们所感觉到的他受迫害的程度,我们就会认为那不仅是对对方的侮辱,也是对现场所有人的无礼。出于对其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克制自己那种狂躁不安的情绪。这些激情的间接效果虽然令人愉快,但其直接效果却是给受敌视的人带来伤害。

但是对(人们的)想象来说,使各种客观对象变得令人愉快或者不快的是直接效果而不是间接效果。对公众来说,一座监狱肯定比一座宫殿更为有用,监狱的创建人通常受一种比宫殿的创建人更为正确的爱国精神指导。但是,一座监狱的直接效果——监禁不幸的人——是令人不快的;并且想象要么不为探索间接效果而耗费精力,要么认为它们距离太远而不受其影响。因此,一座监狱将总是一个令人不快的客观对象,它越是适合预期的目的,就越是如此。相反,一座宫殿总是令人愉快的,可是它的间接效果可能常常不利于公众。它可能助长奢侈豪华,并树立腐朽的生活方式的榜样。然而,它的直接效果——住在里面的人所享受的舒适、欢乐和华丽都是令人愉快的,并使人们产生无数美好的想法,那种想象力通常都以这些直接效果为依据,因而很少再深入探究一座宫殿所具有的更为长远的后果。以油漆或粉泥仿制的乐器或农具等纪念品,成为我们大厅和餐厅中一种常见和令人愉快的装饰品。由外科手术器械、解剖刀、截肢刀组成,由截骨用的锯子、钻孔用的器械等组成的同样一种纪念品,则可能是荒诞而又令人震惊的。可是,外科手术器械总是比农具擦得更为锃亮,并且通常比农具更好地适用于其预期的目的。它们的间接效果——病人的健康——也是令人愉快的,但由于它们的直接效果是疼痛和受苦,所以见到它们,总使我们感到不快。武器是令人愉快的,虽然它们的直接效果似乎是同样疼痛和受苦。然而这是我们敌人的疼痛和痛苦,对此我们毫不表示同情。对我们来说,武器直接同有关勇敢、胜利和光荣的令人愉快的想法相联系。因此,它们本身就被设想成服装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们的仿制品就被设想成建筑物上最华丽的一部分装饰品。人的思想品质也是如此。古代斯多葛(Stoics)哲学的信奉者认为:由于世界被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心地善良的神全面地统治着,每一单独的事物都应被看作宇宙安排中的一个必需部分,并且有助于促进整体的总的秩序和幸福;因此,人类的罪恶和愚蠢,像他们的智慧或美德一样,成为这个安排中的一个必需部分,并且通过从邪恶中引出善良的那种永恒的技艺,使其同样有助于伟大的自然体系的繁荣和完美。不过,无论这种推测可能怎样深入人心,也不能够抵消我们对罪恶的出乎本性的憎恨——罪恶的直接效果是如此有害,而它的间接效果则相距太远以致无法以人们的想象力来探索。

不过在人们的观念中,客观事物的直接效果对人们的影响远远大于间接效果。我们所讨论的愤怒这种激情也不例外。愤怒的直接效果便是伴随着咒骂、怒火甚至拳脚相加,往往使对方受到伤害,这样的场景是令人很不快。因此,如前所述,我们之所以在得悉人们发怒的原因之前并不愿意同情这种感情,正是因为它们的表现让人感到不舒服。当听到远处传来痛苦的叫声时,我们绝不会无动于衷,而是会立即加以注意,不由自主地赶去救援。同样,一张笑脸会让沉重的心情变得愉快轻松,在分享喜悦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豁然开朗。但是,仇恨和怨愤的表现形式却让人厌恶。混乱嘈杂的怒骂厮打声让我们从心底感到恐惧和厌恶。即使清楚这怒火不是冲着他们来的,妇女和承受力差的男人还是会心有顾忌。即使是那些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觉得心烦,这种烦扰不会让他们害怕,而是让他们烦躁生气。仇恨也是如此。一味倾诉怨恨只能令人生厌,影响人们追求快乐的生活。我们天生就讨厌这两种情绪。它们那种粗暴激烈、让人讨厌的表现非但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反而会适得其反。悲伤也属于这类让人避而远之的情绪之一,在不了解原因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避开悲伤的人。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造物主仿佛特意使那些让人们彼此疏远的粗暴和不友好的情绪难以传播。

以音乐为例,忧伤或快乐的曲调能让我们在音乐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这些迷人的情绪,勾起了我们自身忧伤或者愉快的回忆。快乐、忧伤、爱恋、钦慕、热诚这些具有天然的音乐性感情,它们天然的曲调显得柔和、清晰而优美,段落由有规则的停顿被很自然地划分开,并很容易按部就班地再现和重复。但是,愤怒的曲调却令人毛骨悚然。愤怒以及与之相近的所有情绪的声音都是刺耳和不和谐的。段落很不规则,时长时短,由不规则的停顿隔开。因此,音乐很难表现这类情绪,而准确表现这类情绪的音乐也不太动听。一场由和谐而令人愉快的音乐组成的演奏不会有任何不妥之处,但如果全都是表现仇恨和愤怒的音乐,那就显得怪诞不堪了。

不愉快的情绪往往让当事人和旁观者都感到不快。而类似仇恨和愤怒这些坏情绪,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因为这些情绪中包含着一些尖锐、刺激、让人心痛的东西,使人心烦意乱,会彻底摧毁幸福所必需的内心的平和安宁(只有感恩和博爱这类相反的感情才能造就这种宁静)。对于仁人君子来说,小人的背信弃义带来的损失,无论多么巨大,也丝毫无损他们的信念。他们最大的烦恼来源于自己,如果对自己产生背信弃义的念头,在他们看来,这种念头所引起的种种不快才是最大的伤害。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愤怒的发泄才能完全被人接受,旁观者才会充分同情我们的报复呢?首先,激怒我们的事端必须很严重,如果我们不表示一下愤怒,就会被人看不起,永远蒙受耻辱。因此最好不要去追究小过失,没有比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的逞强任性、吹毛求疵的脾气更让人耻笑的了。其次,我们应该将愤怒的情绪控制在合理恰当的范围内,而不是任由内心的怒火蔓延。因为与其他的激情相比,愤怒的合理性最应该受到质疑,我们最应该根据内心的分寸感反复衡量到底能不能放任自己的怒火,最应该认真考虑冷静公正的旁观者的感受。只有胸襟广阔,时刻考虑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尊严,才能使这种令人厌恶的情绪显得高尚。我们必须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度举止,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果断而不刚愎自用,正气凛然而不傲慢欺人。不仅毫无张狂下流的表现,而且宽容公正、耐心体贴,甚至对得罪我们的人也是如此。一句话,不用故作姿态,我们所有的表现一定要能证明愤怒并没有使我们丧失人性。只有在再三被激怒、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才能选择报复。唯有在这种情况下,愤怒才摒除了其自身固有的缺陷,而成为一种相对可接受的行为。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对2000 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文化及其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一群傻子的青春故事

    一群傻子的青春故事

    谁在自己的青春里没有犯过傻,青春就是我们犯傻的资本。青春里的爱情即使是受伤我们也会投入全部的自己爱的酣畅淋漓;青春里的理想即使是九死一生我们也会拼尽全力来他个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青春里的友情明知道不会走到最后,还是会为了一个义字两肋插刀。因为是青春我们可以傻得彻底,傻得尽兴,傻得不可理喻,傻得不省人事,傻的感动天地。到最后回想往事的时候,我们想起来自己曾经在青春里犯的那些傻能把自己感动到泪流满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流着眼泪骄傲的对别人说:我经历过无悔的青春。
  • 青春,忏悔有门儿

    青春,忏悔有门儿

    原名:《浅草、咖啡、柠檬香》青春是一条湍急的河,渡过时是懵懂与恐惧、躁动与轻狂,回首时,一切都成了怀念中幸福的忧伤。爱情是一条山脉,翻越第一个山脊是为了寻觅心里的那个人。而在那之后翻越一个又一个山脊,却是为了寻回那个曾经在心里放着自己的人。
  • 剑煮焚天

    剑煮焚天

    叶荣在当地是一个大宗族里的小孩,在族中有很多的奇珍异草供他们这些公子来增加自己的修为。叶荣因为自己的天赋,很快追上了比自己大的兄弟姐妹的修行,连一些长辈都不是他的对手,是长老们期待的能够接替家族重任的人。因为一次偶然,叶荣出去山上吃了一种无名草药,致使他的修为长时间没有长进,过了两三年,被别人越拉越远,渐渐的也让长辈们失去了信心,还经常有曾经的玩伴嘲笑。他很气馁,但是还是继续每天坚持练功。由于没人再理会他,他每次都是独自去后山,一遍遍的练习着已经熟透的身法。
  • 疯狂的天火:科索沃空袭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疯狂的天火:科索沃空袭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本书纪录了北约轰炸科索沃的空袭战,包括多灾多难的民族、幕后的较量、火海一片的南联盟、北约激怒俄罗斯、南斯拉夫显英雄本色、华夏人的愤怒、权利的较量、凶吉难测的科索沃等内容。
  • 情探泰陵

    情探泰陵

    请支持新作《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在多维时空里,君临天下的帝王交叉错位跌落于今世的红尘中,茫然愕间将心中最深处的角落不经意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现代社会里顺风顺水的女孩,无意中将一个三百年前的访客领回家,从此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了难以想像的巨变。可是你并不属于我的今生,我也不属于你的前世,我们如何在时空的中寻找交叠的地方去相遇?
  • 快穿爱之力

    快穿爱之力

    他看着自己的双手插满了管子,眼底涌上一股热潮。然后他说,这一切都是假的!主受,耽美,慎入,1v1.
  • 奇案追凶

    奇案追凶

    菜鸟警察王聪聪,第一天上班就遭遇碎尸大案,对于百年不遇案件的小县城,他是福星?还是灾星?女友跑路、被杀、杀人,他的每一段恋情随着案件开始结束,谁才是他最终的归属?在恶魔的地狱中挣扎,谁又是谁的救赎?甜言蜜语的背后,是情谊?还是阴谋?世上最恐怖的不是鬼,是人性;世上最难懂的不是书籍,是人心!
  • 异宿体

    异宿体

    一份来自陌生人的礼物,给一位小小少年打开新世界大门。踏入这道大门,他等待数年光阴。大门开启刹那,预示他异能觉醒。“真是个惹祸的主。”——许多人如是说他。陈华皓却说:“平凡是对普通人来说,我不平凡,自然惹事。”偷偷的告诉你们,我惹的都不是事。
  • 弑王妖妃

    弑王妖妃

    蓝若云,蓝家第一百代家主,新婚之夜,被自己信任的亲生妹妹与新郎所设计,中毒身亡。蓝若云,天行国丞相嫡女,自幼丧母,胆小懦弱,姨娘暗害,庶妹欺压,七岁时被父亲以不祥之人送到庙宇之中自生自灭,在一次意外中,坠崖身亡。轩辕漠,人如其名,冷漠无情,嗜血成性,母妃因其难产而死,背上克母之名,被父皇厌恶,在阴谋与暗杀中成长。银发,血眸,视为妖物,一场战争,被迫出征,扬名天下,皇帝破封其为‘弑王’。两国联姻,被迫代嫁,相距千年、千里,红盖头掀开,一见钟情,一眼万年,两颗冰冷的心靠近,从此,上天入地,有她亦有他,生,一起生;死,一起死,不离不弃,永生永世。【简介无能,一对一】
  • Marquise de Ganges

    Marquise de Gang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