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7200000026

第26章 佛教的名胜古迹(3)

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入华求法,在天台山从道邃和行满学习天台宗教法,归国后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此后日本天台宗僧众常常来此巡礼参拜祖庭。

天台国清寺与南京栖霞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一度曾合称“天下四大丛林”。玉泉寺在湖北当阳县西15公里的玉泉山东南麓,也是天台宗的祖庭。智曾在此寺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此寺经唐、宋、明相继修葺后,“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今寺大殿前有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铸造的大铁锅,重1.5吨,还有元代铸的铁钟、铁釜。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线条流畅,笔力遒劲,相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杰作。东南土丘上有玉泉铁塔,北宋时铸,八角十二层,高17.9米,塔身重53.3吨,形体纤瘦挺拔,稳健玲珑,光泽夺目。

二、栖霞寺——三论宗祖庭

三论宗的祖庭较多,初祖僧朗和二祖僧诠住南京栖霞寺,僧诠传法朗,法朗住金陵城郊的兴皇寺,相继传播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之学。三论宗实际创始人吉藏七岁跟法朗出家,长期从法朗问学,至陈灭隋时去会稽(今绍兴)嘉祥寺住了十几年。后应隋炀帝杨广之约,受请到隋京大兴(今西安),住日严寺。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三论的注疏,并撰有《大乘玄论》、《三论玄义》等,对三论中的要义作了专门的阐述,创立了三论宗。但现在除栖霞寺外其他诸寺均已湮没无闻了。下面只对栖霞寺作一介绍。

栖霞寺位于江苏南京东北22公里的摄山上。此山多药材,食之可摄益身心,故名“摄山”。又因山上有栖霞寺,也称栖霞山。南朝齐高帝建元(479—482)年间,有居士名僧绍(即明征君)隐居此山,时有名僧法度自黄龙来,与僧绍交游甚厚。僧绍死后,舍宅为法度造寺,称栖霞精舍。梁时辽东人僧朗善“三论”和《华严经》,前来师事法度,后被称为三论宗初祖。僧朗死后,弟子僧诠,诠弟子慧布继位此寺。唐高祖时增建殿宇49所,改名为功德寺。唐高宗制《明征君碑》,改名《隐君栖霞寺》,相传“栖霞”二字为高宗亲笔题写。碑文为当时书法名家高正臣所写,置于栖霞寺山门外左前侧,为江南古碑之一。此寺清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由寺僧兴工重建,略复旧观。

寺内有舍利塔一座,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五代时重修。塔八面五层,高15米,雕饰精美。舍利塔东有无量殿,又名大佛阁。殿内居中有无量佛,坐身高约10米,佛座高约2米,左右各有两尊菩萨像,高约10米。无量殿后的山崖上还有千佛岩,相传僧绍儿子仲璋秉承父亲遗志于山崖上雕无量寿佛和两座菩萨像。后人又相继开凿,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千佛岩第一窟佛高近11米,是南朝时的著名石窟,曾与大同的云冈石窟齐名。

三、慈恩寺和兴教寺——法相唯识宗祖庭

(一)慈恩寺

慈恩寺在今陕西西安市南4公里,原为隋朝的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子李治(后为高宗)为给母亲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改建,故以“慈恩”命名。当时建筑宏大,云阁禅房10余院,房舍共1897间。雕梁画栋,穷极华丽。延玄奘为上座。寺西北立翻经院,为玄奘译经处。玄奘死后弟子窥基继住此寺,所以世又称法相唯识宗为慈恩宗。玄奘为置放由印度带回的经籍(梵),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造了五级砖塔,名为“雁塔”。据《大唐西域记》卷9载,印度佛教小乘僧人食三净肉,有人因求三净肉而不得,见群雁在空中飞翔,就开玩笑说:“今日僧供不充,菩萨应知是时”。时有一雁应声堕地而死。群僧深感惭愧,就不再食三净肉了,并以为死雁是菩萨化身,特地建塔埋葬,名曰“雁塔”。估计玄奘所建的“雁塔”就是按照这个传说而命名的。因相对于附近荐福寺塔体形更大,而称为“大雁塔”,荐福寺塔则名为“小雁塔”。大雁塔建成后屡次重修。现在的塔为七层,合底座和塔身总高64.1米。塔南面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由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字体娟秀,为唐代名碑。唐代大诗人杜甫、岑参、高适等文人墨客都曾登临大雁塔,并各有题咏。

(二)兴教寺

兴教寺位于西安市东南约20公里长安县的少陵原畔,是玄奘的遗骨迁葬地。玄奘死于玉华宫,葬于西安东郊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后迁葬于此。同时修建寺塔作为纪念。后唐肃宗李亨来此寺游览,题塔额“兴教”二字,从此就名为“兴教寺”。寺内有三塔,中间一座最高,是玄奘舍利塔,五层,约23米,砖仿木结构,底层洞内有玄奘塑像。两侧为玄奘大弟子窥基和圆测的墓塔,上面均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清代同治年间除这三塔外其余建筑都被兵火毁坏。1922年和1939年曾两度重修,现正殿、藏经楼及寺外长方形敞亭都是近代建筑。正殿内有铜佛像和缅甸赠送的白玉弥勒佛像各一尊。配殿正面墙上嵌有玄奘赴印度求经行程的石刻像,系由印度摹绘而来。

四、华严寺和草堂寺——华严宗祖庭

(一)华严寺

华严寺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的半坡上。北距西安市15公里,居高临下,南望终南山,环境幽美。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都住终南山至相寺宣讲《华严经》,发挥义理。华严宗三祖创始人法藏死后葬于现在的华严寺南边。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华严宗的道场之一。清乾隆年间少陵原部分崩塌,寺内殿宇全毁。现存砖塔两座,东面的是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的塔,方形七层,高13米,上层石刻“严主”两字。西面一座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六角五层,高7米,塔上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十字。寺内原有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刻的《杜顺和尚行记碑》,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

(二)草堂寺

草堂寺在陕西户县城东南20公里的圭峰山下。华严宗五祖宗密曾住此起草《圆觉经疏》,后又入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诵经修禅。死后葬于东小圭峰,世称“圭峰禅师”。有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一通,立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为当时人裴休撰写,柳公权篆额,相当有名。今移至草堂寺鼓楼内。相传草堂寺最早为姚秦鸠摩罗什译经之处。因堂系草苫所盖,故名草堂。鸠摩罗什死后火葬于此。唐后不断修缮。寺中有“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舍利塔”,造型殊异。塔身通高两米余,八面十二层,用白玉、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并而成。上面浮雕蔓草花纹及阴雕佛像等,都工巧艺高,俗称“八宝玉石塔”。寺西北部有一水井,秋冬的早晨井内水汽上升,烟雾缭绕,称为“草堂烟雾”,为古时关中八景(“长安八景”)之一。

五、大明寺——律宗祖庭

唐代道宣住陕西终南山丰德寺,著有《四分律行事钞》,为律宗主流南山宗创始人。道宣的再传弟子鉴真曾游长安、洛阳等地,后住江苏扬州大明寺讲律。唐天宝年间赴日本传授戒法,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先河。鉴真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其墓塔即在该寺后院。大明寺位于江苏扬州新北门外的蜀岗中峰上,初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故名大明寺。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该寺建一座栖灵塔,于是改名为“栖灵寺”。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都登过此塔,并留下著名的诗篇。鉴真东渡后该寺几经兴废。宋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堂后有“远山来与此堂平”的匾额。宋大诗人苏轼为纪念欧阳修,又在平山堂后建谷林堂,墙上有欧阳修石刻像。清乾隆皇帝巡游扬州又改题“法净寺”。今恢复原名大明寺。1973年在大雄宝殿东侧建鉴真纪念堂,由正殿、碑亭和陈列室组成,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唐代建筑风格设计。堂内有鉴真楠木雕像,仿照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干漆夹!像雕刻而成。

六、大兴善寺和青龙寺——密宗祖庭

(一)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在陕西西安城南2.5公里处。始建于晋武帝年间,名遵善寺,隋文帝时改名大兴善寺。当时有印度僧人那莲提黎耶舍、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先后来此寺翻译佛经。唐开元年间又有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僧人不空(一说也是印度人)即“开元三大士”来此译出众经,传授密法。一时成为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也是密宗的发源地。密宗以毗卢遮那为初祖,普贤金刚萨埵为二祖,龙树为三祖,龙智为四祖,金刚智为五祖。金刚智传弟子不空,不空为六祖。实际上开元三大士才是中国密宗的真正创始人。一行和尚曾住持此寺,对天文、数学的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唐代寺院已毁,仅存唐刻青石龙头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现存的寺院为明清时建筑。1956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葺,寺院正在逐渐恢复本来面貌。

(二)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东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初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名“灵感寺”。唐代再经修建,名“观音寺”。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称“青龙寺”,为当时著名的寺院,密宗的根本道场。不空弟子惠果住此寺东塔院,称密宗七祖。惠果弟子中有诃陵(今印度尼西亚爪哇)的辨弘、新罗的慧超等。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法来唐求法,从惠果受灌顶(传法仪式),传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并受传法阿阇梨(导师)灌顶。回国后在高野山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此后日本的天台宗僧人圆仁、圆珍,真言宗僧人宗睿先后入唐,都在此寺从惠果再传弟子法全受学密法。所以“青龙寺”也是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寺毁于北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9年开始发掘寺院遗址。今在遗址上立有石碑,并建惠果空海纪念堂,目前仍在积极发掘和恢复当中。

七、玄中寺、香积寺和东林寺——净土宗祖庭

(一)玄中寺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10公里的石壁谷中,四面石壁陡立,所以也称“石壁寺”,为净土宗发源地之一。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兴建。时有为皇帝崇敬的昙鸾大师住此弘布净土信仰,隋代道绰和唐代善导相继位持此寺,基本上完成了昙鸾的净土宗系统。寺后改称为石壁永宁禅寺。主要殿堂毁于清代,1955年重建。殿内木雕佛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现存北魏以来的碑刻为珍贵文物。寺东的大龙山有一两层八角白色秋容塔。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因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宗三祖,也奉该寺为祖庭。

(二)香积寺

香积寺在陕西长安县香积村,距西安约17公里。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善导法师弟子怀恽等人为纪念善导而建。初建时气魄宏伟,殿堂壮观,院内花草茂盛,林木葱茏。唐高宗李治曾赐百宝幡花,武则天也驾临瞻仰。诗人王维《过香积寺》的诗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生动地描绘了彼时寺院的景色。寺后毁,仅存善导堂和敬业塔,现塔身已残裂为十一级,高33米。其东侧有小型砖塔一座,据传是善导的墓塔。香积寺经1980年重修,外观有所恢复。

(三)东林寺

东林寺在江西庐山西北麓,系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刺史桓伊为慧远所建。慧远提倡弥陀净土信仰,曾和刘遗民等人立誓共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期。后来又传说慧远曾在庐山邀集十八高贤立“白莲社”,因此尊慧远为净土宗初祖。东林寺作为东晋以后南方的佛教重镇,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名扬天下。寺内有神运殿、三笑堂、念佛堂(十八高贤堂)、文殊阁、聪明泉、石龙泉、罗汉松等。殿后东窗下嵌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真迹残碑。寺前有虎溪桥,相传慧远送客从不过此桥。有一次他与诗人陶渊明、道士陆修静谈玄论道,慧远送陶、陆二人出山门,边谈边走,过了石拱桥,“神虎”吼叫,三人相视大笑不止。这就是文苑佳话“虎溪三笑”的来历。实际上这是儒、道、佛合流的反映。东林寺群山环抱,溪水回流,景色清幽,历代文人纷纷慕名而来。李白、白居易、陆游、岳飞、王阳明等在此都留下了名篇佳作。鉴真和尚东渡之前曾来东林寺约智恩和尚同赴日本,慧远学说也随之东传,所以日本的东林教也奉庐山东林寺慧远为始祖。

八、禅宗祖庭

前文已经提到过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禅宗后又分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系曾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落下去。南宗慧能一系祖师辈出,弘传不衰。南宗先后分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南岳系下又分化出临济、沩仰两家。青原系下分化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临济宗后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杨岐一派又有虎丘和径山两派。因此禅宗祖庭之多为各宗之最。

(一)少林寺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因建寺时少室山麓丛林满野,故名。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印度僧人跋陀(佛陀)禅师而建。相传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曾来此凝修壁观,传授禅法,因而被奉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也被尊为禅宗祖庭。北周武帝灭佛时,少林寺被毁,大象年间(579—580)重建后改名为“陟岵寺”。后隋文帝又敕复原名。唐太宗时寺院重修,有殿宇阁楼一千多间,规模宏大。至唐末五代时逐渐衰败,南宋时又有所中兴,清雍正时重修。1928年军阀混战,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被焚烧一空。现存建筑是原来的主体部分。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约300多平方米;还有当年僧人练拳遗迹——站桩坑。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故事的壁画。寺内达摩亭相传是二祖慧可在门外立候达摩,大雪没膝也不动摇的地方,所以又叫“立雪亭”。寺内还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300余品,其中以《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轼、米芾、蔡京、赵孟、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等撰文、书写的碑文最为珍贵。

少林寺西侧有少林寺塔林,因塔多密集如林,故称。塔林多为少林寺历来名僧的墓地。共有砖、石基塔220多座,造型各异,形态多样,反映了不同时代造塔的不同风格,是综合研究我国历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有初祖庵,传说菩提达摩在此曾面壁九年(一说十年)。洞前石坊额上刻有“默然处”三个字。北面刻“东来肇迹”四字。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的“面壁”典故即出于此。

寺西南4公里的钵孟峰上有二祖庵,传为二祖慧可从菩提达摩学禅,立雪断臂后,在此山养伤,其弟子为纪念他而建此庵。庵内有大殿、碑碣,庵外有古塔三座。由庵南上里许有觅心台,登台远眺,东览太室,西望伊洛,邙山横亘,黄河西来,百里景物尽收眼底。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本书是由大愿法师讲述。内容一方面是令我们学习如何消除身心的病苦,本经的修法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概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药师法门——禅。分别包括了如来禅、祖师禅和秘密禅。
热门推荐
  • 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在漫漫人生旅途,人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落的太阳,我们会抬头看天,也会低头走路,难免会碰到障碍,难免会徘徊不前,速度缓慢,有时还会陷入误区。
  • 葬永生

    葬永生

    我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在我没遇到鬼之前。那个声音整日整日的在我耳边响起:我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梦里,在你没听到我这话以前。这句话之前是对我说的,之后却被你听到了。
  • 仙侠系统

    仙侠系统

    “骚年,我看你骨络精奇,乃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这本御龙诀送给你,将来保卫修真界和平的众人就交给你了。”萧华对着一个少年说道。
  • “打黑除恶”审判参考

    “打黑除恶”审判参考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精选典型涉黑案件,并对此类案件适用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方面加以点评,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具有现实的参考和指导意义。书中收集的常用刑事立法及其司法解释、政策性文件、相关重要讲话,为刑事办案人员查阅和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另外,书中还精选了部分负责起草立法、司法解释的专家撰写的对这些立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的文章,著名法学家、资深法官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专论以及部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该类案件的会议综述等,对刑事办案人员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司法解释有很大帮助。
  • 亡者哀鸣

    亡者哀鸣

    这是关于一群少年和命运的故事,是一部热血的奇幻作品!拥有亡者命运的人会在死亡后重生,并得到能力。
  • 末世之丧尸来袭

    末世之丧尸来袭

    末日以来,人类从食物链顶端跌落,只有不断奔逃,才能有一线生机。藏于底下的聚居地,偶得机遇的王强,危机四伏的野外,毫无征兆迁徙而来的丧尸大潮。求生,从逃命开始。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夏商魂

    华夏商魂

    说史自省,读古明今。商帮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不仅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现代中国工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鉴古商经营之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中国经济历史。为了弘扬先人的创业精神、借鉴古商的经营之道、传承传统的中华文化、解读中国的经济历史,本书从中国春秋至清末的2500年历史、八个朝代、十大商帮中,精选了著名的大富商和理财家,用传记的形式,记述了他们的理财故事、做人之道、人生传奇。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
  • 斩天河

    斩天河

    后来,陆沉明的故事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流传成了这样的版本:从前,有一个牛逼至极的大帅哥,他一笑,众生倾倒,他跺一跺脚,三界动摇。别人穿越时都带着知识、技术、武器,最不济也带着一股好运气。我们的主角陆沉明先生,带了一位好基友,然后……好基友见上帝去了。别人穿越时都落在皇宫、王府、富家,最不济也是一个清贫的五好家庭。陆沉明先生,落在一片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大雪地里……被第一拨遇到的人追杀。别人穿越后都会大展宏图、技惊四座,最不济也能混个衣食无忧;陆沉明不仅沦为乞丐,还破了相,在一家比破庙还破的武馆混饭吃算了,靠人不如靠自己,抛弃三观打碎节操,从头混起。这么牛?还行吧,随便混混的——陆沉明潇洒地耸耸肩。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