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7200000044

第44章 佛教与中国艺术(1)

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其间自汉魏以来,由于受到佛教的新鲜刺激和强大影响,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更加异彩纷呈,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果没有佛教艺术,汉魏以来的中国艺术就不仅远为逊色,而且某些领域甚至会成为一片空白。

艺术是佛教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佛教宣传调动艺术上的形象思维,通过佛、菩萨等的艺术形象,以期引起人们的惊奇、畏惧、崇敬和信仰,这就需要采取艺术夸张的手法,把佛、菩萨等的形象加以极度的神秘化、理想化,如所谓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使人们对佛产生无限庄严伟大的神秘感和美感。寺院佛塔的建筑也要力求宏伟庄严,精美华丽,并与周围的山水艺术相协调,形成以寺院建筑为中心的整体艺术环境,佛教宣传还以梵呗净音使听众产生音乐艺术的快感,进而收到感化人心的宗教效果。在中国各地的名山胜地、岩洞石窟、丛林古刹之中,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千姿百态的塑像、新奇多彩的绘画、悦耳动听的音乐,使佛教艺术日益成为汉魏以来民间的重要审美对象和信仰中心,成为东方宗教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据《魏书·释老志》载,佛教绘画、塑像、建筑是和佛教经典一并在汉代传入中国的。汉明帝时,从印度带来的佛像置于最早建立的洛阳白马寺中,并在佛寺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图于壁,标志着我国佛像、佛寺、壁画三大艺术之始。此后,佛教艺术逐渐发展,史载丹阳人笮融,在徐州广陵间,“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后汉书》卷73《陶谦传》)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与印度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陶冶,推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这其间佛教艺术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风。南方佛教重义理,诗歌、绘画、书法、佛寺建筑盛极一时,与北方的石窟艺术交相辉映。一般地说,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一方面继承了汉代艺术的传统,造型简练、线条奔放、用色大胆;另一方面又吸取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风采,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外来的宗教题材及现成模式同民族艺术传统的结合上,此时的佛教艺术还显得比较生硬勉强。自北周以来,佛教艺术的形象、题材、风格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并逐渐地向灿烂的唐代艺术过渡。

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建筑、雕像、绘画艺术,灿烂辉煌,登峰造极。唐代佛教艺术把幻想的宗教世界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把外来艺术的精华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中,自树风格,产生新的佛教艺术。此时的佛像形貌壮丽,温雅敦厚,富于人情味。整个佛教艺术较之印度佛教艺术更博大雄丽,表现出盛唐的典丽辉煌的气魄,与初期传入的佛教艺术相比,面貌已大大不同了。唐以后,佛教的雕塑、绘画等艺术由盛转衰、沿流而下,佛教艺术的变化也未能脱出唐代的主流。但是,元代时传入内地的藏传佛教所塑佛像的面相、姿态、台座以及塔姿诸式,都呈现出新形式,丰富了佛教艺术宝库。

§§§第一节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寺建筑上面。中国佛寺建筑早期以佛塔为主,至隋唐时代渐以佛殿为中心了。这样佛教建筑主要可分为佛殿建筑和佛塔建筑两大类,此外还有经幢等建筑。

一、佛殿建筑

本书第六章,曾就寺院建筑的历史演变和结构作过简要的介绍,这里仅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再略作补充。

唐代木结构寺院大殿,屋顶有出挑的柱头斗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不仅可使屋檐出挑较大,而且兼有装饰效果。屋顶有鸱尾为饰,形式多样。柱础有莲瓣,精美异常。顶棚上有藻井,做成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殿前有台阶,两侧有回廊、石栏杆、柱,雕饰精美。整个殿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宋代以来佛寺建筑虽有变化,但仍不失唐代的风格。我国佛寺除石窟寺外,多为木建筑,由于采用木结构建筑和固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风格,从而在建筑史上放出了新的异彩。

二、佛塔建筑

佛塔既是建筑艺术,又是雕塑艺术,是集两种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我国佛塔的建筑,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层级之高、造型之美,在古代建筑中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佛塔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一朵朵绚丽多姿的奇葩,点缀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为山河增辉,为景物添彩。有的塔,从远处看高耸云霄,塔尖、塔影成为风景轮廓线上最突出的标志和特征。在佛教寺院建筑中,佛塔往往给人们以最深刻的印象,它具有引起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与情感的艺术魅力。

佛塔,因造型精美,并用金、银、玛瑙等加以装饰,里面藏有舍利,故又俗称为“宝塔”。塔起源于印度,原指坟冢,梵文为Stūpa,音译为窣堵波、佛图、浮屠等,意译为圆冢、方坟、灵庙等。后来窣堵波略去了“窣”字,为堵波,也叫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为“塔”了。在我国,塔被理解为犹如宗庙,所以也曾被称为“塔庙”。

“窣堵波”,原为古印度的坟墓。释迦牟尼故世后,佛教徒转向埋葬佛骨的窣堵波顶礼膜拜,窣堵波从此成为僧侣崇拜的对象。窣堵波通常由台(台基)、覆钵(台上半球部分)、平头(一称“宝箧”,祭坛,方箱形)、竿、伞(竿、伞,表示崇敬)五部分组成。后为了便于僧侣们在修行过程中能随时礼佛,便在居住的石窟的中堂后壁上刻出佛塔。这种刻有佛塔的石窟被称为“支提”,意译为庙或塔庙。这种石窟中的塔,可以称为支提式塔。窣堵波埋有舍利,是舍利窣堵波,可以称为舍利塔。支提式塔和舍利塔是印度佛塔的两种形式。后来印度佛教密宗兴起,又出现了一种金刚宝座式塔,由中央大、四隅小的五座塔组成,以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五方佛。

佛教初传,也带来了印度窣堵波的形象。秦汉时期,我国流行神仙迷信,以为神仙就住在云雾缥缈的天空高处,“仙人好楼居”,所以秦始皇、汉武帝都修建过高楼台榭,以迎候仙人下凡。在这种神仙思想的强大影响下,佛塔一移植进来,就与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楼阁型塔的新形式。如东汉中叶在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就是“下为重楼阁道”,顶上“垂铜槃九重”(《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所谓“重楼”,就是多层木结构的高楼;所谓“铜槃”,也称“金盘”,就是伞盖,也称“相轮”、“刹”(“刹”,另也指寺前幡杆。),是佛塔顶部的装饰:多重圆环形的铁圈,每重又有内外两道圈,中间小圈套在塔心柱上端。这种楼阁型的塔,下为我国固有的楼阁,上为印度的窣堵波。这也是后来南北朝木塔的基本式样。由于中国楼阁建筑的方形平面与印度窣堵波的圆形平面的矛盾,加以中国木结构的形式又难以做成圆形平面,所以唐代的建筑匠师就创造性地采用了介乎正方与圆形之间的八角形平面,并成为最常见的平面形式。相应的材料也由木结构改为砖砌。元明清时代,塔的形状更发展为十二边形、圆形、十字形以及内圆外方、外圆内方等多种,材料则发展到石、土、铜、铁、琉璃等多种,从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印度支提式塔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为石窟寺,原来石窟内后部的塔则发展为塔柱或中心柱。印度密宗的金刚宝座式塔也传入我国,在明代以后多有建造。

中国佛塔通常平面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单数称为阳数,含有传统的吉祥的意思。塔的类别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从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和石塔等;从塔的层级来说,可分为单层塔和多层塔;从造型上观察,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瓶形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下面略作重点介绍。

木塔、砖塔和石塔:木塔是我国原有的重楼形式的做法,但层数加多了。如元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就是最大的木塔,高333米,百里以外便能看见,但建成不久就被焚毁了。大体上说,隋代以前多木塔,有人估计历史上木塔在千座以上。因为木塔不耐久,同时砌砖技术又不断提高,所以唐代以后实行改革,多用砖砌塔了。宋代还出现用铁色琉璃砖砌成的“铁塔”,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河南开封祐国寺的“铁塔”,全部采用特制的“铁色琉璃”做砖石,使佛塔更加焕发出光彩。建于五代后周末年(公元960年)的杭州灵隐寺石双塔,高虽仅十米,却有九层,匠师们大胆地用石料进一步表现出木结构的形式,使塔的造型更为丰富了。

单层塔:塔身为单层方形出檐,上为方锥形或半圆球形屋顶。多为高僧所采用,作为墓塔。今存建于隋代的山东历城县神通寺的“四门塔”,就是单层塔的优秀典型。“四门塔”塔身为大块青石砌成,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形制简朴浑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也是现存的第二古塔。又如河南嵩山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为单层八角砖塔,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为我国最早的一座八角形塔。这些单层塔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气息。

楼阁式塔:在各种佛塔中,最能代表中国塔特色的是楼阁式塔。早期的楼阁式塔都是木构的,后来才出现砖石构的楼阁式塔。此种塔内部有楼层可登,且与外观楼层相等或更多。塔上有许多仿木构造,如每层塔身上的门窗、柱子,塔檐上的檩枋、椽子、飞头等。西安大雁塔是楼阁式塔的优秀典型。该塔为唐玄奘所建,淳朴、平实、大方。在塔各层的表面上,巧夺天工的匠师们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把砖石处理成木结构的样子,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

密檐式塔:因在较高的塔身上加以层层的密檐,故名。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同为最常见的塔形。它一般不用柱梁斗拱等装饰,而以呈现优美的轮廓线条见长。由于上部塔檐层层相叠,几乎看不出层楼。它的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门窗、柱子和佛龛、佛像等雕饰都集中在这里,是整个塔身的重点。著名的如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十年(公元52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佛塔。塔共15层,平面为十二角形,每角用砖砌出一根印度式样的柱子,柱头、柱脚都用莲花装饰。整个塔的轮廓乃至每层檐下的曲面都呈抛物线形,非常柔和,华丽动人。这座高达40米的建筑全部用砖砌成,是我国砖砌技术突进的一个标志。再如,辽代建造的北京天宁寺塔,是八角形密檐塔,这种类型曾被广泛采用。此外,建于金代的洛阳白马寺塔,更是风格独具,塔身下有高大的台基,第一层塔身较矮,以上各层檐的密度较疏。

瓶形塔:元代时,窣堵波从尼泊尔又一次传入我国,大事兴建,成为佛塔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类型。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寺)的塔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塔由尼泊尔工艺师阿哥尼设计,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公元1271年)建成,是我国内地最古老的瓶形塔。北京北海白塔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塔也是这一类型的塔。这类塔的结构如瓶形,下面有很大的须弥座,座上为覆钵形的“金刚圈”,再上是坛子形的塔身,叫“塔肚子”,再上是被称为“塔脖子”的须弥座,更上是圆锥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十三天”和它顶上的宝盖、宝珠等。因喇嘛教建塔常用这种形式,故又称“喇嘛塔”、“藏式塔”。明清时,这种塔成了喇嘛、高僧死后墓塔的主要形式,俗称“和尚坟”。这种塔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印度塔式的格调很浓。

金刚宝座塔:因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主佛(五方佛),故名。这种塔是在一个很大的台座上立五座塔或七座塔,组成一个完整的塔群。塔下面的金刚宝座很大,表面上分为五层,下面还有一层须弥座。每层上面都用柱子作成佛龛,朴实雄伟。塔的座子上布满了五方佛像的浮雕,精巧美观。这一类塔在我国现存的有北京西直门外五塔寺(真觉寺)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院、云南昆明管渡镇五塔等十多处。

三、经幢建筑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建筑物的玉垣(周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是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石面上刻法轮、飞天,轮下刻人物和动物的浮雕。我国唐至辽宋时代,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我国的经幢多系石雕,也有少数铁铸的,高度不等,圆柱形或六角、八角形,多为八角形。一般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等图案以及菩萨、佛像,十分华丽。著名的如唐代末叶建造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经幢,朴素庄严,是重要的艺术精品。河北赵县城内的赵州陀罗尼经幢,系北宋时建造,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高约18米,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幢下为方形石基,台基上是八角形束腰式须弥座,经幢一至三层刻有陀罗尼经,其余各层满布佛教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幢顶以铜质火炎宝珠为刹,轮廓庄严清秀,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高度成就。又如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为大理中期所立,高8米半,八角七层。第一层刻四金刚及梵文,以上各层刻佛像。雕工极精,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铁铸的幢,著名的如建于宋代的湖南常德市德山乾明寺铁幢,高4米余,重3000余斤,圆柱形,用白口生铁铸成。铁幢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和龙虎、莲花瓣等纹饰,幢身铸有经文等,优雅精美。

§§§第二节佛教雕塑(本节的评述参照了常任侠《佛教与中国雕刻》一文。)

佛教雕塑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尊像,以及各种金、石、玉、木、陶、瓷等雕刻的器皿或艺术品,其中以栩栩如生的木雕泥塑尊像最为典型(佛教雕塑中石刻经幢也很重要,前文已述,此处从略。此外,还有佛教的造像碑,图文并茂,也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佛教雕塑是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主要保存在历代所开凿的洞窟之中,石像不易朽烂,大像不易被盗走,石窟可以久存不坏,由此也形成了洞窟艺术。

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雕塑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近年在辽西出土的文物中,有5000年前的彩塑女神头像,造型优美生动,其眼珠是用绿色磨圆玉片镶嵌而成,显得双目炯炯,神采飞扬。此外还有玉雕猪龙、玉雕鹄鸟等。这表明我国5000年前就具有了高超的雕塑艺术。到了西汉时代更有大型雕刻,如陕西兴平茂陵西南的霍去病墓前的卧马、跃马、伏虎、卧牛等石刻,风格简朴雄健、浑厚有力,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给中国雕塑艺术以强大的击撞、刺激,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

同类推荐
  • 豁达:做人之道

    豁达:做人之道

    人生,往往因为想不开、看不破,所以烦恼重重。一间房子,没有门出去,长久关闭在里面,怎么会快乐呢?住在一座古城里,多时不能出城,你也会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太狭小了。我们好名,被名枷给捆绑了;我们好利,被利锁给缚住了。不能豁达的人生,被圈圈圈住,被框框框住;所谓“坐井观天”,哪里能看到广大无边的天地呢?
  • 感恩:生活之道

    感恩:生活之道

    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内心富有的人。感恩的人生才懂得付出;感恩的人生才明白富贵。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感恩的观念,是智慧的财富;感恩的心灵,是丰富的宝藏;感恩的习惯,是做人处世的榜样。人,应该培养感恩的美德,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本书是文人讲《心经》,借文学人物,用心参悟。作者亲近三宝,生活中有感悟,诵经时能感通,读书时有感应,其用通俗语言讲经,引人颂善,以《金瓶梅》里的芸芸众生为案例,用心良苦。本书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开示。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后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宙之崩坏

    宙之崩坏

    新人。。。。。。。宅男的逆袭。。。。。他在无限的位面中锻炼为拯救崩坏的宇宙,动漫宇宙——小说宇宙——神之领域,被黑暗帝王毁灭,主角将来拯救这一切。。。。。。。。。。。。。。。。。。重点在第二卷!
  • 追警

    追警

    正文:二十几年单身未解的实习编剧:孙梓X省局重点培养的刑警队长:包书白暗恋自己老板的小秘书:周一X不霸道总裁系:周延商穿插:风流成性的急诊医生:叶一凡X被叶医生缠上之前一直未知自己性取向的刑警副队:徐小锅#狗血小虐怡情#
  • 女帝权术

    女帝权术

    一次意外的爆炸,她以为自己会死在这场爆炸之中,没想到醒来后却已经重生穿越了。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所有的天马行空,只为和你相遇,千年之后,不悔曾经深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炒股心态决定你的成败

    炒股心态决定你的成败

    保持冷静、谨慎面对牛市,这是心态问题。充满信心、乐观战胜熊市,同样是心态问题。在本书中,股票投资实战专家康成福传输了这样一种理念:股市投资的实质是与自我灵魂作斗争,炒股最后炒的是心态。有耐心、有耐力,一时获利不骄傲,短暂被套不心慌。唯有如此,才能在股市中实现“赢者通吃”。高手的终极较量并非是投资技巧,而是心理控制。谁能成功战胜心魔,克服人性弱点,谁就是最后的英雄。
  • 成具光明定意经

    成具光明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往何处去

    你往何处去

    本书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罗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罗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督徒黎吉亚公主裸体缚于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与牛搏斗。青年将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公主的生命。在市民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罗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
  • 后宅那些事儿

    后宅那些事儿

    掩埋在时空中后院的女人们,争的,也许并不只是男人的宠爱。业务骨干高安琪对宅斗并不是很热衷,来到这个时代她只想吃好喝好过好自己的日子,可是,为什么她就遇到一个逗比呢?直爽淡漠女VS阴狠二逼男
  • 剑煞

    剑煞

    天才,悟性惊人?对不起,我拥有你无数祖宗的感悟;武二代,坐拥资源无数?不好意思,我拥有整个世界的煞气;妖孽,惊才绝艳?辛苦了,你的感悟对我很有启迪;……剑煞在手,林逸开始了一段天下我有的旅途。
  • 嘉泰吴兴志

    嘉泰吴兴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