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600000010

第10章 钱,更多的钱(4)

有的人会问,难道军队扩充了,对一向羸弱的宋朝不是件好事吗?当然不是,就算是进入了军队之后,这些士兵们接受的不过也就是打仗的初级培训,在战场之上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可是,就算是这样的士兵在战场之上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朝廷依旧要为这些人来埋单。

在宋朝之前,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它们所实行的军制都是府兵制,一旦有了战事,才会去征兵。而被征召入伍的士兵,要带着自己的干粮,还要自己带着武器、坐骑,比如在《木兰诗》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到了宋朝之后,就开始实行常备军制,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战事,这些士兵的俸禄都是要给的。而且还要为他们每日操练所花费的银子埋单,军队所需的马匹、装甲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装备。如此一来,军费开支非常大,国家财政中很大一笔开销就是用于军费开支。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这些开销对于宋朝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比如说在庆历年间,宋朝军队报给朝廷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25万人。相对于一个只有1亿人口的宋朝来说,这125万的军队是多么大的压力。到了仁宗宝元年间,陕西这一块的军费就是2000万贯。这还仅仅是和平时期的开销,如果有了战争,军费则又将翻几倍。

或许只有经济如此强大的宋朝才能担负得起如此重的压力。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了,宋朝的军队有很多都是在灾区征募来的灾民,所以军费开支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

基于以上种种,在宋朝,作奸犯科、小偷小摸的人都非常少,这也是因为国家的很多福利政策,所以百姓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以钱论交,合纵连横

或许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前面的几个小节里,我们多次提到过宋朝的军队,以及宋朝军队打仗的能力究竟是强是弱。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久,即便是宋朝在对外族的战事之中取得过七成的胜率,很多人也还认为宋朝是“弱宋”。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历史上发生的一个事件——“澶渊之盟”。这个事件,可能是宋朝最让人熟悉的历史事件之一,在诸多小说之中都提及过这件事情,最著名的就是《杨家将》。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之中,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999年开始,辽国就接二连三地在边境滋事,最初是掠夺财物,屠杀百姓,这让边境地区的居民日子过得极为艰苦。那时候,“杨家将”中的杨六郎杨延昭和另一位宋朝名将杨嗣等人积极抵抗辽军的入侵。可是我们都知道,辽国的骑兵速度极快、战术灵活,这让宋朝的军队感到压力倍增。宋朝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国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国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宋辽战争长达25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设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从以上资料来看,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缔结“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到了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宋太宗时期非常著名的宰相李沆去世,这让大宋王朝朝野震惊。宋真宗更是觉得迷茫,宰相故去,有谁能够担此重任呢?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曾经一直追随于他,叫做毕士安。在宋朝,往往都会有两个宰相,这刚刚有了一个候选人,于是宋真宗就问毕士安说:“依你之见,这朝廷之上,还有谁能够担任宰相一职位呢?”

毕士安想了想说:“臣有一个人选,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寇准!”

不错,毕士安提出的候选人,正是后来的一代名相寇准。

提到寇准,很多人并不陌生,在民间他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寇老西儿”。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曾经在五代十国时期中过进士,他的母亲则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然而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母亲就充当起了“严父”的角色,每日叮嘱他读书写字。据说,少年时的寇准,聪明好学,从书本上学得许多知识和道理。尤其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理解得很透彻。这为他以后入仕从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识基础。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也就是公元980年,年仅18岁的寇准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一年又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等直学士等官。寇准官运亨通,并不是由于阿谀逢迎、依附权贵,相反,他刚正廉明、不畏权贵,非常受人敬仰。

寇准的青云直上靠的是自己的忠诚与智谋,用宋太宗的话来就是“临事明敏”。在朝廷之上,寇准也常常会说一些逆耳忠言,太宗听不进去,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转要回内宫。寇准却扯住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事后,宋太宗十分赞赏寇准,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准,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寇准被钦誉为魏征,可见他在宋太宗智囊团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实宋真宗并不喜欢寇准,《宋史》中记载说:“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意思就是说,觉得这个人太过刚正不阿,而且脾气也比较执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霸气外露”。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他也顾不了这些,很快就认命寇准为宰相,而毕士安则与寇准一同为相。

大宋王朝这边刚刚任命新的宰相,辽国那边也有了新的举动。辽圣宗和萧太后率20万大军再次越过辽宋边境大举南下,可是辽军进展并不是很顺利。宋河北诸城都奉命全力守城,辽军连攻数城,皆未能得手,只能绕道攻打瀛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河间。

尽管这次的进攻有了波折,可是那萧太后没有半点去意,并且亲自擂战鼓,指挥攻城。他们知道城池一般都是战事的重要区域,易守难攻,想要攻克城池绝非易事,倒不如去转战他处。不知道这个女人是不是突然开了窍,在此之后辽军采取了穿插迂回的战略,直趋东京,威逼宋廷。

这个变化让宋朝措手不及,早在10多天之前,宋真宗就已经接到了“辽军来犯、太后亲征”的报告。宋真宗一看,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还叫嚣着:“区区一个辽国的太后御驾亲征有何稀奇,朕也要御驾亲征,和那辽狗一争高下。”

暂且不管宋真宗说出这样的话来,是出于真心,还是气得口不择言,但是他的这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寇准放在心上了。

转过天来上朝的时候,宋真宗非常严肃地询问两位宰相,也就是寇准和毕士安:“依两位臣子看来,朕御驾亲征,胜算有多大?”

毕士安一听,连忙上前行礼说道:“皇上,这恐怕不妥!您乃是一国之躯,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

“那辽国太后都能御驾亲征,难不成朕还不如一个女人?”

毕士安一看皇上是这样一个态度,心里就明白了,其实皇帝早就打好了主意,这根本就不是在询问自己的意愿,而是想让自己说出皇上想听的话。权衡再三,他开口说:“皇上,微臣知道,皇上有一颗仁爱之心,希望能够借着自己真命天子的光芒,庇佑那些前线的士兵。可是前线危险、变数又多,就算是您要御驾亲征,也不用非得去最前线,到了澶州就好了。但是澶州小郡,御驾和大军不适宜长时间驻守当地,也以晚去为宜。”

宋真宗一听,微微点了点头说:“爱卿所言极是。”

就在这时候,寇准站了出来,说道:“微臣有话要说,既然皇帝您有御驾亲征的想法,那是大宋之福、百姓之福、士兵之福,想那前线的官兵们看到皇帝您的龙颜,那一定是精神百倍。既然都已经决定要御驾亲征了,不如就干脆到前线去,鼓舞军队士气!”

同类推荐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传奇,且看我武大郎如何风生水起!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扣扣群:204644135
  • 大国亮剑

    大国亮剑

    在强硬中崛起 在崛起中强硬。懂得淡泊荣辱的大汉 拥有华骨品质的大唐 五洲牧马扬鞭的大元 在烈火中崛起的大清。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这个数字已经无法承载历史重担。厚重的历史无时无刻揭示着王朝兴盛与衰落。也正是在这波澜起伏中,彰显着大国王朝的风采神韵。重新回忆过去,梳理王朝历史,我们会发现,大国王朝曾经是如此辉煌璀璨。这用刀锋与文明争得的荣耀,凸显大国在亮剑中的王者之气。本书选择大汉、大唐、大元、大清四个王朝中历史故事,阐述王朝兴盛时期的帝国强悍一面。从不同层面,逐步展开王朝从建国开始的亮剑生涯。
  • 皆在清波里

    皆在清波里

    兄妹俩偶然间穿越到春秋末期,见证了三家分晋。泠泠兮,汩汩兮。汾水南,去不返,逝者如斯安可返?愿为长歌梦一曲,白云千载去悠悠。杏花春雨伴清酒,泛舟湖上听杨柳。春风不改旧时波,残垣之下草木深。升彼阿兮面观清,水扬波兮查冥冥。简襄功烈随风去,绕梁唯留渡歌声。剑拔三晋烽火起,大浪淘沙适者存。南征北战勇者胜,纵横摆阖仁者赢。莫回味,乱世红雨沉江底,尽是英雄美人泪。折戟沉沙问天道,苍天不言时自归:自古璞玉少成器,欲为和氏多琢磨。
  • 游宋

    游宋

    游一次北宋,恋一回生死,谱一段传奇。人生有许多的无奈,正是因为无奈,唐天做不了他自己,为爱为恨为情为仇他必须要踏上一条不知未来的道路。继续为支持虽死犹荣的朋友而奋斗。
  • 云图

    云图

    新书《造神时代》求支持,全新架空历史,争霸热血大戏!下方有直通车。
热门推荐
  • 我混合社会

    我混合社会

    一个人的命运,由天注定?由事注定?由物注定?由你注定?还是由我注定?我本来是想考上大学当一个文员每月拿着超高的薪水和我的爱人以及儿女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想象往往是虚无飘渺的,如今的我不能恋爱,不能像别人呢样生儿育女的安稳日子,有钱有势又怎么样!我宁愿回到过去一直留在过去,留在幻想中。
  •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

    顾家有女,皎皎如日月,却一片赤诚真心错付。当往事都烟消云散,有人期望她做回顾氏的娇娇女,亦有人期望她永远是游荡在外的孤女。成王败寇,仇人又究竟是谁?
  • 东北保家仙之常三太奶

    东北保家仙之常三太奶

    刘家镇是个四面环山的偏僻山村,刘家镇的南面,有一条村民谈之色变的山沟--柳树沟,传说柳树沟十分的邪门,鬼怪横生,阴阳混沌。而就在我七岁那年,却意外的被野狼叼进柳树沟。没想到却因此发现我命里注定是常三太奶钦定的“出马仙儿”,从此经历无尽的磨难,在最终修成仙术,驱妖降魔,降服无恶不作的“白仙”,庇佑刘家镇的安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

    嗯,我是新人,这是个我的第一本小说,写的是我自己的故事,可能字数不会太多。这里记载着我的成长,我的青春,以及所有的一切。
  • 神启示录

    神启示录

    神启墨文的问世导致大陆巅峰的宗师与圣人出手抢夺,至神启墨文最终分散大陆各大宗门,固为神书残卷!天宫那人会是世间修行者的敌人吗?神书残卷与和名叫差闲的少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 御血战王

    御血战王

    死人堆里醒来的王拓,却遭遇莫名的追杀;混乱的往事,让他的身份成谜,极佳的天资,又将他推到了敌对的力场,天下之大,竟无立身之地!既如此,那便拼搏,努力,打破限制,追寻真相,不管面对怎样的强敌困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无愧我心即可!
  • 战神记

    战神记

    面对人性诡策,丛林规则之残酷,身处杀性中的少年不得面临着一次次选择:放弃还是相信,生中待死还是生中搏生?
  • 心理健康卷(千万个怎样)

    心理健康卷(千万个怎样)

    本书针对人们的各种性格弱点,提出了培养健康心理的各种方案,比如:怎样应付压力、怎样克服懊悔心理、怎样排遣寂寞等等。
  • 星阁史论

    星阁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