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500000016

第16章 1973年陇西火车站有大批农民扒火车外出讨饭背粮

牛颖彭效忠

“我到甘肃的第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救灾。”这是1996年3月宋平回忆起在甘肃的工作经历时说的。

宋平所说的救灾,发生在1973年至1974年。

那次救灾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关怀。然而在那个只能宣传形势大好的年代里,不要说媒体那段灾情披露得极少,就是对当地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抗灾救灾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也鲜见报道。

1973年春,甘肃中部地区22个月没有下过透雨,旱情十分严重。刚刚到任不久的宋平,到中东部地区察看灾情,向省委汇报后,实施了紧急救灾措施。

1972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宋平由兰州军区国防工办副主任调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并分管计划和工交工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整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些地区还相当严酷,自古就是个多灾的省份,尤以干旱最为严重。清代左宗棠曾说“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史书上更屡见“连年荒旱,禾稼全无收获”,“饿殍载道,哀鸿遍野”的记载。一个多世纪以来,贫困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

1973年初,过完阴历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外流的农民越来越多。灾民们不顾一切地扒上过往列车,致使天兰铁路交通运输秩序混乱,经常晚点。

省内各大小城市的街巷里讨要的灾民越来越多。省会兰州市街头要饭的人数剧增,有的竟讨要到了省委大院。但是,省委个别领导却认为甘肃年年有灾,老百姓有“外出讨要的习惯”,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

刚刚到省上工作不久的宋平决定到中东部地区调研,深入了解一下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

据铁道部门反映,陇西火车站有大批农民扒火车外出讨饭背粮,秩序十分混乱,严重干扰了铁路运输。

4月5日,宋平带领省农办副主任丁永安和秘书,轻车简从,直奔陇西。

宋平一行在去陇西的路上,先看了位于大营梁上定西、陇西交界处的陇西县马河公社罗家山生产队。这个队只有14户人家,户户都很困难。队干部汇报,队上分给社员的口粮,年人均只有100多斤,眼下全队已有一半人外出讨饭。宋平来到社员高世民家。高家五口人,住着一问破土窑,全部家当只有一口锅、五个碗,一个牛皮纸袋里装着几斤包谷面,一床破被子是传了三代的“嫁妆”,提起来是烂线串串,早已没有被子的形状。高世民流着泪对宋平说:“现在才农历三月,离收庄稼还早着哩,除了讨饭要吃,这日子没法过呀!”宋平安慰他说:“你不要难过,党和政府会想办法的。”随后,宋平一行即直奔陇西火车站。

火车站里外聚集着几百个去陕西讨饭背粮的农民。宋平和丁永安询问得知,这些灾民来自陇西、渭源、漳县、岷县、通渭等县。他们当中家境好一点的,带着当地产的大麻、药材,准备去陕西关中一带换粮食;而大多数都是空着两手去要饭。他们遇到客车,就买张站台票挤上去;遇到货车就是硬往上扒。农民们反映,扒火车十分危险,常有人被轧伤、撞伤、摔死。陇西的几个农民说,前几天首阳公社陈家湾生产队的一个妇女从陕西背粮回来,车没停稳就往下跳,结果一条腿被轧断,造成终身残疾。渭源县的农民说,他们县路园公社有11个社员扒上火车,在货车厢里抽烟引燃货物,被活活烧死,实在令人痛心。

陇西县革委会负责人向宋平介绍,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这个火车站每天都有外出讨饭的农民,多则上千人,少则两三百。县革委会副主任陈得录对宋平说:“我家住在北山的云田公社,家里父母兄弟都断了粮,跑来叫我想办法。我好歹是个领导,但也没有办法解决。我每月只有28斤口粮,没办法就把一条最值钱的毛毡给了弟弟,让他去陕西换点粮食回来,维持生计。”火车站旁边有一个酒精厂,宋平看到来酒精厂拉酒糟的农民很多,就上前询问拉酒糟干什么。农民回答说拉回去掺上一点面顶饭吃,宋平听了很痛心。他对同行的人员说:要注意灾情,再不想办法就会出大问题!

——摘自《宋平在甘肃》

同类推荐
  • 重生:锦绣官途

    重生:锦绣官途

    秦府的二少爷秦峥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当家夫人宫氏对他却是疼爱无比,从未有过一句斥责。秦府的大少爷秦峰虽是夫人亲生的,待遇却是比不上秦峥,不想秦峥竟莫名的惨死。是该死?是阴谋?且看重生后的秦峥怎样活出个七彩的人生?
  • 才子佳人一杯酒

    才子佳人一杯酒

    以两个人对话、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以迷茫青年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另类而深刻的思考。风格独特,幽默智慧,中间有嬉笑怒骂,也有完全颠覆的理解。朋友们从梦蝶的文字里面,会看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内心、看到他们的不一样的喜怒哀愁。
  • 假如这不是明朝

    假如这不是明朝

    彻底颠覆以往所有历史书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给我们充满无限遐想的历史画面,打开了历史的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重重玄机。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假设当时的繁荣一直延续,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成哪一般模样。
  • 灭胡之铁血篇

    灭胡之铁血篇

    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狼烟蔽天,哀鸿遍野。这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多少英雄走入末路,多少寒士一飞冲天。
  • 回味周朝

    回味周朝

    这本书的名字起为《回味周朝》,那么其内容的主体自然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这一段历史。西周是封建社会形成与奴隶社会解体的时期,而东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两个阶段,前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争霸”,后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秦对六国的“兼并”与“统一”。在传统意义上,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终结时间要略迟于周朝灭亡。为了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整体印象,本书尊重惯例,在叙述上亦兼顾到战国末期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古灵精怪

    古灵精怪

    妹纸别想非礼我!我被雷劈过,浑身带电!我没有钱,我不要脸,我有四个小公举做宠物,不服来互相伤害啊!
  • 缘未浅

    缘未浅

    走到最后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幸福结局,那些一步一步践踏出来的情感,像是魏浅生命里的烙印。魏浅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怨的,这些都是自己固执的争来的。谁让自己是先喜欢上的那个,感情里的两个人谁先喜欢上,必然在最开始是付出的多的那个。魏浅想哪怕是重新来过,自己也还是会走同样的路,做一样的选择,哪怕这个过程会让她满身狼狈。然而当一切真的重新来过,那些曾经以为的根深蒂固,只怕也不过是散落了一地烟花似的残念罢了。
  • 重生明珠

    重生明珠

    郑明珠,在帝都最上层的贵族圈里都光华璀璨的郑明珠,天下兵马大元帅,安国公郑瑾的嫡长女,母亲贵为先帝嫡次女平阳公主,同胞兄长郑明玉年仅二十,已经入军中历练,屡有战功,她自己也是貌美身贵,才名满帝都,十六岁时,皇上亲自赐婚,嫁入帝王宠臣武安侯府为嫡长媳,这一桩喜事曾轰动帝都,成为郎才女貌的典范。然本身却是性格懦弱被逼而死,且看一个杀伐决断的灵魂穿越到一个包子女身上之后发生的故事!
  • 江水漾

    江水漾

    容句典和凯特林是一对恋人,凯特林就要回国了,容句典只想在凯特林回国前在陪凯特林几日,不曾想------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谁的年华蹉跎了我的岁月

    谁的年华蹉跎了我的岁月

    我们都和她一样,渴望有一个激情澎湃的青春,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东方槿,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韩语专业的姑娘,学生时代一直平平淡淡,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一段有点“荒唐”的刺激的青春。
  • 天系星域

    天系星域

    一个本是小有成就的厨师,无意间发现亿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终极秘密,卷入到宇宙大爆炸时第一个星域~混沌星域仙人魔的纷争中,一个新东方厨子能否力挽狂澜,一切的一切是命运的驱使还是阴谋,何为天道,我手中的菜刀就是答案...
  • 小心,瑾慎

    小心,瑾慎

    瑾慎姓苏,原本的名字应该是苏瑾。结果苏母不知为何,在小学三年级时给她上派出所改了名。苏瑾就此成了苏瑾慎。当苏瑾慎遇上裴墨,无知群众和警察叔叔的对话。“苏瑾慎,我有些事想和你谈。”“谈什么?”“恋爱!”他说。被遗忘的曾经,用一生去寻找。
  • 乾坤巷369号

    乾坤巷369号

    刚做鬼就被绑架,遇到一个有特殊癖好的老板就算了,腹黑的三尾鬼猫也来凑热闹,被迫成为囹圄的小工,完全是压榨劳动力啊!但是我是个敬业的魂,就算满满的负能量,大鬼小人上门来的时候,我也会笑脸相迎,但是,老板,你的手就不能消停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