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500000031

第31章 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3)

第五,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各种作物全面丰收。今年陇中干旱地区气候较好,雨水合节,整个农业生产普遍收成好。定西地区今年夏粮总产7.5亿斤,比1979年的4.9亿个增产53%。但是,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实行的责任制形式不同,增产的幅度也大不一样。一路上,陪同我们的社队干部,根据庄稼的不同长势,可以很容易地向我们指出,哪片地是生产队种的,那块是作业组的,那块是包产到户的。三种形式,三样庄稼,“三层楼”!今年春上就实行了包产到户的会宁县清江公社,去年全年总产230万斤,今年夏粮一季就达219万斤,加上秋粮,全年总产预计可达474万斤,增产106%。渭源县祁家庙公社去年总产480万斤,今年夏粮一季就达726万斤,全年总产可达1100万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增产129%。这样大幅度的增产,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虽然去年遭了灾,基数低一点,但在同样的地区、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实行生产队老办法的只增产五六成,包产到组的也只增产七八成,而包产到户却成倍的增产。所以当地干部群众都满有信心地说,只要包产到户这个好政策不变,有一般年景,二三年内,我们这个长期吃返销粮的困难地区就可以自给有余了。

第六,社员收入大幅度提高,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了。包产到户以后,社员收入提高的原因有三条:一是生产大幅度增长,二是生产费用、成本大大降低,减少了浪费损失,三是各种负担减少了。以前秋收之后,除了交公粮、农业税,还有各种提留,“苛捐杂税”,能分到社员手里的一般不到总收入、总产量自60%,有的甚至在50%以下。现在,每户向生产队签订承包合同,只交国家的公购粮任务和固定的集体提留。二项合计,一般不过10%~15%,加上留饲料、籽种(这都留在社员家里)也不超过25%—30%,社员分配一般在70%以上,这也是社员非常欢迎包产到户的原因之一。

我们到过的已包产到户的社队,今年一般人均口粮都在500斤以上,有的高达1100斤;人均收入一般都在80元以上,有的高达300元。在定西地区,凡是今年上半年实行包产到户的社从今年都可以不要返销粮。渭源县金家坪大队上对坡生产队是个有名的“草包队”,合作化以后不久就吃返销粮,要救济,集体经济长期搞不好,有十几个人长年流亡在外。去年人均口粮才187斤,当年全队吃返销粮9600斤,人均77斤。今年实行包产到户,粮食总产可达10万斤,超过1975年84万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全队21户人均产粮超过千斤的就有16户。今年全队人均口粮可超过700斤。加上社员普遍种了当归、胡麻、黄芪等经济作物,预计社员的经济收入也相当可观。不少户己在准备盖新房了:据祁家庙公社统计,全社2886户中,今年要盖新房的就有850户。我们在该社时正临近中秋佳节,社员们家家户户称油割肉,买蜜烙馍,一派欢乐景象。

第七,穷队翻身了,落后队真正转变了。穷队、困难队、落后队、后进队,这个问题自合作化以来就存在,年年讨论,年年下决心,上级派工作队整顿,领导干部蹲点,减轻征购任务,给予大量的物资支援,发放救济款,以至撤换领导干部,划小生产队规模等等,可谓办法用尽了,但大多数困难队依然困难,落后队依然落后。因为任何办法,总不能代替社员去干活,社员种田没有积极性,穷队的面貌就改变不了。实行了包产到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穷队很快就翻身了。渭源县祁家庙公社187个生产队中,有31个困难队长期落后,今年一实行包产到户,30个队一年翻身,甩掉了落后困难的帽子,不吃返销粮,不要救济款了。最典型的实例是陇西县碧岩公社的红崖湾生产队。这个队12户53人,居住在海拔2200米的山坳里。12户有11户姓何,都是一个祖父的后代,其中7户是亲兄弟,老三是队长,老五是会计。这样一个兄弟们组成的生产队,生产长期搞不好,老吃返稍粮。1970年改造落后队时,领导上把这个队一分为二,分别并到山下的生产队里,还是搞不好。1978年又重新建队,穷得连个队部和仓库都没有。1979年人均全年口粮只有170斤,劳动日值仅0.12元,吃了7740斤返销粮,用了520元救济款。就是这样一个穷队,1979年冬天实行包产到户,今年一年就变了样。九月中旬,公社袁书记带我们去逐家访问,全村人都笑逐颜开,没有一个不称道包产到户好的。据逐户计算:今年这个队交了征购,集体提留,留足籽种、饲料后,人均口粮为948斤,人均食油26斤,人均现金收入12元;三项合计,人均收入约250元。这个穷得有名的困难队,今年成了全县收入水平最高的队。

第八,社会风气变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古人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是有一定道理的。包产到户之后,生产大发展。社员生活大改善,物质生活一好,精神面貌也改变了。过去在队里分粮分得少,不够吃,常常为多一点少一点吵嘴打架。现在都向生产队交粮,就少掉了许多是非,加上生产生活好了,大家都能谦让。不少队在包产到户以后,社员自愿结合,搞起耕作的互助组,谁家有了困难,也能相互帮助。祁家庙公社去年1至4月,到公社“打官司”的民事纠纷有140起,包产到户后,今年上半年只有三起。群众说,大家忙着搞生产,谁有功夫闹是非。过去每年秋季,公社大队都派有民兵巡逻,但偷青的事,年年总有发生。今年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粮食,不派民兵巡逻了,也没有人偷了。

第九,干部参加劳动了,作风改变了,干群关系密切了。过去干部参加劳动少,名为不脱产,实际上不劳动、少劳动的干部越来越多。这也是合作化以来多年想解决但解决不了的问题。实行包产到户,干部也都包了责任田,不用教育,不用号召,干部们都去劳动了。会宁县崖坡大队支书程建业说:“我以前十多年干的活,也没有今年半年干的多。”现在干部也减少了,一般大队留三个干部(支书、大队长、文书),生产队留两个干部(队长、会计),起到了精兵简政的作用,减轻了社员负担。包产到户之后,干部不用催种催收,也不要敲钟喊人了,一般行政工作就好做得多,所以现在也没有躺倒不干的干部了,公社干部也免掉了“副队长”这个工作。原来有些地方,干部不劳动,多吃多占,贪污挪用,群众有气,干群之间关系很紧张。现在干部参加劳动了,队里的提留有数了,多吃多占,克扣群众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干群之间的关系就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第十,政策符合民意,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我们到几个今年已经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社队访问,社员、干部们差不多是异口同声地说,今年是“人努力,天帮忙,政策落实多打粮”。有的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农村政策进一步放宽,步步都符合我们农民的心意。党中央领导同志说索性实行包产到户,这话说到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了。渭源县祁家庙公社党委书记张均,去年真理标准讨论后,就在全公社实行了包产到户,当时各方面对他的压力很大,也有些好心的同志劝他不要冒险。他在党委会上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人尚能做到,我们共产党员为什么还做不到,搞包产到户能增产增收,就是我坐了牢,也有人给我送饭。”在公社党委的带动下,全社的包产到户坚持下来了,这个社一年就翻了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他为“张爱民”。我们这次到祁家庙公社,张均激动地对我们说:“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真及时啊!中央真是了解下面的民意啊!”

农民称赞党的政策好,不仅表现在言语上,而且表现在行动上。今年定西地区,几个已经实行了包产到户的社队,都是提前交公粮、交好粮。我们在陇西县红崖湾生产队时,社员们正在交公社的头一份公粮。队长告诉我们,麦子还在打场的时候,周围的群众就来催促说:“你们是带头搞包产到户的,今年一定要早交粮,交好粮,这不光是你们的事,这也代表我们啊。”我们在渭源县时,魏县长告诉我们,截至中秋节,入库的公购粮总数是80万斤,其中祁家庙一个公社就占40万斤。

包产到户在甘肃的实践,和在安徽、河南等地一样,很短时间内就使农业生产大发展,社员生活大改善,精神面貌大变化,社会风气大改变,并且使在原来那套体制下长期克服不了的弊病和解决不了的矛盾,很快地克服了,解决了。包产到户还刚搞不久,它对于农业发展的更大作用,它的优越性,必将在今后一个阶段内日益显示出来。

三、包产到户的发展前途宽广

包产到户能够增产、增收,能够治穷、治灾,这点已经被千百万群众的实践证明,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了。但是,包产到户将来会怎么发展?她的前途是什么?包产到户仅仅是权宜之计?还是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这些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极为关心的。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农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虽然这些地区实行包产到户时间不长,有的只搞了一年多,但已经可以看出包产到户未来发展的端倪,看到它发展的趋势。应当说:包产到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解决农民温饱的临时措施,而且可能成为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的桥梁,很可能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起点,从此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来。

在甘肃,我们从省委、从地县的领导部门,从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那里听到:搞包产到户之后,再要回到原来搞农业的老办法上去是不可能了。一是农民不会答应;二是生产发展了,各方面会发生新的变化,也完全没有必要再回到老一套的形式中去了。那么包产到户之后,农村将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从广泛的调查中,看到的轮廓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实行包产到户会促进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三四年内,农村就可以改变原来那种吃饭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被动局面。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情况,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据我们和不少县、社、大队干部座谈,实行包产到户两三年之后,有一部分人(占30%~40%)会先富起来,有一部分人(占40%~50%)会比现在显著地好起来,有少部分人(占10%~15%)虽然会比现在好,但生活还会有困难。

30%~40%的农户会先富起来。一是劳动力多,劳动力强的户。这类人家兵强马壮,在包产到户之后,勤奋肯干,务农有一套技术。有的第一年就收入几千斤粮,上千元现金,不要几年就富起来了。如陇西县红崖湾生产队张魁,四口人,三个强劳力,包种34亩地,今年29亩粮田,产粮5510斤,扣除任务、饲料、籽种后,人均口粮还有1067斤;6分当归,收入300元;4亩油料,能榨油120斤,扣除任务16斤,人均26斤;另外还养12只羊,2头驴,1头猪,10只鸡,年收入800元以上。二是农村的五匠,木工、瓦工、毡工等等这类人有技术,有现金收入,又包种了土地。过去工钱收入要大部分交队记工分,分口粮,现在不用交了。三是农村的能人,有种瓜、菜、药材或养猪、羊、鸡、蜂等特长的把式,他们的专长有条件发挥了。四是干部、工人家属,特别是本县本乡的干部、工人,他们一有工资收入,同时回家方便又可以把田种好,可以兼得城市、农村的各种好处,老百姓称他们是“工农联盟户”。五是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他们一般分的土地好,关系多,门路广,容易买到优良品种、化肥、农药,而且还有补贴等现金收入,他们中的多数会先富起来。这五种人的共同特点是有较强的劳动能力,有专长,有资金,有门路,包产到户之后,同所承包的土地结合起来,农业生产会很快提高,再加上其他收入,两三年就会富起来。

40%~50%的农户会比现在显著好起来,多数农户虽然没有上述五种人的条件好,不会像他们那样富得快,但是因为包产到户之后,调动了积极性,生产也会很快搞上去,加上负担减轻了,提留少了,收入也会增加,生活也会很快好起来。

10%~20%的农户可能还会有困难。这部分人就是农村的困难户。他们劳力少而弱,或者主要劳动力有病,或者不会经营,不会计划,又没有务农的技术专长。在山区还有一些家庭主要劳力是呆傻病人。这些农户在包产到户之后,独立耕种有困难,种不好,管不好。生活会有困难,个别户甚至比过去还要差些。另外就是一些二流子、懒汉,他们好逸恶劳,东游西逛,过去就是靠吃大锅饭,吃集体,这些人包产到户后也不会好好干。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几年之后,就会发生上述分化。这是否就是有些人担心的两极分化呢?对此要作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包产到户之后,农村会发生分化,但这不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两极分化,这是任何生产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包产到户之后,在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农民由于勤奋劳动,善于经营,先富起来;一部分农民由于条件限制,后富一些。只是富裕程度不同,先后不同,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而且这种差别在原来集体经济中就是实际存在的。事实上,只要生产发展起来,国家和集体就有力量通过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来帮助那10%左右的困难户。实践证明,用拉平的办法来照顾他们,结果限制了大部分人,特别是劳动力强的那部分人的积极性,生产搞不起来,只能是大家绑在一起穷。这个教训,我们千万不要再重复了。

第二,包产到户之后,社员之间不仅会有富裕程度的差别,而且还会出现职业上的分化。若干年之后,农村会出现经营各种副业的专业户。他们会从农户中分化出来,那时农村的多种经营就真正发展起来了。我国大部分农村,由于人多地少的缘故,社员单靠经营农业,特别是单搞粮食,是富不快的。“若要富,要搞农工副”,这是农民已经总结出的经验。我国农村有兼搞工副业的历史传统。在像定西等地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无力搞较大规模工副业的农村(1979年定西地区七个县社队企业总产值只2498万元,只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公社的工副业产值),在包产到户以后,农民劳动效率提高了,就会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加上政策放宽,就使得农村有了广泛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和可能。我们在榆中县,陇西县等地看到,农民都在积攒钱购买母畜,羊只发展很快,有的在准备发展养猪、养鸡、养蜂,有的在准备种当归、党参和瓜菜,有的在筹备办粉坊、油坊,也有的在串联筹备砖瓦窑,石灰窑。

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己很明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同类推荐
  • 世界政治史速读

    世界政治史速读

    本书分别从世界古代政治史、世界近代政治史、世界现代政治史来介绍世界历史的。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怒海翻腾

    怒海翻腾

    本书分为超级潜艇大战、海港生死较量、大突袭别动队、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和东南欧大解放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法西斯潜艇喋血沧海、纳粹德国大举入侵挪威、希特勒原子弹的沉没等。
  • 大清黑道第一佬

    大清黑道第一佬

    一个脸皮奇厚的马屁高手、才高九斗的无耻之徒、现代黑道的混混头子穿越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他将会在封建的传统黑道中掀起怎样波澜壮阔的动荡,美女征服,黑道争霸是他兽血燃烧的旋律,看他怎样从一个无名的异世混仔逐步成为一个身边美女无限,手下小弟过万的黑帮风流巨佬……
  • 红军长征在天水

    红军长征在天水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记载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途中在天水境内的革命活动以及天水人民对红军的大力支持。
热门推荐
  • 九天剑魔

    九天剑魔

    机缘拜进了天剑宗,聂枫获得了一把人阶的神兵阎皇破军,谁知在阎皇破军之内,却有一个又暴力又可爱的小女孩剑灵,在剑灵的调教之下,聂枫渐渐的踏上了强者的道路,为那童年的记忆讨回公道!远古传承的九黎血脉,九把撕天动地的魂剑,修天玄剑录,斩天妖灭魔神,神魔大陆唯我独尊。
  • 星座奇侠

    星座奇侠

    神创造了星座神也创造了人当神远古的力量逝去星座的封印将被人解开于是,一场关于星座能量的争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展开。超能力,爱情,救世,到底何为第一?
  • 异能战斗者

    异能战斗者

    上官凌展是一个异能者,本书记录了他的传奇冒险经历。。。。。。。。。。。。。。。。。。。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冒险传奇

    冒险传奇

    自从那场世纪大战落幕后,许多种族回到各自族地,开始关闭了与外界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世界涌现出了一批前往各种险地探险,与各种猛兽对抗以及解开上古谜题的人,远古神秘的面纱在被他们慢慢的掀开,一个新的纪元诞生,人们尊称这些人为冒险家。在大陆万米高空,几道模糊的身影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只存于传说中的城市——天空之城一望无际的广阔大海,在海底里一名身穿绿色潜水衣,头带海螺帽的神秘人行走在五彩斑斓的珊瑚群以及千姿百态的水草中——海底世界大雪纷飞、寒风呼啸,这里一年四季只有冬季,一座高峰上,一头雪狼在这严寒天气下仰天狼嚎,一座若隐若现的城市出现在这冰天雪地里——冰封之城
  • 都市帝王

    都市帝王

    四大家族一场名争利斗的片段,一次掀起世界的狂潮,四大家族主宰这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四大家族的变化直接导致着整个亚洲的利益趋势。无论是从遥远的古代还是现在的生活,都是煮酒论英雄,成则王,败则寇。千年不变的定律。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追求更好的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不起,谁都想当英雄,可是。英雄是那么好当的吗?每一个家族利益的背后有事多少腥风血雨?
  • 凌皇本纪

    凌皇本纪

    前世生为豪门却为替身所算,今生重生仍旧难逃樊篱大荒平静了十万年,古老的大帝叹息道:是时候了……这一次,即使星君阻拦,大帝算计,也阻挡不了木凌的脚步。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逍遥狂少

    逍遥狂少

    都说不凡屌丝郎,修真高手都市藏。闻名不如见面时,今日一见大流氓。陆不凡是一名被逐出家族的世家子弟,命运悲催的他却暗遭未婚妻的毒手,惨死在石榴裙下......
  • 妖怪王爷

    妖怪王爷

    满清初期,主角的自幼就必须带戴上面具?面具后到底藏着何等的秘密?大汉子民却附身成为女真鞑子,怎么办?要振兴汉人之荣耀的路怎么走下去?不一样的大明天下……诡计多端,阴险狠毒小庄妃,娇媚美艳柔弱海兰珠,凄惨的皇太极,多情处男李岩,风情万种高桂英,可笑的李自成,胆小的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