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2600000010

第10章 汉语语法研究(5)

(2)学校的上上下下、头头脑脑对陈老师的评价还是不坏的。(郭本龙《儿本平常》)

有比喻义的一般都有熟语性,无比喻义的一般只有经常性。

(3)语法意义多样化

双音名词重叠的AABB,表示“每一”或“各个”语法意义,具有逐指或分指意。准量词重叠成的AABB,亦表示“每一”的语法意义。方位名词重叠成的AABB表示“全”或“遍”的语法意义。其他单音名词重叠对举的AABB一般表示“许多”的语法意义。

4.名词重叠AABB式成因

(1)语言表达的需要

人们用语言符号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总趋向于用简练的形式表示丰富的内容。双音名词重叠成AABB或者,两个单音名词重叠对举构成AABB,重叠之后,增添了“许多”的含义,常常可以起到夸张和强调的作用;而且,重叠之后,形成“重轻重轻”的重轻相间变化的语音节律,不仅强化了语气,还构成富有缓急轻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2)其他词类同形重叠方式的诱导

现代汉语AABB形式的四字格式异常丰富,从词性角度说有:

数词式:三三两两 千千万万

量词式:条条块块 丝丝缕缕 分分秒秒

代词式:卿卿我我

区别词式: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

副词式:陆陆续续 断断续续 时时刻刻

象声式:哼哼唧唧 嘻嘻哈哈 叽叽咕咕

动词式:闪闪烁烁 偷偷摸摸 磨磨蹭蹭

形容词式:大大小小 许许多多 高高矮矮

动词、形容词式AABB数量远比其他词类的多,这其中有双音的重叠(特别是形容词),也有大量单音的对举。

现代汉语AABB这种重叠形式还有扩展的趋势,比如有的形容词,习惯上是不重叠,但现在逐渐也有了重叠的用法。如:

(1)我本本分分对第一拨来贺喜的人解释:还早着呢……(吕洪亮《五月六》)

(2)(他)拾一根沾着露水的树枝,朝门鼻子上一插,便放放心心,松松快快地撒开了长腿……(茹志鹃《寻觅》)

传统的叠字联是我们民族文化长廓之中的瑰宝,它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汉语的使用者。在叠字联中,本不可重叠的词语,由于表意或对仗的需要也可重叠。现举两联为证:

其一,杭州西湖的名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其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副“揭露对联”:“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门门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语言是个开放的运动的符号系统,存在着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类化现象。许多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新用法的出现都是由类化造成的。如由“文盲”这个词顺推出“科盲、法盲、药盲”等等很多新词。由“外贸”反推出“内贸”,由“女士”反推出“男士”,由“优生”反推出“优死”,等等。

名词重叠AABB式数量较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的类化作用。从外部来说受其他词类,特别是动词、形容词大量的AABB格式的诱导、类推的结果;从内部来说受自身已有的AABB格式诱导、类推的结果。

语言类推有着巨大的惯性力量。我们看到,作为名词重叠形式的AABB式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当代汉语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单音名词重叠对举增多,二是双音名词重叠增多。许多本不能重叠的名词,受这种格式的影响,也重叠起来,造成名词重叠的偶发现象。举例来说:

角落→角角落落

朱市长一语惊四座。灵敏度极高的记者们迅速把他的这句话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地球上的角角落落。(屠格涅《中国B股的风雨历程》)

情景→情情景景

看到发给我的新军装,一个多月的情情景景一下子从心里涌出来,啥滋味说不出来。(陈怀国《毛雪》)

事物→事事物物

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

砖·瓦→砖砖瓦瓦

他说这砖砖瓦瓦全是他从狭小的方格纸中搬出来的……(《美美诗报》1991.12.20)

枪·炮→枪枪炮炮

人们再和他开玩笑时,他就一脸正经地冲人们说:“俺要是上了战场,枪枪炮炮的,说不定也能弄个英雄当当。”(石钟山《“半截子”老炊》)

筐·篓→斗筐筐篓篓

头缠白布的青壮男女们,脸黄得像一盏油灯,准备上路了。赶着牛,带上犁耙,棉花,锅盆,木鼓,错错落落,筐筐篓篓的。(韩少功《爸爸爸》)

从使用的角度看,以上列举这些名词重叠不具有全民性,因为是偶发的,偶尔为之,但从理解的角度看又具有全民性,因为是按已有的固定格式AABB类推的。我认为,如果使用者多了,使用频率高了,那么,这种重叠就会从偶发性转变为经常性,也就合法了。当然,这种由于语言类化作用而形成的名词重叠,有的可能在实际言语作品中用过一次也就消失了;有的则不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如“角落”重叠成为“角角落落”除了上例之外,还有言语实例。如:“士子作弊的最常用方式是挟带,把必然要考到的《四书》《五经》、前科中举范文和自己的猜题习作缩小抄写后塞在鞋底、腰带、裤子、帽子里,一切可以想得到的角角落落都塞……”(余秋雨《十万进士》)“从此,他再也不用为买不起文房四宝而犯愁了,广阔的厂区角角落落都要宣传,用支票购买的笔墨纸砚还得常常用汽车运送。”(李浩明《“一个穷街画家”的5年重彩》)

现代汉语中的AABB格式,有的属于构词,。有的属于构形。作为名词重叠形式的AABB亦如此。人们在讨论动词、形容词时所说的“重叠”,是就该词与其构形来说的。如果也在构形意义下讨论名词重叠问题,那么AABB名词重叠,有一部分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叠,而是通过名词重叠来构造新词了,如:

风·雨→风风雨雨 风·火→风风火火

婆·妈→婆婆妈妈 头·脑→头头脑脑

三、名词的类别与名词重叠

名词通常分为四类:(1)指人或指物名词(2)时间名词;(3)处所名词;(4)方位名词。名词类别不同,重叠情形也不同,这其中有一定的规律性。

指人或指物名词有普通和专有之别。普通名词部分可以重叠,这里的规律是:双音节名词极少重叠,常见的只有“方面”(重叠为“方方面面”)、“山沟”(重叠为“山沟沟”)、“毛虫”(重叠为“毛毛虫”)等少数几个。三音节或三音节以上的都不能重叠。单音节的重叠情形较多,有两种重叠方式,一种是AA式,即单音名词直接重叠,这主要是些“准量词”;另一种是AABB式,即两个单音名词重叠对举,如“花花草草,神神鬼鬼”。名词重叠的主体形式就是这种指物单音名词重叠对举形式(指人单音名词重叠对举极少)。

专有名词不能重叠。

时间名词部分可以重叠,这主要是“年、月、日、夜、天”等单音形式的“准量词”,双音的似乎只有一个“世代”,可重叠为“世世代代”。

处所名词不能重叠。

方位名词:单纯的,只有“上”、“下”,“前”、“后”,“里”、“外”,“左”、“右”,常常构成反义对举的AABB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左左右右。

有时亦能见到偶发的“南南北北”、“内内外外”(《新民晚报》曾有一小栏目叫“内内外外”)。合成的方位名词不能重叠。

列表如下:

名词

重叠:

普通名词:单音部分可以,双音一般不可以

专有名词:不可

时间名词:单音的可以,双音的不可以

处所名词:不可

方位名词:单音的部分可以,双音的不可以

四、名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单音名词重叠AA式经常作主语,如:

(1)杜丽说这句话时显得激动,几乎字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牛伯成《罗曼方程》)

也可作定语、状语等,例句从略。

两个单音名词重叠对举或双音名词重叠的AABB式,常作定语,也可作主语、谓语、状语、补语、宾语。

作定语,如:

(2)在馆里当男人,回家当女人。久而久之,他勃勃的事业心、昂扬的进取心、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坦荡磊落的气度,会不会被坛坛罐罐、针针线线、婆婆妈妈的琐事消磨掉!(肖士庆《最佳家庭结构》)

作状语,如:

(3)这时,他发现近在咫尺的那双眼睛很秀美,黛棕色的眸子是透明的,缓缓地左左右右地注视着他的眼睛。(牛伯成《罗曼方程》)

作宾语,如:

(4)最惊人的场面是十一双筷子齐刷地伸向莱盆……筷子撤离时便显出了汤汤水水……(陈占香《心敏》)

作谓语,如:

(5)三十多里的山路,坑坑洼洼,极窄,只一两步宽。(蔡秀词《残墙)

作补语,如:

(6)土坡约四五亩大,早已被挖得坑坑洼洼……(曹岩《疯狂的盗墓者)

作主语,如:

(7)关于地瓜,村人们发明了不少的吃法,简单的一种是直接添水熬,汤汤水水一起下肚,是很省事的。(王筠《鬼火》)

五、结论

1.现代汉语名词重叠现象有而且还有扩展的趋势。其原因一是来自其他词类,特别是动词、形容词重叠的影响;二是表达的需要,如“角落”重叠为“角角落落”可表“每一角落”或“各个角落”之意,且有强调的作用,比起用词汇手段“每一个(所有)角落”来表示,既经济,又增添了韵律美。这种扩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将具有类义关系的单音节名词对举重叠,如“枝枝叶叶”、“鬼鬼人人”。这类AABB式较能产,实际言语作品多有偶发的此种重叠。另一是将双音节名词按AABB形式重叠,强调遍指意,如将“情景”重叠为“情情景景”。

2.现代汉语名词重叠,双音节的不多。单音节按AA式重叠也不太多(主要是些准量词),两个类义(同义、反义)单音节名词对举,按AABB形式重叠较多,且有较大的潜在性,几乎随时都可从潜性转化为显性,形成名词重叠。

3.现代汉语名词重叠与动词、形容词重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现代汉语名词重叠,有的有熟语性,如“山山水水”、“风风雨雨”;省的有经常性,如“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有的有偶发性,如“情情景景”、“枪枪炮炮”。动词、形容词重叠一般都有经常性。就整体而言,名词重叠经常性的量没有动词、形容词的大。

4.部分名词可以重叠是名词语法特征之一。我们通常说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其实并不是所有动词、形容词都可以重叠,也只是部分可以重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重叠看作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因为动词、形容词重叠确有其自身特点。名词重叠也只是部分,也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名词重叠也应看作名词的语法特征。这可表述为:双音名词一般不能重叠;部分单音名词可以重叠,重叠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音名词自身重叠的AA式,另一种是两个名词对举重叠的AABB式。

(原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关系词浅说

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事物的属性。因此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就有了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又由于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共处于“思维·语言”这个统一体中,所以反映到语言中必然形成了性质词语和关系词语。性质词语和关系词语有不同的特点,区别它们对我们运用词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说“他是干部”,但不能说“他是朋友”。“干部”与“朋友”都是名词,语法功能相同,然而在此却不能处于相同的格式中。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性质词语和关系词语的区分问题。

那么,什么叫关系词语呢?可以这么说:关系词语是表达关系概念,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词语。如:

(1)钱强跟他是老乡,也是同事,这次新班子组成后,他们又是一块离休的。(张兴元《酸·甜·苦·辣》)

(2)兰风和文静同龄……(万安培《去远方》)

(3)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曹禺《雷雨)

这几例中的“老乡、同事、同龄、亲戚”都表示事物间的关系,都是关系词。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可以用关系词,也可用关系语。如“阜阳在安徽的西北”,“在……西北”表达了“阜阳”与“安徽”的方位关系,是关系语。本文不讨论关系语,只讨论关系词。

如上所说关系词是反映事物关系的词,因此它有这样的重要特性: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反映这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的关系。像上举“同事”,它反映的是存在于若干人之间的“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关系。

从语法角度来说,一部分名词、动词、副词是关系词(虚词问题比较复杂,本文暂不涉及)。如:

名词:同乡、朋友、同学、亲戚、战友、父亲、邻居……

动词:批评、认识、打、绝交、对照、对垒、对立、对抗、对比、互助、合作、道歉、拌嘴……

副词:互相、一同、相继、陆续……

形容词反映事物的性质和状态,是典型的性质词,但是很多形容词后边可以加上“于”变成及物动词,转化成关系词,如:

大于、小于、高于、低于、重于……

及物动词(严格意义的)都是关系词,因为它至少要涉及两个个体事物。某些不及物动词也是关系词,如上举“合作、道歉”之类,再如:挑战、看齐、协作等等。

关系词有的有一些标记。例如,“同”有共同的意思,“相”有互相的意思,因此很多含有“同”或“相”的词,即以“同”“相”作为构词成分的词是关系词,像:

同:同乡、同事、同窗、同桌、同学、同党、同伙、同伴、同班、同胞、同辈、同步、同道、同等、同调、同感、同归、同行、同类、同居、同化、同路、同名、同。僚、同期、同年、同盟、同门、同时、同心、同样、同性、同二、同宗、会同、共同、伙同、陪同、相同、随同、协同、连同、雷同、一同、偕同等。

相:相爱、相助、相似、相等、相同、相对、相比、相差、相称、相反、相背、相互、相处、相逢、相符、相会、相交、相见、相近、相通、相像、相距、相映、相投、相约等。

带有后缀“于”的合成词一般都是关系词,如:

等于、大于、轻于、勇于、敢于、忠于、属于、胜于、急于、长于、甘于、善于、精于……

有些关系词,如“大于、等于、相等、相似、同学”等,使用时一般必须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事物,如:“五大于三”、“这两个青年长得很相似”、“失散了二十年的母子终于相见了”、“他们是黄浦时的老同学”。

有些关系词,如表示血缘关系的名词(父亲、母亲、兄、弟……),大部分及物动词(批评、打……),有时可以只出现一个个体事物,其他个体事物隐含其中或者省略了。

“父亲”可以说“他是小李的父亲”,出现了两个个体事物“他”与“小李”。一定的语境之下也可以说“他是父亲”,这时只出现一个个体事物,句子也能成立,此时其他个体事物是隐含了的,不言而喻,“他”一定是某人或某些人的“父亲”,否则这句话不能成立。

一定的场合可以说“他被打了”、“他被批评了”,用介词“被”,但没说出主动者,显然隐含了或者省略了一个或一些个体事物,这里“被”是省略个体事物的标记。没有这个标志,说“他打了”、“他批评了”,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会使人感到话未说尽,“他打谁(或什么)了?”、“他批评谁了?(或谁批评他了?)”。这是因为“打”、“批评”之类的及物动词常关涉两方面,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事物。

及物动词都是关系词,它在一定的语境之下可以不带宾语,这时这种由及物动词充当的关系词可以只出现一个个体事物。如:

(这个字你认识吗?)我认识。

懂得了关系词的特性,对我们正确使用关系词很有好处。句中出现关系词,常常会出现两个或多个个体事物来满足关系词的要求。比如:

(1)儿子追求徐丽莎是她在幕后操纵的。(陆文夫《井》)

(2)他陪我乘一辆吉普车,由省城直驱柳渡镇。(苏叔阳《同等学力》)

(1)(2)主语和宾语同现,从而满足了“追求”和“陪”的要求。

有时句中出现复数词来满足关系词的要求。如:

(3)“……如果当年能读大学的话,说不定我们还是同学呢!”(陆文夫《井》)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你一眼看透海

    教你一眼看透海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海洋科普知识,内容涵盖解密海和洋的差别、海流成因的发现、海雾的形成、海洋台风的威力、有趣的海洋动物、凶残的海洋巨蟒、海底的不明潜水物、太平洋上的珊瑚海、海洋探测的顺风耳等。
  • 打开天窗

    打开天窗

    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新概念作文,一个9岁孩子的七彩世界七彩梦,一方原汁原味的儿童世界。“写好作文?太难啦!”“如果能够拥有一根作文魔棒……”这本小书,将助你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圆你一个小小作家的梦想!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热门推荐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首席专宠麻辣妻

    首席专宠麻辣妻

    落魄千金徐秒晴已经二十五岁,但仍然单身。但她本人对此并不上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妙晴认识了大集团BOSS安思源,温柔体贴的优质男人从此开始对他穷追不舍……
  • 美人尸

    美人尸

    别人家刚死的媳妇天天爬上我的床,让我刨坟娶她.......死人鼻涕挂烛头,老坟出血儿化狗,爹爹死后若相唤,白骨无情莫回头!
  • 死于明天

    死于明天

    他知道,他一直在原地等她,等她长大,可是等了那么多年,她还是在一个岔路口走失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局:全面反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局:全面反攻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7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小小仙侠

    小小仙侠

    只是想写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小仙侠,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小小仙侠。
  • 谜宗者

    谜宗者

    他是一位衰气高中生。他也有过无限的幻想,但只是想想而已,本以为会这么糟蹋的衰气一生。直到收到了一条神秘的短信,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许偶尔废柴也可能拯救世界,因为没有人会当一辈子的废柴。
  • 极品偷心兵贼

    极品偷心兵贼

    去世的老头儿给聂幽安排了一个普通的身份,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去贴身保护一个女总裁,但主角名义上是个职员,就要处处被这个美女总裁刁难……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