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6300000015

第15章 观察——用眼睛采访

一、现场及现场采访

1、现场

新闻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是电视新闻采访的核心。电视新闻采访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情况。

(1)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地方;

(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第一种情况好理解,第二种情况多见于人物专访、现象、问题等采访中,这个现场,如果记者不出现就不存在。

电视新闻采访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难题:主客观问题,即电视记者一定要出现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不能记录到原始动态画面。然而,一旦电视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现场就必然发生改变,原始的状态已有所不同。记者在现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介入。

实际上,这是一个带有辩证性的问题:一方面,电视新闻在现场应尽量减少对现场的人为影响,讲究介入方式,尽可能不干预现场;另一方面,记者又要时时介入,利用观察、提问、行为等手段发掘现场有用的信息,观察现场,调查事实及原因、搜集不同的见解。电视新闻中记者的介入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过程。

记者要讲究现场的介入方法,电视新闻记者干扰现场的因素:一是人员较多,对现场会形成压迫感;二是有比较引人注目的机器存在,机器没备的陌生会加重采访对象的心理压力。其中比较突出的影响有:

(1)现场小而摄制组成员众多;

(2)人员陌生带来的紧张感;

(3)话筒运用不当,对采访对象形成干扰;

(4)记者个性张扬,言谈举止分寸失当;

(5)灯光刺眼等。

记者在现场应该着重消除上述影响。

(1)有的采访现场不一定摄制组全体成员都在场,尤其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时,在场的人越少越好,必须在场的其他人也应注意尽量减少自己存在的“痕迹”。

(2)进行采访前的交流。

(3)话筒干扰采访对象与记者的交流视线,它横在二人之间,不利于情感和心理的充分交流。在一对一的采访中,一般说来,采用无线话筒的效果要比手持有线话筒效果好。在使用钓竿话筒时,应注意将话筒的位置固定于采访对象目光所不及的地方,一般录音师的位置处于提问记者的后方,而且话筒是从记者的侧后方伸出,以减少话筒对双方交流的干扰。

(4)现场尽量不要进行人工布光,如果确实需要,也要注意光线均匀柔和。在做人物专访时,应避免灯光照射人脸。

(5)在正式录制开始前后,摄制组的所有成员应注意保持采访所需的气氛。如果采访需要欢快热闹的气氛,那么每一个摄制组成员在录制开始前都有义务使气氛轻松;而如果采访需要肃穆或感动等效果,则应注意保持安静,共同创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2、现场采访

是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现场搜集和记录新闻事实的过程。是电视新闻采访最主要的形式。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去提问、用摄像机去记录。采访的实施就是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运用观察与访问的技巧。

二、观察——用眼睛采访

观察,用眼睛去采访,是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活动的重要环节。记者的观察,是用眼睛采访,既观又察,既用眼睛去看,又要用脑子去思考。

艺术家们,如文学家、画家、摄影家论创作技巧时特别强调观察的作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知解的主要工具。作为必须真实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新闻报道就更需要到事件现场去实地考察。即“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英国《泰晤士报》某位主编重视现场观察的典型事例:每逢新来的记者去他那里报名,他总是问,进编辑部大楼门前的台阶有多少级?对方回答不出来,就让他数了再回来。用这种方法使记者进报社的第一天就要求养成严格深入现场观察的好习惯。

现代电视新闻要求记者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思考、用摄影机抓拍、用访问去深入调查。“眼疾手快”,只有“眼疾”才能“手快”,“嘴快”。

一名称职的记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掌握好在事实现场采访的基本功。

1、观察有利于获取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是指直接来自事件原始发源地的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记者的直接观察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渠道。

我国著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告诫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第一手资料比别人提供的材料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第一手材料还是判断第二手、第三手等间接材料是否真实的重要途径。

深入到现场细致观察,也是保证新闻真实和生动的条件。失实的报道,都是凭主观想象去组织,文字材料又不经核实造成的。只有深入采访,细致观察才能对现场有全面的本质的了解,优秀的电视新闻都是记者在现场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第一手材料的报道。

1998年继长江的特大洪水后,北方松花江嫩江也开始咆哮。中央电视台记者到北方去做抗洪抢险的报道。《东方时空》作为特别报道——《中国南北大抗洪》,演播室的主持人通过卫星线路,采访在哈尔滨市防洪大堤上作现场报道的白岩松,问他有关哈尔滨用水和用电的情况。事关老百姓的生活、生存,当时这也是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白岩松的回答都是他在哈尔滨亲身看到、感受到的第一手材料。关于水,白岩松说他“到哈尔滨,在房间里打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着,居民家水也一直供应很好。”那么,为什么水有保证,报道的接力棒传到在水厂采访的记者处。关于电,白岩松说“我们乘坐的飞机晚上10点多到哈尔滨,我也曾担心哈尔滨此刻一定是漆黑一片,可到了哈尔滨上空,从飞机上望下去还是灯火通明,哈尔滨供水也没受到影响”。那么,为什么供电有保证,报道接力棒又传到了在电厂采访的记者处,整个报道都是现场的目击、观察和体验。

2、观察有利于获取报道的角度

报道角度是指记者观察、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侧重点,获取报道的角度对新闻报道的新意具有重要意义。相同的题材如何能另辟蹊径,满足观众的求新求异的观察心理?相同的题材的特点存在于“相异”方面,在现场观察注意把握事物与众不同的特点、个性,以求获取报道的新的角度,新闻报道才有新意。

电视观众对会议新闻最不感兴趣,原因在于程式化报道,千篇一律,如果采访中能仔细观察,抓住特点,会议新闻同样有可视性。

例证:获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的《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1993年3月15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李鹏作政府工作报告,语调一直平缓,在讲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时,情绪异乎寻常地激动起来,针对英国港督彭定康的所谓“政攻方案”,他措词严正激烈,全场情绪也顿时激昂起来,震动的掌声代表着对政府立场的衷心支持。开幕式现场直播,随后,记者、编辑又把这不到三分钟时间里的四次掌声,单独编辑成新闻,在当天《新闻联播》里播出。

这条新闻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那么多新闻单位的记者都在现场,只有中央电视台抓住了这条新闻,这充分反映出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细致的观察和报道。如我们前面提到了《农机下乡了》这条新闻,正是由于记者的现场观察思考,才能抓住报道的角度。

新闻角度的选择最终目的是追求新闻价值。一个事实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报道,其中总有一个是最佳角度,这就要求记者现场观察,抓事物特点,并以特点作角度,给观众以新意。

3、观察有利于抓拍典型的形象和细节

电视的形象化视觉报道,画面要求记者到现场去拍摄。对于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来说,不是被动地去看,而是深入现场进行现场观察,才能在现场选择、抢拍到反映新闻本质的典型画面。举起摄像机就拍,其结果往往是拍摄一些司空见惯毫无个性的画面。电视报道缺乏形象画面的力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新闻价值,缺乏应有的感染力。

1998年中国抗洪的电视报道中的下列精彩画面,充分说明了它们的拍摄者细致的观察能力,优良的新闻素质。

(1)女童江珊被困水中多时获救;

(2)九江大堤决口瞬间;

(3)东北滨洲铁路100辆装满石头的货车浸入水中堵决口;

(4)朱容基总理拥抱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龚谷成;

(5)牌洲湾连夜救人。

宋朝王安石的《咏石榴》中,有“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说的就是典型的、有特征的细节的作用。大自然景色是如此,艺术创作是如此,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抓住、抓准了典型的细节特征,报道也就有了感染力。

细节是细微的,局部的,只有记者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真实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表现主题。

4.观察有利于结合现场提问

结合现场线索来提问,是即兴式提问的一种,它更具有感染力,更有效地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提问也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在下一节再详细阐述。

总之,电视新闻必须到现场,但记者到现场应用慧眼去发现,捕捉有价值的材料,而不能熟视无睹。一个记者最重要的是眼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通过对现实,对事件的观察,形成深刻的理解。记者的眼睛要能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事物及其内涵。

同类推荐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陈松信校长的《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是他几年来校长管理的一个结集,每篇文章都明显地打上了实践的烙印。同时,它又不是简单的事例的陈列,又都有着属于他的理性剖析。于是,让你感到鲜活而又富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书中流淌着这位校长成功的喜悦,也弥撒着某些失败教训的遗憾。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著作权—案例探究与分析

    著作权—案例探究与分析

    思想、感情的表达是指要作为著作物被认可,必须是人们精神活动的表达。因此,仅仅是一些数据或者历史事件的记载(如神州六号的发射新闻纪录,餐厅菜单等),不能说是思想或者感情的表达,因此不属于著作物。
热门推荐
  • 闪婚甜妻:总裁老公太闷骚

    闪婚甜妻:总裁老公太闷骚

    他是权势滔天,杀伐果断,说一不二的活阎王,一向视女人为粪土,却唯独对她一宠成瘾。人前他冷漠无比“女人,别妄想你不该想的!”人后他求宠无下限“老婆,亲亲抱抱举高高!”当媒体曝光他是个妻奴的时候,全世界都哗然了……
  • 冥昭战歌

    冥昭战歌

    新人新书争取更新不太监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我的暖阳一世倾城

    我的暖阳一世倾城

    时间不会忘记在我的生命里,你曾出现过。注定要相遇的人。是会成为彼此一生中的温暖。年少时,我们不相信有一见倾心,但有些人一但偶见即是一生。温暖,谢谢你曾来过我的生命,我人生在遇见你之后才算是人生。何苏叶,感谢你曾让我住进你的心房,我的一切是与你一起谱写的诗篇
  • 萌妃开挂:魔帝,我要你

    萌妃开挂:魔帝,我要你

    黑色豪门掌门人唐凤瑶一时失足,穿越到了异世界,成为相府庶女。权门之家明争暗斗层出不穷,各种渣各种狠!想让她做万年炮灰?不好意思,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她最大的乐趣就是虐虐渣,打打怪,看看美男来使坏!那个一直喊着口号要灭她的妖孽怎么回事?就算是不小心睡了他,但吃亏的是她好不。妖孽男人放话:“你只有两条路可走。”“说说看呗。”“要么睡死本王,要么被本王睡死。”“……”她心里坏笑,不就是睡与被睡吗?她表示,这妖孽不仅人美才绝、权高位重、武力逆天,还进得了厨房、撑得起天堂……肥水不落外人田呐!“男人,你,我要定了!”
  • 盖世邪神

    盖世邪神

    跳出三界外,不在六道中。何为邪?无是非,无黑白,无我无他!正道非正,邪道非邪,正邪只在一念之间。邪,便一邪成神,杀,便杀尽天下该杀之人,我命本由我,无人能改之!
  • 谢谢你,不曾离开我

    谢谢你,不曾离开我

    每一场爱情都像一场旅行,有的人可以携手走完全程,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还有的人,迷路了还可以再找到彼此。爱情要琢磨多少遍才能领悟它的真谛?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的情感小说结集,80场爱情,呈现80种爱的模样,但每一种爱情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坚守。有的爱情一牵手就是一辈子,有的爱情分分合合就是离不开……但每一段感情都或多或少要经历波折。当爱情、婚姻遭遇时间、生活的挑战和磨难,是放弃还是坚守?是逃避责任还是解决问题?
  • 灵异怪志

    灵异怪志

    灵,异,怪,神奇而神秘的事情在一个传说中神仙墓葬的周围一次又一次的发生。火狐狸、血蚊子、嗜血蝙蝠、峡谷巨蟒,一切生物的巨变都透着神奇。千年寒冰玉、火焰石、海眼、怪坡,一切的奇怪现象都透着诡异。考古学者神秘失踪、侦查飞机离奇失事、煮熟的鸡蛋不翼而飞,一切的匪夷所思都透着疑雾。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个东西——神秘力量!
  • 丑女闯后宫:霸宠帘后

    丑女闯后宫:霸宠帘后

    21世纪言情女作家慕雪晴个性开朗灵秀,一串紫水晶牵引她来到莫明时空东旭王朝,成了丞相家丢弃后院的丑女七小姐,仗义相救,她成了才华横溢的上官飞宏的千金丫环,绝顶寻参,山崖意外断了她对他的念想,皇上选妃,丑女回收她被李代桃僵送入宫中充数!亲娘传信要报仇,好!她宫中转悠期待撞上美男皇帝来一场浪漫的偶然邂逅!
  • 食色心理学:怎样不被复杂的情感逼疯

    食色心理学:怎样不被复杂的情感逼疯

    本书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两性进化过程中的食色差异。揭露男人的底牌,女人纠结的根源。食和色,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千奇百怪的男女江湖,滚滚红尘的大千世界,从怪异到正常,从变态到常态,从惊奇到麻木,始终围绕食与色展开人性的画卷,构成一幅春色盎然的“食色江湖”图。这是一本异书,最原创的胡思乱想,最生动的管理学课堂,最通俗的经济学解读,淋漓尽致地剖析男女百态,毫无顾忌地笑谈世间情事,恣意妄为地痴论社会怪相,嬉笑怒骂地调侃婚恋情爱,剽悍露骨地挖掘各种根由。虽疯傻却精辟,虽痴妄却深刻,虽怪异却真挚,虽斯文却狠辣,虽偏僻却维新,不遗余力地揭示着食色规律……
  • 别让食物偷走你的健康

    别让食物偷走你的健康

    本书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从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食品的安全隐患、需慎重对待的食物、储存和保鲜食物、烹调上易出的差错、食物的搭配、药食的搭配、患者的饮食禁忌、婴幼儿的饮食禁忌、孕产妇的饮食禁忌、各种饮食习惯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食物可能给您以及家人带来的危害,旨在帮助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掌握科学、安全、健康的饮食方法,真正做到:别让食物偷走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