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7000000050

第50章 不可磨灭的历史性成就(2)

1949年前后,20世纪前期大陆高僧如太虚、圆瑛、虚云、印光等人门下的菁英来到台湾,给台湾佛教输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与台湾本土菁英联合起来,应是推动台湾佛教转型的领军人物。星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但是,张曼涛所认为的这一转型,即“从此台湾僧人的生活型态被彻底改造,不婚嫁、茹素、断荤酒、剃发、著僧衣、受具足戒等”[46],仅表现为授予中国传统的出家戒法和重视佛教思想与学问。而今看来,这一概括还不够完整。因为尽管变化巨大,但仍然停留在僧俗有别的外形上。即使重视了佛教思想与学问——这方面也是大陆赴台学问僧的贡献很大——虽涉及内心,可仍属于“知解”的层面。而对宗教而言,信仰的转型才是最为核心的。

蓝吉富教授借鉴了科学史家库恩创立的范式概念,认为从文化史角度看,佛教信仰的范式曾经历了三次转移,即从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与密乘佛教。[47]这与笔者在1996年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48]所不同的是笔者认为,至少从19世纪以来,佛教就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转移,即人间佛教型态的创立与发展。这一佛教新型态同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原有佛教范式的又一次转移。

其初缘由乃从那时开始,大乘佛教的第二世代[49]——中国佛教中的主流——禅宗的信仰依据已经抓不住人心。当时笃诚信仰佛教,又敏锐感受到社会正在发生剧变的学界菁英龚自珍说:禅已“愈降愈滥,愈诞愈易”。“无量人问,当用无量法门……答之。……或宗《华严经》,或宗《法华经》,或宗《涅槃经》……乌有所谓教外别传者乎?”[50]这里,他并不否认禅宗信仰的依据——宗教经验,只是对排斥经典依据表示怀疑。稍后,信仰真诚无可怀疑的杨文会居士也坦然讲了类似的话:如当时禅者多不依经典,“绝迹空行,纵横排荡,奠可捉摸”,“真伪杂出”。[51]这些已足够说明,即使佛教界内部也有许多人对那些自称的“悟”表示了不信任,而社会普遍轻视佛教也与宗教信仰的真切度有关。而同时代的僧人则或因与社会隔离,或因被周围居士与信徒尊宠,显得对此有些麻木。从杨文会提出危机(末法)时代的佛教必须依经而行,规矩准绳,不容假借[52]的观点开始,中国佛教的信仰依据由唐以后偏重于个人宗教体验,转向了偏重于经典。但是,真正足以让人信仰的依据在哪里?三藏经论数以万计,其间论说内涵的差别也极大,不同经典中甚至有相反的说法,让人们信什么好呢?

于是,新一代开始了近代佛法真信仰的探求之旅。在中国有以欧阳渐、吕潋为代表的“回到印度佛教去”的倾向。在日本,“批判佛教”的代表人物松本史朗、祷谷宪昭更是以《阿含》中的十二缘起为依据,认为真常唯心论的“本觉思想”与印度的“如来藏思想”都不是真正的佛教,甚至把具有汉传佛教信仰的这些特征的佛教思想都斥之为“伪佛教”。[53]他们所谓真佛教极其狭隘,其主张具有相当程度的原教旨主义倾向。当然,他们强调理性为知识与伦理的基础、反对各类型本土文化的霸权、反对日本文化的所谓独一性与优越性都有值得肯定之处,但由此出发,如果绝对地排斥不可避免地与彼时彼地的文化传统、个人经历有关的宗教体验,则无疑走向了其自己也不讳言的唯理智论极端。[54]无论是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的各流派,其实都是佛陀思想与各民族文化传统结合的产物,修行者的个人体验则成为其中介,日本佛教也不例外。即使流传下来的早期结集的《阿含》类经典中,也不可能不受结集者身处其中的印度文化宗教传统的影响,包括婆罗门教。哪怕是反叛、批判甚至是超越传统,其实也是受传统影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宇井伯寿就说:印度“佛教最古的典籍也直接受到这些学说很大的影响,例如九次第定之四禅,或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说等诸说皆是”[55]。依唯理智论,一切经典论述无不可加质疑。于是近两百年来(甚至可追溯到明清佛教),从怀疑禅宗的宗教体验作为起点,进而怀疑汉传大乘各宗经典的理论依据,“回到印度佛教去”的倾向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轮追索的尽头。这是侧重批判的绝对主义倾向的局限。[56]

但实际上,佛教思想绝非凭空产生,脱离空间“场所”,脱离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的纯粹佛教从来不存在,公认的所谓原教旨主义之“原”在哪里?人们所追求的唯一纯正的佛法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人类理性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他们有自认之“真”,但能得到普遍认同吗?换句话说,他们追求的最终落空不可避免。但吕潋、印顺与一批日本学者的建设性在于:一方面运用文献学、考据学方法褪去了笼罩在佛教史、佛教经论上的神秘主义迷雾,使佛教与社会互动演化的实际得以显现,使佛教的伦理性与超越性内涵被认识,体现了与古代佛教相对的近代佛教特别强烈的理性化趋势。另一方面,他们对各时期各教派奉持的经论作了全面疏理,作了能够为现代人所理解的阐述,实际上也为不同人群的宗教需求,提供了多元的更为可靠的信仰依据。

相反,尽管近代最早被贬斥的真常唯心论的宗教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人言言殊,也很容易被冒充或滥用,但任何人一旦依据着其曾有过真实的而不是虚妄的体验,其信仰无比坚定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种种不同的宗教经验也可以通过归纳分析,找出其间一些哪怕不多的共同特征,以作为鉴别真妄的试金石之一。西方宗教学者斯特斯把宗教经验分为两大类,即“外向性”和“内向性的神秘体验”。扎纳则认为可分为三类,包括“自然的(宇宙的)”、“心灵的”和“一神论的神秘主义”。晚近还有斯温伯恩,他根据宗教经验的对象或媒介,概括出五种类型:1通过某种常见的、非宗教性的对象而获得。2通过某种罕见的,但公开的对象而获得。3通过某些隐秘的,但可描述的感觉而获得。4通过某些隐秘的,但不可描述的感觉而获得。5不通过任何感觉而获得。斯温伯恩甚至声称这一五分法已穷尽了所有的宗教经验。这些分类法都有各自的可取性,据张志刚教授的概括,不同的宗教体验大多有如下的共通特征:a化一感,即强烈地感受到“万物合一”或“万象一体”,以致体验主体也融合其中。b超时空感,日常的时间概念在感到万物合一的同时也消失了。c愉悦感或安宁感。d不可言说性。[57]根据这些概括,如果能结合经典中对“悟”的描述与限制——不管是禅宗经典、唯识经典或般若经典,以及阿含类经典都有这方面描述,并运用、改进传统的参悟证验方法,例如记莂,作认真的考察,相信宗教经验的真妄最终也不是不可鉴别的。总之,唯经验论固不可取,但宗教经验无疑也是信仰依据之一。

以太虚、星云为代表的另一批僧俗则明显地继承着禅宗传统,他们不但因应时代,强调信仰的经典基础,而且依据着亲身的宗教体验。早在1907年,太虚就曾有悟,当时,他正在阅《大般若经》,“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58]。因有类此的多次体验,他对把考据学方法运用于有关经典辩伪的态度明显地与欧阳渐、吕潋不同。太虚对自身体验的阐述也完全符合上述概括。据星云自己说,他也有过多次宗教体验,其中有参禅得悟,但最深的体验却来自修净:“……我在宜兰雷音寺主持佛七,有特别的感受,今天回想起来,不晓得那七天究竟如何度过的?只觉得佛号绵绵不断,缭绕于耳际。吃饭的时候,吃的仿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刷牙的刷刷声,也变成一声声的阿弥陀佛……睡觉的时候,人虽然睡着了,但是神志清明,心中仍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响个不停;走路的时候,脚步轻盈,好像腾空一般,不是自己在行走,身后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前进,而每一个步伐,也是阿弥陀佛……任何时刻所感受到的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七天就在绵绵密密的弥陀圣号之中,一眨眼地过去了,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为何物?感觉七天只不过一弹指罢了!这次的佛七所给予我的信心、宗教的体验,比过去膜拜观世音菩萨更深刻,让我体会了物我两忘、时空俱泯的境界!”[59]

正因有过与传统文化场景相应的体验,星云与佛光山明显地继承着中国丛林传统。当然,太虚与星云对明清以来的佛教流弊也有切肤之痛,他们也有批判,其批判更深入地触及到保守的僧尼们的生存根基——原有僧伽制度,因而招来的仇视比起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批判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相对思想批判而言,以太虚、星云为代表的一批人间佛教提倡与实践者更重视信仰的重建。

当然,近代佛教革新的两大派之间存在着共同点——即都重视加强信仰的理性依据。文献学与历史的考据求证依靠着理性的判断力固然不消说了。太虚还认为,现代属于“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在现代社会,“依声闻行果,是要被诟为消极逃世的;依天乘行果,是要被谤为迷信神权的。不唯不是方便,而反成为障碍了”。[60]星云说:“现代化的佛教,应该从对自然图腾的崇拜、英雄式的神权信仰,走向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现代化的佛教,不可以如过去知识低落的时代迷信怪诞,以神奇蛊惑民众,而应该将人心导引至正信的领域。”[61]在这共同的理性基础上,太虚、星云对佛教经论的态度或可用相对主义来概括,以与欧阳渐、吕潋等绝对尊从某些经典,排斥某些宗派的经典相区别。人们不必拘泥于太虚、星云两位大师早年都讲的八宗平等兼弘,或太虚晚年讲“摄小(乘)归大(乘)”,星云晚年讲的北传、南传、藏传佛教的融和之间的差异。实质上,两位大师的主张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即肯定各宗派尊奉的经典都含有相对的佛教的真知与真信仰,其间只有“含金量”多少之别。而肯定信仰的宗教体验依据,必然会走向各宗入门有异,归途一致的结论。

在当代诸多人间佛教提倡者中,星云实际上在精神上真正继承着太虚一脉,并且成功地把太虚的思路付诸重建现代佛教信仰的实践。他认为:“苦呀!空呀!无常呀!不错!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佛陀所说的三法印。但在当今说法布教时,要应用善巧方便。佛教为什么说苦?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的;苦是人间的现实,但非我们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要脱苦、寻求快乐。说到空,天也空,地也空,四大皆空……让大家很害怕,觉得什么都没有了。其实‘空’是建设‘有’的,只是一般人不了解。空有空的内容,在空的里面才能拥有宇宙的一切,不空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真‘空’生妙‘有’,我们先有‘妙有’,才能人空;先建设现实‘有’的世界,从‘有’的真实中,方能体验‘空’的智能。”[62]

这是典型的在东亚得到发扬的真常唯心论,这种“如来藏”说法也是含容广大的原始佛教中本有的,但星云继承着中华佛教传统,将其转化为合乎现代大众需求的妙有常乐,从而使得佛光人能以自己的信仰而自豪。这是几千年来,佛教在华夏正统文化的挤压下难得一见的现象,即有的话,也限于与社会隔离的信徒小圈子内。如今,台湾佛教徒也能在社会上抬头挺胸,至少也间接受到佛光山的影响。毋庸置疑,佛光山从来没有与社会隔离,佛光山徒众与台湾许多道场一样,迎受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但在星云的引导与教育下,至少大多数徒众的这一信仰是坚定不移的。

对他们中根器较好的“上智”来说,正如2003年11月24日,星云弟子、北京大学博士生满耕法师在上海回答大陆学者关于佛光山徒众日常修行的问题时所说:他们除了坚持佛光山规定的早晚功课之外,还尽力秉持“平常心即道”的理念,作为学生,就在学习与研究中修行,把研读中遇到的烦恼作为对修行的考验。生活虽然繁忙,但过得很充实。他们对佛教、对培养他们成长的佛光山,充满着感恩之情,丝毫也没有将来离开佛光山的打算。有人可能以为这是星云着意栽培的弟子,因此不具备代表性。但另一位并未被送去深造的佛光山徒众私下告诉学者,上述问题对他们来说,其实根本不成为问题。

对他们中根器一般的多数来说,在生活中修行或许较难。但佛光山各道场都经常讲经说法,都提供了个人参禅、修净或运用其他修行方法的良好条件,佛光山的“共修”氛围更有助于个人获得一定的宗教体验。毫无疑问,坚定的信仰来自经证与个人体验的结合。这一点也许并不新鲜,但与佛光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和,却是现代的特有现象。佛光人都可以依自己的性情,或从事社会教化,或投身佛教教育,或做文化事业,或开展慈济志业,或道场管理,或信众接待,或国际交流……在追求终极解脱的同时,又过着有社会价值的生活。这与明清以来的僧众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在佛门只是早晚课诵、诵经、下田、拔草、诵戒,还要做什么?”逢“初一、十五,再加上为信众消灾、祈福、荐亡等婚、丧、喜、庆,有时候进塔,进牌位”,年复一年,就这样过去了。[63]最后,不过是“吃三餐,一个床位、死亡入塔、入功德堂”[64]。这还是比较好的寺院中的僧尼一生。如此,纵然还保持着信仰,个人的心灵也有所安顿,然而信仰应有的指引作用与鼓舞作用都没有体现。保持信仰当然比不信好,但这样消极的信仰无论对佛教,还是对社会,有多大的意义?至于僧人信仰丧失,只是鉴于回俗必须忍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不得不借佛营私的阴暗面在现代也是屡见不鲜。而这些,正是信仰重建的必要性所在。

吕潋、印顺等对真常唯心论信仰的批判固不易,而重建信仰更难。太虚只是初步地指出了重建之方向,而星云一生最伟大的贡献也就是在现代佛教信仰的重建上迈开了坚实的一大步。通过他的努力与佛光山形象的传导,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欢欣快乐,突破守旧形象的宗教,致使台湾的佛教徒对自己的信仰感到骄傲,面对西方宗教的评比,再也不必退缩”[65]。

三、让务实的光辉驱散疑云迷雾

从杨文会开始办新式佛教学堂开始,佛教现代转型的道路实际上已经展开,但始终在摸索中曲折前行,其上空笼罩着一片疑云迷雾。这些问题是现代佛教所难以回避的,对此,星云有的作了善巧的回答,有的则不争辩,直接了当地去做。让务实的光辉驱散疑云迷雾,这是星云的作风特色。

十年前,蓝吉富教授在《当前华人佛教在教义与实践上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就概述了现代宗教理性化趋势与杂有宗法传统的佛教信仰价值悖离之间的若干疑惑。他指出:

同类推荐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共涵盖了“劝人改错”、“闻错即改”、“改错纳谏”、“教子感亲”等多方面内容,精选了数不胜数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书中的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
  • 恋上冷公主

    恋上冷公主

    她狡诈、冷血、腹黑、机智、美得让人看不透从小被人抛弃而无意中被一位老头捡到谁知那老头竟然是世界首富!老头把她送去杀人不眨眼的地方练习...3年后回归、已不再是柔弱而是离城千金他腹黑、强大、霸道、帅气、骨灰男级。当她遇上他会遇上怎么样的结局呢?拭目以待咯...各种困哪等着他们........
  • 千年龙骨

    千年龙骨

    一块千年龙骨的出现,昭示着一段隐秘的历史和一个失落于古代的宝藏。当北风特战小队的队长欧阳莫从精神病院中救出唯一能够读懂“婆罗谜文”的教授后,才愕然发现,龙骨之上竟然隐藏着楼兰王子给后人留下的谜文……
  • 证魔道

    证魔道

    这是一个热血的舞台,这是一个强者的角逐。尤天本就嚣张,敌人却更加猖狂。噬魂殿既然骑到小天头上,那就毁灭吧。嗜血宗也欺负上门,忍了。咱打不过人家。不过,嗜血宗这三个字,我记住了。待得强势崛起……
  • 吹响未来的哨音

    吹响未来的哨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绝色江南

    绝色江南

    十三年前的竹筏上的白衣女童,是念念不忘的圣洁的雪,是否当初就该告诉知你,复仇后我将去大漠,与你所去的江南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然而,在那楼顶对月诵词的女子,只惊鸿一瞥,就已占据自己的心,我来江南了,为了七七之约,更为了想见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灭世血歌

    灭世血歌

    异大陆的侵袭,血染青天。奈何奈何。草莽少年,逆袭而上,踏诸天万道,携无上风采,铁血镇压。那灭世般的风姿,伴随无尽的血雨,是狱中恶魔,还是人世间的守护者。
  •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她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国公府纨绔千金。没有一心致她于死地的后妈,没有萧蔷起怨的嫡庶兄弟,没有因她是废柴而百般刁难的姐妹,只有待她如掌上名珠的祖父母和几位婶婶、姑姑。她横行霸道,无人敢惹;她琴艺无双,可吸引的却尽是禽兽……国公爷有命:“想嫁哪个男人?抢过来就是了!”
  • 燕子李三正传

    燕子李三正传

    燕子李三是清末民初一位传奇式的侠义人物,他的故事在京津一带流传甚广。他侠肝义胆,从不曾被命运缚住手脚;他穷困而不沮丧,遭痛楚而能超脱,是一位善于在打拼中“自胜”的人物。本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将燕子李三的半生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为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燕子李三。
  •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