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200000045

第45章 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1)

一、大革命失败,别人脱党他入党

陈伯达于1904年10月出生于福建惠安县岭头村一个破落的秀才家庭, 其高祖父陈金城是道光进士、刑部主事,林则徐被诬陷撤职,陈金城和陈庆镛(道光进士、监察御史)曾上书弹劾直隶总督琦善。可以说,陈伯达出身于旧式的书香世家,只不过到其祖父辈,随着旧式科举的结束,家道中落了。或许是家学渊源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陈伯达颇具才学。陈伯达15岁考入华侨富商陈嘉庚创办的厦门集美师范学校,17岁回到惠安老家当上小学教员。18岁的陈伯达一边任教,一边学英文,还忙里偷闲耍耍笔头,当年就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了《兵?痞?》一文,不久还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小说《寒天》。小小年纪,初露“秀才”之相。

1924年,20岁的陈伯达来到上海,一边在一家小报当记者,一边进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与中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学习期间,受在该校执教的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张太雷影响,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

1925年春,21岁的陈伯达回到厦门,担任国民党独立第4师师长张贞的秘书,并兼任福建陆军干部学校政治教官。陈伯达一上任,就在《洪水》杂志上发表了《努力国民革命中的重要工作》一文,并为此深得“爱其文才”的张贞的赏识。陈伯达也很快经人介绍,在厦门参加了国民党。在厦门和福州,陈伯达虽然为张贞工作,但与在福州活动的著名共产党人王荷波过从甚密,并受王荷波之邀,担任了王荷波组织的工人纠察队的顾问,因此被福建国民党右派列入“赤色分子”黑名单。1927年4月初,国民党右派“分共”时,在上海的蒋介石签发了福建分共清党要屠杀的“共党”黑名单,陈伯达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也赫然列在黑名单中。仍任独立第4师师长并兼福州卫戍司令的张贞,接到将陈伯达“就地处置”的指示后,竟以私谊为重,送给陈伯达1000元大洋做路费,派心腹秘密护送陈伯达逃离福州至厦门。随后,陈伯达经过化装,从厦门赶往上海。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赵世炎、陈延年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倒在蒋介石的屠刀之下。就在这时,陈伯达由厦门乘船进入上海。这时的上海,腥风血雨,风声鹤唳,报纸上叛徒自首、共产党组织被破坏、共产党员被处死的消息随处可见,共产党人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但此时的陈伯达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尤其自己险些命丧蒋介石之手,极为痛恨,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是向上海的中共秘密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非常时期要求入党,本身就表明陈伯达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所以,经陈伯达的老相识张觉觉和陈少微两名共产党员做入党介绍人,陈伯达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免了陈伯达的一年预备期,直接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陈伯达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很难在上海立足,便奉党组织之命,跟随王明、李立三、罗亦农、王荷波等一批共产党人,撤向武汉。到了武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科科长,开始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不久,他被派赴苏联学习。1930年底,26岁的陈伯达回国。1931年春,陈伯达来到上海,不但见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同班同学王明,还见到了校长米夫。此时,与陈伯达同岁的王明,已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取代李立三,掌握了中共的实际领导权。陈伯达在上海逗留两个月,随即被王明派往天津,到中共顺直(即河北)省委宣传部工作,负责编辑、出版《北方红旗》,继续做宣传工作。不料陈伯达抵达天津不久,中共顺直省委机关遭到国民党特务破坏,化名王通的陈伯达,与省委其他一些领导一起被捕。

闻知陈伯达在天津被捕,已经转向反共、担任国民党第49师师长兼福建“剿匪司令部”司令的张贞,出于私谊,再次出面营救陈伯达。在张贞的活动下,1932年陈伯达被保释出狱,随即被党组织派到张家口在吉鸿昌部队工作。在吉鸿昌部,陈伯达边工作边研究中国哲学,并撰写了《论谭嗣同》,在吉鸿昌资助下出版。1935年北平发生“一二九”运动,陈伯达奉命与李葆华、柯庆施等一起领导北平学生总罢课。1936年春,刘少奇以中央代表身份来天津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随即,刘少奇改组北方局,提名彭真任组织部长、陈伯达任宣传部长、林枫任秘书长。自此,32岁的陈伯达因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长,在党内开始有了一定的地位。

1937年7月,北平沦陷。8月,陈伯达带着妻儿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二、毛泽东和陈伯达:“哲学”的亲密接触

陈伯达到延安后,先在陕北公学任教,接着在康生当校长的中共中央党校任教。1938年5月,中共中央培养理论干部的马列学院成立,陈伯达的老朋友张闻天任校长,陈伯达又被张闻天调到马列学院任教,负责讲授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历史和哲学。总起来看,陈伯达自入党之后,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做党的宣传工作或理论工作,为他日后成为中共“理论家”打下了基础。

有一次开会,张闻天当众向毛泽东介绍道:“这是刚从北平来的陈伯达同志。”虽然这时的陈伯达在延安已经小有名气,但延安党的高级干部太多,仅仅是个教员的陈伯达并未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令毛泽东对陈伯达刮目相看。

那是一次讨论孙中山的思想理论座谈会。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双方各有道理,争论颇为激烈。就在这个时候,陈伯达发言说:“我认为,孙中山的思想有两个两重性,既包括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又包含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对问题进行两重性分析的高手,陈伯达对孙中山思想的两重性分析,很对毛泽东的胃口。坐在一边静听众人辩论的毛泽东轻声问旁边的人:“现在发言的人,叫什么名字?”旁边的人在纸上写了“陈伯达”三个字。陈伯达讲完,毛泽东当即站了起来,高兴地说:“刚才陈伯达同志的发言很好,很恰当地分析了孙中山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

散会之后,毛泽东把陈伯达留下来,问了一些关于他的情况。当晚,毛泽东即派人通知陈伯达,要他赶到机关合作社食堂吃晚饭。毛泽东邀请,小小教员的陈伯达怎能怠慢?陈伯达闻讯,急忙赶去。到了那里一看,原来是毛泽东宴请一位美国记者。见陈伯达到来,毛泽东对陈伯达说:今天宴请美国客人,顺便也请你。

毛泽东、翻译、美国记者、陈伯达4人,边吃边谈。对中国古代哲学饶有兴趣的毛泽东得知陈伯达在北平中国大学开过先秦诸子课后,开始和陈伯达谈起中国古代哲学,越聊越投机。通过谈话,毛泽东认为陈伯达对中国古代哲学颇有研究,建议陈伯达在延安举办中国古代哲学讲座。

毛泽东提议,陈伯达当然照办。但令陈伯达意外的是,几乎他的每一次哲学讲座,毛泽东都去听。毛泽东去,许多人当然也跟着去。很快,陈伯达在延安理论界声名鹊起。

陈伯达讲授哲学,毛泽东重视哲学,大家跟着毛泽东去听哲学,在延安中共高级领导干部中掀起了不大不小的“哲学热”。于是,1938年秋,“新哲学会”在延安应运而生,俨然“哲学家”的陈伯达成了这个学术团体的领头人,执笔写了《新哲学会缘起》,发表于1938年9月《解放》周刊上。

在一年多的教学和讲座中,勤奋的陈伯达笔耕不辍,连续写出了《墨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三篇大作。

1939年1月,陈伯达将《墨子的哲学思想》一文,恭恭敬敬面呈毛泽东,请求毛泽东给予指正。

毛泽东很仔细地读完《墨子的哲学思想》,亲笔给陈伯达复了一封信:

伯达同志:

《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有几点个别的意见,写在另纸,仅供参考,不过是望文生义的感想,没有研究的根据的。

敬礼!

毛泽东

二月一日夜

通常写信很短、且事务繁多的毛泽东,“写在另纸”的“几点个别意见”,居然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可见对陈伯达此文的喜爱和重视。

陈伯达受到鼓励,又向毛泽东呈送上《孔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两篇文稿。

毛泽东读后,于1939年2月20日写了一封更长的信致张闻天转陈伯达。信中,毛泽东详细写了7点意见,针对陈伯达的文章,谈了自己对孔子哲学思想的看法。当天陈伯达接到毛泽东信,立即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修改,21日改好后再呈毛泽东。第二日,即2月22日,毛泽东又写一封信致张闻天转陈伯达:“伯达同志的文章看了,改处都好。但尚有下列意见,请转伯达同志考虑。……”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又补充了3点意见。

延安时期,由于国共合作,环境相对稳定,是毛泽东理论著述非常丰富的时期,著名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哲学思维的代表作品。坦率地说,一般性的文章是不入毛泽东的法眼的。毛泽东如此看重陈伯达的文稿,二人如此“哲学”的亲密接触,一方面说明陈伯达确有其过人才气,另一方面也说明两人兴趣相近、意气相投。

饶有趣味的是,毛泽东将给陈伯达探讨哲学问题的信先致张闻天,请张闻天转陈伯达,一是或许有当时毛、陈二人政治地位相差悬殊的缘故,二是似乎毛泽东也有让张闻天知晓陈伯达“理论水平”很高,为将陈伯达调任自己的政治秘书做铺垫之意。

三、调任毛泽东身边,31年政治秘书生涯里地位不断攀升

果然,就在毛泽东、陈伯达往返探讨哲学问题的书信之后不久,身为马列学院院长的张闻天找到陈伯达,告诉他,毛泽东提名,要调他到毛泽东办公室工作。陈伯达以欣喜的心情,立刻答应下来。

陈伯达调到毛泽东办公室后,担任的职务是“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秘书长是毛泽东的老朋友李六如。中央军委主席为毛泽东,因此陈伯达也就是毛泽东办公室副秘书长,实际上也是毛泽东秘书。自此至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陈伯达政治生涯结束,陈伯达给毛泽东共做了31年秘书。其间陈伯达飞黄腾达,“文革”中一度跃居中共第四,起点也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这个岗位。

毛泽东为新调来的陈伯达拟定了四个研究课题:《抗战中的军事》、《抗战中的政治》、《抗战中的教育》、《抗战中的经济》。这种研究工作,可以说正是陈伯达所长。因此,在毛泽东的直接指导下,陈伯达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这些资料,后来分为四册印行。陈伯达后来回忆说:是毛泽东帮助了他,把他的研究工作的注意力,从古代转向了现实生活。

1941年7月,1938年成立的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简称“马列学院”)改组为中共中央研究院,院长为张闻天,陈伯达任秘书长兼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同年,为加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共中央又成立了中央政治研究室,陈伯达被任命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直到1942年延安整风时解散。在此之后,陈伯达的职务虽然不断变动,但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一职始终牢牢地稳稳地不动。正是在毛泽东秘书这个岗位上,由于毛泽东的信任,陈伯达逐渐进入中共高级领导层。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陈伯达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居第47位。这时,陈伯达已经在中共中央担任宣传部实质性的工作了。

194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开办马列学院的决定》,决定在西柏坡李家沟村创办直属中共中央的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以刘少奇为院长,陈伯达为副院长”。在马列学院中,著名哲学家杨献珍只是个教育长,艾思奇是个普通哲学教员,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是个普通语文教员,而陈伯达居然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刘少奇之下做副院长,可见其政治地位已经很高,中共“理论家”地位已经确定。也正因为如此,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被递补为中共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陈伯达在继续担任马列学院副院长的同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主任郭沫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郭沫若)、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部长陆定一)。与此同时,陈伯达还是刘少奇任主任的“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中一个重要成员,从事《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

此时的陈伯达已经在党和国家的文化教育和宣传领域中承担很实质的重要责任。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建延安时期的中央政治研究室(简称“政研室”),陈伯达担任主任。这个政研室主要由哲学、经济、历史、党建四个组组成,任务很明确,实际上是直接为毛泽东服务的一个秀才班子。作为主任的陈伯达,他的办公室和毛泽东的办公室并列排在一起。

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明确任命中共中央主席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俗称“五大秘书”。当时,中共中央主席是毛泽东,所以中共中央主席秘书实际上就是毛泽东秘书。五大秘书的分工是:陈伯达、胡乔木为政治秘书,叶子龙为机要秘书,田家英为日常秘书,江青为生活秘书。身为政研室主任的陈伯达是首席秘书。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陈伯达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从中共七大的第47位跃居第21位。

1958年,中共中央创刊了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现有资料看,这个杂志的创办与陈伯达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

1958年3月22日,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谈到关于“出版理论刊物问题”时说:“陈伯达写给我一封信,他原来死也不想办刊物,现在转了一百八十度,同意今年就办,这很好。我们党从前有《向导》、《斗争》、《实话》等杂志,现在有《人民日报》,但没有理论性杂志。原来打算中央、上海各办一个,设立对立面,有竞争。现在提倡各省都办,这很好。可以提高理论,活泼思想。各省办的要各有特点。可以大部根据本省说话,但也可以说全国的话,全世界的话,宇宙的话,也可以说太阳、银河的话。”

同类推荐
  • 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国家的性质就是阶级专政,即:在一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和政治统治。因此,国家是统治阶级共同的集体力量与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对社会实施领导和管理权力。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本书比较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俄罗斯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发展。全文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自转型以来俄罗斯联邦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政党制度和主要政党的演变和发展,寡头与政权关系,普京政权的主要依靠力量,给俄罗斯国家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车臣问题由来与发展,各种政治思潮的碰撞和主要政治人物的命运,以及对当前俄罗斯社会所存在的对原苏联怀旧心理的认识等。
  •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本书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编撰了《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一书,旨在给正在创业和创业有成者提供创业与守业的参考读本。我们力求做到去其糟粕而九九加一,旨在告诉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靠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试想,中国古代的缔造者、仁臣良将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才达到成功彼岸的。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热门推荐
  • 别了,烽烟

    别了,烽烟

    边城小站,远观青山、绿水,近看站台铁轨。俯仰间往事在眼前闪过......
  • 迷离无心碾成尘

    迷离无心碾成尘

    谁嫁衣如火,惊艳红尘,愿铺红妆十里,等你回心转意:谁柔情似水,撩拨情意,原绾青丝,许三生不负:谁如花似云,朦胧了芳心,谁清姿若柳,演绎倾城,谁酿成一壶回忆,饮一盏可惜。
  • 原地捉妻:迷糊小娇妻

    原地捉妻:迷糊小娇妻

    她着他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凝视着他,红唇轻启“如果有一天,我走失了你的世界里,你会来找我吗?”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拥她在怀。可她知道了他的回答。“对不起!”他低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为什么!”她紧紧抓着手机,全是汗水。“我给不起你要的,所以……!”他再也没有说话,她挂了电话,手机滑落在地。脸上早已泪流满面。曾经以为一起走过那段甜蜜、悲伤的青春,爱会一直如初见时美好。她选择离开,回到从小的长大的城市没料到会再一次回到这里,原来从未放下。那一份爱,依旧还在,从未忘记!如今的他是否还记得!这一份纯粹的爱还能否继续?
  • 粤剑编

    粤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流氓军团

    异界流氓军团

    “单挑靠美女,上阵娘子军。”——死逗比刘宏的猥琐哲学。一道雷劈给屌丝统一异界的重大使命,啥都没有你在逗我呢!异能?嗯,反正这玩意儿是比魔法好使,没咒语不考验智商。没人?美人!你们召唤巨龙也太low了,看着不会吐吗?哥这里啥美女没有羡慕去吧!统一异界刘宏还有一个大麻烦……这么多人,婚礼怎么搞?
  • 定情人

    定情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初啼唯柳:嗜血庶女十三岁

    初啼唯柳:嗜血庶女十三岁

    一出生便被冠上克双亲之名,母亲难产而死。父亲还想多活几年?所以就把她送到外公家抚养?再次回来,以为是父亲回心转意。谁料到只是要她代替自己的才女二姐,嫁给母亲是丫鬟出生的七皇子。二姐颜美如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注定要成为太子妃?呵呵,那她颜初啼还偏不如了他们的心愿。没想到才貌双全的二姐竟然‘爱’上了一个落魄的穷书生。三姐也要嫁?可别忘记刚入府的那天的那一推之仇,会让你称心如意?且看她颜初啼如何玩转宫闱宅斗。
  • 炼阳

    炼阳

    混沌求永生,炼阳化九重。圣人为蝼蚁,玄黄一小童。宇宙中的四象至圣为何要颠覆混沌、重开纪元?一个玄黄大陆的卑微小童,如何一步步成长成为比肩四圣的存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能否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
  • He Fell In Love With His Wife

    He Fell In Love With His W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