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6300000016

第16章 天水古树与民俗(3)

明清时代,春节祭神树风俗就很流行。《秦州直隶州新志·礼俗附》:“民间每岁首先于除日院中植松树一,为楱神之所,有案,置香炉、祭品,大门内壁间有龛,祀土神,庖中木为龛,祀灶神;主在正寝,既昏,编烧烛焚香暨纸币。礼毕,子孙弟姪拜祖父母、父母、诸父兄,辞岁,之日质明松树前,案上供饮饼,大七寸许,凡十二,有闰,则十三,或加以豕首。松树惟州城有之,余则否祀,灶以鸡,饮饼数如前较小,土神惟以香烛……至十七日止,去松树,撤阵器。”栽松以招众神,祭拜松树如同祭神,孔子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清代,天水春节期间民间杂祀风俗,至今在农村某些地方还在沿袭。其实,这是典型的社树崇拜风俗。以树木为神灵,并赋予它以祖先、宗族、社神等含义,在我国历史悠久。

今天水市秦州区太京乡庞家沟生长的古树毛白杨,麦积区麦积乡朱家后川村中龙爪槐和油松,麦积区甘泉乡白石村山神庙古柽柳,礼县祁山乡何台村“柏树坡”,以及散存多处的风水林最为典型。

天水市西17公里藉水南边的庞家沟村生长着三株古老的毛白杨,当地俗称“冬瓜白杨”,“憨白杨”。毛白杨(Populus tome—heosa Carr)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也是甘肃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据陇东各县县志记载,在甘肃已有二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其速生性、材性、抗旱性以及绿化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重视。庞家沟村中民居门口的1株,树高21米,主干高6米,树围5.50米,基围6.50米,冠幅南北20米,东西17米,树皮为灰色,有深纵裂纹。距此株东南向40米处有两株并排而生:北边一株树高22米,树干高7米以上为树冠,树围5米,基围7.7米,冠幅南北17米,东西16米,树皮呈灰色,深纵裂纹。南边1株树高22米,树干高7米以上为树冠,树围5.36米,基围8.40米,冠幅南北16米,东西20米,树皮灰色,深纵裂纹;此两株主干明显,侧枝有干梢现象。庞家沟村的三株毛白杨高大挺拔,生长旺盛,树形美观,已有600余年的树龄(系甘肃省农业大学林学系测定),为黄土高原所罕见是全国乃至世界杨树中的瑰宝,堪称“中华第一毛白杨”。从所处方位来看,三株古杨正好处于东西、西北向的直线上,分布规律(据说南两株与村中1株均已砍伐)。当地居民对其倍加呵护,适时培肥、浇灌,视之为护村神树。庞家沟所在,正是天水史前文化的西山坪遗址范围,有7000年的人类居住开发史。据本村庞家老人重修《庞氏族谱序》称,今村中庞姓人为清初自宁夏固原迁徙而来,时祖(名不可考)任固原提督,奉命前往武都(路线天水一礼县一武都)途中定居今址,后祖战死,修造庞公祠,庞家沟村亦随之得名。据村民回忆,庞公祠即建于今毛白杨之正西20米处台地上,毁于1968年。民谚所谓“先有憨白杨,后有庞家祠”正是指此。可见,在庞姓族人徙居此地以前,毛白杨所在处或是荒湮的村庄,但已无法考研,时毛白杨已约600年了。作为清朝武将,庞氏祖先选择在此落户,从风水环境的角度考虑,背山临水,又有古杨陪衬,安静祥和,独具天然风采;就主观愿望而言,苦于征战,追慕桃源之风,选择僻壤山居也合乎常理。随之,稀有和古老的毛白杨,受到庞氏族人的重视,成为他们的护村之宝,与山神、土地神无异。毛白杨与庞家沟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毛白杨是庞家沟村的标志,家乡的概念完全可以与之互换,是典型的“社树遗风”。今村中巷道一株以西为原民国乡绅庞振基的宅第,保存较为完整,为清末建筑,宅门右前方即毛白杨,杨树以北10米巷口处原有牌楼一座,可以想象当年气势。把宅院建于古毛白杨树旁,寓有镇宅驱邪,象征人丁发达、追求显贵的迷信色彩。类似的还有天水市胡氏故居内南宅子旁600多年的国槐。

古代官宦及有钱的家族在庭院宅门种竹植树,尤其注重其象征寓意,这一点是深受封建社会祥瑞征兆观念影响的结果。《三国志》载:刘备少孤,与其母编履相依为命,其院旁有古树,冠如华盖,邻人以为有王者之气,后果应。这种传说中富贵荣辱与古树征兆相关的观念,在于余年后明清时代的天水民居文化中仍有着强烈的反映。当然,其它的民居院落植树的习俗也很普遍。

此外,在庞家沟村山神庙内有200余年古柏一株,毫无疑问。其最具社树意义。在村南200米处有庞氏坟茔,墓碑林立,起自康熙,止于同治,凡九世200余年,多有封王拜爵,其中有300年古柏一株,与成规模的墓碑一起烘托着毛白杨村宅庞氏家族昔日的权贵显赫。珍宝古杨也似乎确实发挥了它祐护农民发达的宗教意义。当然,民间村宅的古树不仅有风俗观念上的内涵,它一经生成(指有一定的树龄)也就上升为稀奇的民俗景观,或古雅苍劲,飞鸟栖巢,蜂蝶觅花,绿阴铺地;或顽童争逐,老叟闲憩;或一枝独秀,气压山城,如丰碑永固,似铭刻不朽,一派幽雅风光,桃源世界。

原始社树崇拜的直接遗留是在宗祠、土地庙、山神庙、城隍庙植树,多有祖先、家园的象征寓意和驱鬼避邪的迷信色彩。

在今天水市麦积区麦积乡朱家后川村北翠英山巅原朱氏家庙(当地称祖先堂,建于清初,毁于1966年)遗址处,留存有一株古龙爪槐和一株油松,龙爪槐树干高7米,3米以上分枝多扭曲南展,树围1.22米,基围1.32米,树枝盘旋曲折,如游龙潜跃,腾蛟飞舞,有蜿蜒婉转的流动感,也仿佛一曲抑扬顿挫的音乐,韵味无穷,极具美学价值,树龄约150年(此树已死)。油松位于槐之南侧25米处(为原庙门),树干高22米,5米以上分两枝,树围2.84米,基围3.02米,冠幅南北5米,东西8米,皮似鱼鳞,重枝劲健,通体呈擎天立地状,树龄约200年,当地人有孤凤展翅之喻。与龙爪槐遥相呼应,置于群峦、翠峰、碧流之间,别有一番风采。如此美景,现于山隅僻野,有如鬼使神差一般。其实,古树所在的朱家后川村确有来历。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灭亡,不久清兵入关,宗族王室散逃民间,时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松长子敬王之后裔肃王(朱识鋐)携家潜逃于今麦积山丛林地带,后定居于今址,也就有了朱家后川一名。曾书一联云:“宗风大振,长安市上作宾做主;政令全提,陇右山中学释学儒。”其中不无复兴旧业再起宏图的政治理想,也流露出参禅习儒的遁世心态。朱氏家庙遗址上的龙爪槐和古油松,大概植于晚清。作为衰败的王侯之家,强烈的故国之思和复兴愿望,在短期内很难泯灭。所以,朱家后川家庙中的古龙爪槐是有深刻寓意的。宗祠为祭祀祖先的场所,而对朱氏来说则犹如宗庙一样,仪式和习俗更为正统。龙爪槐于家庙,表示其族人为皇室之后——“龙子龙孙”。《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有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以乔木指故国,那么,此处的龙爪槐就犹如明之故国,今朱姓村民仍有在槐树下焚香祭祖的习俗,其“原始社树”的意义就更为明显。与之相关,其它地方的神庙、祠堂处的古树也大多有家园象征、宗族标志的意义。

还需说明的是农村山神庙的古树多有“驱邪除鬼,护村镇庄”的效应作用,其树种也多柳、杨、柏而少桑、槐,其因“桑”与“丧”谐音,槐从鬼旁有阴浊之气,均属不祥,故有忌讳。在今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乡白石村山神庙院内有一棵老柽柳,树高8米,树干以上呈散枝,树冠向东倾斜,树围2.4米,基围2.8米,冠幅12米,树龄有300余年,为天水柽柳家族的“老寿星”。柽柳并非柳,柳属杨柳科,而柽柳为柽柳科,又名“红柳”、“观音柳”、“西河柳”,枝条柔细下垂,特征与柳相近,为沙漠中常见树,自5月至9月,花开不断,老树著花,古雅而婀娜,故称“三春柳”。柽柳在宗教祭祀场所扮演着与柳完全相同的“角色”,民间流传“桃柳驱邪”的除鬼说法。《齐民要术》:“正月且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人家。”佛教也认为柳有驱鬼除魔的作用。观音菩萨宝瓶插柳枝,用以蘸圣水善度众生。佛教经典《灌顶经》载,禅拉比丘用柳枝诅咒龙等等。中国民间信佛之风很盛,由于知识文化水平所限制,神灵混杂,杂祀、谣祠很普遍。柳能驱鬼的民间习俗是很普遍的,这里的柽柳显然代表着这种大众心理,植于山神庙,以“护村保民”。

“城隍”、“山神”、“土地”,专门司管一方水土,确保居民平安,是“社”的派生,其中古树即“社树”。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绿化环境、居所的意识越来越强,封建社会时在乡间村寨,出现了乡绅带头、村民响应广辟“风水林”的积极行为。历史时期天水地区的大片人工森林,即是“风水林”的遗存,可惜今天多已伐毁。“风水林”包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代中国堪舆学(风水学)极为发达,在选择、建造居所(阳宅)和墓葬(阴宅)时,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很重视风水。“山环水抱”、“林木修茂”被视为阴阳两宅均可辟用,象征子孙荫福的“风水宝地”。风水学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在中国数千年营造城镇、宫殿、寺庙、民居及陵墓的演变中,风水不仅是关于环境景观优选的理论,而且是满足人们心理和行为需要的易理思维。”

如同原始意义上的“社祭”与“社树崇拜”一样,风水林就是风水内容生动、具体、可感知的承载方式。风水林选址注重阴阳五行、八卦理论、镇山、向山的辟让、迎合等,其绿化地域多沿村落镇山呈环带形,或专辟为长方形、圆形,树种以松柏为主,考虑到坟地讲求“树木”(陵园或有地位显赫的人遵从墓葬封土树木),但忌植桑、槐,允许种柳,或为柳与阴间有关。《论衡》:“旦出扶桑,暮入细柳。扶桑,东方之地,细柳,西方之地。”从木到酉,酉即下午五时至七时,为日没暗冥之时,柳即暗冥。桑则为东方阳世之象征,故忌桑,避“丧”谐音也是一种原因。除却这些,社树崇拜中“庇护家园”的原始宗教意义仍是主导因素。

在今天水毗邻的礼县祁山古战场遗址范围内的何台村“柏树坡”即为一处典型的、保存完好的风水林。何台村位于西汉水南的南山麓,与祁山堡隔河相对,“柏树坡”即该村山顶的“风水林”。其林沿山坡东西向,呈长方形,面积约40余亩,有100年以上的古柏1000余株,其中最大的一株俗称“孔明柏”,蔚为壮观。登上祁山堡南眺,有翠峰映照的感觉,堪称祁山堡古战场的绿色长廊。但“柏树坡”作为风水林,是有它独立的民俗意义的。此林为该村清末乡绅何廷杰于光绪年独资辟建,已愈百余年,至今村民每年正月都有祭树祭林的风俗,也有为小孩指认古柏作义父、义母的习惯,更严禁本村或外村人伐木取材。清末民国初期,何氏为礼县著名的地方豪绅,乐善好施,注重当地文化教育,兴建“俊风小学”(今何台小学、祁山中学前身),地方民众尊称为“活老爷”,并习传全靠当地“风水好”,才出了这位大善人。民国时,小学校自编校歌中有“汉水漾漾,两山苍苍”之句;两山,一指祁山堡,一指柏树坡。“柏树坡”风水林有着丰富的古树民俗风情和文化含义,是原始“社树崇拜”遗风和“风水林”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以真实的存在,独特的风情,证实了天水民俗风情中的古树文化精神。

此外,“柏树坡”不仅属于社树遗风的风水林,而且是一个典型的植物地名,确切地讲,是一个古树聚落地名。

我们认为,天水古树文化与民俗在妥善保护古树文物的基础上,应集中力量利用天水古树文化资源,促进天水旅游经济发展,以古树文化为核心,构建系统具体而生动典型的古树文化内容,增加旅游含金量和丰富性。

三、古树与天水地名

地名,简言之,就是标志具体地理地域区间的符号。地名在人类发展史上意义重大。文明时代以前,文字尚未出现,地名更多地是以观念指称、图识标记和语言交流得以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交往日益增多、频繁,活动范围愈来愈广泛,封闭的地理单元亦随之趋向整体化,地名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字出现后,地名更多地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并成为与人类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交通等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社会命题,于是,也就形成了一种多元交汇的文化现象——地名文化。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符号或图标标志具体的地理实体和地域范围;二是承载着特定地理实体和地域范围的自然及社会的具体文化内容,即地名能反映与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问题,同时,也包含深层次的观念、习俗等人文特质。地名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一些本来面目。

天水古树文化地名,是特指今天水及周边地区内与目前尚存古树文化有关的或以历史时期古树命名的居民点、村寨、活动区等地理实体或地域单元。天水古树文化地名是各个历史时期以树木为名命名的,在天水历史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沿用至今,它主要反映天水历史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它以鲜活的形式,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史料。据调查统计表明,天水及周边地区静宁县、庄浪县、西和县、礼县、成县、徽县、康县、岷县与古树相关的地名共计181处,其中,古树特殊地名,即不以某一树种专称的泛指名称(如木树关、神树村、木皮岭、三棵树等等)有15处;其余166处皆以某种树名专称,如大柳树村、槐树沟等,而这类地名中涉及树种多达27种,有柳、槐、杨、柏、松、梨、榆、杏、桦、银杏等,其中尤以柳、槐、柏、松为最,以柳命名地约占古树文化地名总数的15.5%,槐、柏、松、梨命名地名约占古树的7.1%、8.3%、7.1%、7.1%。

同类推荐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本书所选名言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外,大多数还具有劝世的功能。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沛春风……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热门推荐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末世之剑魔

    末世之剑魔

    有人说,神遗弃了这个世界,人类即将灭亡。有人说,神选择了这个世界,人类即将浴火重生。还有人说,神选择了无数世界,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又有人说,这里只不过是众神的玩具城,而他们,是众神的玩具。
  • 绝代妖锋

    绝代妖锋

    足球,是什么?是一个物体的名字?或者是一项体育运动的名称?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足球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是他们一生的信仰。利物浦名帅比尔·香克利说过:“足球无关生死,但足球高于生死。”对于数以亿计的狂热足球爱好者来说,对于一名球员来说,对于许许多多的足球工作者来说,这句话,就是对足球最好的诠释。
  • 大周行医记事

    大周行医记事

    穿越到苏府还能继续学医真是意外之喜,原以为能悬壶济世平平淡淡一生,没想到却被卷入莫名其妙的纷争中,宫斗宅斗各种斗。苏府多宅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周多宫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且看医女悠然自得畅行大周。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从妖到仙,再从仙到尊,本是荣宠至极的一世,到头来发现不过是一场梦……爱,既然不能给我,我又何须强求?三百年前,我对自己说“我只为自己而活,我要一辈子无忧无虑”,现在依旧如昔。所以,我很自私,我选择穿越,到一个没有他们记忆的时代重新开始生活!穿越,只是一个我选择幸福的方法,一个可以无所顾忌的生活方式。权臣霸主又何妨?
  • 清平书事

    清平书事

    春秋十家乱乱战,神仙乱乱飞,这还是现代吗恩怨情仇一箩筐,生死劫数也来凑热闹为什么她的重生变得比穿越还陌生?她熟悉的平凡世界在哪里??*********重生附赠修仙却是无限理论流,禁攻击禁操作余青梅手捧某极品米虫养成手册彻底无语别人是种田,此处却种书——买书蹭书偷书抢书甚至改造史书为什么她的修仙之路得如此悲催?某叶:重生也看资格的说,谁让你前世过的那么白痴**********且看余青梅如何利用米虫手册,把自己打造成极品书女。
  • 道归

    道归

    举手天崩地裂,跺脚山倒海陷。看我写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给大家逞现一个宏观的世界,精彩的人生。新书上传,不求多快,只求写的更好!
  • 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向幸福

    走向幸福

    爱幻想又无一技之长的人就适合当小说家,新雨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警校毕业的她开始了艰苦的写作之路,由于她刚毕业对社会单纯和盲目。所以屡屡碰壁,后来她努力看社会学等,为自己赢得了圆满的爱情和婚姻,但婚后生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而是苦辣酸甜,但无论怎样。她都要书写一曲人生真美的绝唱,而幸福,一定要成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