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身学习
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也加快了速度。今天学到的知识,也许明天就成了“明日黄花”。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我们只有“活到老,学到老,做到终身学习”,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晋平公作为一国之君,政绩不错,学问也很渊博。当他70岁的时候,仍然感到自己的知识有限,希望能多学一点,但又觉得可能此时学习会有点儿力不从心。他很犹豫,便去问一位贤明的臣子,此人叫师旷,是个双目失明的老人。
师旷尽管双目失明,但是却博学多才,对一切都理解得很透彻。晋平公问他:“我现在已经70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还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但又总是没有什么信心,总觉得是否太晚了呢?”
师旷说:“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什么意思,还以为他东拉西扯地在戏弄他,于是有点儿不高兴。师旷忙解释说:“我并非戏弄大王,而是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我听说,人在少年时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学习,就如同获得中午的阳光一样,虽然它走了一半,但力量很强,时间也很多;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没了阳光,但还可以借助烛光。虽然烛光光亮有限,但却比在黑暗中摸索强多了。”
师旷的这些话,让晋平公茅塞顿开,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一位学者说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已经超过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我们一生所要做的事。
是啊,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里。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是我们以后学习的一个基础,而学校里的成绩,也并不代表你今后在社会中的表现。世界上有好多久负盛名的学者,他们甚至没有进过大学的校门,像高尔基,他就是自学成才的典范。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在外做学徒,只是抽空躲在一边看书,还要时时提防老板的皮鞭。但最后,他却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当然,学习的最好时段还是青少年时期,这时我们的精力、记忆力都是最好的,对知识可以很快消化、吸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记忆力便会逐渐下降,学起东西来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有些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初能够好好学习就好了,现在想学都晚了。其实,只要你能觉悟,就永远都不嫌晚。人到中年,记忆力是会下降,但这时他的逻辑能力却会增强,在某些方面,中年时代学习比少年时代更有优势,所以,不要将年龄视为一个障碍,真正阻碍我们的是“心障”。只要你能突破心中的障碍,你就会发现学习永远都不会晚。
我们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他们没有一个是学而知足的,他们把自己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学习,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就是自我的一种进步。就像我们活着就要走路一样,学习也是这样一个不问断的过程。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说过:“养成每日用10分钟来阅读有益书籍的习惯,20年后,思想将会有很大的改进。所谓有益的书籍,是指世人所公认的名著,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是其他种种。”如果我们每天多抽出10分钟,那么日积月累,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而我们也会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现在,知识所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种财富,它还包含着更多的内容。自然界的规则就是“适者生存”,而这一规则也适合我们人类。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你能适应,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你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跟上时代的潮流。
或许,我们认为,作为老年人,已经退出了激烈的社会竞争,似乎已经可以停下来,安享晚年,不用再学习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所说的学习,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正如前面所说,社会是一本大书,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读。所以,只要你生存在这个世上,你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你上了年纪,眼神不好,看书不是很方便,但是,你还会有其他的爱好。别的老人都喜欢钓鱼,整日优哉游哉,你见了很是羡慕,于是便也拿了钓竿和他们坐在一起,这不也是一种学习吗?别人在下棋,你虽不懂,但也凑过去看热闹,久而久之,你也看出了一点门道,不再是一个门外汉,这也意味着你又掌握了一门新的知识。学习就是这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没有任何人可以摆脱,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所以,学习不是一时,而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做的事。
世间万物始终都处在新陈代谢、交替更新之中。我们的知识、思想也应该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今天应该比昨天进步,明天应该比今天进步。每一天都有进步,每一天都有成长,不断地更新自己。就像机器,长期使用却从不更新,就会老化,失去原来的效率。我们的生理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社会经验、我们的智慧也应该每天得到更新。一天不洗脸,一个星期不洗澡,我们会觉得不舒服;但更重要的头脑的更新,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而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昨天的知识,今天可能就已陈旧,如果不学习,将会成为新的文盲。不是只有校园里的教育才是学习,毕竟校园里的教育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学校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你走出校园后在社会上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也有着优良的学习传统。
抱朴子曾这样说:“周公这样至高无上的圣人,每天仍坚持读书百篇;孔子这样的天才,读书到‘韦编三绝’;墨翟这样的大贤,出行时装载着成车的书;董仲舒名扬天下,仍闭门读书,三年不往园子里看一眼;倪宽曾经耕耘,一边种田,一边读书;路温舒截蒲草抄书苦读;黄霸在狱中还师从夏侯胜学习;宁越日夜勤读以求15年完成他人30年的学业……详读六经,研究百世,才知道没有知识是很可怜的。不学习而想求知,正如想求鱼而无网,心虽想而做不到。”
他们这样的圣贤还如此好学不倦,我们常人怎可松懈呢?
还有人认为,只有青年时期才是用来学习的,成年以后,已经不再是学习的时期了,到了晚年就更不适合学习了。其实不然,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我们不应该让这些机会白白溜走。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要尽量去努力学习,尽量提高自己。
人的一生,无时不在学习。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所遇到的人,所接触到的事,所得到的经历,都是这所大学里最好的学习资料。只要我们能做个有心人,那我们在每一天、每一分钟里,都可以吸收到很好的知识。终生学习在过去似乎是一种人生的修养,而在今日,它却成为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手段。学习,已成为我们一辈子的事。
卡耐基有一句著名的名言: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夕卜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所以我们要将学习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习的效用。
2.自动自发地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总结:学以致用。孔子学说的正统学者都认为读书是为更好地做人、立身、处世,其目的是学以致用,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世界。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道出了人的一个秘密,即人都是有其局限性的,但人却又总是希望能够超越其局限性。庄子说到人,称其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其有涯之身而求无涯之识,就有难处。读书和行路或许可以在这有涯与无涯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或许只有把行路与读书结合起来,我们才会对这个社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
我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抱负不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有所成之后,都期盼着能有机会一展宏图,施展自己的才华,来造福苍生。这一学习目的的追求,就把学与行联系了起来。
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就酷爱读书。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私塾,10岁时住进长山礼泉寺的僧房里发愤苦读,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这就是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庙里的老火头僧,很佩服范仲淹这种精神,时常称赞他。范仲淹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只知饱食终日,贪图安逸,那种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范仲淹为了开阔眼界,寻访良师,增进学识,便风餐露宿,千里迢迢来到北宋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了著名的南都学舍,他昼夜苦读,“未尝解衣就枕”。在冬夜里,读得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洗洗脸,让头脑清醒过来,继续攻读。
同学中,有一个是南都留守的儿子,看到范仲淹“忘我攻读”,只吃点粥,很是感动。回家对他父亲讲了这件事。留守感慨地说:“这是个有大志、有出息的孩子。你拿些肴馔送给他吃吧。”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范仲淹根本没吃他送的食物,就责备他。范仲淹答谢道:“我并非不领令尊的情,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食此佳食,恐怕将来吃不得苦。”范仲淹勤奋苦读,终成一代文学大家。之所以学,是因为知不足;知不足,所以才可以进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勤学不辍,博采众家之长,不断进取,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我国历代帝王中,勤学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康熙皇帝就是一个典型。康熙在历史上被称为“圣学高深,崇儒重道”,是中国帝王中学识最渊博的一个。他年轻时读书读到呕血,其进步速度也很快,一位博学的国师因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给他了而告老还乡。在他继位后还专设了南书房,有空就潜心学习,钻研问题。
由于他勤于学习,故而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文武双全。因此熟悉经史,深悉治乱之道。他接受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反对杀掉那些主张撤藩的大臣。料到“撤也反,不撤也反”,毅然下令撤藩,终于平定了“三藩”。进而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之乱,抗击沙俄侵略以保卫祖国,从而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他虽称守业,却实是清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因他“崇儒重道”,能继承前代贤王的治国经验,勤政爱民,发展生产,铺就了“康乾盛世”的基石。
激发潜能:灵学活用
学以致用是要求我们要把所学的东西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习是一种改造思想的行为,但却不是脱离实际,陷入空想。
关于学习的目的,我国文人曾做过总结,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志向不小。他们希望一旦学有所成,便希望可以为国出力,为民效劳。所以,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行”,就是学以致用。
一个人,拥有再美的理想,也必须立足于现实;脱离了现实,只能结出失败的苦果。所谓“致用”,除了将知识用于生活之外,还要学会变通。生活总是在变,知识自然也要随之而改变。知识的最终来源就是生活,若脱离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知识也要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会在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动。
当今这个社会,有许多年轻人,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表面上是这样,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考场上,生活在学校里。我们在生活,也在成长。我们会渐渐地离开学校,步人社会,而我们所学的东西也应该随之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知识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学习可以用于自身的改善。有句话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算穿得普普通通,也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而一个没有什么修养的人,就算浑身都用黄金包裹起来还是会让人感到鄙陋。有钱有知识,我们称之为富人;有钱没知识,我们称之为暴发户。改革开放后,曾经出现过不少的暴发户,但是如今,这些人却几乎销声匿迹了。暴发户的形成,自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他们通常都是胆子很大,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所以他们也就在别人还在犹豫之时抓住了机会,让自己“也过一把瘾”。但是,商场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战场,他们的胆量可嘉,但他们的知识却不足,于是,在“过了一把瘾”之后,也就销声匿迹了。他们的财富也渐渐被那些有头脑的人抢去。所以,现在你几乎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它不仅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还可以让你经受住任何的考验。
学习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江山都是马上的皇帝打下来的,但所有打下江山的皇帝都明白,他们可以骑马打江山,但却不可以骑马坐江山。只是秦始皇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堂堂大秦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灭亡了。历代君王,都很重视知识的作用,只是元朝的统治者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元朝在辛辛苦苦开辟了那么大的疆域之后,没有多久就寿终正寝了。历朝历代的明君,他们的共通点就是认识到读书对治世的重要性。唐太宗李世民就在正殿的左边设置洪文馆,选拔有学识的人兼任学士,而自己一有时间就领着这班学士到内殿,谈古论今,研究治世之道。所以,才开创了“贞观之治”。
古代也有不少的有识之士,因不满时局而归隐山林,空让自己的抱负化为幻影。这自然有其历史的原因,我们也经常赞其清高、赞其傲骨。但是也不禁为其扼腕叹息,如果他们将其学识用到治国上,可能又会给万民造福了。所以,学以致用,将你的知识还有你的智慧与行动结合起来,那么,你定会创出辉煌的成绩。要想适应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能力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未来新一代成功人士的第一特质。
3.知识就是力量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虔诚的信徒,夜间行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响起:“弯下腰,多捡一些石子,会对你有好处的!”信徒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了几个放人口袋中。第二天他把这些石子拿出来看时,原来竟是一颗颗光彩夺目的钻石。他立即后悔莫及:昨晚为什么没有多捡几颗呢?
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当我们长大后,才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真正可以好好学习的大好光阴已经被我们在无知中白白浪费了。
我国古代有首小诗,就是用来劝学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华人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华人中的巨富,他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自然有其性格上的许多优势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最应该学习的还是他对知识的那种态度。李嘉诚曾经说过: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成功。他一直都很尊重知识,直到现在,他虽已有了万贯家产,但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