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2300000011

第11章 、凝聚力

三月十八,北京解困。

次日,崇祯皇帝领朝廷文武百官到天坛祭完天,然后又回到内城拜社稷坛,转过去马上又上太庙祭祖,来来回回忙活了一整天还丝毫不觉得劳累,满脸喜庆。

不知道他有没有注意到一点,整个北京城,整个朝廷,真没多少人如他这般喜不自胜。京城百姓,受到京城达官显贵压榨盘剥欺凌打压。朝廷大臣,为了混一口饭吃整天口是心非无所作为混日子。

说难听点,百姓可能巴不得闯王进城,听说李闯王体恤农民不交税、不纳粮,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而一些王公大臣也受够了整天阿谀奉承,是是而非般过日子,还不如换个主子,重新来过。

说专业点是缺少凝聚力,说直观点是朝廷失去了人心,人们对大明的态度是麻木,大明亡与不亡跟自己产生不了多大影响,整天柴米油盐日子照过。

忙了一天,崇祯并不感到疲乏,又急匆匆跑回养心殿批阅成堆的奏折。

现在内阁基本不管事,什么事都要他自己拿主意。这不是因为内阁不想管,而是不愿意管。在陈演魏藻德这些阁臣看来,明朝将亡,江山易主是迟早的事,如果做了功课,动了顺军毫毛,到迟早会清算到自己头上。这些人在朝廷里混迹几十年,心里的算盘打得很清楚。所以在明朝后期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他们从来不拿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出来,每每有事决策,无论大小,一改往日作风,统统给皇帝堆了过去。

这已经是晚上,崇祯挑灯夜战,这也是他多年以来的习惯,太监方正化他是当年信王府的老部下,现在已经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崇祯多年来还是用自己人才放心。自从魏忠贤倒台,太监们在朝廷里多不受待见,可这方正化却混的顺风顺水。

案桌上的奏折堆得老高,方正化把周围灯烛灯挑的明亮,崇祯正细细批阅一本兵部侍郎王家彦呈上来的一篇折子。大致内容便是说现在京师守备力量薄弱,三大营都是些老弱残兵甚至还有太监。现在贼军虽退,闯王已死,可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下一大批军官将士流民百姓不一定真会打散。若是三五集结,再图谋逆,京师依旧岌岌可危。就算不犯京师,我大明国土岂不是由了这群土匪整天大江南北的闹腾?虽然有天师相助,那也只是一朝一夕,现在还要马上筹集兵备,以期大明长治久安。

“好,好,好!”崇祯大喜,不断拍手叫好,现在朝廷就是缺这种有见地的人。那些整天占着茅厕不拉屎的人早该拖出去砍了。

“方公公去请天师来见朕。”

“还是我自己去吧。”皇帝又觉得不妥,自己站了起来。

他刚要出去,门口的侍卫跑来传话:“启禀皇上,卫天师求见!”

“嘿!说曹操曹操到!”崇祯一笑,“快请!”

好久没这样开心过了,方正化也为皇帝龙颜大悦由衷的高兴,规规矩矩侍奉在一旁。崇祯整了整皇冠,今天这件交领大通袖襕的龙袍是皇后洗过多次,穿在身上还感觉无恙,可内衣袖口却有一块补丁时不时漏出来,很不雅观。他背过身子用左手在右手袖口往里塞,手往下一垂,便又会显露出来,反复几次,依旧如此。一旁的方正化见皇帝还在鼓捣衣服,卫宇却到门口了,方正化赶紧咳嗽一声,皇帝才消停下来。

“皇上好!”卫宇并不跪拜,只是学着别人对他拱了拱手。

皇帝并没计较,方正化却一脸鄙夷,暗像为何如此不识礼数,就算是天师,咱皇上也是人间的统治者啊。

“天师请坐,朕正准备去找你呢。”皇帝坐回龙椅。在案上拿起刚才那份奏折让方正化递过去。

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这时的明朝主要是文官朝政,很多官职基本都是文官担任,这个王家彦也是。一手漂亮的正楷小毛笔字,让卫宇看了半天。这繁体字还能靠认半边来勉强理解,但整篇文章都是文言文,上下文理解上去颇为费劲。

卫宇一边看一边消化,崇祯还以为他在思考什么问题,便没打断。等大致明白了奏章内容,卫宇心里叫苦不迭,原来自己文字功底那么薄弱。

“天师有什么想法?”皇帝见他放下奏折,连忙问道。

皇帝打算叫自己过来,很可能就是为了这折子上面的东西,这也正是他来的目的之一。

“我看王侍郎说得虽然有道理,却没说到位。”卫宇摇了摇头,打算提出自己的看法。

“噢?如何不到位了?”崇祯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笑道。

“皇帝陛下也明白,筹军备兵岂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备军首要问题是军饷,我有所耳闻,军饷已是欠了好长时间。这个我们商量过,应该最近能搞定,到时还希望皇上不要心慈手软。

其次,是训练。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是没有一个领头羊,千军万马也不过是李自成那些败军一样成了一盘散沙。所以在备军之前,还要挑选好能够担当胜任的大将。

其三,便是人心,如今人心涣散,多少人前几天还想着朝秦慕楚你自己也看到了。那些大臣也不过百来人,不行咱可以换;可是下面的平民百姓呢?若是丢了民心,就等于丢了江山啊……”

“大胆!口出狂言,纸上谈兵。”听到丢江山这些敏感词汇,一边的方正化终于忍不住气的跳起来。“身为天师,一口一个咱们,一口一个你,一点礼数都不知讲究。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卫宇也不怎么习惯太监那声腔调,特别是骂起人来听上去比骂人的话还难听。不过他现在终于意识到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为人处事真要处处注意才行。随后他站起身来郑重其事朝着皇帝鞠躬一拜:“恳请皇上原谅,卫宇不识人间礼数,冒犯皇帝,还请皇上降罪。”他本来想跪,可观念问题,就是曲不下膝盖。

崇祯其实在那晚跟他聊天就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一群人都不怎么讲究,做事大度随意,不过自己却不反感。贵为天子,整天在这皇宫里正正经经,不苟言笑,甚至在后宫都要板着一张脸去教育妻子儿女,真的好累。眼前这个人,并非凡人,只有他见了我才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摆出一副温顺恭敬的姿态,拍马溜须。退一万步说,就在昨天,他帮我保住了江山,我怎么可能怪罪他呢?

“天师不必拘礼,自今日起,尔等见朕皆无需朝拜。呵呵。”人逢喜事精神爽,崇祯金口玉言,直接降了这道口谕。

“谢主隆恩!”这话卫宇还是听的挺多,马上用上了,最后他又转过身子,朝皇帝一旁的方正化拜谢,“多谢公公提点,卫宇今后注意分寸,还望公公海涵。”卫宇深知皇帝身边的人是多么重要,一个都得罪不得,况且这个太监还是掌印太监,听说平时挺和蔼的,今天吃了火药么?

“恕咱家动怒,天师初来乍到,不知者无过。”皇帝都说这样的话了,他还有什么可言。

刚才卫宇分析了三点需要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这个侍郎不过只是提出一堆问题,却没说怎么解决。皇帝示意卫宇接着说下去,他挺喜欢听卫宇分析问题,讲话通俗易懂,比喻恰当,能一语中的。

卫宇下意识看了看左右,皇帝理解,让左右侍卫退了出去。卫宇依旧不语,崇祯无奈,等到方正化也被叫了出去,才开口说道:“关于饷银之事,皇上最好速做打算,这是重中之重。”

上次在王勋身上收缴的那份“开门迎贼公约”的名单就是二人商议的饷银突破口。国库空虚,崇祯皇帝多次要求大臣捐饷,一个个都来哭穷。卫宇记得历史上就出现过这滑稽一幕皇帝劝捐饷御敌,大臣不肯,到城破之时,顺军到大臣家里抄家助饷,都几万十几万两的家底,全部缴了顺军。

现在有了这份名单便有了目标,收缴了目标之后便可起到威慑作用。

“陈演、王之心、张缙彦三人到底如何处置,皇上还没想好吗?”卫宇实在看不惯崇祯那副优柔寡断的神态。

“迎贼公约”的头三号任务就是这三人,而这三人来头都不小,一个内阁首辅,一个司礼监太监,一个兵部尚书,没一个是吃素的。当时打完王勋,崇祯便把三人收进诏狱,现在还在里面关着听候处理。

“天师意下如何?”崇祯实在犯难,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

“按律法处置。”卫宇朗声答道。见皇帝还在犹豫,他接着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是有三人家产,招募到士兵,我愿亲自训练以戍京师。”卫宇虽然没有练过古代的兵,却容不得皇帝再犹豫了。

“朕准奏!”崇祯终于下定决心。

“皇上英明!关于领兵之将,我初来乍到,不敢妄置可否,还要皇帝亲自任选。”毕竟人员任选还要您老人家说了算,这些基本规则可谓是古今通用。“最后是人心,皇上,现在朝廷上下人心涣散,必须把大家交缠在一起,拧成一根绳,您只要握住了,便得心应手。另外就是百姓,我知道您下达了《罪己诏》,可是有多少人在意呢?大家已经麻木了,天下都在看着您和李自成之间的博弈,百姓成了看客。现在您要像磁石一样有吸引力才行,把那些涣散的收拢在一起,由此可矣,天下何不大治?”

“看来天师早有对策。”皇帝正襟危坐,更加专注。

“这正是我今晚来找您想跟您商讨的。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出来的,我建议可以先从城外的饥民,流民开始。收拢李闯溃散的流民、士兵,把那些收缴的田地发放给他们耕种,两年不收租佣,以镇民心。

派遣京师壮丁前去管理流民,放给饷银。这样,就一环扣一环,流民扣百姓,百姓扣朝廷,朝廷再扣上您。君民上下,同进共退,中兴不远矣。”

“朕得天师乃大明之幸也!”崇祯每次听到中兴一词都欢欣若狂。

“还要陛下全力配合,扫除朝廷碌碌庸人,圣旨所到,当处有所作为,方能见成效啊。”卫宇知道无论什么计划若是没人去执行,就成了一纸空言,崇祯没少吃这样的哑巴亏。

同类推荐
  • 下九流

    下九流

    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梦想成真,来到了明朝,历经了彷徨恐惧,终于紧跟在燕王身旁,靖难、出洋、亲征,一个都不能少,每每牛刀小试,其成果却甚是辉煌!一手抓政治,一手抓经济,两手都要硬,什么都要玩儿得转,虽高居庙堂权倾朝野,却时刻不忘江湖之远,这一边高官稳坐,那一边生意繁忙,弄得鞑靼损尽了战马,弄得瓦刺尽失了牛羊,弄得金银满库,弄得地契成筐,弄得富甲天下,弄得妻妾盈堂……【特别提示】大明朝政府鼓励11,并特设其专管机构———太仆寺。但本文主角严守现代婚姻道德之规范,极力挣脱封建礼教之束缚,始终坚持一夫一妻之理念,娶妻一名,纳妾若干。【厚重历史,轻松YY,虚构人物,难有雷同。】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本书系中国历史知识读物,以牛津大学教授汤因比的历史观点为理论基础,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并分析共对思想文化的繁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优良本质的形成,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难兴邦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启示。
  • 明末大丞相

    明末大丞相

    明末江南,大明的命脉所在,全球最繁华富裕。江南,就是我的根据地。不当草寇不当兵,以商人的身份走出一条新路。培养萝莉柳如是,做超越吕不韦的大商人。
  • 如果这是宋史7

    如果这是宋史7

    帝国骤然从顶峰跌落至万劫不复的谷底,最屈辱的时刻来到了。在这段历史中,充满着方方面面的极致。最奢靡的帝国,最荒唐的宰相,最庞大的官商,最憋屈的战事,最无耻的官员,以及最伟大的将军!
  • 乱世镖王

    乱世镖王

    废坑一个,勿进。
热门推荐
  • 追捕,猎爱之令

    追捕,猎爱之令

    为将妹妹复活,不死之王久朗殇终于踏上了寻找前世恋人的旅途。帝星学院中,危机重重,她是蓝颖优?莎莉叶?还是特蕾西?突破重重迷雾之后,她最终找回的,是失去已久的亲情,还是至死追随的深爱?伊始的十三纯血贵族终于归位,七虹光破出神殿,主神回归,迎来最终的决战!而当最深爱的人为自己付出生命,黑姬樱又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救赎?最后的最后,迷雾终究散开……
  • 乱世之凡人有梦

    乱世之凡人有梦

    我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曾救尽天下人.我也曾杀尽天下人.若问我此生可有遗憾.我只想说来生我不想在为人.
  • 这故事好像有哪里不对

    这故事好像有哪里不对

    自东元2300开始,帝国走向衰弱,至今2333年,以炸鱼为业的武陵人李某某穿越到这个类近代世界的日本日本列岛。第一天,他就拾获一名狐仙。瀛洲是东方帝国的一部分,已经有数百年。随着帝国衰弱,阴谋开始横行,何种势力在瀛洲列岛角逐。数百年来,瀛洲人已经找不到本土的‘天皇’了。故各个势力之间又出现了一群皇道派。倾向独立的皇道派认为,必须寻找一个拥有东方帝国皇室血统的人继承天皇的地位,使瀛洲和帝国平起平坐。倾向于统制派的则认为,一个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将稳定瀛洲的动荡,弥合各方的分裂。而极端的独立派认为,瀛洲必须彻底的独立,扫除王冠,传统派坚信瀛洲必将置于中央政府的郡县之下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六十种曲霞笺记

    六十种曲霞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罪恶之魔

    罪恶之魔

    天地囚人心,九为数之极!一个刚正不阿的少年最终却成为了罪恶之源!这是一段关于情感的故事,林凡不断在正与邪之间徘徊,当心中信仰崩塌之时,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才是错!
  • 李四光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李四光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文人墨客智慧谋略全书

    文人墨客智慧谋略全书

    这时的曾国藩已经把主要的兵将都派到前线作战,身边所剩无几。祁门名为湘军屯兵重地,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座空营。所以曾国藩手下的幕僚属员十分惊慌,有人还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船上,准备随时逃走。
  • 华歌

    华歌

    她本以为如此便可逃过所谓的婚约,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他的手心里。
  • 重生之只要复仇

    重生之只要复仇

    受难一世,恶人终福,连老天都可怜我;时间倒转,改写过去,已对爱情无寄托。同样的过去,不同的未来,是否再次找回当初的清纯?
  • 转角撞上伪天使

    转角撞上伪天使

    他拉着她的手,脸上涌现着满足就这样牵着她的手一辈子就很幸福,他以后绝不会放开她的手永远有多远,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永远真的存在,就让我爱你,在永远的每一天如果永远不存在,就让时间停下来,在我爱上你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