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600000028

第28章 世纪之交的编辑意识(3)

焦作日报社在新闻策划过程中对版面策划尤为重视,要求编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力求版面活而不乱,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1996年6月3日的焦作日报一版,就是编辑精心创作的一个精品。这天,既是江泽民总书记为焦作题词“发挥优势,艰苦奋斗,振兴焦作”一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正值焦作市建市4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报社编委会对这天的报道进行了精心的策划,让记者写了一批质量、文采俱佳的新闻。画版时,编辑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以“眼(头条)”为主,“点(专栏)”、“式(版式)”兼顾,既让头条醒目突出,又使专栏活而不乱,用线和浅网圈定,全版共安排了15条新闻和2幅大照片,品种齐全,既有中国报纸传统式的技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丰富的色彩对读者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版先后被评为1996度河南省新闻奖好版面奖和1996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好版面奖。

编辑介入新闻策划,一个不易被人重视的作用即是拾遗补缺和保证策划的善始善终。

新闻策划过程中,有心的编辑会在众多的来稿中,寻找到与策划有关或相近的稿子,如果能拾遗补缺,及时安排见报,则会为整个报道锦上添花。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焦作市多位书画家联合创作了一幅高30米、宽8米的巨幅牡丹图,准备敬献给世妇会。1995年8月2日,捐赠仪式在东方红广场举行。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柴国庆亲自采写了题为《国色天香染大地 疑是花神降人间——巨幅牡丹图敬献世妇会》的消息,并配一幅牡丹图照片。尽管编辑在版面安排上进行了精心处理,但总感到版面单薄。为此,编辑又从众多来稿中,精编了两篇有关焦作市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及巾帼闯市场的稿子予以配合,使整个版面内容互为呼应,重点突出,为头条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对于报纸、期刊来说,要增强可读性,就要设置好的专栏,这同样离不开策划。往往一个好的专栏或一个好的专版创意与实施,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份期刊,可以提高报刊社的知名度,在读者中产生巨大的反响。同时,还可以培养带动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和优秀通讯员。

精心策划专栏,并不受报纸层次高低和地域大小的限制,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的专栏编辑,只要是成功的策划,专栏都会产生巨大的反响,都会赢得读者市场一一报纸编辑会碰到许多优秀的新闻照片,但那简单的图片说明并不能让编辑解渴,那么它就更不能让读者解渴。于是,《解放日报》于1996年8月推出了“新闻照片·背景故事”这一专栏,定位于“展现普通人风采、关注老百姓现实生活”,推出了《庄妈妈和她的净菜社》、《昔日纺嫂今驾地铁》等不起眼却贴近百姓生活的报道,经常成为中央或地方电视台制作节目的新闻线索,读者对此栏目十分喜爱。

好的专栏设置同样会给期刊带来知名度和相应的读者市场。

四、特色意识

我国著名编辑家、现代报刊编辑先驱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特色是现代出版的生命。没有特色的出版物就如同没有鲜明个性的人一样,四平八稳,平庸乏味,不受欢迎,迟早要被淘汰。市场这快“蛋糕”在激烈的竞争中被瓜分得越来越小,要想占有比较多的份额,报纸、期刊、图书都必须在特色上狠下功夫,变“大路货”为有特色。

所谓编辑的特色意识,即是指编辑在出版工作中主动地把形成、保持和发展本出版社(报刊社)的特色置于首要地位,注重用鲜明的、独具一格的特色树立本出版社(报刊社)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编辑工作指导思想。

选题的开发和策划,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关系着整个出版运作的得失成败。现在,各出版社和编辑对选题策划重要性的认识是很充分的,但是怎样使选题策划更深入,让策划出的选题上档次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大课题。相对而言,过去我们在选题论证中所坚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某个选题被接受的全部理由,而只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所编辑出版的出版物的基本要求,是一般出版物都应具备的起码条件。从出版工作者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的选题论证应当在坚持两个效益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标准——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也已经存在了这个标准,这就是选题还必须对形成、保持和发展本出版社(报刊社)出版物的特色、树立本社的社会形象有一定的价值。编辑的特色意识使编辑在选题策划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个标准衡量选题,对选题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策划方向更明确,定位更准确,因而策划的深层次化也就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从根本上说,要求得出版物的特色,就是要在出版物上显示编辑的独特作用,展示本社与众不同的编辑优势。所以一个有特色意识的编辑在出版工作中始终都不会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既要尊重作者,又要指导作者;既要满足读者,又有调动读者。编辑的工作就如同影视导演一样,虽然是在幕后,但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也应该是由高度专业化的人员来完成的。甘肃少儿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少年绝境自救故事》,就是在编辑的策划组织下,让作者、读者共同完成的。这套书的出版运作,把编辑的独特作用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精心设专版专栏,已成为各报刊参与市场竞争的具体措施。如《文汇报》根据读者对象的需求,增设了“文汇财经”、“教卫近日焦点”、“信息港”、“台港澳”等专刊、专页;《北京日报》推出的“每天帮你办好事”专栏,更是指向明确,透出不凡特色,为读者了解信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园地。编辑的特色意识与创新意识紧密相关。出版物的特色要很好保持,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否则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化,特将不特,出版物就将失去立足之地。

“创”就是要开辟,就是敢于打开新局面,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古今中外的发明家、科学家和先哲们,凡成就了大学问、大事业的,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有过许多突破。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编辑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重要的精神劳动,尤其需要创造精神。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发过这样一番感慨:“欧公(欧阳修)学韩(韩愈)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公学韩诗,而所作诗颇似韩,此宋诗中所以不能独成一家也。”他对欧阳修等人的评论未必全面,却形象地说明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作为编辑,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工作中不因循守旧、不囿于常规、不盲从权威、不满足现状、不迎合风潮、不投机仿冒,而是善于掌握大量信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懈地追求精神的创新、文化的创新和学术的创新,真正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高人一筹。

特色是现代出版的生命。随着我国出版业的规范和发展,特色出版物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到下个世纪,我们将看到,只有在专业分工基础上出版的体现着各出版社特色的出版物才是有生命力的出版物,而没有这种特色的出版物将越来越少。不妨这样表述:特色战略关系着出版社的前途,而特色意识则预示着编辑的未来。因而作为清醒的编辑,就应尽早地树立特色意识,努力适应现代出版需要,在编辑实践中锻炼成才。

五、发展意识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闻出版工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版领域和内容也在不断拓宽和丰富。出版物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以纸为载体的印刷品,发展到了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编辑工作的手段也在更新,从纯手工操作发展到了电脑编排、电脑绘画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新闻出版业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从计划经济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从靠国家养活走人了自收自支,靠自身实力求生存和发展。如果说现代编辑没有发展意识,那就无法胜任编辑工作,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

在发达国家的图书出版业中,图书出版交流的双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包括信息收集和版权贸易谈判等等,我国出版界对网络技术重视得不够,可以说,真正掌握、运用网络技术的编辑只是凤毛麟角。这不仅造成我们和国外出版业无法及时有效地交流合作,即使是国外新闻出版业的基本状况、信息资料,我们也无法准确、及时、充分掌握。

现代化报业系统的建立,使报纸由单一出版变为综合采集、综合传播、综合利用信息,并形成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工程。如果编辑的思维意识还是停留在盯着稿子,改编压缩,而忽视了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沟通,忽视利用现代科技的先进管理模式、运用网上综合信息进行报纸版面的编排,就会与系统脱节,陷入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动状态,严重的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报纸系统的运作。

目前,电子技术在报业领域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记者用电脑写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外采访的记者常利用电脑甚至卫星将稿件或图片传回报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世界性新闻大战,也是报纸间现代技术运用的大战,新闻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先进技术装备的竞争。《广州日报》运用卫星传送稿件,《解放日报》则通过电话线传输数码照片。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的运用,使编辑收到的国际新闻的时效性丝毫不落后于国外电视台。同时,编辑还利用网络向外界征稿。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解放日报》就是通过因特网向全世界的华人发出征稿启事的。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到夜班编辑部的稿件数量大增,时效性大大提高。

手写稿件、冲扩的新闻照片以及红笔、剪刀、浆糊、版样纸即将在编辑面前完全消失,稿件和图片可以直接出现在他们的电脑屏幕。编辑要用电脑直接处理稿件,甚至安排版面,而编辑在电脑上的每一个操作,电脑都会自动留下记录。

版面处理好后,其内容可通过网络转输到资料室,而旧的资料也可扫描进资料库,这样资料室手工输入的压力大为减轻。编辑和检查人员如果要查资料,再也不必费时费力地翻阅大量报刊书籍了,只要资料库中有,他们在电脑中输入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找到了。

同类推荐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热门推荐
  • 完美掠夺

    完美掠夺

    末世中的最强异能“完美掠夺”一本书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 借尸填魂

    借尸填魂

    和死人结阴婚到底有多恐怖?十岁那年,爷爷竟然让我跟棺材里的一具女尸成亲……从此,我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送魂、黄泉眼、百鬼日行、水猴子、走蛟。史上最神秘的长江巡江人,为你讲述埋藏在滚滚长江下面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怖经历!
  • 原谅我爱你很多

    原谅我爱你很多

    他是一个落破的富家少爷,因在二岁时父亲的公司与黑道上的人有牵连惨遭毁灭,随时中书外出逃走一直过着乞讨的生活为生。父亲的对手阴魂不散,在十几年后又杀害时中书。终于得知真相之后,一切又变得不同了!
  • 萌女摊上酷男

    萌女摊上酷男

    莫家的小公主遇上冷家的酷男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从冤家到恋人是怎么做到的?莫卿和萧子馨又会怎么成情侣的呢?
  • 我们的存在或新的种族

    我们的存在或新的种族

    本书选用书中一篇文章做书目,以有机地连接12篇各不相干的文化批判随笔。在这些文章中,有些篇章由于引用了古人的著作片断,对已习惯使用现代汉语的读者来说,初读时,可能会引起一些难以避免的不习惯。但这些篇章同其余各篇一样,充满了思想的灵感的闪光,引文并不多,文章是易读的,值得读者品味,其中的独创性、新颖性,很有启发意义。
  • 无言堆

    无言堆

    记忆中谁曾遥遥相望,记忆中谁曾默默遥守,记忆中谁曾无言成堆
  • 念破混沌

    念破混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尽有种族人人皆有意念术,可废柴主角却迟迟不能觉醒,在意外掉落悬崖后在三年前重生,他是否能改变命运,斩破阻碍,直捣宇宙
  • 情深抵不过流年

    情深抵不过流年

    一场相遇,让原本相差天南海北的两人纠缠在一起……
  • 雷帝

    雷帝

    身负灭门大仇的少年,机缘之下习得逆天功法,最终打破了废灵根的传说,更是解开家族被灭之谜,斩敌人于刀下。天地劫雷为我所用,世间妖魔皆不能挡,横行仙魔两界,终创雷帝之威。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